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選不出一個女總統?

老嶽娛樂觀



應該說,作為最接近美國總統寶座的女性,希拉里雖敗猶榮


首先,自從二十世紀女權主義興起以來,女性平等權方面已經獲得了很大的進步。這體現在政治領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二十世紀頭二十年,歐美國家女性紛紛獲得了普選權,這標誌著在政治領域女性的崛起。而隨著女性普選權的獲得,包括美國總統大選在內的歷次選舉中,女性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一個政治家想要有所作為,就必然要考慮到手中握有一半選票的女性選民的訴求。而女性選民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美國曆史上,不少次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的最終結果都與女性選民手中的選票有著重要聯繫。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女性的確在政治上崛起了。


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議員珍妮特•蘭金(Jeannette Pickering Rankin, 1917年就任,上)、第一位女性州長內莉·泰洛·羅斯 (Nellie Tayloe Ross,1925年成為懷俄明州州長,中)、第一位女性內閣成員弗朗西絲·帕金斯(Frances Perkins,1935年出任勞工部長,下)


而且,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參政的熱情也不斷增加。第一位女性議員、第一位女性州長、第一位女性內閣成員、第一位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第一位女性國務卿,而2018年中期選舉選出的美國國會是美國厲害上女性議員最多的一屆國會。從這個角度來說,女性在美國政治中,不僅是作為投票人的角色崛起了,更是作為政治的主動參與者,崛起了。正如@木春山談天下 所說的,美國早晚會出現一位女性總統,問題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非是否能夠出現女性總統的問題。


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桑德拉·戴·奧康納(Sandra Day O'Connor,1981年就任,上)和第一位女性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1997年就任國務卿,下)


而之所以迄今為止,美國還沒有出現女性總統,原因首先在於女性雖然在爭取與男性平等的道路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男女之間的不平等,仍然還存在,至少在美國這種性別上的不平等與歧視,仍然事實上存在。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圖維坦 才會說,想到希拉里,首先想到的她是政客,然後才會意識到她是女性。當大家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想要表達的是希拉里雖然生理上是女性,但是思維模式與行事風格上卻是男性。但如果反向想一下,如果女性真的能夠獲得與男性的平等機會,還用模糊自己的生理性別,以比男性還要像男性的行事風格來獲取在政壇上走的更遠的資格麼。因此,男女平等雖然現在已經取得了不少成就,但離真正的男女平等還是有一段距離。而只要男女沒有真正平等,女性想要成為美國總統,其所面對的障礙和隱性歧視,就會比同等條件的男性更多,也更難。也許這是為什麼雖然女性地位不斷提高,但迄今為止沒有一位女性能夠成為美國總統的首要原因吧。


根據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候選人情況表(上)來看,雖然女性候選人不少(6位),但是她們相對來說,缺少2016年大選中希拉里在黨內初選階段的那種優勢;而根據民主黨黨內初選第三輪辯論資格情況(三個欄均為綠色為通過資格審查,下)來看,這幾位女性候選人成為民主黨候選人的可能性雖然有,但並不是最被看好的


除此之外,雖然正如上文所列舉的,近年來美國女性參政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除了希拉里在2016年最為接近總統寶座以外,其他的女性政治家,都離總統寶座還有一段距離。之所以會這樣,個人以為,還是美國當前這些比較活躍的女性政治家,各自都有各自的問題,使得他們雖然能夠成為議員、內閣級成員,但是想要成為總統,還是欠缺一些火候。換句話說,不管喜不喜歡希拉里,但不得不說,在當前的情況下,一位女性想要成為美國總統,就必然是像希拉里那樣的鬥士,要比男性還要男性。而美國現有的這些女性政治家們,相對希拉里來說,還都差了一些。換句話說,迄今為止,希拉里仍然是美國曆史上最接近總統寶座的女性,如果不是命運弄人,希拉里應該已經是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了。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中的六位女性候選人(從上至下):圖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 )、陸天娜(Kirsten Elizabeth Gillibrand)、卡瑪拉·哈里森(Kamala Devi Harris)、艾米·克洛布卡(Amy Jean Klobuchar)、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Ann Warren)以及瑪麗安·威廉姆森(Marianne Deborah Williamson)



hording


未來美國肯定會有女總統的。這不是一個問題。要是問題的話也是時間問題,不是是否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

