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龍椅是什麼材質的?

孫孝南


龍椅,是指古代皇帝專座,隱含了“第一把交椅”的意思,是皇權的象徵,和傳國玉璽有著同等的政治意義。某種程度上,龍椅的象徵意義甚至要大過傳國玉璽。拿著傳國玉璽的不一定是皇帝,但是坐龍椅的絕對是天子。



關於龍椅,歷史上還有幾個小典故。

相傳魏徵曾問過唐太宗李世民:“您知道為什麼您是皇帝嗎?”唐太宗說了很多結果魏徵都不認同,唐太宗就問魏徵:“那說你是為什麼?”魏徵說:“因為您坐在這把龍椅上。”

唐敬宗李湛時期,民間有占卜藝人蘇玄明對他朋友張韶說:你今生會坐龍椅,我們會在御案了(皇帝的辦公桌)上喝酒。張韶聽了心想這不就是我要做皇帝嘛,反了。於是二人糾結了一百多人真的衝進了皇宮,也真的坐著龍椅喝了一壺酒。但是隻過了一晚,這波造反的人就全被殺死了。就為了坐坐龍椅,性命都丟了。

北京故宮的龍椅傳自明朝嘉靖帝,到清朝滅亡使用了將近四百年。

故宮龍椅又叫髹[xiū,塗漆]金雕龍木椅,椅子有一個“圈椅式”的椅背,四根支撐靠手的圓柱上蟠著金光燦燦的龍。底座不是我們常見的椅子腿支撐,而是一個寬約2.5米、進深一米多的“金剛座”。通體髹上黃金,顯得富麗堂皇又氣勢威嚴。


所坐的扶手上刻有龍的圖案的椅子,龍椅一般放在古時候大臣上早朝的朝堂上的臺階上。龍椅一般由木頭製成,再在扶手上刻上龍型圖案,最後再漆上一層黃顏色的漆以表示皇家的威嚴。

故宮龍椅看上去金光燦燦、古樸厚重,我們感覺像是黃金鑄造的一樣。其實從名字也能看出,這把龍椅就是木頭製品。當然,作為王朝的“第一把交椅”,使用的材料肯定不會是平常百姓家經常使用的榆木棗木一類的,而是名貴的頂級紫檀木。

龍椅是以紫檀木製框架,內嵌樺木板心。紫檀木木質厚重,結構細密,承重性強,耐刮、耐磨,同時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樺木木質細膩偏軟,富有彈性。龍椅將這兩種木材的優點完美結合在一起。

龍椅主體制成之後還會刷漆、加裝修飾品,最後做成我們看到的樣子。

至於題主所說的坐著舒服不舒服,這個不好說。單純從生理角度來看,屁股坐著龍椅肯定是舒服的。但是從坐龍椅的責任來說,坐在那個位置上肯定是憂心憂慮的。


關於故宮龍椅,還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清朝覆滅之後,袁世凱成了民國大總統。1915年,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竊國登基稱帝。之後袁世凱將故宮太和殿的許多陳設都進行了整改,龍椅也不知所蹤。袁世凱使用的是一把西式大椅,放在太和殿中顯得不倫不類。

後來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罵聲中匆匆下臺,但那把西式大椅仍然留在了太和殿,直到1947年才撤去。但是原來的龍椅並沒有找到。

1959年,故宮博物院專家在一處存放舊傢俱的庫房中,發現這座明代龍椅。因為龍椅長期被看作普通傢俱,隨便棄置,弄得殘缺不全。博物院專家根據有關資料,請名匠高手修復,共用了934個工日才竣工。這把至今五百多年的椅子終於又回覆原貌。


別酒流年


故宮的太和殿中,有一把特殊的椅子,全名叫髹(xiu)金雕龍木椅,俗稱龍椅,它是明清皇帝的寶座,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坐。

故宮的這把龍椅,看起來金燦燦的。

實際上,龍椅並不是使用純金打造的,主要材料其實是木頭——先使用富有彈性、吸溼性大的樺木作為龍椅的內撐,再用堅硬結實的紫檀木作為龍椅的框架,這把龍椅的不少部位還使用價值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

而故宮的龍椅之所以金燦燦,無非就是在龍椅的外表刷了金漆,用以彰顯皇家的威嚴。

我國古代的龍椅和中世紀歐洲國家的王座差不多,都擺在公共場合,主要用來接待外客或者上朝使用,其象徵意義甚至能和傳國玉璽相提並論。據故宮的專家考證,故宮的這把龍椅很可能是嘉靖時期流傳下來的。

那麼,故宮的龍椅坐著舒不舒服呢?

