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賣了還幫著數錢?為何格魯吉亞戰爭中北約始終沒有幫格魯吉亞?

靜夜史


格魯吉亞戰爭又不是俄羅斯主動挑起來的,是格魯吉亞挑起來的。


歷史背景


先說南奧塞梯的問題,南奧塞梯人和格魯吉亞一直都不和,十月革命後,南奧塞梯成為 孟什維克派的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的一部分,南奧塞梯有自己的語言,但是俄語和格魯吉亞語也是官方語言之一。鱷魚是唯一的行政語言。

南奧塞梯一直維持著自治狀態。


1990年,南奧塞梯議會宣佈成立南奧塞梯蘇維埃民主共和國,格魯吉亞宣佈取消南奧塞梯自治地位,然後格魯吉亞警察就和當地民眾爆發衝突,1000人死亡,十萬南奧塞梯人逃離家園。

1992年,南奧塞梯宣佈公投,公投結果是絕大部分南奧塞梯居民支持獨立。


由於戰事擴大,格里吉亞與俄羅斯以及南奧塞梯簽訂了達戈梅斯停火協議,組成了由俄羅斯,格魯吉亞以及奧賽題的混合為何部隊,後來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也派遣了一個團隊來到格魯吉亞,監督部隊的維和行動。

此後和平一直維持到2008年。


戰端


2004年,薩卡什維利成為格魯吉亞總統,剛上臺不久就提出了一個“三階段計劃”,結果被南奧塞梯拒絕。

格魯吉亞政府在距離俄羅斯跨高加索公路的茨欣瓦利10公里處設立了一個警察檢查站,並且派出特種部隊和內務部隊到檢查站隔離了南奧塞梯,南奧塞梯政府立即行動,逮捕了50名格魯吉亞士兵,後來釋放了。

此後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衝突越來越大。


2004年7月11日,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再次同意停火,四天後在莫斯科簽訂了協議書,規定南奧塞梯非軍事化,格魯吉亞撤出除了500名維和部隊以外的所有軍隊,11月5日,非軍事化達成一致。


2005年9月20日,格魯吉亞軍隊用迫擊炮攻擊了南奧塞梯首府,同時格魯吉亞議長威脅要終止1992年達成的停火協議。

2006年11月12日,南奧塞梯舉行了獨立投票,99%的南奧塞梯人支持獨立。


格魯吉亞當時想加入北約,但是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將會影響到俄羅斯的安全。薩卡什維利執政下的格魯吉亞頻頻走擦槍走火的路線。

2008年7月15日,俄羅斯在北高加索地區進行軍事演習。而另外一邊,美國支持烏克蘭,阿塞拜疆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做多國軍事演習。


2008年8月1日,南奧塞梯和格魯吉亞開始了零星的交火,雙方互相指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

8月3日,衝突加劇,南奧塞梯開始疏散首府的居民。

8月7日到8日,格魯吉亞突然出兵,突擊南奧塞梯,並且直接炮擊了俄羅斯維和部隊的營區,南奧塞梯方面即為憤怒,指責格里吉亞發動攻擊,違反了幾個小時前格魯吉亞自行宣佈的單方面停火聲明。

俄羅斯媒體表示,格魯吉亞錯誤的認為北約會出兵支持格魯吉亞佔領南奧塞梯,魯莽的做出了破壞停戰協定的事情。

格魯吉亞的攻擊導致13名俄羅斯維和士兵死亡,150名士兵受傷。


俄羅斯的反擊


8月9日,俄羅斯迅速派遣了大批的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和榴彈炮趕往衝突區,佔領了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並且開始轟炸格魯吉亞控制地區。

俄羅斯傘兵部隊迅速被部署在南奧塞梯地區。

俄羅斯的猛攻導致格魯吉亞軍隊節節敗退。

10日,俄羅斯部隊已經控制了南奧塞梯首府的大部分地區,並且和格魯吉亞在市郊展開激戰。

俄羅斯宣佈在黑海擊沉一艘格魯吉亞導彈快艇。

同日,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宣佈單方面停火,希望和俄羅斯對話。


8月11日,俄羅斯維和部隊司令要求駐紮在阿布哈茲的格魯吉亞守軍投降,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發誓不會投降。

