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的戀愛期都較短?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的戀愛期都較短?


戀愛時會伴隨有心動、激情,而其中的激情又衍生出一種潛藏的“慢性毒藥”——伴侶理想化。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的戀愛期都較短?


簡而言之,就是愛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盲目性,人們會往往將戀人理想化,會忽略或縮小對方的缺點。比如,一個男生在面基一個女生之前,被告知“這個女生與你並沒有什麼共同點”的話,是不會被她吸引的;但是,如果在這之前,兩人之間有過一些交往,那麼這位男生就會下意識忽略這些因素,甚至,她會期待女生更美好的一面。


羅曼羅蘭在《親密關係》中說道:“想象、希望和異想天開的幻想會使我們差異很大的人看起來有吸引力,至少暫時是這樣。問題在於,幻想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經驗的積累而逐漸變弱。”


當兩人在一起之後,就意味著幻想越來越少,更多的是面對現實的相處。戀愛的甜蜜期過後,慢性毒藥的“症狀”就會逐漸出現。


以往很多人都不會把戀人脾氣不好的時候牢記在心裡,相反,那時候卻覺得是對方的任性之美、可愛之處。而那種“有個人在乎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會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到戀人的心情”更是讓戀愛前期的人們被給予十足的存在感。


那些你所竊喜的一切被包容的任性、被遷就的脾氣、被理解的衝動,那些當初吸引對方的點,都有可能成為對方難以忍受的理由。


所以指責的聲音就會出來:

“你也太任性了!就不能控制下自己的脾氣嗎?你這樣,我真的很累。”

“有什麼話你就不能直說嗎?拐彎抹角的到底想讓我幹嗎?”

“你怎麼沒有以前那麼理解我了,你還說我任性沒關係你不會介意的。”


問題就在於為什麼之前能接受的點在為什麼不能接受了?甚至是排斥。這就是慢性毒藥的致命原因。因為它不會一開始即發作,而是循序漸進的發散毒性。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的戀愛期都較短?


一段時間的任性的確是不會毀滅這段關係的,可如果長此以往都這樣,堆積起來就是一個情緒的爆發,對方綁緊的時間和精神一下就到了觸發點。


讓戀愛期變短還有一個原因。“將兩隻處在發情期的公鼠和母鼠關在一起,公鼠會多次與母鼠交配直至筋疲力盡;然而,若改用一隻受孕的母鼠,公鼠又會精神抖擻,撲身而上與之交配。這樣不斷地以新母鼠代替上一個母鼠,得到的是公鼠射精次數要兩三倍於它只與同一個母鼠關在一起的情形。研究者稱之為柯立芝效應。"


簡單來說,新奇不僅可以促使兩個人在一起,甚至讓兩人興趣盎然,更加親密。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的戀愛期都較短?


但新奇是不會永久存在的,正如初見一個人的心跳加快,到與伴侶間逐漸熟悉時,大腦可能根本無法產生足夠多的多巴胺了。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戀愛兩三個月後,很多人都會有“膩了”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