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球員基本上都想去拜仁?

wamg帥


這一點和全世界對於德國工業和工藝的認知是一個道理的,即:你就是代表最強;

其次,需要糾正題主的一個觀點就是,這只是曾經的德國了。現今的德國球員的構成已經和之前純粹的日耳曼一個民族不同了,像來自土耳其的大眼仔,突尼斯後裔赫迪拉都未曾在德甲長久的停留,其職業生涯的巔峰期都是在皇馬度過的,而這些球員也並沒有過多的表露對於拜仁的憧憬;而對於有著波蘭背景的克洛澤和波多爾斯基,儘管都曾代表拜仁參加過不少的比賽,但是其職業生涯的巔峰都不是在慕尼黑。對他們來說,慕尼黑不是一定要來的,更像是一個跳板。

回到今天的主題。拜仁作為德甲成立至今最成功的俱樂部,無論是在成績還是商業推廣,都是遠遠領先其他德國俱樂部的。儘管類似與像萊比錫以及霍芬海姆、勒沃庫森等球隊背後是有商業大佬或者全球級的大公司贊助,商業能力甚至是超過拜仁的。但是作為足球專業領域的老牌勁旅,拜仁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隨著西德足球的崛起,和貝肯鮑爾,蓋德 穆勒等一批天皇巨星一起讓世界認識了德國足球。因此來說,即便不算是德國底蘊最深厚的足球俱樂部,但是無數的榮譽加持是一般的俱樂部根本無法比擬的;

其次來說,作為相對封閉的德甲(受到50+1政策的影響),多數俱樂部在商業和引援的投入很有限,因此在整體球隊的薪資待遇等方面也是相差很大的。而作為德國第一俱樂部的拜仁,儘管也不能同皇馬曼聯一般的球隊做商業比較,但是作為僅次於其的豪門球隊,如此強大的財力也是對於所有德國球員極為嚮往的;


最後一點,從每次拜仁的客場之旅就可以看出。儘管德甲的上座率幾乎就是滿座,達到世界第一的標準,但是每當迎來拜仁之時,對於向來不是很追星的德國人都希望來現場一睹拜仁超級球星的風采,這種情況又怎能不驅使年輕的球員來到這座最高殿堂呢?


屹仁囈育


我們可以這樣回答,有沒有不想去拜仁慕尼黑的球員?答案是,沒有。

拜仁慕尼黑是德甲聯賽的象徵,正如同曾經英超的曼聯、意甲的米蘭和西班牙的巴薩一樣,它是德甲俱樂部的王者,是燦爛星空中皓月般的存在。

首先,拜仁,它是德國最成功的俱樂部。這種成功,絕不是一年、兩年或某個時間週期,而是貫穿於它一百二十年的成長史。自1900年創建以來,它的歷史就是漫長的榮譽等身的光輝歲月。29次德甲冠軍、19次德國杯冠軍、8次德國超級盃冠軍、6次德國聯賽盃冠軍,令拜仁始終執德國足球的牛耳,無任何一支隊伍能出其右!同樣,拜仁代表德國在國際賽場攻城拔寨,仍然無堅不摧,5次捧得歐洲冠軍聯賽/歐洲冠軍盃、1次捧得歐羅巴聯賽/歐洲聯盟杯、1次歐洲優勝者杯、1次歐洲超級盃,以及3次豐田杯/世俱杯。可以說,沒有拜仁,德甲作為世界五大聯盟的成色絕對要遜色不少。

青訓球員

其次,拜仁,它擁有德甲最出色的青訓體系。一百二十年來,俱樂部始終如一、久久為功地全力抓好青訓體系建設,而這也正是拜仁號稱百年不衰的“足壇常青樹"秘訣所在。一線隊、二線隊、青年隊、青訓學院,完整地形成人材輸送的培訓通道,而拜仁的科學培訓機制也長期被德國足協評為“三星級"的最高評級。拜仁的青訓,可以不僅在德國,即使在世界範圍也屬於頂尖水平。拜仁青訓長期以來為德國貢獻了拉姆、穆勒、克羅斯、胡梅爾斯、阿拉巴、紹普夫等無數傑出球星,成就了德國戰車的赫赫威名。

青訓學院

第三,拜仁具有優秀的文化傳承。一個俱樂部在歷史長河,折戟沉沙的並不少見,但拜仁起起伏伏,能夠百年屹立不倒,得益於它"嚴謹、科學"四個字,正如赫內斯談及拜仁的傳承時說:"傳統很重要,拜仁自建立伊始就把保持傳統、代代相傳作為自已的世界觀!"