俄羅斯派遣坦克直接深入到格魯吉亞境內,俄羅斯軍隊迅速畢竟,已經開始威脅到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


8月12日,格魯吉亞炮擊用來撤離難民的道路。

8月15日,經過美國周旋,格魯吉亞停火。

8月22日,俄國防部長宣佈俄軍撤離南奧塞梯。


評價


從薩卡什維利這個人來看,此人本身就很激進,看看他此後乾的事就知道了,他卸任格魯吉亞總統以後,直接跑到了烏克蘭,跑到烏克蘭敖德薩州當上州長,一國總統卸任在另外一個國家當上了州長,也算是奇聞了。

結果後來和波羅申科鬧翻,被剝奪了烏克蘭國籍,趕出了烏克蘭


然後澤連斯基上臺,又恢復了此君的國籍。

薩卡什維利把寶壓在北約會對俄羅斯採取軍事行動,北約又不傻,美國人支持薩卡什維利,不是讓薩卡什維利搞出世界大戰來的。再說這次開火,是格魯吉亞先開火,並且數次違反停戰協定。

尤其是不智的是,炮擊俄羅斯維和部隊軍營,為俄羅斯提供了藉口,然後被俄軍暴打。

北約當然不會為薩卡什維利這種人開啟戰端


李建秋的世界


北約幫了,只是格魯吉亞的政府軍太菜,不經打,總共才堅持了不到26個小時就被擊敗,北約的援軍都還沒出動格軍就已經戰敗了,連放個屁都比他們堅持的時間來得更久。

格魯吉亞戰敗主要是選擇時機不對。俄羅斯作戰部隊從師改旅大致從2003年到2007年,在2008年時候,俄羅斯已經完成了軍改,當時的俄軍戰鬥力剛剛好在巔峰。如果格軍提前一年或者推後幾年,可能俄軍的軍力也無法那麼強大。

其次,地緣劣勢太明顯。整個格魯吉亞在俄羅斯南方軍軍團覆蓋之下,而且周圍接壤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俄羅斯的盟友,這使得俄羅斯可以放心大膽的四面調兵而不會遭到外交干涉,這縮短了俄羅斯的集結時間。

第三,沒有知會北約國家(願不願意另說),當時北約距離格魯吉亞最近的軍事基地在阿富汗,總共也有幾千公里遠。而北約在阿富汗的軍事力量也不足以抗衡俄羅斯,即便北約能夠從阿富汗抽調兵力及時參戰,那麼也不可能是俄羅斯的對手。

不過呢,北約陳兵東歐,讓俄羅斯有了後顧之後,沒有繼續發兵滅國格魯吉亞,也算是對格魯吉亞的一種幫助了。


優己


當俄軍出現在戰場上之後,戰場的態勢發展就超出了格魯吉亞的預測,也超出了北約國家的預想,一切,都太快了。

首先,沒有人會想到俄羅斯的反擊會如此迅速,當格魯吉亞軍隊攻入南奧塞梯,還沒站穩腳跟之時,俄軍的坦克就已經衝到面前了,俄軍行動的迅速大大超出了格魯吉亞和北約的預測,以至於二者都沒有一個有效的預案,這也使得北約出兵幫助格魯吉亞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北約根本就沒做好幫助格魯吉亞的準備,甚至可能預案都沒有。

其次,格魯吉亞軍隊和俄軍的戰鬥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丟盔棄甲,一個高歌猛進。以至於格魯吉亞都沒有形成有效的抵抗,遍開始了潰逃。如果說當時格魯吉亞能勉強頂住俄軍的鋒芒,或者短時間內形成雙方膠著的態勢,這對格魯吉亞獲得西方國家的支持都能提供幫助,但奈何格魯吉亞自己也不給力,兵敗如山倒。俄軍一邊倒的進攻讓北約看不到幫助格魯吉亞有何希望,既然是沒有希望的事,北約自然也不會做了。

格魯吉亞被俄羅斯暴揍而北約卻隔岸觀火,也不能完全說是北約把格魯吉亞賣了,畢竟對於能坑俄羅斯的事,北約怎肯輕易錯過?但格魯吉亞自己太不給力,面對俄羅斯的進攻招架之力,使得戰爭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結局,還是僅需數日就能得到的結局。面對這樣的不給力盟友,北約“賣掉”格魯吉亞對其自身自然是利大於弊,何樂而不為?




