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装,好漂亮!


这个古装,好漂亮!


清晨的雾刚刚散去,平静就被一阵马蹄声打破。

一个斥候背着一份文书,骑着快马,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赶到了都城平阳。

此时卯时刚过,已入辰时,百官们已经全部候在大殿外,等候早朝。

不多时,一个十五六岁,身着龙袍的少年,在几个宫女太监的簇拥下,从内殿走了出来。

待少年坐上龙椅,司礼监遂宣布早朝开始。

很快大臣们都进了殿,朝礼一毕,兵部尚书就立刻出列。

“启禀陛下,今日卯时,臣收到西境都护府千里加急文书,伽蓝部和阿可干部多次派骑兵越我边界。”

兵部尚书说完,看向了皇帝御案前右侧一个坐着身穿紫色龙袍的男人,其他人也都随着看向此人。

小皇帝看着此人问道:“皇叔,您怎么看这件事?”

紫袍男人睁开眼回道:“此事的详细情况,我都已知晓,第一次发生在一个月前,那时安东都护府就曾派使者前去交涉此事,两个部落的回答都是联合狩猎,使者警告他们,不准再越界,当时他们满不在乎的答应了,但是没过多久,又再次发生了此事,当时裴将军领人将他们赶了出去,没有发生冲突,此次越界是第三次了,没有命令,裴将军不敢下令开战,遂将此事上报朝廷。”

小皇帝听完,急问道:“那此事当如何解决?”

紫袍男人回道:“先帝离世,天下震动,而陛下又年幼,想是如此,他们才敢屡屡越界挑衅,依我看,他们的野心和目的已经是昭然若揭了,对于这种人,只有打怕他,打服他,他才不敢放肆。”

小皇帝忙问道:“皇叔,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吗?”

紫袍男人回道:“一味的退让,换不来和平,也有损我天朝上国的名誉,若是长此以往,对咱们治理西境也是极为不利。”

紫袍男人话音一落,群臣纷纷起身说道:“楚王殿下高瞻远瞩,臣等都赞同殿下所言,请陛下下旨....”

小皇帝眼里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恨意,说道:“既然众爱卿都无异议,那便这样吧,此事交由皇叔全权负责。”

紫袍男人起身道:“臣,领旨。”

说完转身面向群臣,说道:“此次出兵二十万人,大军三日后出发,兵部立刻调出粮草,器械,由先锋将军杨元涛先护送押运至安东都护府,礼部派出使者前去问罪,今日就随大军出发。杨元礼为大军副帅,前去点兵。”

等紫袍男人说完,被点到名的人纷纷出来列领命应诺。

小皇帝说道:“此次出征之事,就拜托皇叔了。”

紫袍男人淡淡回道:“陛下放心,我必当尽心竭力。”

随着司礼监宣布退朝,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走出大殿,只有刚刚点到名的两位武将,杨元涛和杨元礼留了下来。

杨元涛和杨元礼是兄弟,杨元涛是弟弟,现年二十六岁,而杨元礼是哥哥,现年三十岁。

紫袍男人对杨元涛道:“杨将军,此次你为先锋,带领五万人并粮草和军械先行,一定要注意安全。”

杨元涛抱拳回道:“殿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一定会把粮草军械安全运到安东都护府。”

紫袍男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把粮草安全运到都护府后,就派人去打探情况,我要知道这两个野蛮部落的兵力部署情况和他们主帐的位置。”

“末将明白,殿下请放心!”

杨元涛郑重回道。

“嗯!去吧!”

紫袍男人点点头道。

待杨元涛走后,紫袍男人又对杨元礼道:“军器监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按您的要求,第一批,一万架破敌弓已经制造完成了,相关的配套武器和人员也都制好和训练好了。”

杨元礼回禀道。

“明日你就带着大军先行,这一批破敌弓由你亲自运送,正好拿这些野蛮人试试成果,另外新式投石机一万架,也由你一并带着。”

紫袍男人说道。

“末将明白!”

“嗯!去吧!记住不可走漏风声。”

紫袍男人叮嘱道。

杨元礼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您莫不是担心....”