試問,歷史與輝煌給予你夢想,文化與傳承賜予你力量,科學青訓讓你展翅飛翔,這樣的拜仁哪個德國球員不望眼欲穿、渴望加入呢?


夢溪筆潭


自從1963年德甲創辦以來,本賽季已經是德甲的第56個賽季。據Opta統計,在這56個賽季中,拜仁一共收穫了28個聯賽冠軍,佔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也是其他各隊德甲冠軍數目的總和。

排在並列第二的兩支球隊是多特蒙德和門興,兩球隊都收穫了五座德甲沙拉盤。此外,最近一次不是拜仁奪冠的賽季,還是11-12賽季的多特蒙德。

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FC Bayern Munich),簡稱拜仁慕尼黑或拜仁,是一家設於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的德國體育俱樂部,其最著名的是參加德國足球甲級聯賽的職業足球隊,曾創紀錄的贏得28次德國足球頂級聯賽冠軍及18次德國杯冠軍,為德國最成功的足球俱樂部。拜仁慕尼黑最早由弗朗茨·約翰率領11名足球運動員在1900年創立。儘管曾在1932年贏得首次德國聯賽冠軍,但俱樂部卻並非德國足球甲級聯賽於1963年成立之初的創始成員。其最強大的時期是1970年代中期,在弗朗茨·貝肯鮑爾的帶領,曾連續3次(1974年-1976年)奪得歐洲冠軍盃。球隊的主色調為紅色及白色,隊徽核心的藍白格子則源自巴伐利亞州旗的顏色及樣式。以收入計算,拜仁慕尼黑是德國最大的體育俱樂部和全球第四大足球俱樂部,其於2012年創造的總收入為3.684億歐元。拜仁慕尼黑還是一家採取會員制的俱樂部,共有超過185,000名付費會員。此外在經俱樂部官方認證的3,202個球迷組織中則另有231,197名成員。拜仁慕尼黑獲得了2013年IFFHS世界俱樂部排名第一。

作為球員,為什麼願意去拜仁,或者拜仁這一類的俱樂部呢,我想有以下原因:

一、追求冠軍榮耀;拜仁是德甲的一面旗幟,過往所取得的成就是德甲其他俱樂部沒法比的;從1900年成立以來,拜仁至今共取得29個聯賽冠軍,5個歐冠冠軍;這讓其他俱樂部難以望其項背;凡是有夢想有鬥志的運動員,肯定追逐冠軍是自己最高的夢想,沒有冠軍的職業生涯肯定是充滿遺憾的;

二、優厚的待遇;從經濟方面講,拜仁也毋庸置疑是一個有實力的俱樂部,所以這能夠確保優秀的球員在這裡能活動豐厚的薪資待遇,如果說冠軍是精神上的追求,那麼薪資待遇就是物質追求,這兩樣對任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拜仁每年近7個億的收入確保了大量優秀球員的收入問題以及俱樂部高速有效的運轉。

三、與優秀的人為伍;在拜仁,球員可以和許多優秀的球員一起訓練比賽,這也是一個讓自己變的更強的有效保證;拜仁是德甲的球隊,所以有個德國足球很強的基因,注重整體,很少有頂尖的球星,這也是拜仁至今沒出過世界足球先生的一個原因吧;但是正是這樣一個注重團隊打法的球隊,會讓大家共同進步,每個人都是焦點,不用圍繞那一個球星來設計打法,大家是一個團隊,平等的參與比賽,一起去贏得勝利!





一路山程一路遠行


為何拜仁對德國球員有如此魔力?在德國,拜仁有最多擁躉,但也有最多死敵。但職業球員運動壽命有限,不能充斥太多感情色彩。對德國球員而言,獲得拜仁青睞是對其能力的最大認可,漸漸地,拜仁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拜仁踢球,成為無數少年踢球的青澀初衷和最高理想。

大部分德國球員為何只對拜仁情有獨鍾,而對其他歐陸豪門視而不見呢?說到底,這跟德國人性格中的“傲骨”和思維方式有關。很長時間以來,德國球迷幾乎只關注本國聯賽。以每週一出版的《踢球者》雜誌為例,在超過100頁的內容中,僅有不到10頁其他國家的內容,其餘90頁全部是德國各級聯賽情況。

