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古裝,好漂亮!


這個古裝,好漂亮!


清晨的霧剛剛散去,平靜就被一陣馬蹄聲打破。

一個斥候揹著一份文書,騎著快馬,打破了清晨的寧靜,趕到了都城平陽。

此時卯時剛過,已入辰時,百官們已經全部候在大殿外,等候早朝。

不多時,一個十五六歲,身著龍袍的少年,在幾個宮女太監的簇擁下,從內殿走了出來。

待少年坐上龍椅,司禮監遂宣佈早朝開始。

很快大臣們都進了殿,朝禮一畢,兵部尚書就立刻出列。

“啟稟陛下,今日卯時,臣收到西境都護府千里加急文書,伽藍部和阿可幹部多次派騎兵越我邊界。”

兵部尚書說完,看向了皇帝御案前右側一個坐著身穿紫色龍袍的男人,其他人也都隨著看向此人。

小皇帝看著此人問道:“皇叔,您怎麼看這件事?”

紫袍男人睜開眼回道:“此事的詳細情況,我都已知曉,第一次發生在一個月前,那時安東都護府就曾派使者前去交涉此事,兩個部落的回答都是聯合狩獵,使者警告他們,不準再越界,當時他們滿不在乎的答應了,但是沒過多久,又再次發生了此事,當時裴將軍領人將他們趕了出去,沒有發生衝突,此次越界是第三次了,沒有命令,裴將軍不敢下令開戰,遂將此事上報朝廷。”

小皇帝聽完,急問道:“那此事當如何解決?”

紫袍男人回道:“先帝離世,天下震動,而陛下又年幼,想是如此,他們才敢屢屢越界挑釁,依我看,他們的野心和目的已經是昭然若揭了,對於這種人,只有打怕他,打服他,他才不敢放肆。”

小皇帝忙問道:“皇叔,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了嗎?”

紫袍男人回道:“一味的退讓,換不來和平,也有損我天朝上國的名譽,若是長此以往,對咱們治理西境也是極為不利。”

紫袍男人話音一落,群臣紛紛起身說道:“楚王殿下高瞻遠矚,臣等都贊同殿下所言,請陛下下旨....”

小皇帝眼裡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恨意,說道:“既然眾愛卿都無異議,那便這樣吧,此事交由皇叔全權負責。”

紫袍男人起身道:“臣,領旨。”

說完轉身面向群臣,說道:“此次出兵二十萬人,大軍三日後出發,兵部立刻調出糧草,器械,由先鋒將軍楊元濤先護送押運至安東都護府,禮部派出使者前去問罪,今日就隨大軍出發。楊元禮為大軍副帥,前去點兵。”

等紫袍男人說完,被點到名的人紛紛出來列領命應諾。

小皇帝說道:“此次出征之事,就拜託皇叔了。”

紫袍男人淡淡回道:“陛下放心,我必當盡心竭力。”

隨著司禮監宣佈退朝,大臣們三三兩兩的走出大殿,只有剛剛點到名的兩位武將,楊元濤和楊元禮留了下來。

楊元濤和楊元禮是兄弟,楊元濤是弟弟,現年二十六歲,而楊元禮是哥哥,現年三十歲。

紫袍男人對楊元濤道:“楊將軍,此次你為先鋒,帶領五萬人並糧草和軍械先行,一定要注意安全。”

楊元濤抱拳回道:“殿下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一定會把糧草軍械安全運到安東都護府。”

紫袍男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把糧草安全運到都護府後,就派人去打探情況,我要知道這兩個野蠻部落的兵力部署情況和他們主帳的位置。”

“末將明白,殿下請放心!”

楊元濤鄭重回道。

“嗯!去吧!”

紫袍男人點點頭道。

待楊元濤走後,紫袍男人又對楊元禮道:“軍器監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按您的要求,第一批,一萬架破敵弓已經制造完成了,相關的配套武器和人員也都制好和訓練好了。”

楊元禮回稟道。

“明日你就帶著大軍先行,這一批破敵弓由你親自運送,正好拿這些野蠻人試試成果,另外新式投石機一萬架,也由你一併帶著。”

紫袍男人說道。

“末將明白!”

“嗯!去吧!記住不可走漏風聲。”

紫袍男人叮囑道。

楊元禮小心翼翼的問道:“殿下,您莫不是擔心....”

