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拍打小孩的後背,以防吐奶?

吖吖zhang


新手媽媽時期,我女兒吐奶,可以用井噴來形容!好多拍嗝的方法,用了有時也不管用,不然就是要拍很久。


後來我一位師傅告訴我,寶寶總吐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發育不完善、餵奶姿勢不正確、護理不周等。預防寶寶吐奶真的僅靠拍奶嗝就能解決。


你的孩子是這樣的情況嗎?


◈吐出一兩口母乳或配方奶

◈沒有用力的表現或哭鬧

◈主要發生在小嬰兒身上


如果是,請繼續往下看——關於吐奶的知識


●吐奶症狀

☑打嗝時常有少量奶液吐出

☑過度餵養時,吐出大量奶液

☑大部分發生在餵奶過程中或餵奶後短時間內

☑主要發生在1歲以內

☑生後前幾周就可以出現症狀

請注意:正常返流不會引起哭鬧。

●吐奶的併發症

☑併發症發生率小於1%

☑吐奶導致嗆奶

☑由於反酸進入食管下段導致燒心,有些寶寶常常哭鬧,不哭鬧時也表現不開心,經常感覺不舒服

☑體重增長不能令人滿意

☑半數以上的寶寶偶爾有吐奶,但精神狀態良好

母乳餵養的寶媽應該有深刻體會,好不容易奶完娃了,想著寶寶吃飽喝足,自己也可以休息了。結果不過三秒,寶寶嘔一聲,吃進去的奶噴你一身,甚至連剛換的床單被子也免不了遭殃。這種情況要是發生在夜裡,作為新手媽媽來說,不但睡眠不足,又要擔心寶寶,說出來都是淚啊。

類似問題每天都在重複上演,寶寶難受,家長心累。其實,這和嬰兒自身的發育情況脫不了關係,偶爾吐奶屬正常!眾所周知,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其胃呈水平位,且入口較鬆弛,胃腸道的消化能力也很有限,一旦各種內外部因素造成消化負擔,就會使其吐奶。

對於六個月以內的寶寶常出現的生理性吐奶的情況,吾將畢生經驗總結如下,供家長參考,大家相互借鑑,相互取暖!

預防寶寶吐奶需記住這七字真言一衝二喂三拍嗝!

一衝

衝調重點:濃度適中、減少衝調氣泡

步驟:

①洗淨雙手及奶瓶,避免將外界的細菌、病毒帶入奶液,影響嬰兒胃腸道消化能力(可將奶具丟入沸水中煮沸5分鐘左右);

②將煮沸的白開水放至奶粉包裝所示衝調溫度(一般在45℃左右),將正確分量的溫水倒入已消毒的奶瓶中;

③按餵哺用量建議表,用量匙取正確分量的奶粉倒入奶瓶(舀奶粉時需將冒尖處刮平,以免衝調濃度過濃)

④蓋好瓶蓋,用手腕力量水平順時針搖晃奶瓶,或用雙手來回搓動,直至奶粉完全溶解。(避免用力過猛產生太多氣泡)

二喂

餵哺核心:減少空氣吸入及奶液倒流

①餵哺前需注意查看,奶嘴的流速是否合適。一般,將奶瓶倒置,奶液呈1滴/秒流出則屬正常;(避免孔徑過大造成寶寶嗆奶)

②餵奶時,家長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讓寶寶身體傾斜45°左右,同時,奶瓶的傾斜度需保持到奶液剛好充滿奶嘴的狀態,這樣就可避免寶寶吸入空氣;

③母乳餵養時,寶寶需含住整個奶頭,同樣,奶粉餵養也需要讓寶寶含住整個奶嘴,以避免空氣吸入哦。

三拍嗝

拍嗝目的:排出胃內空氣避免吐奶

方法一:趴式拍嗝(適合所有寶寶)

餵奶之後,將寶寶豎直抱在胸前,頭靠在肩旁上,用空心掌連續不斷的輕拍或者輕撫寶寶背部(可在麻麻肩上墊一塊乾淨的毛巾,以避免肩膀被帶出的奶液打溼);

方法二:坐式拍嗝

讓寶寶面部朝外坐在麻麻腿上,用一隻手的手臂將寶寶摟住,並且支撐起寶寶的胸部,固定其頭部,另一隻手用空心掌輕拍或輕撫寶寶背部;

