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想見你》:穿越時空,只為你

電視劇《想見你》:穿越時空,只為你


分明的善惡觀,讓陳韻如在故事裡過於輕易死去,甚至連名字也沒被他人銘記。

最近,《想見你》這部劇刷新了觀眾對臺劇的認知。這部豆瓣評分9.2,由黃天仁執導,許光漢、柯佳嬿、施柏宇等人主演的懸疑愛情燒腦劇,播出以來受到了觀眾們的熱捧。

就像製片人麻怡婷在專訪中說的那樣:“這個劇本的厲害之處在於,今天你想要抽絲剝繭,那你可以慢慢看各種線索。但本格派的有些推理太重了,不見得所有人都受得了。如果你不想要動腦筋,只看一些愛情的部分,還是會讓你覺得很過癮。”

異於平常的偶像劇,《想見你》大開的腦洞以及不俗套的穿越帶給了觀眾不一樣的體驗。

其中也有不少對青少年認同、偏見和愛情的思考。

電視劇《想見你》:穿越時空,只為你

這部劇以尋人為起點,使用雙向鏡頭將故事完整敘述。剛開始看可能會有一絲迷惑,但隨著劇情發展,真相被一點點挖掘出來。

在2019年,黃雨萱正沉浸在戀人王詮勝逝世的悲痛中,無意之間發現只要用舊磁帶聽著歌想著王詮勝就可以穿越回1998年。黃雨萱在那裡遇見了和王詮勝相同樣貌的李子維,被他的陽光溫暖所吸引。李子維也喜歡上了在陳韻如身體裡那個勇敢善良的黃雨萱。時空來回地轉換,但是對彼此的愛永遠未變。可是最終,四人決定銷燬磁帶,結束這無休止的循環,一切也就回到了原點。

編劇沒有將結局寫成童話,而是讓他們彼此安好。

電視劇《想見你》:穿越時空,只為你

製片人說過:“就算是要給觀眾們一個夢想,也不能脫離現實。”

文中,女主雖然不是驚豔世人的少女,但卻收穫了男主那樣給人陽光與溫暖的校草級別人物所有的愛。

這一點很容易引起女觀眾的共鳴,因為平凡的女孩能被那樣受人喜愛的男孩愛著,是多少普通女孩的心之所向吶。

但現實與虛擬還是有著差距,所以為了更貼近生活,最後,結局沒有像童話故事那樣,而是每個人都獲得了救贖。這樣的結局,讓“虛擬”更加貼近生活,更引導我們反思電視劇背後的社會問題。


陳韻如的舅舅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電視劇《想見你》:穿越時空,只為你

對待孩子只是一昧的迎合、欺騙、安撫,卻將孩子真實處境置若罔聞。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代溝,或許是因為孩子心裡清楚,家長從來沒有把他們的心事放在心上。一次次的不理解,成為孩子們閉口不言的罪魁禍首。

其實,孩子們也希望可以和家長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也希望他們的家長多給予他們一點理解與關懷。

回到現實,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新聞,因為“一點小事”,孩子跳樓,家長悲痛欲絕。

旁觀者總是給孩子扣上不懂事、太極端的標籤,但是你們有沒有真正想過,他們只是小孩子啊,也需要包容與理解。他們需要的,不過是一句:“我相信你”。

他們需要的,不是家長把他們鎖在家裡,將自己看到的世界告訴他們,而是給他們多一份信任與包容,讓他們有勇氣,去親自看一看這個世界。


喜歡這部劇,不是因為小鮮肉和愛情故事,而是通過這部劇,感受到那些生活中真真正正存在的問題。

劇中的陳韻如,是個內向自卑的女生,同學的冷嘲熱諷,家人的重男輕女,這些都在壓迫著她。因為不敢與人交流,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被太多人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她。說白了,這就是─偏見。

在這個世界上,那些分明的善惡觀,一點點侵蝕陳韻如對生的嚮往。最後,在看到自己喜歡的人投入他人懷抱,她徹底絕望,最後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陳韻如選擇自殺,是我感觸最深的片段。我習慣性地看彈幕,看到這樣一句話:“你還有莫俊傑啊!”