紫袍男人點了點頭。

楊元禮回道:“殿下放心,末將知道該怎麼做了。”

紫袍男人看著走出大殿,消失不見的楊元禮,看了一眼後殿的方向,也慢慢向殿外走去。

此時是檀朝元符二年初,此時當朝的皇帝正是那個十五六歲小皇帝,姓李名奉詔,檀朝是他爺爺創建的,他爺爺繼承了前朝,隨朝的府庫,中央制度,因前朝打下的堅實基礎,加上他爺爺的勵精圖治,很快,檀朝就成了盛世大朝。

後來他爹繼承了皇位,他爹以文治國,鼓勵農耕,維持著盛世景象,可是好景不長,他繼位不久,就遇上兵變,內有反賊,外有敵寇,內憂外患,很快就把這個帝國拖向了深淵。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一個十九歲的少年,橫空出世,他先是以雷霆之勢解決了內憂,後又指揮精兵,解決了外患,因為立下了絕世功勞,於是便封他為王,而這也是檀朝建國以來的第一個非皇族的王。

他便是紫袍男人,吳天,他也是第一個外姓封王者,前年皇帝因病去世,臨死之際,託孤於他,他現在握有檀朝的全部兵權,可以說是皇天之下,萬萬人之上,沒有人知道他是從哪來的,也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解決內憂外患的。

……………………

此時的內殿中,小皇帝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抓起一方玉製硯臺,狠狠的摔了下去。

嚇得旁邊的宮女太監紛紛跪下,噤若寒蟬。

過了一小會,內侍太監見小皇帝怒氣稍平,這才過去撿起那方硯臺,眼見硯臺碎了一個角,他把硯臺交給旁邊跪著的小太監,命他去換個新的來,隨後走上前去,勸道:“陛下息怒,莫要氣壞了身子。”

小皇帝聞言看了看周遭跪著的宮女太監,轉身向後宮走去。

內侍太監見了,忙叫宮女打掃收拾,然後追著小皇帝而去了。

小皇帝一路心事重重,不知不覺的走到了夜庭宮,他嘆了口氣,走進了兩儀殿。

宮女太監見了他,紛紛跪下行禮,他走到太后跟前,行禮道:“兒臣見過母后。”

太后笑道:“快起來,來母后身邊坐。”

待小皇帝坐下,太后問道:“今日怎麼這麼早就下朝了?”

小皇帝聞言怒道:“都由那個人處理了,兒臣…………”

小皇帝話音未落,就被太后止住,隨後太后吩咐道:“你們都下去吧!”

待殿門關上,太后說道:“我是怎麼教你的,你不可如此無禮。”

“可是,兒臣心氣難平,今日他一發話,百官紛紛奏應,兒臣活像一個傀儡,受他們擺佈。”

太后勸道:“我兒不可妄自菲薄,你還年幼,以後有的是機會……”

小皇帝一聽就炸了,起身大罵道:“機會,機會,平時朕說一句,他們推三阻四,不應不答,那個人一發話,他們無有不應,真不知道,這到底還是不是檀朝,朕還是不是皇帝,這天下到底還是不是姓李。”

太后連忙罵道:“住嘴,你真要氣死哀家不成,他是輔政重臣,也是咱們檀朝的頂樑柱,你如此這般,怎像是一個皇帝的樣子。”

“皇帝,皇帝,朕就是一個傀儡。”

小皇帝頂撞道。

“你,你,你真是氣死我了,你現在立刻去抄一百遍遍師道。”

小皇帝聞言,不發一言,轉身怒氣衝衝的走了。

小皇帝走後,太后順了順心氣,問旁邊的貼身侍女道:“你說他這樣,如何擔當得起大任,如何做這天下之主!”

這侍女沉吟了一下,回道:“娘娘,陛下心懷天下,只是著急了些,您也不用太過擔心。”

太后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他這個樣子,不知道隱忍,學不會平心靜氣,處事不驚,將來如何……唉!”

………………

夜幕已至,已入戌時,吳天正坐在書房看奏摺,這時敲門聲響起。

“殿下。”

“說吧!什麼事?”

吳天沒抬頭,淡淡的問道。

“皇上今日去了太后那裡,說了些話…………”

“他還年少,不必在意,準備大軍出征的事吧!”

……

三日後!

祭天場,皇帝舉行祭天儀式,正式拜楚王吳天為帥,領二十萬大軍征討伽藍和阿可幹。

正在這時,一個親軍跑到吳天身邊耳語了幾句。

“什麼?和親!”吳天不可思議道。

“是的,伽藍的七公主。”


這個古裝,好漂亮!


這個古裝,好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