木叔談兩點看法:

第一,美國女性競選總統趨勢成潮,甚至已經到了井噴的時候。

希拉里在2016年大選時,被廣泛認為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只是因為在選舉人票數上稍遜特朗普而飲恨敗北。

但是此後民主黨內試圖出現第一位女總統的風潮開始暗流洶湧。

2020年民主黨內初選已經有20多人報名,其中女性佔了四分之一左右。這要比之前大選的女性競選人多不少。可以說是井噴的態勢。

最出名的如沃倫、哈里斯等。當然她們都是議員,也都有自己的故事。

其中沃倫是美國著名的法學家和律師,態度和頭腦都比較理性,而且是苦孩子出身,經歷比較容易引起下層的共鳴。

哈里斯則長期被視為是“女版奧巴馬”,這不僅因為她的膚色,也是因為她是民主黨內奧巴馬主力培養的明日之星。

但很遺憾,在拜登出馬競選總統的背景下,別說這兩位女性,就是其他20多民主黨內競選人,都沒什麼希望代表民主黨出征2020年美國大選。

因此2020年美國不會出現女總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第二,選舉其實也是一種嘗試。女總統的出現幾乎成了美國人下一個嘗試的共識。

美國大選雖然是選票說話,但是老百姓的心態和意願也會交織在其中。

比如當年奧巴馬為什麼能當選?不只是因為他選票多,也不只是因為他會競選,也有媒體也好,選舉團隊也好,故意造勢的結果。

這符合了美國人尋求改變的心態。

所以奧巴馬的競選口號之一就是“改變”。這個改變不只是政策,也是總統個人。

由此他成了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的美國總統。這個改變是巨大的,也是美國民主的一次新的嘗試。

所以,未來不只是美國會選出女性總統,甚至拉丁裔、亞裔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也都可能成為美國總統。

目前美國人最大的共識當然是女性總統。還是那句話,這多虧了希拉里帶動起來的女性競選的風潮。

因此,如果未來兩黨能推出女性候選人,在基本政策差異不大的背景下,女性當選的可能非常高。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離選出一個女總統應該是不遠了,女權在如今美國是近乎不容置疑的正確,在希拉里“爆冷”輸給特朗普,沒能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後,女總統越來越近了。

美國雖然歷史不長,僅有三百年曆史,一共五十多個總統,但至今沒有一位女總統,主要是兩方面因素造成的:

第一,婦女在美國曆史上的地位並不高,直到1920年婦女獲得選舉權。也就是近三四十年,婦女的地位才真正上升。

第二,女總統在世界上都不多見,像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首相特蕾莎梅,還是少數。

你覺得美國什麼時候會出現第一位女總統?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按美國的“民主,自由,公平”,美國應該可以選出一個女總統的,其實希拉里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競選中,就差點兒改寫美國曆史,真挺“可惜”的,所以說,不是美國選不出女總統,而是“時機”未到吧。