其實,故宮的龍椅不如家裡的沙發舒服,它的高度約為1米,寬為1.59米。龍椅整體上偏高偏寬偏硬,稍微矮點的人坐在龍椅上,雙腳都不能著地,這樣的坐姿會比較難受。

另外,龍椅的扶手、靠背都刻有金龍,靠上去扎手扎背也不是很舒適,而之所以這樣設計,除了彰顯皇家的氣派,估計也是想提醒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不要太安逸而荒廢帝業。

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剛當皇帝就讓人打造一張龍椅,除了有掩人耳目的用意外,可能和袁世凱坐著不舒服有關,畢竟袁世凱的身高不足一米六,這把龍椅不適合。

目前我們在故宮看到的龍椅,實際上是經過修補的。話說袁世凱讓人重新打造新的龍椅後,就撤掉原來的龍椅,隨後太和殿裡包括龍椅在內的許多物品都不知去向。

1959年,故宮的專家朱家溍先生在一張光緒二十六年的老照片上,看到了以前太和殿的陳設情況,後來朱家溍先生就根據照片中龍椅的模樣到處尋找,最後在故宮一處存放舊傢俱的庫房裡找到了這張明代龍椅。

因為這張龍椅長期被視為普通傢俱,被隨意棄置,搞得殘缺不全,後來專家們就查找了相關資料,請了許多的名匠高手修復,據說整整用了934個工日才將龍椅修好。


金兔歷史


故宮的龍椅是木頭做的,表面刷了一層金漆,貼了金箔,所以看起來像是金的,其實它是金絲楠木做的。至於坐起來舒不舒服,答案是不舒服。因為它材質比較硬,結構也不符合人體工學,不管坐著還是躺著都很難受。

太和殿的這把椅子歷史非常悠久,是從明朝傳下來的,根據考證,這把椅子已經有500年曆史了。

明朝滅亡後,皇宮被清朝皇室佔據,裡面的很多陳設用具也都是沿用明朝的,龍椅就這麼被兩個朝代的皇帝一直用了幾百年。

為什麼說龍椅坐著不舒服呢?這其實是有根據的。清朝滅亡後,袁世凱曾經復辟登基,做了幾十天的短命皇帝。

袁世凱舉行登基大典就是在太和殿,當時他坐龍椅的時候發生這把椅子坐著非常難受,於是就撤掉了,按照他的審美又重新做了一把椅子。

而被撤下的龍椅一度遺失,杳無蹤跡。解放後文物專家們對故宮進行大修,恢復了裡面的原有陳設,然後就發現了龍椅的問題。

袁世凱做的山寨版龍椅被撤掉,專家們打算把原本的龍椅找出來重新擺上,可是找遍了故宮也找不到。

後來一位專家在一張清朝皇室的老照片中,看到了太和殿原來的樣子,照片裡就有原來龍椅的樣子。

於是就按照片裡的樣子繼續找,終於在1959年從一箇舊傢俱倉庫裡找到了真正的龍椅。由於年久失修以及保管不善,當時龍椅的損傷特別嚴重。

經過專家們長達三年的修復工作,龍椅才終於修復完好,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漂浮菌


故宮的龍椅,叫髹金雕龍木椅。是封建帝王尊貴和權利的象徵。故宮是明朝建立的,這把椅子也明朝傳下來的椅子,有近500年的高齡了,有33代皇帝坐此椅上朝。500年來有多少人夢寐以求想坐上這把龍椅,又有多少人發動政變,謀朝篡位?這把椅子歷經滄桑,經歷過烈火的洗禮,復辟人士的丟棄,依然在此存留。