小周戰爭影視


2008年,當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視著中國北京的時期。亞洲方寸小國格魯吉亞突然出兵進攻南奧塞梯斯共和國。(南奧塞梯斯實際上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州)。並且攻擊在當地的俄羅斯維和部隊。這讓世界為之震驚。

南奧塞梯斯背後的大哥老毛子。立即出動駐紮在北高加索的58集團軍。以泰山壓頂之勢給格魯吉亞一記重拳。打的格魯吉亞滿地找牙落荒而逃。格魯吉亞立即向西方國家求援。要求他們給予實質上的軍事援助。但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除了口頭上的譴責並無實質上的行動。這讓格魯吉亞大失所望。

政治強人斯大林和貝利亞都出生在格魯吉亞。格魯吉亞原本和俄羅斯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轟然倒塌以後。原先的加盟共和國各自紛紛獨立。以常人的眼光看格魯吉亞和俄羅斯應該關係不錯。但是為什麼發展到後來的兵戎相見呢?

這一切都要歸功咎於政治妄人薩卡什維利。親西方的薩卡什維利在西方的支持下。推翻了原先的謝瓦爾德納澤政府,徹底的倒向了西方。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支持下,甚至想加入北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徹底的激怒了俄羅斯。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的關係急轉直下。俄羅斯則扶持格魯吉亞國內,有獨立傾向的南奧塞梯斯和阿布哈茲。肢解格魯吉亞。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自認為有西方國家的支持。有恃無恐。

2008年8月8日。許多國家元首和政要都到北京觀賞四年一度的盛典奧運會。而就在此時格魯吉亞突然發難,突然出兵進攻南奧塞梯斯和當地的俄羅斯維和部隊。此時身在北京的硬漢普京大爺。立即命令俄羅斯軍隊爆錘格魯吉亞。面對俄羅斯萬鈞雷霆之勢。格魯吉亞立即向西方國家求援。要求以軍事力量援助格魯吉亞。但是西方國家除了不痛不癢的譴責以外,就是冷眼旁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肯定不會為了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發生正面的軍事衝突。這樣的後果和代價都是西方國家所不能承受的。顯然也不符合西方國家的國家利益。格魯吉亞只是北約國家的一個馬前卒。說白了格魯吉亞就是西方國家圈養的一條狗而已。其目的就是噁心掣肘俄羅斯。再有當時的格魯吉亞並不是北約成員國。北約國家在法律上沒有保護格魯吉亞的義務。當然這只是西方國家冠冕堂皇的說辭而已。

格魯吉亞在被俄羅斯暴打以後,只有獨自舔舐自己的傷口。曾經的政治小丑薩卡什維利。後來的結局淒涼。被西方國家出賣還幫著數錢。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說“世界不可以欺騙美國。只有美國能欺騙全世界”。這種赤裸裸的政治觀點,恰恰是西方國家的精髓。這也是格魯吉亞為什麼被拋棄的原因。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廣元飛龍


2008年8月8號,奧運會當天凌晨,格魯吉亞軍隊迅速包圍了當時被俄羅斯控制的南奧塞梯地區,直接圍攻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當時毫無防備的南奧塞梯軍隊和在當地的俄羅斯維和軍被打的措手不及。格魯吉亞戰爭爆發後,俄軍只用了10天就徹底打敗格魯吉亞軍隊,並在國際調停下籤署停火協議撤軍。

