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次疫情,我們周邊的印度好像沒什麼事情?

湘古子自娛體


印度究竟有沒有事,可能連印度政府都不知道。印度民間的事民間處理,可能村子裡自己解決,不會上報到政府。


小明的深圳生活啊


印度莫迪的做法和美國特朗普的做法差不多:不檢測不上報,就沒有更多的確診病例。這讓印度在全世界疫情愈演愈烈的情況下顯得有些獨特,甚至出現了印度抗疫奇蹟,他們在二月初就宣佈已經戰勝了新冠疫情。

當時也有一些媒體分析,印度為什麼真的快就取得了抗擊疫情的勝利呢?很多人從印度的氣溫、民眾的“不乾不淨”養成的免疫體質等角度來論證新冠疫情在印度生存不下去。

可是事實上呢?

3月初,印度出現了來自意大利的輸入病例,國內疫情進入了第二輪。

3月9日,香港一個旅遊團在印度旅遊20多天之後卻確診了5例。

3月6日,不丹又確認了該國首個新冠肺炎病例,這是一位在印度旅遊了10多天的美國76歲男子。

3月12日,印度卡納塔克邦出現了一例死亡後才被確的新冠肺炎病例。

3月14日,非洲經濟最為落後的盧旺達出現了第一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該確診病例是印度公民,3月8日從孟買出發到盧旺達旅遊,直到3月13日出現症狀。孟買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人口也最多。

3月19日,印度確診病例發到152例。

可是,整個印度只准備了25000次檢測量的核酸檢測盒,目前總共用了4000多個,很多地方醫院根本沒有能力檢測新冠病毒。

也就是說,印度的152例只是測試了4000多人而已。印度有多少人呢?13.5億人。印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這些地方沒有配備檢測點,即使因為新冠病毒去世了,也不可能被統計到。

此外,印度還有數量龐大的賤民(不可接觸者),他們不會去醫院,也不會做檢測,更不會被統計。

莫迪政府在一月份出臺了《公民身份證修正案》,引發了全國範圍的暴亂。莫迪政府應付不暇,沒有能力和精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他們的等級制度更加根深蒂固,政府採取放任療法,集中有限的資源服務那些婆羅門貴族。在底層民眾中間,有著宗教傳統的印度人,通過祈神、飲牛尿等偏方,希望能夠獲得免疫特權。

以新冠疫情傳播方式,這種活動做的越多,被傳染的幾率越高。所以,印度的疫情爆發可能還沒有到來。


而知而行的歷史


有很多人會感覺到非常奇怪,為什麼與我們緊鄰的韓國和日本都已經如此多例了,可為什麼只有印度可以獨善其身。

當地時間19日下午,印度政府宣佈,自3月22日起,所有國際商業客運航班禁止在印度境內降落,為期一週。

此外,印度政府還建議各邦政府發佈適當的指示,勸告65歲以上及10歲以下的居民留在家中,外出求醫,或政府公務員、醫療專業人士不受此限制。鐵路部門應取消除學生、病人及殘障人士以外的優惠票。所有中央政府僱員也要錯峰上班,以避免感染風險。各邦政府還應要求私營企業人員居家辦公等。

我們都知道中國和印度雖然同為發展中大國,但印度卻事事都要與我們中國進行比較,以至於就形成了一個特別可笑的邏輯。

印度的普通民眾就會認為中國是一個跟印度發展水平差不多的國家,既然大家都差不多民間自然也就沒有了想要走動的必要,畢竟大家都是想多學習一下先進的理念。

因此在印度人的學習和旅行目的地大多會以歐洲為優先,其次就是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所以在中國的大街上極少會發現印度人的身影。

印度國內貧富差距太過懸殊也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另一個原因,能走出印度國門的大多都是印度富人,再加上他們深受西方殖民主義影響,出行的目的地一般都會首選曾經殖民過他們的西方。

而且在印度國內所有的中餐廳的老闆都是印度人,這與歐洲有著很大的不同。不僅如此國內也很少有人去印度觀光,走在孟買的街頭更是幾乎看不到亞洲人的身影。

這與韓國、日本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景象,因此這種低頻率的交流也是印度疫情沒有爆發的根本原因。

最為重要的是印度並不屬於病毒的發源地,再加上兩國的人員流動並不密切,因此目前來看印度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

但問題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正在全球開始蔓延,目前全球的病例數都在急劇的增加,中國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病毒輸出地了,因此我認為對印度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托馬斯在羅馬


第二個新冠病毒“怕”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溫度,印度位於熱帶地區,全國90%以上的土地,全年氣溫都在25度以上,而新冠肺炎和SARS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新冠和SARS一樣怕熱,所以像新加坡,印尼等天氣較熱的國家都沒有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