乍一看這把椅子金光閃閃,富麗堂皇,好多人以為是黃金打造,其實則不然。專家說這把椅子並非純金,主要原材料是木頭,它是紫檀木做框架,裡面鑲嵌著樺木做的板心部分地方用了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做成。四根支撐靠手的圓柱上雕刻有金光燦燦的龍,底座是一個寬2米多,深一米多的“金剛坐”底座。龍椅周圍還有13條金龍環繞,上面有寶石、瑪瑙,金子各種奇珍異寶裝飾,價值連城,只不過這些珍寶都人竊走。現在看到的都是替代品。表面之所以金光閃閃是因為刷了一層金漆。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德國將軍瓦德西被故宮龍椅吸引,一屁股坐了上去,結果不久死亡。

1915年袁世凱復闢稱帝,遭到一些人的唾罵,私自讓人把龍椅挪走,從此明朝龍椅下落不明。據說他花了40萬,命人制造了一把西式椅子,這把椅子椅背很高,椅面很矮,有人說,袁世凱的個子太低了,只適合坐這樣的椅子。這把西式椅子與太和殿的裝修風格顯的格格不入,又讓人覺得不倫不類,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就死了,他的這把椅子被人撕開,裡面竟是稻草填充的。這40萬花的著實冤,山寨中的山寨版!可見袁世凱的手下確實渴啊。1945年袁世凱這把椅子終於被人從太和殿搬走,太和殿的龍椅之位一直空蕩蕩的。



1959年,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在一張光緒的舊照片上看到這把明朝龍椅,他在紫禁城裡就四處尋找龍椅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在一個倉庫裡找到了這把龍椅。因為這把龍椅被袁世凱手下,拿掉其上面的寶物,摧殘的不成樣子,早就變的殘缺不全。上面全是灰塵,被其它破舊傢俱壓在下面,專家們震驚痛心之餘,連忙找高手按照光緒照片研究維修復原。又重新放回它應該去的位置,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太和殿龍椅。





剛開始缺乏管理,龍椅旁邊只有一根繩子圍著,遊客們可以隨便進入去坐這把龍椅,有些沒素質的人還搞破壞,後來出於對文物的嚴格保護三大殿禁止遊客進入。這把椅子才得以更好的保護。


小姐姐講史


相傳魏徵曾經問過唐太宗李世民“您知道為什麼你是皇帝?”唐太宗大致說了許多理由,但是全被魏徵駁回,無奈之下問魏徵“那你說為何我會是皇帝?”魏徵指著唐太宗坐的龍椅,說因為您坐在這個龍椅上面。

也就是說龍椅自古以來就是皇權的象徵,和玉璽有同等的地位,而故宮的龍椅,即是金鑾殿上的龍椅,同樣只有皇帝才能坐,現如今已經是貴重文物,前些年還有記者拍攝如何清掃龍椅,當時有20個穿著藍色服裝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理,他們戴著口罩,手拿著軟毛刷子,輕柔的掃著灰塵,負責人表示,一些角落還得用棉籤除塵。

一個龍椅竟然需要20個人來清掃,很多人會問,這龍椅究竟是什麼材質做的?如此重視?

根據歷史記載,故宮的龍椅採用的是金絲楠木、紫顫木等木質,運用透雕工藝,雕刻非常精緻,工匠將9條龍盤踞在寶座上,蜿蜒的龍身以及龍鱗都清晰可見,但是現如今經過500多年,相當脆弱,所以在清掃時必須仔細。

這個龍椅和其他的座椅不同,圈椅式的椅背,還有4根靠手的圓柱,上面還雕刻著龍圖,底座也不是一般椅子的腿支撐,而是椅撐。整個龍椅寬兩米五,進深一米多。

很多遊客在沒看到之前,都以為是純金打造,其實並非如此,這座龍椅全是木頭製作,紫顫木作為框架、內嵌樺木板心,金絲楠木也在其中,全部製作完成之後,再塗上金黃色的油漆,故宮作為明清時期的皇宮,清朝皇帝並沒有更換這座龍椅,即使在明朝嘉靖年間被焚燬,他們修繕之後依然使用。

都說故宮的龍椅,實際上他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髹xiu金雕龍木椅”,這座龍椅一直都是帝王的象徵,即使是在清朝慈禧太后掌權的時候,她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都沒有坐上去,而是讓光緒坐,然而自己沒坐,卻被八國聯軍侵華時的外國人坐了一會。

