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問答63章:戰國簡與漢帛本的真假之辨

​所謂竹簡本和帛書本的真與假,是從老子寫作的角度而言的,符合老子文筆的為真,非老子文筆的為假。《道德經》63章帛書本、王弼本和通行本的文字大體一致,帛書本為早,故以帛本為代表。韓非《喻老》對本章亦有涉及,但其著作是否為他本人所寫尚有存疑,故不用來辨證。竹簡本中抄寫的第63章內容總共三段28個字,相比其它章節似乎少了些;帛書本則多出了五段,字數符合常規。多出來的文字意境深邃,更像老子文筆風範,如按此說,竹簡本似乎是漏抄了中間這部分,這也為所有學者接受。但我認為不是這樣。下面先抄錄本章帛本予以分析:

文|楊吉德

《道德經》問答63章:戰國簡與漢帛本的真假之辨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未。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括號內是帛本比簡本多出來之字。饒尚寬先生總結本章為:“這就是說,必須慎重縝密地對待一切困難,不要輕易許諾,草率從事,這樣由易而難,由小而大,就能夠成功。”(《老子》,中華書局2016年印)這樣寫無疑抓住了帛本的主線,但饒先生沒注意到,《道德經》所有的章節,首句都是為本章確立主題的,“為無為,事無事,未無未”才是主題,而這些深刻的含義卻都與首句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從“多少”至“寡信”這些文字,是遊離於本章主題之外的,非但不合首句的主題,還需把原本的文字錯解了來符合這些後加的思想。所以我認為帛書本中間部分儘管思想精闢,卻是後加的,即帛本63章是不真實的。我們還可以從文字方面來證明帛本之假:

1、簡本“未無未”,帛本則改為“味無未”,王弼本又進一步改為“味無味”,通行本的文章就是這樣一個字一個字改成的。未就是未,無口不會通味的,這是一個典型的遞進式篡改案例。

2、“天下”二字表述有誤。“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意思是天底下的難事,天底下的大事,但這不是老子的文筆。《道德經》凡寫“天下”者,都與王治有關,是很慎重的,並沒有口語化表述,如第三十章:“不欲以兵強於天下。”天下指王治下的所有諸侯國。在前六十二章有關天下一詞的解析中,筆者都有說明。在《論語》中同樣如此:“天下歸仁焉”,即指王治之天下。“子曰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天下”也是從政治意義上講的,指周王名義下的天下諸國。而帛本之“天下”顯然是口語化的泛天下,如《莊子》:“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指自然之天下;戰國末期的韓非《解老》:“今舉動而與天下之為仇”,亦指普天下之人。也就是說,老子時期的“天下”和戰國後期的“天下”所指是不同的。故帛本之“天下”與老子筆下的“天下”是不相同的,顯然為後加之詞。

3、錯解了“難”字。簡本的三個“難”都是災難之意,而不是困難,帛本認為容易和困難才是天生的一對,故錯把“多易必多難”推導成“天下之難作於易”,說明篡改者始終不明白“聖人猶難之”與首句的關係。應該說,難易作為模式化的反義詞在老子時代可能還沒有形成。

4、兩個“聖人”不同體。帛本有兩個聖人在不相關的主題中出現,“聖人終不為大”在前,已經結束了對一個主題的論述;“聖人猶難之”在後,又提出了一個新的主題,這種堆砌內容、亂增加主題的痕跡是很明顯的。

老子寫每一章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的,用字和佈局結構是很嚴謹的,不會存在兩個主題,既然存在了,說明就是假的,如果再對簡本文字詳細分析,真經假經讀者自會分辨。

《道德經》問答63章:戰國簡與漢帛本的真假之辨

為,無為;事,無事;未,無未。

問:所有版本都以“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來分句,可以譯為:作無為之為,行無事之事,品無味之味。如果按這樣分句,譯文豈不相反了?

答:按說我們不能武斷地肯定或否定哪種分句是正確的或錯誤的,但通行版本的分句確是錯誤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樣分句句子就沒有了來由。所有章節的首句都是有來源的,叫“言有宗”,你說作無為之為,是誰在做?為什麼要這樣做?你講不出來就是錯的。“為,無為。”想要去作為,卻沒有目標可以去做。與“為無為”正相反。

問:這樣分句的緣由在哪裡?