格魯吉亞的戰爭的後果是,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在俄羅斯的支持下獨立。格魯吉亞與俄羅斯斷交,不但兄弟做不成了,而且是反目成仇。格魯吉亞戰爭看起來是一場主權和反分裂戰爭,實質上則是北約與俄羅斯戰略矛盾激化的結果。北約的無止境東擴已經激怒了俄羅斯,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問題只是個出氣口而已。

北約和美歐對格魯吉亞的明裡暗裡支持,讓格魯吉亞在南奧塞問題上出險招,把俄羅斯的軍事影響力當空氣,結果證明這是個致命的錯誤。很多人把2008年的格魯吉亞戰爭看作是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轉折點,從那以後,俄羅斯與西方的分歧越來越明顯,矛盾越來越尖銳,對抗越來越激烈。

整個格魯吉亞戰爭的發展過程中,美歐和北約都是幕後的操手,格魯吉亞政客則是他們手中的提線木偶。但俄羅斯決定給與格魯吉亞迎頭痛擊的時候,美國和北約卻被打懵了。因為他們根本不具備在格魯吉亞問題上與俄羅斯對抗的資本。同時也缺乏用軍事手段為格魯吉亞聲張權利的法律依據。

首先格魯吉亞不是北約成員國,不能享有北約集體安全保證權利。其二是,北約並沒有與俄羅斯放手一戰的信心和勇氣,何況格魯吉亞只是他們利用的戰略棋子,並不涉及美國和北約的核心戰略利益。北約怎麼可能為了格魯吉亞,去冒與俄羅斯發生全面戰爭的風險。不過,即使到現在,格魯吉亞仍然希望加入北約,也從未就2008年的戰爭責備北約。


高峰軍事觀察


2008年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奧運會之際,東歐小國格魯吉亞在西方的授意下悍然發動了對南奧塞梯的戰爭,開戰20小時就佔領了南奧塞梯2/3的面積,格軍膨脹了居然炮去駐紮在南奧塞梯的俄羅斯維和部隊,打死俄維和士兵數十人。這一消息使遠在北京的普京大怒,立刻返回莫斯科,派出俄北高加索第58集團軍全面出擊,僅三天就把格軍趕出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直逼格魯吉亞首都比利斯,被迫簽訂和平條約,接受南奧塞梯獨立。既然格魯吉亞是在西方的唆使下對南奧塞梯出兵的,那為什麼北約不派兵支援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從道義上講是格魯吉亞失信於人,而俄羅斯是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被迫還擊,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反擊大多持默認態度。還有就是俄羅斯距離格魯吉亞太近了,還沒等北約反應過來仗己經打完了。另外當時的格魯吉亞尚未加入北約,北們缺乏出兵的藉口,而俄羅斯的立場十分強硬沒有迴旋餘地,畢竟俄羅斯是核大國,軍事實力是很雄厚的,北約也沒有把握,即使贏了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最後就是俄羅斯的石油資源豐富大量出口歐洲,經濟受制於人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自家都忙不過來那還有精力去管別國的事。


黃1726336


北約為什麼不幫格魯吉亞呢?因為幫助格魯吉亞得罪俄羅斯根本就不在北約的計劃之內!

在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中,格魯吉亞輸就輸在低估了俄羅斯的實力,高估北約的決心。作為一個前蘇聯分出去的一個小國,不知道是是哪根筋搭錯了,在俄羅斯門前動手,就是在白送助攻。



敵我力量懸殊。格魯吉亞全國2萬的軍隊派了1.5萬去參加了此次戰役,而俄羅斯派出的僅是第58集團軍。從俄羅斯出兵的那一刻開始,勝負就已經決定了。北約如果派兵支援格魯吉亞的話,已經不是作為後援這麼簡單了,而是要和俄軍面對面硬剛了。為了一個小國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很不值當”。



戰爭時間短。無論是格魯吉亞的先發制人,還是俄羅斯的增援,雙方軍隊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既定目標。格魯吉亞軍隊在20個小時內就攻佔了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從梅德韋傑夫下令支援南奧塞梯到第58集團軍到達茨欣瓦利只要可2個小時20分鐘。雙方都進行了一場閃電戰。雖然在俄格戰爭中,留給北約的時間很短,但是這完全能讓那群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聯合軍有所反應,至於為什麼他們最後看著俄軍殲滅格軍,我想正是因為北約根本不想和俄羅斯正面衝突。



