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在當今書法界,只要是提到楷書,就不能不說唐楷,而說起唐楷,歐陽詢的楷書肯定是繞不過去的,當今學習歐體楷書的書法家,對於“二田”的歐體楷書應該不陌生了吧,說“二田”是當今歐體楷書界最大的明星應該不為過,無論是專業書法家還是業餘書法愛好者對他們的楷書都很熟悉,更是有書法愛好者對其楷書心追手摹,達到幾可亂真的程度。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二田”指的是當代著名書法家田英章、田蘊章兄弟,因二人皆擅長歐體楷書且風格相近,被書法愛好者們稱之為“二田”,其中田英章又被讚譽為“當代歐楷第一人”,名頭不可謂不大,但即便是如此,“二田”的楷書仍然是當今書法界爭議最大的字體之一,喜歡田楷風格的人對這種楷書奉為圭臬,覺得田楷是最漂亮的楷書,討厭其風格的人則認為這種楷書俗不可耐,印刷體而已,談不上藝術。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但無論喜歡與否,田英章、田蘊章的楷書能夠得到很大一批人的認可,是有他的必然因素的,“田楷”最大的優勢就是漂亮,無論是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結構都無可挑剔,就單論這一點,很多書法家也是做不到的,瞭解了這個,我們就可以從更深層次的分析到底普通的群眾喜歡什麼樣的字,文人雅士喜歡什麼樣的作品,而那些比較前衛的現代派“醜書”它的受眾又在哪裡?知道了這些,你可能會明白以後在書法上要走的方向。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雖然田英章有“當代歐楷第一人”的讚譽,他的楷書也很漂亮,但是和唐代歐陽詢的楷書已經有不少風格上的差異,很明顯為了書寫的流暢性,他融入了一些趙孟頫的行楷筆意,要是論歐體楷書,誰寫的更純正雅緻,清代著名書法家姚孟起比“二田”水平要高多了,姚孟起一生都在臨摹學習歐陽詢的楷書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他的高明之處在於既有新意,又能夠表現出歐體楷書法險絕之勢,歐體風格更加純正。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姚孟起,清代著名書法家,字鳳生,一作鳳笙,吳縣(江蘇蘇州)貢生。以擅長歐體楷書而聞名當世,其臨摹的歐體楷書《九成宮》和原作極為相似,同時他還擅長隸書、篆刻和繪畫,博學多才,但是由於清代末年以來的“碑學”書法的盛行,文人士大夫大力推崇魏碑石刻,貶低帖學書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姚孟起的楷書並沒有被後人認識,知道當代網絡時代的來臨,其作品才逐漸被人知道,被網友大讚其書法,譽為“歐陽詢第二”。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說姚孟起臨摹的歐陽詢《九成宮》有新意,是因為雖然姚孟起的臨摹逼似原作,但風格上還是有所創新,整體給人的感覺比歐陽詢更加秀潤,少了一點陽剛多了幾分秀美,這可能和清代學子大部分都練習“館閣體”有一定的關係,這種字體是清朝的“幹祿體”,是參加科舉考試的必學書體,姚孟起應該也是學習過的。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但是“館閣體”似乎對姚孟起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從他臨摹的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可以看出,整體保留了歐體的精髓,字體結構優美同時又平中見險,在險要的結構變化中有能夠做到字體結構穩定、字勢挺拔、風格秀美,絕非一般人可為,足見姚孟起楷書功底。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在楷書方面,姚孟起掌握了歐體楷書的密碼,他的一生都在學習歐陽詢楷書,在臨摹《九成宮碑》,創作上卻從未逾越這個底線,似乎也沒有去尋找自己的出路,完成我們當代人認為的“創新”和“突破”,他選擇了一條純正的學習古人的道路,為我們重新演繹了歐陽詢楷書,用另一種筆調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的《九成宮碑》,為後來的書法學習者點亮了燈塔,這無疑也是一種成功。

像姚孟起這樣,用一生時間學習一家的書法家,歷史上也有很多,比如南宋的書法家吳琚,他學習米芾書法也到了可以以假亂真的地步,被後人認為南宋著名書法家中,得米襄陽筆墨神韻者,應首推吳琚。

若論歐體楷書,他比“二田”水平高多了,被譽為“歐陽詢第二”

創造出一種新的“字體”在書法上是一種成功,用一生的時間去重新演繹一部經典、一位書家,也是一種成功,姚孟起選擇了後者,這個選擇也成就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