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荊棘鳥》中“荊棘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傳說中有一隻鳥兒一生只唱一支歌,那歌聲比世界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穴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荊棘樹,當它找到時,就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流著血淚放聲歌唱,聲音悽美動人、婉轉如露,一曲終了,這隻鳥兒也氣竭命隕,以身殉歌,這種慘烈的鳥兒被人類稱為“荊棘鳥”。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卡洛的經典代表作品,自出版後就被譯成了20多國語言,成為與《教父》比肩的十大暢銷書之一。作者考琳·麥卡洛,她不僅是一位精神病醫生,也是一位精神獨立的偉大女性。該小說中所描寫的愛情故事,轟動了當時的美國文壇,被大家譽為“澳大利亞”的《飄》。

論《荊棘鳥》中“荊棘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本書它主要是以牧場主的女兒梅吉與羅馬紅衣主教拉爾夫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為主線 ,講述了克利裡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經歷和情感歷程。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荊棘鳥》中“荊棘鳥”在文中具有什麼樣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01

(一)逆來順受的“荊棘鳥”——菲奧娜

菲奧娜是《荊棘鳥》中最具個性衝突的人物。她出身於赫赫有名的克利裡家族,作為克利裡家族的第一代女性,她漂亮端莊、高貴典雅,但卻因為在少女時期愛上了有婦之夫帕吉漢,而被家族拋棄,下嫁給了粗俗不堪的長工帕迪。和帕迪結婚後,她一邊照顧著和情人生的孩子弗蘭克,一邊又要料理整個家務。菲奧娜在這個沒有精神共鳴和愛情基礎的婚姻家庭裡,她是痛苦和麻木的。雖然和丈夫帕迪生了六個孩子,但她只愛弗蘭克,當得知弗蘭克因為醉酒殺害他人,鋃鐺入獄時,菲奧娜特別傷心。作為菲奧娜的丈夫,雖然出身低微,但卻他深愛著自己的妻子,一邊安撫著妻子的情緒,一邊努力賺錢養家,但誰也沒有想到,一次野外出行卻被大火吞噬了生命,而大兒子傑克也在尋找父親的路途中受傷死亡。一夜之間,兩個摯愛的親人就這樣與他們菲奧娜走散,去了另外一個世界。諷刺的是,似乎直到帕迪死在眼前,菲奧娜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其實是愛著丈夫的。

論《荊棘鳥》中“荊棘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荊棘鳥》作為作者考琳·麥卡洛的經典代表作品,在該部作品中她以女性視角來解構男權社會中,男權強權主義對女性的壓迫,這裡的菲奧娜無疑成為了男權主宰社會中的犧牲品。出身名門、高貴典雅的富家小姐,卻因愛錯了人被家族拋棄、被愛人驅逐。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菲奧娜就是這樣一種英雄,這樣一位新時代女性,她不追名,不逐利,而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自己對愛的釋義,用無悔來守護她和情人的愛情結晶。不過,幸運的是,最後她被自己的丈夫帕迪所感動,深深的愛上了帕迪。

這裡的菲奧娜其實就是那隻“荊棘鳥”,為了愛情,唱過悽美的歌,最後選擇了一棵不那麼長的刺結束了自己的歌聲,雖然愛的短暫,但她一生卻是幸福的,因為她感受了被愛,感受了獨立。青春本就是本倉促的書,那些愛而不得、曇花一現的愛情,定會讓我們成長,定會讓我們變的堅強。

02

(二)勇敢追愛的“荊棘鳥”——梅吉

梅吉是克里利家族中第二代女性,是菲奧娜的女兒,她單純、可愛、勇敢、獨立,頗有女性氣質,渴望親情和愛情,但她卻生在一個冷漠、麻木、沒有愛的家庭環境裡,媽媽菲奧娜把全部的愛給了弗蘭克,而父親帕迪更是無暇顧及她這個女兒。梅吉從小就處在被忽視的家族邊緣,她孤獨而又獨立的,堅強而又勇敢,直到一位英俊少年走進了她的世界。梅吉在10歲那年認識了紅衣主教拉爾夫神父,拉爾夫高大、英俊、瀟灑、紳士,最重要拉爾夫關心、呵護梅吉。