俄羅斯境內至今保留著上千枚核武器,這些底牌能讓它在世界範圍內橫著走。格魯吉亞自認為有美國的支持可以無法無天,但殊不知華盛頓對這些核武器都有所忌憚。小國不可妄自菲薄,但也不可夜郎自大。拋開南奧塞梯重大的戰略地位不說,俄羅斯不可能會讓北約的勢力指染黑海。這一仗俄軍出擊並不意外,意外的是格軍的出擊!


局貓財經


格魯吉亞地處油氣資源豐富的裡海灣和高加索山南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獨立以後,就成為北約合圍俄羅斯的重要支點。北約東擴後,格魯吉亞為了謀求加入西方陣營,在北約唆使下,借南奧塞梯獨立問題,不斷挑戰俄羅斯。

2008年奧運開幕日,兩國打了起來。這場戰爭,俄羅斯僅用五天就解決了戰鬥,又稱“五日戰爭”。

(完成軍事行動任務後的俄國士兵)

不過,一直被格魯吉亞視為靠山的北約,整場戰爭都始終沒有幫助格魯吉亞。這是怎麼回事呢?

格魯吉亞和俄羅斯原本同屬前蘇聯下的加盟共和國,理應親如兄弟。但格魯吉亞似乎並不珍重這份友情。早在蘇聯解體時,最早宣佈獨立的加盟國,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就是格魯吉亞。

1991年12月獨聯體成立時,格魯吉亞也是遲遲不肯加入。直到境內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和南奧塞梯自治州的獨立運動難以控制,才求助獨聯體仲裁,請求俄羅斯出兵維和。

格魯吉亞面積僅6萬多平方公里,面對強大的俄羅斯,原本心懷敬畏,不敢造次。但美國進入外高加索之後,對其的拉攏和支持,讓它不由自主挺直了腰桿。再加上1994年加入北約“合作伙伴計劃”,各北約盟國不斷向其提供軍事援助和技術合作,格魯吉亞對俄羅斯的態度,便開始強硬起來。

薩卡什維利上臺後,完全倒向美國,迫切要求加入北約,強烈希望收回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因此,開始挑戰俄羅斯底線。

(薩卡什維利)

殊不知,在吸收獨聯體國家加入北約問題上,美國和歐盟各國意見並不統一。俄羅斯的戰略防禦底線尚不明朗。如果因為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發生了正面對抗,這是美國不願意面對的。

所以,他們只是把格魯吉亞當作試探俄羅斯的棋子,支持格魯吉亞不斷挑釁俄羅斯。

一個默許的態度,一個鼓勵的眼神,就讓急於表現的薩卡什維利心領神會。他不顧奧運會開幕,在2008年8月7日22時,出動軍隊,向南奧塞梯首都茨欣瓦利發起了攻擊。

在打垮數百人的南奧塞梯武裝,佔領茨欣瓦利後,薩卡什維利受到了美國的口頭讚揚和承諾。格軍開始信心爆棚,又向駐紮當地的俄羅斯維和部隊發起了襲擊,打死打傷俄軍士兵數十人。

薩卡什維利原以為,正在奧運會觀看俄羅斯健兒們爭金奪銀的普京,無暇顧及南奧塞梯。格軍只需控制南奧塞梯,使迴歸成為既成事實,同時有美國和北約支持,普京也沒有辦法。

但是,俄羅斯卻在8月8日凌晨,格軍對茨欣瓦利發起進攻兩小時後,即成立作戰指揮部。下午15時20分,俄軍第58集團軍已經到達茨欣瓦利,支援當地的俄維和部隊。

(前進中的格魯吉亞軍隊)