方法三:躺式拍嗝(適合易腸絞痛的寶寶)

讓寶寶面朝下趴在你的腿上,一隻手支撐其頭頸部,讓寶寶的頭比身體略高,另一隻手以空心掌輕拍或輕撫寶寶的背部。

注:並不是所有的寶寶奶後拍嗝都能滿足性的打嗝哦,大多數時候,若寶寶吃奶後,身體扭來扭去、眉頭緊鎖、發出不高興的聲音,則表明寶寶吸入了過多的空氣,需拍嗝直到寶寶排出胃中氣體。

一般情況,若連續輕拍了幾分鐘,寶寶仍沒有排出空氣,可能意味著他這次不需要拍嗝,但是仍要豎直抱10~15分鐘;如果之後寶寶還想吃,則建議繼續餵奶,等喂完奶之後再次拍嗝,然後豎著抱10~15分鐘,防止吐奶。


如何居家照顧吐奶的寶寶?

這裡有些建議,應該對你有幫助:

●減少餵養量

如果是1個月內的新生兒或者孩子體重增長不好,請忽視這條建議。

☑奶瓶餵養嬰兒:減少每次餵養量(較平時減少1盎司或30ml奶量);保持每次餵哺時間在20分鐘以內。因為過度餵養或完全把胃填滿會加重吐奶。

☑母乳餵養嬰兒:如果乳量供應充足,每次只喂一側,泵出另一側的母乳;兩側輪流哺乳。

●延長餵養間隔時間

☑配方奶餵養:兩次間隔至少2.5小時

☑母乳餵養:兩次間隔至少2小時

因為寶寶大約需要這麼長時間才能把胃排空,不要增加奶量把胃填滿。

●放鬆紙尿褲

☑不要將紙尿褲系得太緊,會增加寶寶胃的壓力

☑進食後,不要增加胃的壓力

☑不要與寶寶玩得太嗨

●直立體位

☑進食後,試著讓寶寶保持直立體位

☑餵養後,用嬰兒揹包(前背或者後背)背寶寶或者在嬰兒鞦韆上玩30-60分鐘

☑6月齡大之後可以使用嬰兒彈跳椅,新款的彈跳椅更為穩定

☑哺乳或餵奶時傾斜抱住寶寶,讓頭高於胃的水平

●奶嘴和安慰奶嘴

☑頻繁吸吮安慰奶嘴,可能會因吞入空氣導致寶寶胃脹

●可以吸吮小孔的奶瓶

☑頂端向下時,奶嘴孔的流量為每秒鐘一滴,否則孔可能被堵塞,你可以使奶嘴孔略大一點

●拍嗝

☑拍嗝不如減少餵奶量重要,每次餵奶可以拍嗝2-3次

☑在寶寶停止吸吮或四處張望時拍嗝,不因為拍嗝中斷孩子吃奶

☑每次小於一分鐘,即使沒有打嗝也要停下來,有些寶寶不需要拍嗝

●在奶粉中加入嬰兒米粉

☑如果孩子吐奶量很大,可以試著將奶變稠,在奶中加入嬰兒米粉

☑每盎司(30ml)奶中加入一茶勺(5ml)米粉

☑可能需要將奶嘴孔變大

●關於抑酸藥物

☑抑酸藥物對於正常返流沒有幫助

☑這類藥物存在副作用

☑這類藥物不能降低因為腸絞痛引起的哭鬧

☑它們只對燒心的症狀有益

什麼時候情況會好轉?

◈隨著寶寶長大,返流會自行好轉;

◈很多寶寶到7個月,比如學會坐立時症狀好轉。


很多時候孩子吐奶是胃不好,可以提前調理脾胃!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


小中醫邱邱—脾胃


新手媽媽時期,我女兒月子裡,吐了好幾次奶,有好幾次都是用噴的,好多好多,真的嚇到我了,好多拍嗝的方法,用了有時也不管用,不然就是要拍很久。



後來在我女兒兩個多月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網上有個臺灣的馬護士快速拍嗝法,我去搜了一下視頻,看完後,當天就試用了,非常有效,真的很快打出了大嗝。