後來清朝滅亡,袁世凱稱帝,當他想坐上這龍椅之後,突然認為不吉利,於是將太和殿的傢俱陳設全部搬去庫房,又下令重建了一個西式座椅,這一弄,將整個太和殿的檔次都給下降了,因為看起來並不協調。

直到全國解放後,一些故宮專家在四處查找後才發現了這座明代龍椅,經過修復之後現如今一直放在太和殿,而這把龍椅經過歷史的煙雲,見證了明清兩代所發生的事,一直流傳至今。


貓眼觀史


龍椅當然是木頭做的,一般都是用名貴的木材,比如紫檀木,金絲楠木等 等 。外面有複雜的雕刻。

尊貴是尊貴了,但是舒不舒服呢?肯定沒有你家沙發舒服。

因為龍椅這種禮儀性傢俱,它追求的第一目標就不是舒服,而是為了好看,看到威武,為了儀式感。

你看冰與火之歌,裡面的鐵王座,小說裡是怎麼形容的。我給你摘錄下來。

【他高高坐在“征服者”伊耿寬大而古老的座位上。那是張鋼鐵鑄成,滿是猙獰尖刺利角和詭異扭曲金屬的椅子,它正如勞勃所警告的那般,是張天殺的不舒服的椅子。眼下他的斷腿不住抽痛,這種感覺更是無以復加。他身子底下的金屬每一小時都越顯堅硬,佈滿利齒般尖刺的椅背,更教他無法倚靠。當年征服者伊耿命令手下鐵匠使用敵人投降時的棄械,鎔鑄成一張大椅時,曾說:“作國王的不能舒舒服服地坐著”。伊耿這傲慢的傢伙該死,奈德陰沉地想,勞勃和他的打獵遊戲也該死。】

所以,你家的沙發都比龍椅舒服,而坐在上面的人,非正常死亡率也是相當高的。

還是家裡的沙發葛優躺舒服。

最後,給大家聊聊一個龍椅的故事。

有一年,故宮整修文物,收拾這個龍椅,結果發現椅子用白鍛做的椅面因為時間久了,外表破了,破了就拆了重弄啊。撕開破的椅面一看,專家都愣住了。

堂堂的龍椅裡面,包裹的竟然是稻草。

沒錯,這麼奢華的龍椅,裡面是稻草!這特麼是劉備用過的嗎?用來懷舊的嗎?

人都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這連敗絮都不給啊,直接拿稻草做填充物啊。雖然環保是環保,原生態是原生態了,但也太不講究了吧。

為啥皇帝的椅子填的稻草?

這是誰整的呢?

往上一查,原來這椅子不是正宗的椅子,是一張夾雜進來的山寨椅子。

椅子的主人是袁世凱。

袁世凱一開始是忽悠滿清的太后裕隆,說你們要不退位,想想法國大革命吧。現在退了,還能保個地位啥的。

裕隆一婦道人家,哪裡是袁世凱的對手啊,袁世凱就此終結了滿清的統治,這一點,他還是有功的。不僅對中國,對滿清皇族也是有功的,畢竟是和平解決了這一衝突,不然,後果確實相當嚴重。

滿清遜位之後,溥儀還在裡面住了兩年,一年還能領四百萬生活費,不過就領了一年,後面就被拖欠了。所以農民工被拖欠工資不奇怪啊,皇帝還被拖欠呢。

後來不但錢沒得領,還被馮玉祥趕出了故宮。不能住了。好多年以後,解放了,溥儀再到故宮,發現想進去吧,得買票!

而孫殿英連人家的陰宅也給挖了,據說馮玉祥看到孫殿英,說你牛,我把人家趕出故宮,你把人家墳都扒了。

我們說回袁世凱當了民國大總統,感覺不過癮,想稱帝。個人猜測,他也是想走君主立憲的路子,就是自己當了皇帝,然後再君主立憲,自己再兼著大總統。這樣就更牛啦。

當皇帝,就需要一整套東西啊,這裡麵包括龍袍,皇冠之類的,當然還有龍椅。

為啥袁世凱不用現成的呢?那是髹金雕龍的,還是文物,據說是明朝嘉靖皇帝的東西了。高大上,還有文化內涵。北京城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明嘉靖時候置下的。海瑞同志罵他不幹活,其實也不太準確。

