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感動 從“我”改起

近日,欣喜地看到馳援湖北的各路醫療隊紛紛撤離,許多送別的場面感人至深。許多人喜極而泣,很高興國內這場疫情終於接近尾聲。

當疫情將全國人民的神經繃緊的那一刻開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面在武漢、在湖北、在全國城鄉輪番上演。白衣天使、新聞記者、建築工人、快遞小哥、清潔工、社區幹部、志願者,拋下身份,他們都是普通人,是父母眼中的驕傲,家庭的頂樑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義無反顧地奮戰在一線,義無反顧地逆行,“疫情不退我不退!”他們用實際行動挽救生命,捍衛誓言,感動中國。

看著疫情漸漸退去固然高興,疫情留下的感動尚未降溫,這份感動值得永久珍藏。感動之餘,我們應該反思,應該自我檢討,從“我”做起,從“我”改起,或許這也是這場空前的防疫抗疫人民戰爭帶給我們的另一份寶貴財富。

政治自覺——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所謂“三人成虎,積毀銷骨”,在疫情肆虐的關鍵時刻,各類“專家”多起來,謠言多起來,輕者讓群眾無所適從,重者可能造成恐慌甚至混亂,對疫情防控帶來不利影響,甚至造成“次生疫情”。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既然是人民戰爭,就要做到科學防控。科學防控的前提是人人信科學,人人講科學,人人用科學。科學與謠言是相對相剋的,雖說講究科學,謠言必定會不攻自破,但是畢竟需要實踐和時間去驗證。所以,請記住: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學會甄別和科學判斷是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主動關注權威發佈是破除謠言的捷徑和手段。

無私奉獻——每個人當以大局為重。面對疫情,每個人都要著眼大局,都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遵紀守法,服從管理,管好自己和家人,不給社會添亂;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和工作生活圈子,儘可能倡樹正能量,儘量發揮向好向善的作用;在可能的情況下肩負責任,主動請纓參加抗疫防疫工作、爭當防疫志願者、協助樓棟小區社區搞好防疫工作......這樣充分發揮危難中每一份子的作用,珍藏一份一輩子難得的實踐和感動,收穫一筆一輩子難忘的精神財富,這都是很好的選擇。

互相理解——下決心改善醫患關係。這些年,醫患糾紛時有發生,醫患關係似乎越來越緊張。有些患者對醫務人員缺乏理解,不瞭解疾病診斷和治療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部分醫務人員也不能設身處地替患者著想,而是較多地考慮醫療機構和自身利益。要有效改善醫患關係,醫患雙方需要換位思考,不僅雙方要加強溝通,更關鍵的是彼此信任。當有朝一日,因你與醫務人員發生不快而打算惡語相加或拳腳相向時,請念一下他們的好,國家有難人民健康受到極大威脅時,是他們拋親別友義無反顧地衝鋒在前,一定要記住“他們為我們拼過命!”

防患未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場疫情,“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這樣的衛生要求讓大家耳熟能詳,並能主動做好,一個多月熬下來,早已養成了習慣;這次,四川全省上下以社區為基本作業單元,以家庭、單位、社區院落、農貿市場、商場、城中村、城鄉結合部、主次幹道、鐵路公路沿線為重點,採取網格化管理、包片包乾、分區域分時段推進等方式,在充分做好人員個人防護的情況下,開展全省“衛生大掃除”活動。從個人到家庭到社會,從衛生習慣到環境整治和保潔,這樣的習慣都應堅持下去,切記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蒼溪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局 張文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