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方雨水相對較多,北方雨水少?

庚65545694


一個地區降水量的多少及分佈情況主要考慮該地區水汽的來源,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地區,具有顯著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了明顯的季風環流。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的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水汽,所以我國年降水量的地區分佈特徵是“由東南往西北遞減”,從南北方的角度來說,就是“南多北少”。

從我國年降水量分佈圖來看,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年800毫米降水量的分界線,越往南方年降水量越大,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位於臺灣島上的火燒寮,年最大降水量達到了驚人的8404毫米,秦嶺淮河以北年降水量逐漸降低,到了內蒙古某些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南北方的降水差異還表現在雨季的長短上,南方地區降水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北方地區降水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


地理沙龍


地理小教師小騷不請自來,每天為大家帶來一點有趣的地理小知識,希望能贏得大家的一點關注!

這跟我國的氣候,地形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係,那麼下面我們首先看一下地形對降水的影響吧:

1.地形對降水的影響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降水的話主要是太平洋的暖溼氣流帶來的各種鋒面雨,地形雨等等,那麼要想有降水自然不可缺少的是太平洋的暖溼氣流,那麼距離太平洋越遠暖溼氣流影響自然就越小,同樣的越近就影響越大,那麼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收到暖溼氣流的影響便是越來越小,降水越來越少。

2.季風氣候的影響可能有小夥伴會有疑惑了,為什麼風就一定是從太平洋吹過來把暖溼氣流帶過來呢? 這是因為我國氣候存在一個顯著的特點,季風氣候顯著,夏季吹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風,主要為太平洋的西南風帶來暖溼氣候形成降水,而冬季吹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西北風,氣候乾冷降水少,所以我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且雨帶的推移也跟夏季風有關係,夏季風強雨帶退役快造成北澇南旱,但總體來說雨帶登陸南方地區早,退出去的時間晚,所以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

這便是南方為什麼雨水多,北方為什麼雨水少的原因!

關注地理老師小騷,每天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新鮮地理知識!


南緯27北緯67


近幾年,南方雨水特別多,而北方雨水太少,是由於大環境氣候造成的。

南方氣候潮溼,水量充沛,特別是沿海地區。農村和山區種植稻米為主,而地下水脈也特別淺,水汽大量蒸發,所以雨水特別多。



而北方連年乾旱,河道乾枯。農業種植,以地下水灌溉為主,再加上工業大量開採,地下水越來越深,水汽蒸發較少,造成惡性循環。所以雨水也越來越少。


我是直觀鄉村,喜歡的請關注!


直觀鄉村


我國南北方的雨水分佈不均勻,東南沿海雨水多,西北內陸雨水少。比如,福州市年平均降雨天數在160〜180天,降雨量在1600毫米〜1800毫米之間;而地處西北的銀川市,平均降雨天數僅為40多天,降雨量只有200毫米左右。

臺灣火燒寮年平均降雨可達6500多毫I米,被稱為中國的“雨極”。 而新疆吐魯番盆地就十分乾旱,年平均降雨量僅十幾毫米,是世界上乾旱少 雨的地區之一。造成我國雨水南多北少的原因,首先是地理位置決定的。

按照地 理緯度,地球分為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五個氣候帶。 熱帶氣候溼熱,降雨量多;而從溫帶往寒帶走,雨水就逐漸遞減,幹 旱少雨。 我國南北疆界跨緯度很廣,南方地處熱帶、亞熱帶,自然雨 水就多,北方地處溫帶,靠近內陸,降雨就少。

造成我國北方雨少 南方雨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國盛行季風,夏季東南季風把海洋 的水汽源源不斷地往陸地輸送,暖溼空氣遇上冷空氣,很快就在東南 地區下起大雨、暴雨。而後,雨帶慢慢向北移動,一路降雨,水汽越 來越少,到了乾旱的北方,雨量就很少了。

冬季,我國北方盛行乾冷 的西北風,只有當強暖溼氣流從高空刮到北方才會降雪。綜合這些原因,就形成了我國雨水南多北少的局面。


坐觀影視


首先 這與地理位置有關。在低緯度地區 尤其是太陽直射區 太陽能對水循環系統的驅動會更快一些。從而加速了海洋和陸地水的循環 將海洋水輸送至陸地 又從陸地匯入海洋 整體來說 水域面積大。