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競選中,希拉里可以說是最有希望的總統候選人,在面對政壇小白特朗普的挑戰時,希拉里的支持率一直遙遙領先,但也許是她太過自信,也許是她得罪了美國政壇的大佬們,最後,她輸在了選舉人制度的“坑裡”,所以我認為,希拉里的競選綱領有很大的問題,她是美國的上層精英,並不重視美國平民的感受,她認可拿當選後曝光51區秘密的噱頭,來博選民的眼球,也不肯對美國平民做出過多的承諾,而“愣頭青”特朗普則承諾為美國企業減稅,鼓勵更多的美國企業回國發展,減少失業率,讓更多的美國平民增加的收入,所以說,希拉里的失敗,一個是輕敵,一個是“目中無人”,而這個“人”,就是美國的平民百姓。還有就是,美國是一個崇尚牛仔文化的國家,很多美國男選民,並不願意讓一個女人,來管理自己的國家,況且希拉里還是一個非常強勢的女人,因此,希拉里的男性選票並不多,另外,在同特朗普的對抗中,希拉里只是攻擊特朗普的緋聞,但在開放的美國,特朗普這點兒事根本就不算什麼,而特朗普一個“郵電門”,就徹底擊碎了希拉里的總統夢,所以說,希拉里和總統寶座失之交臂,完全是自作自受,白瞎了她老公和奧巴馬的一片苦心了啊!
但希拉里的失敗,還是對美國女性參政有所貢獻的,在希拉里“折戟沉沙”後,也許是受希拉里的“鼓舞”,美國投身到政治的女性人數呈井噴式增長,據今年年初統計,已有4位女性,宣佈有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的意向,她們是,被稱為“女版奧巴馬”的美國聯邦議員卡瑪拉•哈里斯,紐約州聯邦參議員柯爾絲滕•吉利布蘭德,馬薩諾塞州聯邦參議員伊麗莎白•沃侖,夏威夷州聯邦眾議員圖爾西•加伯德。



所以,也許在未來,美國真的就可以出現一位女性總統,但是,據美國智庫分析,女性總統候選人,比男性面對的要求會更高,她們不僅要展現駕馭世界第一大國的能力,還被要求顯得親切和藹,令人喜歡,而外貌和著裝,也往往會被公眾細細的審視,所以說,女性若想當美國總統,目前看,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海之波濤3


美國為什麼至今沒有選出一位女性總統?美國並不是不允許女性參政,近幾年來也一直有很多女性政治人物追求追求男女政治平等,甚至積極踴躍的參入美國總統大選之中。但是趨勢只是一種趨勢,並不是一種既定事實,想要實現男女政治平等,想要擁有一位女性總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是需要全體美國女性不斷鬥爭,才能在未來實現的最終結果。


@ 美國女性議員穿白色西裝維護女性權利,但是在現在的國會之中,女性國會議員只佔全部議員的1/5

美國的女性權利鬥爭史大致可以分為三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獲得參與權的階段,美國女性通過這一階段鬥爭獲得參與政治以及其他行業的權利,全面的進入社會生活之中;第二個階段,是已經參與,但追求待遇以及晉升機會平等的階段;第三個階段,就是美國尚且沒有實現的,真正平等的階段。

現在的美國,正處於女性追求待遇以及晉升機會平等的第二階段。對於它來說,美國不僅沒有實現事實意義上的男女平等,甚至沒有為男女平等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和依據。因此,想要實現男女平等,想要一位女性總統候選人擊敗男性,真的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

@ 希拉里的失敗,是美國男女不平等現狀的一個小小縮影

很多人可能覺得美國是一個民主、自由以及平等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裡,男女平等至少有著法律意義上的保障。但其實美國的平等,只多是一種自吹自擂、帶有極大片面性的謊言。直到今天,美國政府不僅沒有簽署聯合國向各國發布的《消除對女性一切歧視公約》,反而還在保守派以及其他勢力的帶領下,發佈了很多歧視女性、甚至剝奪女性權利的法律。

例如近期,有關墮胎權利的法案又引起了美國極大的美國人民極大的關注。部分州的美國女性被徹底剝奪了墮胎權,它們甚至規定,即便女性是在被強姦的過程中懷孕,她也沒有墮胎的權利,向女性提供墮胎手術的醫生,將會被判處最高99年的有期徒刑。幾個月前,就曾有一位西方12歲少女被六十多歲的老人性侵,並且不幸懷孕。在這位12歲少女的故事中,由於該國的反墮胎法案,一直到她懷孕25周、引起全國關注之後,她才獲得了墮胎的權利。