方法:讓寶寶坐在腿上,一手拖著後腦勺,另一隻手扶著寶寶下巴,用你手腕的力量,輕輕的轉動寶寶身體,直到嗝排除。一般10秒左右嗝必出,非常有用。



方法不對的拍不出嗝來要放棄嘗試。

不要擔心會對寶寶造成任何傷害,我家寶寶現在兩歲多點,非常活潑健康。

如果寶寶排斥這種方法,不要勉強。


全職寶媽談育兒


看了這個題目就想起我女兒第一次吐奶,是在月子裡,她躺在小床上,忽然就一大口奶噴出來,我嚇的大叫,一把就把她拎了起來。這裡提醒大家這是非常錯誤的,孩子正在大口吐奶你豎抱起來,很容易嗆到的。為此我孃親把我給狠狠訓了一頓。



那種吐奶場景,第一次當媽,魂都嚇沒了。然後我就瘋狂查了很多資料。

嬰兒的胃是呈水平位,進食後立即平臥,乳汁容易衝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這也是為什麼醫生要求寶寶喝完奶後必須拍嗝,而且建議側臥,這就避免了嗆奶的危險。



我生寶寶住的是雙人間,記得一天晚上隔壁床的唸叨孩子好像不對,還沒反應過來,我的月嫂已經把孩子搶過去拍。還好及時,寶寶哇一聲哭出來,小臉都憋紅。



發現寶寶吐奶不要立馬抱起,而是讓臉轉向一側,手像拍嗝一樣輕輕拍打背部。

如果寶寶已經嗆奶,或者面色發紅,要讓寶寶俯臥在成人腿上,手稍用力扣拍背部。



做到以下幾點,可以預防寶寶吐奶

不要在寶寶大哭大笑的時候餵奶,更不要在寶寶喝奶的時候逗他。

母乳太沖,必要的時候用手指控制奶量,以免嗆到寶寶。

不要無節制給孩子喂太多,寶寶也會出現吐奶,甚至消化不良的症狀。

寶寶喝奶後一定要拍嗝,新手媽媽開始會覺得拍不出,習慣了很快就拍出來了。


不務正業的喵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首先要提醒大家注意區分生理性溢奶和病理性吐奶。

溢奶是在孩子不哭、不鬧、沒有痛苦的情況下,奶水直接從嘴裡溢出來的情況,這是一種很正常、很常見的生理現象,因此不必過於緊張。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精神狀態不好、食慾下降、噴射狀吐奶(奶像噴泉一樣吐出來),或者嘔吐物有黃色、綠色等異常情況,則表明這很可能是病理性吐奶,家長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如果孩子是生理性溢奶,家長可以採用這種方式減少溢奶的發生:當寶寶吃完奶後,家長靠在椅背上,向後仰坐45°,同時讓寶寶順勢豎直趴在家長的肩膀上,並讓他的頭面高過家長的肩膀。這樣的姿勢持續一會兒過後,不用拍,寶寶也會打出嗝來。等他打出幾個奶嗝後,再讓他躺下。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崔玉濤育學園


給寶寶拍嗝技巧很重要,更要注意時機和力度。

1.每次喂完,都要給寶寶拍嗝嗎?

視情況而定。4月齡前建議拍嗝,幫助氣體排出,儘可能遠離溢奶,但朵媽認為不是每次夜奶後都要抱起來拍。

之所以我不建議夜奶後抱起來,是因為我擔心寶寶被拍醒了,再哄睡會更麻煩。我當時的做法:吃奶時用小枕頭墊高寶寶上半身。

2.拍嗝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豎著抱起寶寶,讓他們頭靠在你肩上;

方法二:寶寶面對媽媽端正坐在媽媽腿上;


方法三:讓寶寶側趴在媽媽腿上。這些方法都不錯,我常用的是方法一。

3.寶寶要多大才不容易脹氣?

大部分寶寶賁門3月齡會發育好,到4月齡時就很少出現溢奶的情況,按這個推斷,4個月左右就無需拍嗝了。

4.給寶寶拍嗝,應注意什麼?