當梅吉的母親菲奧娜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後,拉爾夫神父熱心請求菲奧娜多關心一下自己的女兒梅吉,為梅吉謀一份親事。但此刻的梅吉早已愛上了拉爾夫,即使她內心裡非常清楚教士是不能結婚的,但她還是飛蛾撲火般奔向自己的火焰,因為她要和上帝爭奪這個男人,要從上帝手中奪回本該屬於她的愛情。所以當拉爾夫去馬廄牽馬,準備離開時,梅吉一路跟著他,小心把手裡的花送給他,那是朵淺粉的玫瑰,火災裡唯一倖存的一朵,也是能讓拉爾夫記住她的唯一東西。

論《荊棘鳥》中“荊棘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單純、善良的梅吉還是未能如願,拉爾夫為了自己的貪慾和野心,背叛了愛情和梅吉。梅吉在百般無奈之下嫁給了與拉爾夫非常相像的盧克,盧克是一個偽君子,出生貧窮,生活艱辛,他娶梅吉,根本不是愛梅吉,只是把她當做聚斂錢財成為小企業家的一種手段。他從未愛過梅吉,也從未關心愛護過梅吉。當梅吉生下女兒朱絲婷之後 ,心灰意冷、身體虛弱的梅吉被穆勒夫婦安排到人丁稀少的麥特勞克島休養,在那裡她和聞訊趕來的拉爾夫再次相見。

這次相見,拉爾夫的理智屈從了情慾,梅吉也從上帝那裡完完全全佔有了拉爾夫。並且她也從上帝那裡得到了她想要的東西— —戴恩 ,她與拉爾夫的兒子 。

關於愛情,我們一生都在追逐那所謂的正確選擇,但什麼樣的選擇才是所謂的正確選擇?其實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敢挑戰,沒有勇敢做出的選擇,才是當下最正確選擇。所以梅吉是勇敢的,她努力抗爭,努力追求,即使未能如願,但總比留下遺憾要強的多。

戴恩,這個從上帝手裡偷來的孩子,最終也回到了上帝身邊,戴恩溺水而亡。

這裡的梅吉,無疑就是一隻為愛飛蛾撲火的“荊棘鳥”,但她有著經典的女性意識,她不畏懼上帝,不懼怕規則,她只忠於自己的感情。在男權佔據主導地位的社會中,她勇敢的表達自我,挑戰世俗,她身上所展現出的勇敢、獨立的女性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03

(三 )獨立、勇敢、叛逆的“荊棘鳥”——朱絲婷

作為克利裡家族的第三代女性朱絲婷,朱絲婷是一個性格獨立且十分叛逆的女孩子,這也許和她出生有很大關係。她出生在炎熱潮溼的南部,一出生就不受母親待見和喜歡,站在母愛的邊緣地帶,朱絲婷靠著自己的堅強、獨立,一點點長大,她很有主見,做任何事,都理智、充滿判斷力。母親梅吉希望她成為一個藝術家,而她覺得自己更喜歡演員這份職業,她瞞著母親參加了卡羅頓劇院的飾演,順利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從此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雖然劇院的生活很枯燥,大部分時間都要躲在道具佈景後面看著別人演出,自己也只是偶爾跑個龍套,但這並不能泯滅她對演員這份職業的熱情和喜愛,靠著自己的努力,她一點點在影視界有了自己的知名度。面對愛情,朱絲婷天生沒有安全感,愛情在她眼裡,只是悲情的化身,金錢、權力、聲名才是自己最好的護身符。