答:《道德經》是對《周易》思想的闡釋和發揮,按照順序,第62章對應《周易》豐卦,63章就是對應《周易》的旅卦,也就是說,旅卦是本章的言之宗,這是解讀本章的首要問題。旅卦講的是作為羈旅在外的人應當怎樣設身處地,本章開頭即是描寫寄人籬下的羈旅之人的無聊與無奈。這種旅人就是“為,無為”的行為主體,他既不是商人,也不是投親靠友之人,而是奔波於各國權貴之間的門客,因為只有這些人,才是引發時局動盪的政治因子,老子才會把他們注入筆下。

“為,無為。”指那些沒有被重用的遊士,想獲得國君的重視而做一番事業,卻沒有權力去作為。

“事,無事。”退而求其次,想做些具體事,卻終日閒暇,無所事事。《史記·孟嘗君列傳》講:孟嘗君“其食客三千人。”三千食客中能有幾個人做具體事?又有幾個人能受到賞識而出人頭地?所以大部分人都在閒暇中等待機會。

“未,無未。”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人物,如伍子胥、孫武、吳起、商鞅、蘇秦、張儀、范雎等,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儘管他們的結局不同,但他們所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許多學子懷揣著崇高的夢想奔走列國,希望實現自己美好的未來,殘酷的現實卻是遲遲看不到未來,這就是“未,無未”的來源。至於王弼本改寫的“味無味”,就沒有品味的必要了。

《道德經》問答63章:戰國簡與漢帛本的真假之辨

大,小之;多易必多難。

問:簡本“大,小之。”,帛本寫“大小多少”,後面又添加了五段文字,是:“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後人有沒有所質疑?

答:許多沒有見過簡本的學者對此也提出了疑問,認為“大小多少”沒有提示任何問題,疑有脫漏之字,也僅只如此;而見過簡本的學者也只認為漏抄了中間部分。其實之所以添加文字,是篡改者對本章主題茫然,體會不到簡單文字中包含的深刻意義,便將三個字改成了四字句式,後面又添加了幾個排比句,以漂亮的詞句掩蓋了原文質樸的語言。

問:簡本“大,少(小)之。”似乎沒法作出合理的解釋,讀過簡本的學者也沒有人認可這句話的原文性質,應當怎樣正確解讀呢?

答:何謂“大”?實指身份之大。原為本國的太子或公子,作為人質留在質押國,或小國公子投奔大國,即為大。像四處流亡的晉公子重耳、指使荊軻刺秦的燕太子丹、哲學家韓非,都屬於這種人。他們身份雖大,但寄人籬下,隨時有丟掉性命的危險,只有自貶為小,才能調整好心態,不致招來橫禍,此即所謂“小之”。此說源自《周易》旅卦卦辭“旅,小亨,旅貞吉。”講羈旅在外,要自貶為小,才能有好的前途,旅人只有這樣做才吉。這是“大,小之”寫作的依據。前面的句子描寫的是“旅”,旅人的客觀境遇;這一句表達的是“小亨”,旅人應持有的主觀心態。

問:上文說了,“難”為災難之意,但容易和困難是一對常用反義詞,如按災難講,“多易必多難”又該從哪個角度理解呢?

答:容易和困難確是一對反義詞,但如果這樣去理解這段話,等於是用後來出現的詞義倒推前代之字,此為訓詁學之大忌。需要注意的是,此“易”字與“周易”之易字體是不同的,字義也不同。周易之易是日勿結構;本句之易是二個勿一個心的結構,簡本釋為惕,意思是想象的過於單純。此“易”字何來?旅卦六五爻辭:“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六五為尊貴之人,用一箭而射中雉,並因此獲得聲譽。一個旅居他鄉的貴族,難道憑著一次機遇就能終生受益嗎?未免想的太簡單了,此即為“易”字的來源。上九爻辭:“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於易,兇。”旅人因為太容易得到聲譽而笑,但隨後的境遇卻使他號咷大哭,最終以“兇”結束,為“多難”,即發生了災難。所以“多易必多難”依據《周易》六五爻和上九爻辭的內容,表達了太容易得到你主觀所需求的,最後必然是災難性後果的結論。

《道德經》問答63章:戰國簡與漢帛本的真假之辨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問:如果說本章言之宗是旅卦,與“聖人猶難之”又有什麼關係呢?