雙方正面交鋒僅兩小時,格魯吉亞軍隊便招架不住。薩卡什維利盼望的美軍卻遲遲沒有出現。格軍只能撤退,俄軍緊追不捨。

公路上的格軍坦克和裝甲車,成了俄空軍的活靶子。整個城區到處是格軍損毀的坦克、戰車。俄羅斯的火炮打得格軍傷亡慘重,潰不成軍。

薩卡什維利的求助四處碰壁。面對殘兵敗將,他只能惱羞成怒地抗議和呼籲。眼睜睜看著俄羅斯的轟炸機,把格魯吉亞的軍工設施炸了個遍。

幾天後,國際組織出面調停,俄羅斯才宣佈戰爭結束。同時還正式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

偷雞不成蝕把米,格魯吉亞沒有如願把北約拖入戰爭,導致最終的慘敗。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當今世界,俄格戰爭或者說俄格矛盾並不是一個特殊現象,而是一種普遍現象。為什麼很多國家都會像格魯吉亞和烏克蘭那樣,被西方世界出賣了還幫著數錢,猛一想的確是很讓人無語和無法理解的一件事。但仔細分析一下,卻也是可以解釋的,但也僅僅是能夠解釋而已。

一、“以鄰為壑”的見識制約了格魯吉亞人的國家意識

為什麼俄羅斯周圍的國家都喜歡“以鄰為壑”,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大課題,這裡面也許真的有俄羅斯自己的原因。但我們也不能忽略整個的世界局勢和羊群效應。

在整個世界還是以西方世界為主導的情況下,很多國家會認為跟著西方混是一個必然的正確選擇,既然多年的歷史仇怨解不開,那就要積極的尋求西方的幫助,讓這個世界“最大的拳頭”西方俠客替自己說話,去砸爛俄羅斯這個近在咫尺的大惡人。

這種想法帶有普遍性,格魯吉亞有,烏克蘭有,波蘭有,波羅的海三國也有。

至於這種想法對不對呢?也很難說。不過在俄羅斯一再證明“他的拳頭也不小,剛剛好可以把身邊的小夥伴挨個收拾”以後,我覺得現在還有哪個國家這麼固執就不對了。

二、俄羅斯、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就像一個“俄羅斯套娃”

俄羅斯、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很有點如今歐盟、英國和北愛爾蘭之間的那種關係。形象點,都有點像一個一環套一環的“俄羅斯套娃”。1991年,趁著蘇聯的解體,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格魯吉亞搶先獨立了出去,覺得還是自己過日子來的爽快。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在格魯吉亞內部,還有一個南奧塞梯,南奧塞梯在比格魯吉亞謀求獨立更早的1989年就打算跟俄羅斯境內的北奧賽梯合併了。這就產生了一個悖論:格魯吉亞自己要獨立,那憑什麼就不許人家南奧塞梯獨立呢?這個從道理上是講不過去的。

三、美國的本性和歐盟國家的觀念讓格魯吉亞成為一個棋子

1.早在1994年,格魯吉亞就加入了北約的“和平合作伙伴關係”,但一直都不是北約的成員國。在這裡,格魯吉亞人也是和當年的伊拉克人一樣,都會把美國和西方當成它們天然的救星,把加入北約當成能嚇唬住俄羅斯不動粗的保障,不說是一種天真幼稚吧,也一定是一種一廂情願的可笑做法。

2.試問這個世界上,有幾個國家是美國兩肋插刀拔刀相助過的?也許以色列是個例外,但那是因為猶太人本來就掌控著美國的政治權力的緣故,你其它國家能比嗎?