在西方女權主義運動掀起的第二次高潮,女性的權力和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她朱絲婷把一切精力都匍匐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之上,直到她最愛的弟弟戴恩的意外離世,才喚醒了她心中對親情以及愛情的渴望。和雷納相識七載,他們從朋友,變成了很親密的朋友,後又一點一點轉變成了戀人。雷納教會了她愛與被愛,教會了她試著放下偏執和不正確的執著,是雷納這個男人給了她生的希望和愛的溫暖。如願以償,她和雷納走進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論《荊棘鳥》中“荊棘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她是幸福和圓滿的,她沒有向母親和祖母那樣為了短暫的歡愉,而喪失掉自己的人格,而是選擇與荊棘共存,與荊棘共生。此刻的朱絲婷讓我想起了《戀戀筆記本》中的女主艾莉,她們一樣勇敢、獨立、堅強。

艾莉曾說:美好的愛情能喚醒靈魂,啟發我們追求卓越。朱絲婷和艾莉都收穫一場能喚醒彼此靈魂的偉大愛情,而作者通過對朱絲婷這一人物的塑造,其實就是向我們展示,作為新時代的女性一定要保持經濟和人格上的獨立,這樣才能實現自我價值,才能取得與之相匹配的愛情,才能受人尊重。

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折射出的是作者本身的價值觀以及自身對世界萬物的看法和理解。考琳·麥卡洛通過《荊棘鳥》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一家三代女性不同的婚姻走向,用她純真的筆法指導我們,在男權主導的社會階級中,女性想要收穫完美的愛情果實,首先必須有獨立自我的“權力意志”。所謂“權力意志”,尼采曾經在《權力意志》一書中提到,權力意志其實指的是“支配人和世界一切行為的唯一動力”。權力意志的本質為人的生命力、本能,同時“權力意志”也是最高的生活準則和道德規範,雖然這一理念具有一定程度的唯心主義,但對現實中的我們卻有一定的啟發意義和人生建議。

在《荊棘鳥》一書中,女性不遺餘力地追求愛情、理想、權勢、慾望,以及自身不斷覺醒的自我意識和女性權力,其實都呈現出對自身生命力、本能的張揚、釋放。而這本能的釋放能使人獲得 “高峰體驗”,“這種體驗可能是瞬間產生的,壓倒一切的敬畏情緒,也可以是轉瞬即逝卻極度強烈的幸福感甚至是狂喜、如痴如醉、歡樂至極的感受。”

哥哥們沒有子嗣,梅吉也已年事已高,她的孩子一個遠離家鄉,一個溺水而亡,那個屬於他們的德羅海達時代也隨著時間的巨輪一點點走遠,一點點消失殆盡。那個埋葬著他們祖孫三代人回憶的巨大牧場,也成為了平原上風景依舊的美麗聖地,而這裡曾經為愛狂奔的三隻“荊棘鳥”也成為了歷史畫冊上為愛勇敢唱歌的“英雄鳥”。

結語

《荊棘鳥》通過講述祖孫三代不同的情感經歷,把女性逐漸覺醒的自我意識展現的淋漓盡致。菲奧娜、梅吉、朱絲婷都是時代背景之下,努力追求自己幸福的偉大女性,即使他們得到的愛情如曇花一現般短暫,但這種幸福的感覺卻值得他們一生去回味和追憶。

作者考琳·麥卡洛採用象徵性的表現手法,運用“荊棘鳥”為愛犧牲的典型形象特徵,讓我們看到三位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獨立、勇敢、堅強、無畏的人格品質,同時也警醒世間所有為愛痴狂的女子,想要收穫完美、持久的愛情,一定要有獨立的人格精神,這樣的感情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和世俗的挑戰。

【作者介紹】:小沐童。教育碩士,愛動漫。愛民謠。愛吃溜溜梅的小女子一枚,沒有什麼野心,但對生活充滿熱愛和期待,希望以文會友,認識更多的朋友和知己。[原創不易,轉載請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