紫袍男人点了点头。

杨元礼回道:“殿下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了。”

紫袍男人看着走出大殿,消失不见的杨元礼,看了一眼后殿的方向,也慢慢向殿外走去。

此时是檀朝元符二年初,此时当朝的皇帝正是那个十五六岁小皇帝,姓李名奉诏,檀朝是他爷爷创建的,他爷爷继承了前朝,随朝的府库,中央制度,因前朝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上他爷爷的励精图治,很快,檀朝就成了盛世大朝。

后来他爹继承了皇位,他爹以文治国,鼓励农耕,维持着盛世景象,可是好景不长,他继位不久,就遇上兵变,内有反贼,外有敌寇,内忧外患,很快就把这个帝国拖向了深渊。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个十九岁的少年,横空出世,他先是以雷霆之势解决了内忧,后又指挥精兵,解决了外患,因为立下了绝世功劳,于是便封他为王,而这也是檀朝建国以来的第一个非皇族的王。

他便是紫袍男人,吴天,他也是第一个外姓封王者,前年皇帝因病去世,临死之际,托孤于他,他现在握有檀朝的全部兵权,可以说是皇天之下,万万人之上,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来的,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解决内忧外患的。

……………………

此时的内殿中,小皇帝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抓起一方玉制砚台,狠狠的摔了下去。

吓得旁边的宫女太监纷纷跪下,噤若寒蝉。

过了一小会,内侍太监见小皇帝怒气稍平,这才过去捡起那方砚台,眼见砚台碎了一个角,他把砚台交给旁边跪着的小太监,命他去换个新的来,随后走上前去,劝道:“陛下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

小皇帝闻言看了看周遭跪着的宫女太监,转身向后宫走去。

内侍太监见了,忙叫宫女打扫收拾,然后追着小皇帝而去了。

小皇帝一路心事重重,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夜庭宫,他叹了口气,走进了两仪殿。

宫女太监见了他,纷纷跪下行礼,他走到太后跟前,行礼道:“儿臣见过母后。”

太后笑道:“快起来,来母后身边坐。”

待小皇帝坐下,太后问道:“今日怎么这么早就下朝了?”

小皇帝闻言怒道:“都由那个人处理了,儿臣…………”

小皇帝话音未落,就被太后止住,随后太后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

待殿门关上,太后说道:“我是怎么教你的,你不可如此无礼。”

“可是,儿臣心气难平,今日他一发话,百官纷纷奏应,儿臣活像一个傀儡,受他们摆布。”

太后劝道:“我儿不可妄自菲薄,你还年幼,以后有的是机会……”

小皇帝一听就炸了,起身大骂道:“机会,机会,平时朕说一句,他们推三阻四,不应不答,那个人一发话,他们无有不应,真不知道,这到底还是不是檀朝,朕还是不是皇帝,这天下到底还是不是姓李。”

太后连忙骂道:“住嘴,你真要气死哀家不成,他是辅政重臣,也是咱们檀朝的顶梁柱,你如此这般,怎像是一个皇帝的样子。”

“皇帝,皇帝,朕就是一个傀儡。”

小皇帝顶撞道。

“你,你,你真是气死我了,你现在立刻去抄一百遍遍师道。”

小皇帝闻言,不发一言,转身怒气冲冲的走了。

小皇帝走后,太后顺了顺心气,问旁边的贴身侍女道:“你说他这样,如何担当得起大任,如何做这天下之主!”

这侍女沉吟了一下,回道:“娘娘,陛下心怀天下,只是着急了些,您也不用太过担心。”

太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他这个样子,不知道隐忍,学不会平心静气,处事不惊,将来如何……唉!”

………………

夜幕已至,已入戌时,吴天正坐在书房看奏折,这时敲门声响起。

“殿下。”

“说吧!什么事?”

吴天没抬头,淡淡的问道。

“皇上今日去了太后那里,说了些话…………”

“他还年少,不必在意,准备大军出征的事吧!”

……

三日后!

祭天场,皇帝举行祭天仪式,正式拜楚王吴天为帅,领二十万大军征讨伽蓝和阿可干。

正在这时,一个亲军跑到吴天身边耳语了几句。

“什么?和亲!”吴天不可思议道。

“是的,伽蓝的七公主。”


这个古装,好漂亮!


这个古装,好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