但是如果在現在美國的部分州,這名因強姦而不幸懷孕的12歲少女,怕是隻能把肚子裡的孩子生下來。

@ 美國女性的墮胎權岌岌可危,甚至在允許墮胎的州內,女性也要用衣服矇住自己的臉,並在志願者的護送下才能進入墮胎診所


老馬在此補充一點,根據聯合國以及美國一些機構的統計,美國強姦發生率可以排近世界前十,是日本的二十倍,每年都有眾多的美國女性不幸被強姦。也許在今後的日子裡,這些不幸被強姦的美國女性只能祈禱自己,不會因疏忽而忘記服用避孕藥物,不會因為避孕藥物失效而不幸懷孕。在現在的美國,女性被強姦之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報警,而是趕緊購買並服用避孕藥物。

在這樣的美國,在女性基本權利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又何談男女政治權利平等呢?從美國女性墮胎權被剝奪一事來看,老馬很負責地說,美國的女性總統路依舊很長。


垂垂老馬


不是說美國選不出女總統,而是美國目前還沒有女總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前國務卿希拉里2016年參加總統大選,差點就成了美國第一位女總統,但最終敗在了生意人、政治素人特朗普手下。美國為什麼至今沒有女總統呢?性別不平等是一個重要原因。


2015年3月18日《人民日報》的文章《美國性別不平等現象普遍 男女平等道路長遠》指出,時至今日,美國婦女的平等權利仍是一個熱門話題。不久前,在第八十七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因出演《少年時代》而獲得最佳女配角獎的帕特里夏·阿奎特,在發言中呼籲“要為美國婦女爭得平等權利”,得到全場格外熱烈的掌聲。文章還指出,政治領域代表和參與的缺乏,仍是美國男女不平等的重要表現——美國第114屆國會的參眾兩院共535個議席中,國會女性議員人數為104人,僅佔約20%。


從希拉里2016年競選總統開始,美國女性參與政治的熱情高漲——4月13日新華網報道,儘管距離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還有超過1年半的時間,但截至目前已有十幾人宣佈競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其中女性多達6名。分別是: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沃倫、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吉利布蘭德、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參議員哈里斯、夏威夷州聯邦眾議員加巴德、暢銷書作家威廉姆森和明尼蘇達州聯邦參議員克洛布徹。此外,前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歇爾、克林頓夫人希拉里,都被認為是2020年美國總統的熱門人選。


除了民主黨,共和黨內也有女性候選人被外界認為有資格、有能力競選2020年總統,其中最著名的是兩人:一人是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現在伊萬卡是美國總統助理、白宮顧問,此前已經關閉自有服裝品牌,棄商從政,專心從政,至今被認為是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的最佳人選。一人是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黑莉突然辭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職務,有報道稱就是為了競選2020年總統,但黑莉予以否認,至今沒有宣佈參選。


另外,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也是女性,雖然已經79歲高齡,但在美國政壇非常活躍。特別是與特朗普在美墨邊境牆修牆費用上大戰幾個回合,各有勝負,使得佩洛西名聲大震。目前,佩洛西還在是否彈劾特朗普的問題上做文章,估計又會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


儘管如此,美國在職業歧視、收入鴻溝、教育差距等方面,性別不平等現象更為普遍。有報道稱,在工業化國家中,美國是唯一沒有從法律上保障帶薪育兒政策的國家,美國只有16%的勞動婦女享有全薪產假。國際勞工組織的調查表明,2010年,在同工情形下,美國婦女收入所得僅為男性的81%。最近,美國多地通過禁止墮胎法案,強姦、亂倫產生的孩子也必須生下來,遭到美國女性強烈反對。


《美國性別不平等現象普遍 男女平等道路長遠》一文特別指出,令世人甚為詫異的是,時至今日,美國國會仍未批准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政治地位、經濟利益及觀念之間的碰撞與博弈,決定了美國追求男女平等的道路還很長、很遠。所以,雖然美國人和國際社會都希望出現美國女總統,但美國要誕生第一女總統,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毛開雲


之前回答過一個“天花板”之類的問題——意思是說,自愈民主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女性要真正取得和男性一樣的全面平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美國國會兩院的女性議員比例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女性可以成為眾議院的議長;女性的“省部級”領導(州長以及國務卿)等位子上的女性也是比比皆是;