原因有多種說法,有的說袁世凱個子不高,那麼大的椅子,坐上去不好看。這個沒有說服力,康熙也是小個啊,當皇帝不在高矮,關鍵看氣質嘛。

也有說,袁世凱不敢坐,為什麼呢?因為他不是正宗的皇帝,心裡沒底。

我們再回到太和殿,大家去逛故宮,一定要仔細觀察,裡面的東西有講究,比如太和殿裡有五面鎮殿神牌,老有文化了,大家可以找一找。別去了故宮,錢花了,回來之後,記憶裡全是人擠人的大腦袋。

而在龍椅的上面,還有一個很關鍵的東西叫吊珠藻井,在咱老百姓家叫吊頂,但人家那高級,有講究,有說道。

這個玩意一來使天花顯得有層次,給人一種泰山壓頂的感覺。而這個吊頂取名藻井,也是屬水的,起著鎮壓火災的作用。太和殿主要是木頭,容易起火,歷史上也數次起火,這個事情很怪,以後再跟大家聊。

這個藻井既然是井,當然就有龍。上面就盤了一條龍。龍嘴裡銜了一個寶珠,這個寶珠有說法了,叫“軒轅鏡”,起什麼作用呢?當然不是給皇帝上班時候補妝用的。而是一個皇帝鑑定鏡,如果寶座上坐了一個假皇帝,那鏡子就掉下來把假皇帝砸死。

袁世凱就怕啊,心裡沒底啊。我們現在說起來,這都是迷信,但那輩的人都信這個。

而且還有一個事情,就是袁世凱沒有傳國玉璽。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以前叫和氏壁,被秦始皇做成了章子,在王莽時期被摔了一個角,補了一下,成了殘缺的美。三國被扔進井裡,被孫堅得到……等等等等。

可以說這是皇權的最佳象徵,像李世民剛當皇帝那陣,這個章子沒有,就被稱為白板皇帝。後來,平了突厥,把隋朝的亡國皇后簫皇后拎了回來,才重新得到了這個傳國玉璽。

這個傳國玉璽到了北元時期,大概是真的丟了,不見了。不過,清朝時,又出現了,但乾隆鑑定是假的。

假的也好啊。袁世凱就跟溥儀去要,溥儀沒給。當時袁世凱帶著兵馬衝進去,氣勢很兇,據說溥儀的老師王國維就在現場,看到這一幕,很生氣,回頭就自殺了。

沒有玉璽,袁世凱就不敢坐那個龍椅,就自己打造一個,據說花了四十萬塊,為啥四十萬塊還用稻草呢?這當然就是偷工減料,中飽私囊了。

反正誰知道里面是什麼東西呢?

這說明,袁世凱到了那會,已經有點眾叛親離的感覺了。

當時登基,袁世凱坐著這稻草龍椅,位置還往後挪了點,真的怕上面的“軒轅鏡”掉下來砸死他。

當然啦,袁世凱當軍閥,那是最頂尖的,張作霖這些看到袁世凱,也是心裡發麻,但當皇帝,還真的就是稻草皇帝啦。幹了八十三天就完了。普通試用期是三個月,老袁這是連試用期都沒有過。

那麼龍椅呢?

稻草龍椅當然就不要啦,不過,又在後面的倉庫裡找到了真正的龍椅,全是灰,收拾一下,又恢復了原貌,重新放到老地方。

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真的,不是山寨貨了。

好啦,今天聊到這裡,明天再跟大家聊聊京城的龍穴具體在哪個位置,劇透一下,也在故宮裡的某個神秘地方!


腦洞歷史觀


大家好,我是錟錟,本文1095個字,閱讀時間大約3分鐘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故宮裡面的龍椅到底是什麼材質的?

中國上下5000年。經歷了上百個王朝,500多個帝王。而每個王朝,每一個帝王都擁有一把獨一無二的龍椅,龍椅是帝王權威的象徵。只有天子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坐在上面。

一般皇上坐在龍椅上會處理各種國家大事。所以容易一般也不會在臥室,餐廳,而在故宮紫禁城的太和殿裡,這是皇上處理國家大事召見丞相的地方,而龍椅也放在太和殿的正中央。

在電視劇裡,我們一般看到的龍椅都是金碧輝煌,感覺是純金打造。那真正的龍椅真的是如此嗎?