寶寶脊椎暫未發育好,媽媽要抱好寶寶頭部、頸部、扶好後背;用空心掌順時針輕拍;不是每次拍嗝都能聽到聲音,有的寶寶嗝聲很小,媽媽需仔細聽;拍嗝時最好在自己肩上或腿上墊好毛巾,以免溢奶弄溼衣服。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好多小寶寶都會有溢奶現象,所以在餵奶的過程中或者餵奶結束後可以給寶寶拍嗝,有助於防止溢奶。

常見的拍嗝方式有3種:

1、抱起寶寶,把寶寶的身體緊貼在媽媽的胸前,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一手扶著寶寶的頭和背部,另一手空心掌在寶寶背部畫圈按摩或從下往上輕輕拍打。

2、媽媽先坐下,讓寶寶側面靠著媽媽的胸口,坐在媽媽的大腿上,那一塊口水巾墊在寶寶的下巴,另一手空心掌在寶寶背部畫圈按摩或從下往上輕輕拍打。

3、媽媽先坐下,讓寶寶趴在媽媽的大腿上,頭部墊在媽媽的一條腿上,保持頭部高於胸部的位置,用空心掌在寶寶背部畫圈按摩。

(圖片來自芸芸育兒經)

需要注意的是:拍嗝是為了讓寶寶身體裡面的氣體和奶水分開,讓氣體上升後以打嗝的方式釋放出來,所以拍嗝的手法力度要很輕柔,否則太用力會把氣體和奶水一起拍出來。

如果10分鐘左右還沒有拍出嗝來,就不要繼續拍嗝了,因為有時是吃奶拍不出嗝很正常,只要寶寶吃奶的姿勢是正確的就行了。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如何正確幫寶寶拍嗝,以防吐奶呢?

因為小寶寶的胃呈水平狀,寶寶吃奶時很容易吸入大量的空氣,導致寶寶發生吐奶。所以在寶寶喝奶後,需幫寶寶拍嗝把吸進去的空氣讓寶寶嗝出來,可以預防寶寶吐奶。

首先,寶寶吃奶過程中可以暫停一會,幫寶寶拍嗝,讓他把吸進去的空氣嗝出來。

其次,寶寶吃飽奶後,把寶寶輕輕豎抱起來,輕輕地幫寶寶推天椎骨300次,再幫寶寶拍後背胃的位置。堅持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寶寶吐奶的現象變好。

最後,拍嗝的方法有很多,如趴著拍嗝法、坐著拍嗝法、豎抱拍嗝法,選擇適合寶寶拍嗝手法。




思雨媽咪


寶寶吐奶不能豎抱拍嗝,易嗆奶致吸入性肺炎。應讓寶寶側躺床上,臉側一邊,後背微墊被呈30度角,清除口腔,保持寶寶呼吸通暢。寶寶吐奶通常因吸入較多空氣和寶媽吃刺激性食物。減少空氣吸入,餵奶時讓寶寶嘴包住乳頭,不留空隙,奶出得急,食指中指微夾乳頭控制奶速。若奶粉餵養,泡奶粉不能大力搖晃奶瓶,應來回左右手滾動,奶嘴應適合寶寶月齡。吃奶後讓寶寶微斜趴在媽媽肩膀,頭靠媽媽脖子,臉朝外,空心掌輕拍嗝從下向上,10分鐘以內,不能拍久,拍嗝後放寶側躺20分再平躺就不易吐奶。吐奶不能馬上餵奶要間隔半小時以上。


瑛子^ω^


根據寶寶月齡不同可分為三種拍嗝方式(如下圖所示):

注意事項:

1.注意拍嗝的時間,避免剛剛吃完就拍嗝。

2.注意拍嗝的力道適中,切勿用力過猛對寶寶造成傷害。

帶娃我們是認真的➕關注“Vera育娃”瞭解更多育兒,健康常識...


Vera育娃


一般選擇在吃奶後,豎抱起寶寶,讓寶寶趴在大人肩膀上,屁股要抬高一點,拍背時手要輕度彎曲,讓掌心呈空心狀,拍背時,從寶寶後背中部向上拍,要有一定力度,拍時有震動感,連續拍幾分鐘,可促進寶寶打嗝排氣,這樣就是明顯減少吐奶!或者拍不出嗝的話可以右側臥,這樣也可以交錢吐奶或者嗆奶,基本三個月以後就有所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