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川沙明代古城牆的故事

上海東南部曾有兩座有城牆的古鎮,一座是惠南古城牆,一座是川沙古城牆。

在川沙鎮老城區東南的觀瀾小學校園裡,巍然屹立著一段50多米長的明代古城牆。城牆中段建有一座兩層樓亭——嶽碑亭,北首是文筆塔,南端有魁星閣,這些古建築飛簷翹角,氣勢雄偉,成為浦東新區特有的名勝古蹟。川沙城由明朝抗倭英雄喬鏜率民眾所築。


浦東川沙明代古城牆的故事


喬鏜是川沙地方紳士,太學生,為人慷慨有志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他曾說,為了保衛國家、保衛百姓生命財產,就是犧牲自己,也心甘情願。

明代的川沙沿海洪窪深闊,直達護塘,從海上登陸極為容易。當時,倭寇經常在川沙登陸,到處搶劫擄掠,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川沙百姓備受倭寇侵擾之苦。


浦東川沙明代古城牆的故事


1555年,抗倭名將俞大猷率軍至上海,川沙是抗倭的重要戰場之一。喬鏜向朝廷提議招募民勇,配合官兵作戰。當時川沙鹽業發達,鹽丁中武藝高強、驍勇善戰者甚多。在喬鏜號召下,備受倭寇之害的鹽民,踴躍參軍,一支千人隊伍很快組成。經喬鏜訓練的這支民團,識地勢、明敵情,出戰時以一當百。這年8月,俞大猷在海上擊敗了從奉賢柘林出洋的倭寇,殘存的700餘人逃竄到川沙。喬鏜聞訊,迅速召集民團,四面出擊,把這股殘匪包圍在今鎮東潘家橋。喬鏜一聲令下,頓時戰鼓震天,殺聲不絕,經過半天激戰,全殲了這股殘敵。喬鏜率民團凱旋,老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


浦東川沙明代古城牆的故事


在以後抗倭鬥爭中,在喬鏜的率領下,川沙人民同仇敵愾,打擊頑敵,取得多次勝利。為了更有效地防禦倭寇,喬鏜又發起興築川沙城,這一主張立即得到川沙百姓的贊同。在松江海防同知羅拱辰及上海知縣牛鏡等贊助下,於1557年7月,築城工程正式動工。民眾就地修窯燒磚,肩挑車運,一批批城磚運到工地,喬鏜和民工一起運磚壘土,人們夜以繼日施工,工程進展很快,僅三個多月就竣工了。川沙城牆周長4裡,高9米,牆基寬近10米,有東南西北“鎮海”、“迎瑞”、“太平”、“拱極”4個城門、4座吊橋、372垛雉堞、12座炮臺。城牆外,一條36米寬、5米深的護城河,像一條銀色的帶子,把城堡緊緊圍住,更增添了川沙城的雄偉氣勢。


浦東川沙明代古城牆的故事


城築好後,倭寇進犯被阻擋在城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長驅直入了。喬鏜募集民勇抗倭殺敵,築城堡,功績累累。為了紀念築城殺敵的勝利和抗倭英雄喬鏜的功績,川沙人民在城裡建造了仰德祠和石牌坊,又將幾條幹道冠以“喬”字命名,如喬家弄、喬家浜、喬家浜路等,永世流芳。


浦東川沙明代古城牆的故事

魁星閣,位於古城牆東南隅的殘牆上,與嶽碑亭毗鄰而居。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由川沙廳同知何士祁創建,以祈願當地文運昌盛、科舉多出人才。閣為三層寶塔型建築,六面飛簷翹角,葫蘆型塔頂。春秋佳日,邑中人士都喜歡登臨城頭,於魁星閣畔遊憩。


浦東川沙明代古城牆的故事


清末民初,城牆已年久失修。1925年,經川沙各方協議,一致贊成拆城,同時由教育局行文呈准縣署,保存東南城角一段,作為旁邊川沙縣公立小學的園林。這一段川沙古城牆得以存世。1947年,小學校長見魁星閣年久失修,隨時有倒塌之險。商請校友、上海衫襪行業的實業家張文魁,張慨然斥資重修。


浦東川沙明代古城牆的故事

“文革”中大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魁星閣被毀。1987年,港胞陶伯育先生捐港幣20萬元,重修古城牆和重建嶽碑亭與魁星閣。


文章選自《浦東老地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