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世界銀行的行長、美國駐聯合國常駐代表(大使)位子上的女性也並非罕見;不過,女人要成為美國總統,卻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務,這就是所謂“天花板”。

在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中,除了極少數總統如肯尼迪風華正茂之時當選總統、奧巴馬以非洲裔美國人身份問鼎最高權利以外,正常情況美國總統大多是“老、白、男”;

有美國人統計,在過往的所有美國總統中,平均年齡為65歲;除了奧巴馬以外,都是白人,而且還都是歐洲裔白人;信奉天主教的只有一位;全部都是男性;

如果以2020年美國即將來臨的大選為例,現在民主黨內部呼聲較高,有望與川普最後對壘的人選可能有兩個;一個是前副總統拜登,另外就是2016被希拉里擠出C位的桑德斯;

這倆人與川普一樣,都是年過七旬,白人,當然都是男性;民主黨內部爭取提名的人數倒是不少,既有不少年輕人,也有女性議員,可是考慮到他們在民主黨內部的支持率,恐怕也都是“陪太子讀書”,充當過客罷了!

女性可以在政府公職的任何一級與男人比拼,但是權利的巔峰卻是屬於男性的;儘管在歐洲以及亞洲部分國家都出現過女總統、女總理;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

由此可見,傳統觀念在世界所有文化中的影響力多麼根深蒂固。


閒看秋風999


最接近美國總統之位的女性候選人,就是希拉里。但是,希拉里在2016年落敗。事實上,在美國,能夠與希拉里相提並論的女性總統候選人,非常稀少。換言之,如果希拉里退出競選,那麼在將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國依然難以選出一位女總統。

有人說,美國的女性政客有很多,不只有希拉里一位,為何只有希拉里擁有當選的希望?主要在於,希拉里與其他美國女性政客不同。在美國人看來,希拉里首先是一位政客,然後才是美國女性政客。眾所周知,美國社會存在很多歧視現象,尤其是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最近幾十年,美國的性別歧視不再那麼明顯,但隱性的性別歧視,依然十分嚴重。

何為隱性歧視?指的是在表面上不歧視,但在背地裡歧視。在平時不歧視,但在關鍵時刻歧視。在嘴上不歧視,但在心裡面歧視。這類歧視現象,在美國社會中一直存在。這樣一來,美國女性在從政時,經常遇到這類隱性歧視,有時候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但是,事實就擺在這裡,美國男性政客,在美國政界中佔據多數,他們的話語權明顯更大。

在近幾十年間,希拉里是少數幾位能在美國突破隱性性別歧視的女性政客。有人說,希拉里的行事風格,並不像一位女性。這說明,美國人首先認為希拉里是一個政客,而不再拘泥於她的性別。希拉里為何能夠突破隱性性別歧視?這與她的經歷分不開。她在美國政界摸爬滾打數十年,她的老公曾經是總統,在民主黨陣營,兩人的聲望都很高,呼聲很大。奧巴馬執政時期,是希拉里的巔峰期,她身居國務卿之位,是奧巴馬最信任的官員之一,屬於民主黨內的大佬。

根據美國政治的傳統,希拉里能夠身居高位,說明她的能力,得到了民主黨陣營的認可。換句話說,民主黨陣營內部,一定是認為,希拉里的能力,高於其他人。總的來看,希拉里的經歷固然重要,但她的個人實力,也十分的重要。如果希拉里能力很差,奧巴馬又怎麼會任命她為國務卿?如果希拉里的實力不夠,民主黨陣營內的其他大佬,也不會支持她競選總統。

但是,希拉里鬥不過特朗普,這說明她的表演能力,要弱於特朗普。相比較於特朗普,希拉里的忽悠能力,說假話的能力,不要臉的能力,出爾反爾的能力,都是比較弱的。因此,她鬥不過特朗普,也是必然的。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你應該屬於,最沒資格批評人家民主的一類人。


聽風聽雨794


是啊,我們早就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