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德國球員打小就有一種德甲至上的思想。德國人的思維方式相對保守,對新鮮事物往往持觀望乃至排斥態度,對於留洋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並不熱衷。再者,德國作為西歐最發達的國家,生活水準明顯高於西班牙和意大利兩國。這對既想追求職業目標,又安土重遷的德國球星們來說,拜仁就變成了有且只有的選擇。



小熊和老熊


南美球員都想去巴薩,歐洲球員都想去皇馬,德國球員都想去拜仁,這就是現在足壇的現狀。

為什麼德國球員基本上都想去拜仁?我想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拜仁有錢。這只是相對於德甲其他球隊而言,即便是其追趕著多特蒙德隊,在財務上也無法與拜仁相媲美。在全球最掙錢的前十名足球俱樂部,英超獨佔5席,德甲也僅僅拜仁一家。


其次,拜仁有成績。這與拜仁的“有錢”市相輔相成的。無論是德甲聯賽還是歐戰,拜仁都是德甲的一面旗幟,戰績彪炳的拜仁隊自然也坐享成績的“紅利”。如果一支球隊從小組賽開始,一路保持全勝奪得冠軍,那麼這支球隊將獲得至少7550萬歐元的獎金,歐冠獎金的刺激以及榮譽傍身的刺激,讓拜仁隊成了梧桐樹,不愁沒有金鳳凰來。青年才俊的加盟,多少為他們的榮譽室裡增添傢伙事兒有了保障。


第三,在國家隊的位置有保障。眾所周知,2014年世界盃賽德國隊最終捧得了大力神杯,最終讓德國的青訓工作收穫了最大的果實。主帥勒夫在組建大國家隊,基本沿用了拜仁慕尼黑隊的主力框架。從後場至前場,諾伊爾、拉姆、施魏因施泰格、托馬斯穆勒、戈麥斯,完整的就是一條拜仁的中軸線。除了德國隊,西班牙“黃金一代”也是沿用了布斯克茨、哈維、伊涅斯塔和比利亞的中軸線組合;意大利的尤文圖斯幫也是如此。這不僅有利於球隊的穩定,建隊思路也是十分明晰,僅僅圍繞“大骨架”進行充實和修補就足夠了。

不過,近幾年來,德國球員也有大批人效力海外,體驗不同的足球。薩內、特爾施特根、克羅斯、272、赫迪拉、京多安,早一點戈麥斯、克洛澤、小豬、波多爾斯基,都在國外踢過球,這些都能夠豐富德國國家隊的戰術需求.


老張侃足球


看看德國國家隊的陣容,你就知道德國球員為什麼要去拜仁了。所有的球員都會追求更好的平臺和更多的機會。

23次德國頂級足球聯賽冠軍

16次德國杯冠軍

5次德國超級盃冠軍

6次德國聯賽盃冠軍

5次歐洲冠軍聯賽(杯)冠軍

1次歐洲聯盟杯冠軍

1次歐洲優勝者杯冠軍

2次洲際盃/豐田杯冠軍

拜仁的這些戰績足以支持球隊內所有球員的展示機會,而且德國隊優先考慮拜仁的德國球員進國家隊。而且拜仁幫在德國隊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足球皇帝貝肯鮑爾,遙控轟炸機蓋德穆勒,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皇帝二世魯梅尼格等許多著名德國球星出自拜仁門下。

在同等條件的情況下,拜仁的球員們有著“優先權”可以理解,但是有不少拜仁球員已經沒有國腳的實力和狀態了,他們還佔這國家隊的位置就不合理的。這樣的球員一多,球迷們自然而然就把拜仁當成了阻礙德國球員復興的“眼中釘”了。






城紀跑馬


1、錢(薪資待遇高)

2、平臺(隊伍實力強勁,常年歐戰冠軍級球隊)

哪有那麼多道道!