那一刻讀到這句話的我,更多的是對她經歷的無奈。

原來繽紛的世界突然暗淡了,不是一個人的一句話就可以拯救的。

正如陳韻如說的那句話:

“你打從一開始就只是想要拯救我而已,

就像當初李子維拯救你一樣

你做了這麼多隻是要證明

你可以跟他一樣去改變另一個人

但我想要的不是被拯救

我想要的是結束這一切。”

其實,經歷了人情冷暖後,很容易看穿那副皮囊背後隱藏的真正目的。

在痛苦中掙扎的人,他們選擇自殺,不是為了逃避這一切,而是為了結束這一切。

事後,舅舅指出:“是我們的錯。”

是感受過這世間規則與本性悖謬的我們,也是和這個世界有過齟齬的我們,最後,這兩種“我們”從浮現到逐漸交融再到和解,成為將“陳韻如們”推往生活邊緣的罪魁禍首。

生活邊緣的人,指的是陳韻如,亦是陳韻如的母親(那個在夜店陪酒只為養活家庭卻不被兒女理解的母親),或是莫俊傑(那個有聽力障礙,因為帶上助聽器被同學嘲笑欺負的少年),再或者是王詮勝(因為同性戀,抑鬱自殺)。

電視劇《想見你》:穿越時空,只為你


縱觀這個社會,歧視同性戀,校園欺凌,冷暴力,網絡暴力,這些都在侵蝕我們對生的希望。

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都渴望被尊重。當面臨那些所謂分明的善惡觀時,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偏見。

偏見告訴人們,同性戀就是變態,他就該被世人唾棄。

偏見告訴我們,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是沒人疼,她就該被同學欺負。

偏見告訴我們,作為一個母親,應該安分守己,不能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偏見告訴我們,有缺陷的人他就是不完整,他就是應該被差別對待。

偏見告訴我們……

我們應該去做一個有著主觀思想的人,而不是被偏見所操縱的木偶。

同性戀不應該得到的是眾人的唾棄,他們只是想要被愛。

單親家庭的孩子已經失去完整的愛,他們只是想要同齡人多關心他們一點。

身為一個母親她可以照顧孩子樣樣在行,但也想不負時光不負自己。

殘疾人他們已經缺失了對這個世界的完整認知,只是想讓周圍人去帶他認識、瞭解這個世界。

偏見真的很可怕,它像是一座大山。這世間的山海可以翻越,可人心中的那座大山呢?恐怕耗盡畢生的力氣,都難以逾越。

珍惜身邊每一個愛你的人,也多多留意身邊或自己心裡所住著的陳韻如,哪怕是一句“我相信你也可以帶來更多的勇氣”

我們都缺少一點點“勇氣”。

電視劇《想見你》:穿越時空,只為你


劇中體現的不只有黃雨萱與李子維偉大的愛情,還有面對愛以及你愛的人的那一份勇氣。

劇中的角色,跨越時間只為“想見你”。反觀現實,又有幾個人會為了自己所愛甘願冒險?

電視劇《想見你》:穿越時空,只為你

當下的快餐式戀愛,似乎讓彼此之間少了份“想見你”的衝動和勇氣。渣男渣女受人追捧,專情被罵舔狗……似乎在當下,“只能是你”,成了年輕人的嘲笑對象。

但,這是真正的愛情嗎?

我們心裡都明白這不是愛情,但是卻在追求真愛的道路上,望而卻步。或許我們需要的正是那一點點勇氣。

而我們明白,那一點點勇氣,不只是一個人憑藉著自己的主觀意願就可以獲得的。這不僅僅是個人道德問題,我想,更多的是這個社會的問題。

以前車馬郵遞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在那個時代,雖然科技落後,卻保留了最純粹的那份愛情。

以前的那個時代,可能就像西蒙·波娃所說的那樣: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

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見你,

這不是因為驕傲,

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

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

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

而現在,我們享受著智能化的便利,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對方,卻少了以前那種“想見你”的衝動。

可能你很值得被愛,可是,在現在這個被物質充斥的社會,“值得”這個詞變得一文不值。人們漸漸露出貪婪自私的本性,這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被利益化,變為資本家的籌碼。

而我們呢,隨大眾,隨潮流,一步步將那本身純粹的愛情,當做這個時代發展進步的陪葬品。

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在未來,可能你的那一點點勇氣,那一句“我還在”,會給予她繼續愛你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