其次 與季風相關。這同樣是水循環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們都知道在動力學上 各種勢能都是由高處流向低處 風也不例外。低緯度地區 太陽能充足 會造成熱空氣上升 從而形成低壓區 高緯度易形成高壓區 在低壓區與高壓區的空氣流通 就形成了風。夏季風飽含水汽 所能福澤到的往往是東南沿海地區 越往西北內陸 越是照顧不到。這是季風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再者 長久的演變過程 形成了南方湖澤眾多 植被豐富覆蓋率高 而北方地勢起伏小 地表裸露較多。從因儲水和環境不同而造成局部小氣候差異來說 ,造成了植被覆蓋率高 湖泊蒸發量大的地區水汽豐沛 而北方降水則相對較少。

以上。如有偏頗 敬請指教






🍼 花吃了藝點點 🍭


南方靠海,沿海城市居住密集很容易產生水蒸氣所以雨就多!


文軍見聞


我國南方雨水多、北方雨水少,自然有以下原因:

1.北方氣候

我國北方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比如北京,每年550ml的降水,主要是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這時候暴雨集中,河水水位提升,所以春旱嚴重、夏季暴雨。而這樣的情況在北方十分普遍。

2.南方氣候

南方的氣候就複雜許多了,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等等都有,夏季也是高溫多雨,但雨量往往多於北方,南方一些地方的極端單日降水量能達到甚至超過北方一些地方全年的降水量。

最重要的是,南方冬季雖然乾燥,但比起北方要好許多,雪、雨夾雪、雨等都會時不時降下一些,氣候上看,是沒有明顯的乾季。

3.地理特點

北方水系少,南方水系多。南方多大江大河,而且海岸線綿長,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我國降水呈現出北少南多、西少東多的格局。

而這樣氣候的不同也帶來了風味上的不同,比如水果,所謂南為橘北為枳,氣候的力量就是這麼強。


不入流的大劉


相比對於北方,南方的降雨量充沛,所以南方的河流多稱之為江,而北方的河流多稱之為河。其實南方的降雨量充沛僅僅是放在我國範圍內去比較,放眼世界,離赤道越近的區域溫度越高,降水量越多,這與地球本身是圓形有關。
地球是圓形,而赤道則位於地球周長最長的區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區域,相比於南北兩極,赤道更加凸向太陽,所以赤道受太陽直射的時間更長,溫度更高,而溫度高就會大量產生水蒸氣,當空氣當中的水分子上升過程中遇到太陽輻射以後,便會形成強對流降雨天氣,所以赤道周邊都分佈很多熱帶雨林,而相應的離赤道越近的區域降水量越豐富,這一點恰恰體現在我國的南方。另外南方的降雨多也與我國在世界上所處的地理格局有關係,我國北部是面積巨大的蒙古高原以及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這兩個區域雖然寒冷但是水分子含量並不高,只會給我國帶來強勁的冷空氣。雖然冷空氣能夠到達我國的黃河流域、華北區域,但是華北區域的上空水分子含量並不高,與冷空氣相遇後,凝結所形成的水珠很少,所以降雨量就比較低,這也是為什麼華北地區經常進行人工增雨的原因。
我國的西南和東南兩個方向都有間接或直接的海洋暖流影響,而且上面說了離赤道更近,溫度更高水汽多。西南方向有來自印度洋的暖流衝向我國西南的廣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區域,而東南直接是與西太平洋相接,每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都會為東南沿岸的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江西等省份帶來豐富的降雨。綜上所述南方比北方的雨水多,主要是處在地球位置不同的原因。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這幾年因為超采地不水過深地表水分太少以成為大沙莫氣候一樣長年幹汙為什麼-九五六年和 ̄九六三年在河北南邊漳河一帶下過大⻗河裡長水北堤至南堤水和堤平至從用機井澆地後每年地下水下降每年下雨少至現在下雨更少可能是這個原因造成得希望上級頷導耍對汗區河北興修水利以水引水改變自然還景


用戶4638537938519


說到這個問題啊咳咳南方雨水多,北方雨水少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氣候不一樣啊,處於不同的氣候帶。北方地區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溼潤 溫和少雨。剩下的你們來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