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蒙拉4年前的演出現場都被翻出來了,上海音樂廳為讓樂迷不“斷糧”操碎了心

“這是今年第一次雲見黃蒙拉,太幸福了!”昨晚,作為演藝大世界“雲劇場”活動之一,“撥動心絃——黃蒙拉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60 分鐘精編版在抖音直播間亮相。這場音樂會由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錄製於 2016 年 5 月 1 日, 4 年前在現場沒聽過癮的樂迷和前來一探究竟的新朋友都早早地期待起此次雲上音樂會 。

黃蒙拉4年前的演出現場都被翻出來了,上海音樂廳為讓樂迷不“斷糧”操碎了心

圖說:“黃蒙拉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60 分鐘精編版在抖音直播間亮相 視頻截圖

當初的音樂會現場,擁有1185張“海上藍”座椅的上海音樂廳,走道上都排滿了加座,全城樂迷相約來看“東方帕格尼尼”回到主場演出。這次演出放到雲端,不用再擔心劇場容納觀眾數量不夠,數十倍、數百倍的觀眾同時欣賞,也根本不在話下。

黃蒙拉4年前的演出現場都被翻出來了,上海音樂廳為讓樂迷不“斷糧”操碎了心

圖說:網友在評論區共同欣賞 網絡截圖

精編版演出中,小提琴家黃蒙拉與鋼琴家薛穎佳演奏了貝多芬《A大調第9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克魯採”》作品47號、貝里奧《芭蕾情景》作品100號和拉威爾《茨岡》等曲目。直播伊始就聚集了1000多位觀眾,不同於進入劇院的現場觀感,直播間裡沒有掌聲,只有網友不斷打出的評論彈幕“太強了!”此外,在家欣賞音樂會,無需遵守嚴苛的劇場禮儀,觀眾可以邊看邊聊,這不,網友們都在評論區聊上了:“一邊聽音樂會一邊發彈幕蠻爽的”“線上看,就是能隨時叫好”“以後可以在劇場字幕上搞個彈幕,懷念一下大家雲上看音樂會的日子”。

黃蒙拉4年前的演出現場都被翻出來了,上海音樂廳為讓樂迷不“斷糧”操碎了心

黃蒙拉4年前的演出現場都被翻出來了,上海音樂廳為讓樂迷不“斷糧”操碎了心

圖說:網友一邊看演出一邊在評論區聊天互動 網絡截圖

此次活動已經不是上海音樂廳第一次試水“線上放映”。上週末,音樂廳加盟了“B站宅現場”三天三夜音樂場2.0,為線上數萬觀眾奉獻了兩場音樂廳“樂無窮”品牌項目演出:對水而歌——音樂舞蹈劇場《水腔》和當嗩吶吹出中國電音——《絲路狂飆》胡晨韻專場音樂會,收穫在線觀演人數超5萬的優異數據。“我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改變自己找自己做自己”“6666666”“我缺的是嗩吶嗎?我缺的是肺”。雖隔著熒幕,線上觀眾仍能感受到音樂現場的溫度。

黃蒙拉4年前的演出現場都被翻出來了,上海音樂廳為讓樂迷不“斷糧”操碎了心

圖說:《絲路狂飆》胡晨韻專場音樂會 網絡截圖

黃蒙拉4年前的演出現場都被翻出來了,上海音樂廳為讓樂迷不“斷糧”操碎了心

圖說:網友們在彈幕裡歡樂互動 網絡截圖

音樂廳自去年3月修繕以來一直處於停業狀態。為了讓暫時關門的劇場不被觀眾遺忘,音樂廳把目光轉向了線上。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音樂廳不間斷將自有品牌項目的資源和擁有版權的現場音樂會,通過不同平臺分享給社會大眾。推出自制線上節目“mini音樂節宅宅版”,主播小姐姐帶領大家一起欣賞古典音樂。每期以一個主題為切入點,暖心集結曾在音樂廳留下足跡的音樂家,精選音樂廳精彩演出片段,讓大家足不出戶,在音樂的世界暢遊。

音樂會當然應該到現場去聽,但是對於許多從未走進劇場的潛在觀眾來說,線上試水打破了屏障,拉近了劇場與樂迷的距離。例如“樂無窮”品牌的大膽創新與B站的受眾十分契合,便以此次“B站宅現場”為契機,將這兩場“樂無窮”音樂會帶給線上觀眾,收穫高人氣與優質口碑。音樂廳與B站和抖音等在線平臺的合作是一次嘗試,也是一種趨勢,如何不讓觀眾在線下演出空檔期“斷糧”?如何選擇適合的線上平臺將音樂會影響力擴大?如何為將來的線下演出做引流?上海音樂廳與上海其他文藝團體,正試著一同解答這些問題。包括上海崑劇團 、上海芭蕾舞團、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等眾多官方群體,還將在演藝大世界這個平臺上,帶來更多雲端的嘗試。(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