1、材質如何

真正的龍椅當然不僅僅只是純金打造了。也不會是鍍金打造的,因為對於當時來講根本沒有這項技術。真正的龍椅是用紫檀木為主架構,在裡面嵌入樺木板心,再配合金絲楠木製成,整個龍椅總共分為上下兩個部分,我們就以故宮的龍椅為例,上面的部分是主體的龍椅,

座高49cm,縱向長79cm,座寬159cm高,一米多高,下面的部分是下層面,高21釐米,座長162釐米,寬99.5釐米,除此之外,在整把龍椅上,還修飾了無數的奇珍異寶,其中就包括瑪瑙,黃金,銀子,同時在寶座的周圍還有13條金龍纏繞。

太和殿龍椅是中國權利的最高體現。不僅如此,故宮博物館還有幾個地方,如乾清宮也是有龍椅的。

乾清宮的龍椅被稱為“雲龍圓背椅”

。它的等級遠低於太和殿。它的大小也比太和殿的龍椅略小。它由髹金罩漆製成。

由於有很多龍椅,根據龍椅的位置,材料自然不同。這些龍椅的主要原材料實際上多為木材,而不是黃金,只有少許金漆。

小插曲

在晚清時期,清末隆裕太后在袁世凱的脅迫下籤署了清朝皇帝的退位書。袁世凱覺得他在成為總統幾年後並沒有過癮。所以他在1915年恢復了皇帝制,並想到過過皇帝的癮。 但是當踏上朝的時候就尷尬了。因為太和殿的龍椅太高了。袁世凱的腿短而短,爬上去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而且姿勢不雅。所以他花了大約400,000,重做一個把新的龍椅。據說它是用沙發椅改造的。爬上不費勁,而且坐著舒服。

在袁世凱的皇帝的夢想破裂之後,他花重金打造的中西結合的龍椅在太和殿中仍然“活了”了30多年。它直到1964年才換掉。

今天的我們在故宮看到的龍椅是20世紀60年代,紫禁城的專家從倉庫裡找出來修復來的。它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嘉靖皇帝。是貨真價實皇上坐過的龍椅。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有什麼想問的歷史問題可以在評論區提問哦,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LongTime常錟


誠邀,如題。自始皇帝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專制王朝後,皇位就成為了每一個野心家夢寐以求的位置,龍椅作為皇權的象徵,自然也是非常受歡迎了。皇帝作為九五至尊,坐擁天下掌握生殺大權,其生活奢靡,用具也是極為昂貴,那麼龍椅是用什麼材質製作的呢?



實際上歷朝歷代由於社會生產水平不同,龍椅的材質也各不相同。現在存世的龍椅,當以故宮太和殿裡的那把最為厲害了。

太和殿的龍椅,學名雕龍髹金大椅。由金絲楠木製成,通身貼金,並且為了顯示皇家威儀,龍椅上刻有13個威武龍騰外,還綴有寶石,氣派輝煌。它有一個圈椅式的椅背,四根圓柱上承三龍作弧形,正面高而兩扶手漸低,正面兩柱各有一蟠龍。椅的背板平雕陽紋雲龍,座面與底座相連。


當然皇帝嘛,肯定不止一把龍椅。

除了太和殿之外,乾清宮也有一把龍椅”叫做“雲龍圓背椅”,雖然比不上太和殿龍椅般富麗堂皇,但用的是髹金罩漆,也很有氣派。龍圓背椅,通體髹金罩漆,突雕雲龍幡繞在椅背和扶手上,可謂是要多奢華有多奢華。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太和殿的龍椅:中國等級最高的傢俱”

首先要說的是故宮裡最中心的大殿——太和殿裡的龍椅,這椅子可不得了,光從名字上看已經很霸氣——雕龍髹(xiu)金大椅!

啥叫髹(xiu)金漆呢?