答:這要從象辭說起,《周易》大象是周公所寫(此觀點見楊吉德《周易說解》),象辭言:“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意思是君子要明辨是非,謹慎使用刑罰,不要讓無辜的人留下罪案。旅與刑獄按說沒有關係,為什麼周公要在旅卦寫這一句呢?說明他把文王因受讒言陷害而被紂王拘於羑里也歸入了旅的範疇,認為不能輕信人言而實施刑罰,使無辜的人長期不能回家,並由此推而廣之,不要讓任何人蒙受不白之冤。看來這個“旅”字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這麼簡單。老子根據這段意思,寫了“聖人猶難之”。“聖人”即文王;“難”指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獄中,為遭大難。“之”是代詞,代指“大,小之。”“聖人猶難之”,文王也在遭受大難時堅持“小之”的原則。《周易·明夷彖》:“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可見文王蒙難是春秋戰國時代常被士人提起的勵志故事。

問:“故終無難”,所以最終還是沒有災難發生。“猶難之”和“無難”都是指聖人的遭遇,是不是這兩個“難”有區別?再者,“終無難”的前提是什麼?

答:按照史載,周文王被商紂王關押在羑里七年,最終被釋放回到岐周。“猶難之”是牢獄之災;“無難”是沒有被紂王殺掉,這兩個“難”區別在這裡。關於“難”字的不同用法,可以參考史例:《春秋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齊侯)慶子家駒曰:‘慶子免君於大難矣。’子家駒曰:‘臣不佞,陷君於大難,君不忍加之以鐵鑕,賜之以死。’”譯文:齊景公又向昭公身旁子家駒慶賀,說:“祝賀您使您的國君免於大難!”子家駒立即謙讓說:“為臣沒有才能,才使國君陷入大難之中,我的國君不忍心對我施以刑罰,賜予死罪,甚幸。”齊侯說的大難是身亡,子家駒說的大難是流亡。這兩個句子“難”的用法大同小異。

“故”是推論詞,“故終無難”推論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本章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大,小之。”本身是大人的身份,卻要以卑微的態度度過難關。關於周文王在羑里監獄的情形鮮有記載,按照常理也不會記載不光彩的事,但作為三公之一,能夠獨自活著回到岐周,本身就說明是文王運用旅卦“小亨”智慧的結果。如果我們只能主觀推測文王獄中“小之”而致“終無難”,其在出獄回到岐周後,堅持韜光養晦的策略卻有描述,《呂氏春秋》:“文王處歧事紂,冤侮雅遜,朝夕必時,上貢必適,祭掃必敬。紂喜,命文王稱西伯,賜之千里之地。”文王以卑微的態度對商王朝表示忠心,不但消除了災難,而且還贏得更多的利益,為後來消滅商王朝贏得了充分的準備時間。

我們可以發現63章文字與旅卦的如下對應關係:“為,無為;事,無事;未,無未。”對應“旅”字。“大,小之。”對應卦辭“小亨”。“多易必多難”對應六五爻辭和上九爻辭。“是以聖人猶難之”對應《象辭》“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故終無難”呼應本章主題。

從邏輯方面講,本章簡本雖然只有三句話,卻形成一個完整的推論過程,主題簡潔明確。反觀帛本增加的部分,主題不明確,脈絡不清晰,推論沒過程,有結局而沒有起點,說明中間部分不是憑空添加就是對原文作了較大改動。所以說,我們所熟知的帛本或者通行本確有偽造的嫌疑。老子在七十章中講:“言有宗,事有君。”“旅”即為本章的言之宗;“大,小之”即為本章的事之君。如果讀者對此說有疑問,可閱讀鄙人對前六十二章的分析文章。本文對《道德經》愛好者多有冒犯,但實事求是地探討簡本和帛本及通行本的真假成分,是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祈望有識之士提出建設性的批評意見!

《道德經》問答63章:戰國簡與漢帛本的真假之辨

今譯

想有一番作為,卻沒得到重用;想做點具體的事,卻無事可做;希冀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卻看不到前景。

在家鄉是大人物,到了外面則要謙恭自律;太多的想象著能輕易實現目標,就會有更多的災難來臨。

從這一點說,聖人也在遭受大難時堅持小的原則,所以最終沒有發生更大的災難。

戰國簡:

為,亡為;事,亡事;未,亡未。大,少之;多惕必多難。是以聖人猷難之,古終亡難。

附:周易旅卦卦爻辭

旅,小亨,旅貞吉。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九四旅於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於易,兇。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道德經》問答63章:戰國簡與漢帛本的真假之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