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音量的高低关乎一个人的素质,你的声调和音量会反映你的内心


说话音量的高低关乎一个人的素质,你的声调和音量会反映你的内心


说话的音量就像一个量尺,量出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深度。

噪音无疑会带给人不适的感受。

梁实秋曾说:

「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控制自己的音量,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的自我修行。」

蔡康永也说:

「讲话时最好自觉的降低音量 ,不光是因为太大声会吵到别人, 而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会让别人很难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古人说贵人声音低,便是这个道理。

1

你曾遇过说话声音很大的人吗?多少有的,和他讲话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或许你们正在对话感受不明显,换个立场,若你正坐在餐厅吃饭,隔壁桌的人笑闹声震耳欲聋,你大概不会很开心。

人情绪高昂时,就会不自觉地放大音量,比如说兴奋或生气时,这时还能停下来考虑一下身边的人,便是一个人的修养。

有人觉得声音大就能压过别人,就能取得优势。

其实不是的,那只会显得这个人没自信又心虚。

宋庆龄温柔地为自己辩护

15岁时的宋庆龄在美国一间女子大学念书,有次班上在讨论历史问题。

一位美国学生发言:

宋庆龄15岁就进入美国的一所女子大学学习。

「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身为中国人的宋庆龄自然不认同,但她仍是安静耐心地听完他的发言。

同学讲完后,宋庆龄立刻就站了起来,她虽然心情激愤,但仍是用温柔的语气反驳了同学的论点。

达芬奇曾说:「真正懂的人不需要大声表达」。

有修养的人,不会言辞粗鲁又激动地和人争得面红耳赤。

2

以声压人不如以德服人。

音量完全无法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和自信,以大声引起别人注意,想要让别人认同自己,只会让人看穿你的修养不足。

内心温和善良的人,多半不会有一张粗鲁的嘴。

老黄生平没见过温柔细心的人有着大嗓门,不知你的身边有吗?

倒是看过许多修养有待加强的人,说话大声又急躁,尤其不喜欢听别人讲什么,只顾说自己的。

不只你说出来的话代表了你,你的音量、语调,都可让人看穿你的本质。

3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无论那人正在做什么,都该享有不被打扰的权利。

行为令他人不悦,需要他人忍耐,就是修养欠缺的表现。

优雅的高级餐厅,若遇上一个家族正在开心庆生,吵吵闹闹大声嘻笑,整个餐厅的气氛都会瞬间改变。

甚至是工作场合,大家正在凝神工作,突然有人聊得很开心,大笑大闹,整间办公室的同事专注力都受影响。

有些人天生习惯说话大声,站远一点听,还会误会他们正在吵架。

宋庆龄一生说话声音柔和、安详。

《宋氏三姐妹》一书中曾到:「孙夫人说起话来细声慢气」

宋庆龄在公开场合说话一向十分得体,不曾高声叫嚣,受到众人尊重。

说话音量的高低关乎一个人的素质,你的声调和音量会反映你的内心,轻声慢语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受。

总结

人在吵架的时候,不知不觉音量变大了,大声的同时,也更刺激对方,有时有理也变没理了,反而不能理性讨论。

声音大不代表就赢了,沈稳的语气、肯定的用语,更能说服别人。

下次跟人起争执时,告诉自己不要冲动,好好地说话,才更能妥善处理好事情。


说话音量的高低关乎一个人的素质,你的声调和音量会反映你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