顧名思義,就是往傢俱上“貼金”,但這個貼的方式又很特別,其主要有兩種:

一、貼金:在木頭上打金膠,把金箔往上貼,然後壓勻,一般要貼兩到三遍,再上清漆。

二、罩金:把金磨成粉,調成糊狀,往傢俱上刷,最後上清漆。

這兩種方式不論哪種,在古代那都是相當奢侈。這其中,如果整個傢俱都貼滿金,那是最高等級,而太和殿的這把龍椅就是這樣。

太和殿的龍椅到底長啥樣呢?

就這樣,它用楠木製成,通高1米多,座高49釐米,座寬158.5釐米,縱79釐米,下層座長162釐米,寬99.5釐米,高21釐米。

而在整個寶座周圍盤旋著13條金龍,就連椅背的正中處也盤旋著一條。有人看到這裡會說了,這椅子都是龍,會不會嗝著後背,其實不會,明清兩朝,在整個龍椅上都會放置軟墊。

如今的這座龍椅是上世紀50年代,故宮專家們從倉庫裡找出修復而成,年代上溯至明朝嘉靖皇帝時,在這之前,太和殿裡擺放的都是袁世凱準備登基時用的西洋大靠背椅。

“乾清宮的龍椅”

太和殿龍椅,是中國等級最高的,它通體貼金,13條金龍盤旋其中,除了它之外,故宮裡還有幾個地方設龍椅寶座,比如乾清宮(如下圖)

乾清宮的這個龍椅,可以叫做“雲龍圓背椅”,它的等級就比太和殿的低多了,其尺寸也略小於太和殿龍椅,用的是髹金罩漆。

龍椅,從古至今,都是每個人夢寐以求想坐的,古代,坐龍椅是為了權,而現在,坐龍椅是為了。。。發朋友圈!

(八國聯軍當年坐龍椅)

不過很遺憾,故宮的龍椅早就不讓近距離參觀了,只能遙遙一瞥。


宮殿君


現在國內外的旅遊愛好者都將故宮作為重要的參觀景點,故宮不僅承載著中國歷史的發展,也是封建王朝留給世人的一件禮物,在故宮中很多建築物和文物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提到故宮,就不得不說到龍椅,古代帝王每天都會坐在龍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但是龍椅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坐上去的,按照古人的說法,不是福澤深厚的人是沒有辦法承載這份尊貴的,所以龍椅金貴無比,那麼龍椅究竟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呢?

在參觀故宮的時候,可以看到太和殿中擺放的是一把金燦燦的龍椅,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龍椅是用純金打造的,畢竟皇帝每天都要坐在龍椅上,龍椅的材料一定很金貴,但實際上,龍椅雖然外觀上看起來像黃金鑄成的,但實際上龍椅是由黃銅材料進行鑄造的,只不過為了凸顯龍椅的尊貴,會在龍椅的外面塗上一層金黃色的油漆,這樣龍椅看起來就如同用黃金製成的一般。龍椅不僅使用了黃銅,對於木材的選用也很重視,一般只有紫檀木才可以用於製作龍椅,紫檀木在古代是十分名貴的木材,所以製作龍椅再合適不過了。

皇宮中每一樣事物的打造其實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在製作龍椅的過程中不僅耗費了很多工匠的精力和心思,就連屏風的製作也很精細,皇帝用的屏風不僅材質的選用十分謹慎,上面的雕刻圖樣也很講究,雖然設計風格不同,但是上面都有龍的圖騰,體現了皇家的尊貴。在龍椅上也雕刻了十三條龍,以顯示皇家的威嚴,不僅如此,還會在龍椅上使用多種不同的珠寶來進行點綴,例如珍珠瑪瑙等是當時很珍貴的寶石,用這些寶石來裝飾龍椅可以盡顯皇家的體面和尊貴。

在古代封建社會,龍椅是十分尊貴的象徵,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畢竟在當時,能夠當皇帝坐上龍椅,就意味著掌管一個王朝的命運,不僅可以坐擁無數珍寶,也可以擁有很多美女相伴,但是與此同時,坐上龍椅的那一刻起,也意味著承擔著很多重要的職責,如果只想享受帝王的尊貴而不付出辛勞治理天下,不僅無法坐穩龍椅,還可能被他人奪位並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所以龍椅不是那麼好坐的,還是看看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