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孔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未讀《論語》時,我們想象中的孔子一定是個溫良恭儉讓、處處端莊得體的夫子。讀了之後才會發現,孔子並非概念中的那般生硬刻板,相反卻是一個性格鮮活的、真性情的老頭兒。真正走近孔子,便覺得這個千年前的智者飄逸灑脫,親切而又溫暖。

孔子傳道受業,弟子三千人,賢者七十二,這成材率在今天怕也是難以比擬的。不光如此,在這七十二賢之中仍有十個弟子更加出類拔萃,他們被奉為“孔門十哲”。既然是前十名,他們肯定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而今天的主人公宰予便是十哲中的一位。

宰予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這個人極善言辭,口才極佳,被列為孔門四科中言語科之一。想必宰予一定是一個善於思考、長於表達的人,這樣的人一般都很有主見,對一些問題都有獨到的見解。而事實上,他也的確曾經針對孔子的許多言論提出過不同的見解。就是這樣一位位列“十哲”且有點“離經叛道”的牛人,卻是被他的老師孔子罵得最慘的。

有一回,孔子準備給弟子們上課,環視一週發現宰予不在現場,於是讓弟子去找。過了一會兒,弟子回來報告說,宰予在宿舍睡大覺,怎麼叫都起不來。

正在授課的孔子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既失望又生氣的,他怒氣衝衝地說道:“已經腐爛的木頭是無法雕刻成器物的,有汙穢之物的土牆也不能粉刷成精美的牆面了,宰予和它們一樣底子都壞掉了,都難堪大用,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這段話很直白,孔子被氣得已經不稀罕再去說宰予了。這句千古之罵,不帶一個髒字卻把宰予說得體無完膚。不得不佩服,孔老夫子到底還是厲害啊!


孔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話說回來,宰予大白天睡覺不上課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翹課睡覺即便在今天的課堂上也是“十惡不赦”的違紀行為。如此想來,孔子他老人家大動肝火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咱們姑且揣度一下聖意,當下的孔子怕是心想:“宰予啊宰予,連為師我的課都不聽,竟然還睡覺,你小子的膽兒未免也太肥了點。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調侃結束,回到正題,其實孔子之所以生氣原因是很簡單的。讀《論語》前面幾個篇章,我們會發現孔子對待學習這件事態度是非常認真且有方法的,他在《論語》中有過很多關於學習的言論至今能夠適用於廣大的學習者。孔子十五歲志於學,對待學習是孜孜以求,敏而好學,唯恐自己不夠努力精進,唯恐光陰如流水。相反,年紀輕輕的宰予,不把時間花在學習上就算了,大白天的時候竟然意志昏沉到睡著,可見他學習的態度並不端正,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追求。此人志氣二者皆不足,懶散怠惰,將來怕是難成大器。

其實孔子深責宰予,這其中自然也飽含著孔子對這個弟子的千般疼惜。在我們看來,作為一個學生即便是被最尊敬的老師痛罵也是一種別樣的榮幸,何況是被孔子罵。說白了,很多人想被罵還輪不上,我們都能體會得到,這罵聲當中有一些希望,有一些疼惜,還有一些些勉勵。


孔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照我們想,我們覺得孔子他老人家已經罵得夠狠的了,該繼續上課了吧!可沒想到的是送往宰予的心靈暴擊還在後面。孔子緊接著嘆息道:“以前的時候,我對待一個人的態度是這樣的,聽了他說的話就會相信他一定能夠做到;可如今看宰予的所為,我覺得人不能只聽信一個人的話,更要觀察他的行為有沒有做到他承諾的。我之所以打破了這種態度,完全是因為宰予啊!”

為什麼說這對宰予是心靈的暴擊?孔子後面的這段話看似比前面的溫柔平和,但卻充滿了傷感。宰予大白天睡的這一覺不光讓孔子動怒了,更讓孔子改變了對人的看法,甚至可以說對人的信任感大大降低了。看來,宰予的言而無信,表裡不一才是惹得孔子大動肝火的主要原因。

孔子很生氣,後果確實很嚴重啊!不過話說回來,宰予這個人雖然很有個性,敢於挑戰孔子的權威,也經常讓孔子頭疼,但事實上孔子還是很欣賞這位弟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