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信任制」比的是技術,賽的是修養


「網球信任制」比的是技術,賽的是修養


不是所有的比賽場次都能夠安排裁判。


比如,在一些獎金級別稍低的國際比賽、青少年比賽和在國內舉行的國際巡迴賽的前幾輪比賽中,對於這種沒有裁判員執法的比賽方法我們稱之為“信任制”。

在信任制比賽中,從判定“界內”“出界”、“重賽”、換場地到記比分等,一切都是參賽運動員自己在場地內完成的。


因此,從學網球一開始孩子們就要學習、熟知、牢記網球規則,打網球是打規則,是千錘百煉同時也是學習規則知識的過程。


不管是球員、家長,我們都需要認識到,沒有任何一個規則可以應對比賽中的所有狀況,而雙方比賽對決的基礎就是,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和“信任”。


信任制比賽不在於沒有裁判,而在於沒有裁判的情況下比賽也能順利進行。


信任是一種關係,也是一種契約精神;想要贏得信任,必先誠信待人。

網球競爭取勝的理念,是靠自身能力的展現,使比賽對手心悅誠服,靠其它的不正當手段來獲勝,會受到對手和觀眾的抨擊。


網球比賽,比的是技術,賽的是素養!


(一)信任制的基本原則


1、每名運動員負責場地自己一側的所有判決。

2、所有的“出界(out)”或者“發球失誤(fault)”判決應該在球落地後及時做出,而且聲音要足夠大,使對手能夠聽見。“及時”是指呼報應在對方擊球前或對方回擊失誤前。而最重要的是:一分球只有當它被呼報出界時,才認為是出界球。

3、如有不確定,運動員應該做出對對手有利的判決。

4、如果運動員錯誤地呼報了“出界”,之後意識到此球為好球,這一分應該重賽,除非這是一記制勝分,或者該運動員在本場比賽中已經出現過同樣的錯判。在這些情況下,該運動員失分。

5、發球員應該在一分前宣報比分,聲音應足夠洪亮,使對手能夠聽見。

6、如果運動員對對手的行為或判決不滿意,應該向裁判長(或巡場裁判)反映。

7、運動員在確定界內或出界時,不應得到觀眾的幫助。因為觀眾不是比賽的一部分,而且將他們置於其中會使你的對手不愉快;另外,也許觀眾可以告訴球落在界內或出界,但觀眾卻未在正確的看線位置上;還有,觀眾充任司線員是不符合標準的。所有這些事實都表明,任何非臨場裁判員均無權干涉場上的情況。


(二)在土場比賽中,運動員還需要遵循一些額外的程序:


1、可以在一分結束後檢查球印,或在停止比賽後(允許回球,但隨後運動員必須馬上停下)

2、如果運動員對對手的判決有疑問,他可以要求對手指出球印。然後運動員可以越過球網去檢查球印。

3、如果運動員將球印擦掉,表示他同意對方的呼報。

4、如果雙方對球印有爭議,可以由裁判長(或助理)作最終判決。

5、如果運動員判定一球“出界”,他通常應該能指出球印。

6、如果運動員錯誤地呼報了“出界”,之後意識到此球為好球,他將失分。


如果運動員不能公平地遵守這些規則,可以按照干擾原則和不良體育道德行為條款對其進行處罰,但只能在明顯的情況下使用。



網球教給我們的人生哲理


Most players who play tennis love the game. But I think you also have to respect it. You want to do everything you can in your power to do your best.And for me, I know I get insane guilt if I go ho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and don't feel I've done everything I can. If I know I could have done something better, I have this uneasy feeling.

—— Andy Roddic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