《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是《木兰诗》的节选,想必很多小伙伴都读过,甚至也背过,也有的被木兰的爱国、孝敬的情怀所感动,也有对战争的残酷表示厌恶,也有多和平的无限向往。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儿时的我们可能想过当时残酷的残酷和场面的宏大,但是一定没有想到过她将以什么形式出现在大荧幕上与我们见面。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近日,由刘亦菲领衔主演的《花木兰》原本计划于2020年与全世界的观众见面,据说这是一部投资2亿美元的大制作,其动作场面和特技使用都是全球顶尖。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原本定于在2020年3月上旬进行全球公映,在此之前也对部分特殊的观众予以了开放,但似乎观影的那些人不怎么买账,2.1的评分确实不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大制作。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花木兰》宣布全球撤档,对于很多期待刘亦菲表演的观众来说无异于是个噩耗

然是这对刘亦菲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毕竟此前的刘亦菲在大众的眼里不是很熟悉,也没有多少认可,尤其是北美和欧洲这样的票房“主力军”,理论上来说对刘亦菲似乎了解大多都停留在“陌生人”的阶段。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原本以为要很久才能见面的《花木兰》,没想到这段时间被刘亦菲的“吃苦耐劳”给刷屏,一边在讲述着刘亦菲乘坐了14小时的飞机直扑片场试镜,最“难能可贵”的是连续试镜2小时候,一点怨言都没有说。

甚至还有一众超级多的“彩虹屁”,简直都快将刘亦菲形容成时代的楷模和“五一”劳模

明明是人家的行销模式,没想到却被一堆“舔什么”一哄而上。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说实话,这难道不是演员该做的么?

这有什么可“豪横”的?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讲真,在片场的的辛苦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但当你看到整个《花木兰》的主创团队的时候,似乎会觉得有些什么东西在之前被遗忘了。

是的,导演和编剧都是外国人,这一点从名字都可以看出来。

而那些耳熟能详的主演们,似乎比较具有迷惑性。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看看这组图,会不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整个主创团队才一个中国籍人,而且还是从美国籍改成中国香港籍的

想想有没有一些些的讽刺啊?

这可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传奇爱国故事啊。

《花木兰》令人奔溃的不是撤档和低评分,而是读书多年不知她国籍

小编从来都不是什么偏执狂,但是作为国人的传奇故事,如今却被一群老外改的“面目全非”,说真的有些心痛而已。

其实也蛮期待小时候被的传奇故事,但是到现在原来《花木兰》是“美籍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