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飛機返回地球過程中,隔熱層脫落,2000攝氏度熱空氣傳入機艙

早在18世紀哥倫比亞號帆船第一次環球世界一週航行進行了勘測,為了紀念這隻美國籍船隻,美國航天飛機命名為哥倫比亞號。它是美國NASA所屬的五艘航天飛機之一。哥倫比亞號總長56米,翼展24米,自重68噸,起飛重量2040噸。能裝運36噸重的貨物,外形像大型的三角翼飛機。機尾裝有三個組發動機和一個巨大的推進器外貯箱,裡面裝著幾百噸重的液氧,液氫燃料。在返航時,它能借助於氣動升力的作用,滑行上萬公里的距離,然後在跑道上水平降落。與此同時,在滑行中,它還能向兩側方向作2000公里的移動飛行,以選擇合適的著陸場地。


航天飛機返回地球過程中,隔熱層脫落,2000攝氏度熱空氣傳入機艙


哥倫比亞號最多的可載5名宇航員,飛行時間7至30天,可重複使用100次。2003年2月1日,載有7名宇航員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結束了為期16天的太空任務之後返回地球。但在著陸前發生意外,哥倫比亞號在62100米的高空解體墜毀。在這個高速解體,航天飛機碎片更是滿天散落。後來,經過調查,哥倫比亞號失事的原因浮出水面。

航天飛機返回地球過程中,隔熱層脫落,2000攝氏度熱空氣傳入機艙


2003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升空時,燃料箱上一塊0.8公斤重的塑料泡沫脫落,擊穿了了航天飛機的隔熱片,並留下了一個直徑25釐米的洞。哥倫比亞號帶著這個洞在太空飛行了16天。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隔熱層發生脫落,導致2000攝氏度熱空氣傳入機艙。這使機內成員連同飛機瞬間融化,進而導致系統性損壞,航天飛機左翼受損,失去平衡。強烈的搖擺機體逐漸散開,最終在德州上空解體。

航天飛機返回地球過程中,隔熱層脫落,2000攝氏度熱空氣傳入機艙

一架航天飛機的造價是極其昂貴的,需要30億美元之巨。一次維護費用就需要5億美元。7名宇航員都堪稱萬里挑一,經驗豐富。這樣的損失對於他們的家庭和國家而言也是難以承受的。曾幾何時,航天飛機是載人航天的代名詞,但是現在卻已經銷聲匿跡。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未來會開發出比航天飛機和運載火箭更先進的科技產物,並最終進入宇宙的深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