雁陣驚寒14


歌裡不是也唱過“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天上如此,人間也一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就是這個道理;那作為球員,為什麼願意去拜仁,或者拜仁這一類的俱樂部呢,我想有以下原因:

一、追求冠軍榮耀;拜仁是德甲的一面旗幟,過往所取得的成就是德甲其他俱樂部沒法比的;從1900年成立以來,拜仁至今共取得29個聯賽冠軍,5個歐冠冠軍;這讓其他俱樂部難以望其項背;凡是有夢想有鬥志的運動員,肯定追逐冠軍是自己最高的夢想,沒有冠軍的職業生涯肯定是充滿遺憾的;

二、優厚的待遇;從經濟方面講,拜仁也毋庸置疑是一個有實力的俱樂部,所以這能夠確保優秀的球員在這裡能活動豐厚的薪資待遇,如果說冠軍是精神上的追求,那麼薪資待遇就是物質追求,這兩樣對任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拜仁每年近7個億的收入確保了大量優秀球員的收入問題以及俱樂部高速有效的運轉。

三、與優秀的人為伍;在拜仁,球員可以和許多優秀的球員一起訓練比賽,這也是一個讓自己變的更強的有效保證;拜仁是德甲的球隊,所以有個德國足球很強的基因,注重整體,很少有頂尖的球星,這也是拜仁至今沒出過世界足球先生的一個原因吧;但是正是這樣一個注重團隊打法的球隊,會讓大家共同進步,每個人都是焦點,不用圍繞那一個球星來設計打法,大家是一個團隊,平等的參與比賽,一起去贏得勝利!


銀杏樹侃球


球員想去一個俱樂部主要原因無非這些:自身夢想、球隊成績、工資、地緣、精神和主教練。

拜仁是德國最成功的球隊,他們有整整五個歐冠,可以說是個德國人都知道拜仁。而且拜仁在德國的敵對俱樂部只有表姐一家,因此很多球員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去拜仁。

每個球員都存在對冠軍和成績的渴望,而拜仁的成績很好。近十年來歐冠最差戰績是十六強,還時不時的能跟北倫敦的王者們玩玩刺激的大比分。

拜仁的地理位置比大部分德甲球隊好,德國的大部分地區的冬季都是漫長寒冷的,只有南部的一些地區例外,拜仁正好位於例外地區。誰不想來暖和的地方踢球啊。

對了,拜仁的工資在德甲是最高的,萊萬和穆勒這種鋒線大腿的週薪能達到30萬歐元左右,即便是替補的週薪也能達到10萬歐的水平,相比較之下,多特的頂薪也不過21萬歐元,沙爾克04的頂薪也就比拜仁的替補高了一點點。

來拜仁還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拜仁的球員都是頂級的,是來自各個國家的,他們的風格不同,有的技術出眾,有的沉著冷靜,比方說一個後腰來拜仁就能和蛤蟆學防守學攔截、和低壓鍋學傳球學控球,去別的德甲球隊可就沒這些了。

毫不誇張的說,大部分德國球員都想來拜仁,在全國最暖和的地方、和全國最好的球員當隊友、拿著全國最高的工資、沒事還可以喝全國最著名的啤酒、受傷了還有神醫幫忙治療,這種待遇誰不想要?



秧子房


球員想去一個俱樂部主要原因無非這些:自身夢想、球隊成績、工資、地緣、精神和主教練。

我仁是德國最成功的球隊,我們有整整五個歐冠,可以說是個德國人都知道拜仁。而且拜仁在德國的敵對俱樂部只有表姐一家,因此很多球員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去拜仁。

每個球員都存在對冠軍和成績的渴望,而拜仁的成績很好。近十年來歐冠最差戰績是十六強,還時不時的能跟北倫敦的王者們玩玩刺激的大比分。

拜仁的地理位置比大部分德甲球隊好,德國的大部分地區的冬季都是漫長寒冷的,只有南部的一些地區例外,拜仁正好位於例外地區。誰不想來暖和的地方踢球啊。

對了,拜仁的工資在德甲是最高的,萊萬和穆勒這種鋒線大腿的週薪能達到30萬歐元左右,即便是替補的週薪也能達到10萬歐的水平,相比較之下,多特的頂薪也不過21萬歐元,沙爾克04的頂薪也就比拜仁的替補高了一點點。

來拜仁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拜仁的球員都是頂級的,是來自各個國家的,他們的風格不同,有的技術出眾,有的沉著冷靜,比方說一個後腰來拜仁就能和蛤蟆學防守學攔截、和低壓鍋學傳球學控球,去別的德甲球隊可就沒這些了。

毫不誇張的說,大部分德國球員都想來拜仁,在全國最暖和的地方、和全國最好的球員當隊友、拿著全國最高的工資、沒事還可以喝全國最著名的啤酒、受傷了還有神醫幫忙治療,這種待遇誰不想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