美國多年的行事風格一向是有便宜就佔,沒便宜就算,凡是符合自己利益的就祭出自由民主的旗號大打出手,凡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背信棄義,甩手就走,你瞧如今的庫爾德人大概對這一點是感受頗深的了。

3.歐洲國家一方面覺得俄羅斯塊頭太大,又有蘇聯那麼一段“黑歷史”,所以就很希望真的能把這個臥榻之側的北極熊肢解了。而另一方面,對北極熊的恐懼又深深的根植在每一個歐洲人的心底。

對於德法來說,其實俄羅斯現在在實質上不但不對他們構成威脅,反而還以石油天然氣的輸送等方式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經濟依賴。

很有點矛盾的心理讓歐盟國家對俄羅斯有點恨不起來的意思,想說愛熊不容易,想說恨熊也迷離。

4.綜合以上四點,格魯吉亞對美國和歐盟國家來說,只能是一個棋子,而你是不需要跟棋子它講義氣的。棋子只有利用的價值,沒有為它兩肋插刀的義務。

打個比喻,比方說有一個人拿著棍棒去打狼,那棍棒就純屬那個人的一個武器或工具,如果狼咬住了棍棒不撒口,那人當然是樂意自身得到安全保障的,難道還會為了救他的棍棒而拿自己的腦袋去試狼吻?

四、過於膨脹的民族仇恨讓格魯吉亞變成了衝動的魔鬼

洗腦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一個國家都是很可怕的。本來在謝瓦爾德納澤的領導下,格魯吉亞還是清醒過一段時期的。但經過西方策劃的顏色革命以後,格魯吉亞馬上就進入一個“懵懂”狀態,接著親西方的薩卡什維利上臺,就開始一心親西方,跪求加入北約,不再顧忌俄羅斯想法的轉化過程。

兩個民族間歷史的恩怨只能說是一個說辭,想徹底投入西方的懷抱,從此也在西方“天堂裡”討杯水喝,才是格魯吉亞人的真實訴求。

但為了討好西方,就必須讓自己顯得苦大仇深,於是以卵擊石,以小博大,不顧自己國力的弱小就向強大的俄羅斯頻頻示威,幻想著趁著俄羅斯一個不留神就能從熊抓下掏出南塞奧梯小寶寶的冒險也就開始了。

五、時間和空間都讓西方來不及反應

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的這場戰爭即“俄格戰爭”從2008年8月8日爆發,到8月18日俄羅斯軍隊撤出格魯吉亞,不過僅僅十來天的時間。格魯吉亞打南奧塞梯出手很快,而俄羅斯軍隊打格魯吉亞出手更是快如閃電。其實雙方都是蓄力已久,一旦觸發,自然都是勢不可擋。但相比於俄羅斯軍力的強大,格魯吉亞的那一點兵力確實不堪一擊。這場仗打完,格魯吉亞軍隊215人死亡,1496人受傷,4人失蹤;俄羅斯軍隊74人死亡,171人負傷,19人失蹤。另外還有1600人的南奧塞梯平民死亡。戰爭的結果,南奧塞梯獨立,阿布哈茲獨立,格魯吉亞偷雞不成蝕了兩把米。

六、就算西方來得及反應,他們也不會真的出兵幫助格魯吉亞!

為什麼要這麼肯定呢?這是因為,既然對美國和西方來說,格魯吉亞只是他們用來擠壓俄羅斯的一個棋子,那麼當這個棋子真的有難時,他們並不會再把自身壓上去跟俄羅斯對賭。因為他們的手中還有大把的棋子可以利用。烏克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哪一個棋子都能別了俄羅斯的馬腿,又何必為了一個棋子而把自身至於危險境地呢?


想明白了這一點,那麼就知道格魯吉亞當初收復南奧塞梯的決定是多麼的衝動,在只是得到美國和西方的口頭承諾,根本就沒有實際後援的情況下,自己這個“小卒”拼命的去過河往前拱,結果在對方的車馬炮的聯合絞殺下送了小命,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了。

俄羅斯的表現,讓美國和西方大吃一驚,這才奠定了自己後來這十來年俄羅斯的軍事底氣。後來普京在敘利亞敢於亮劍並把戰爭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也許都跟這次戰爭的亮麗出彩有著某些關係吧。


題外話:

我們可以把這個世界大致劃分一下,西方圈、東部亞洲圈、中東圈、斯拉夫及高加索圈、非洲圈和南美洲圈。我們可以看出,這幾個圈圈現在只有西方圈算是一個整體,其它各圈都基本上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誰跟誰都有著一股子說不出的怨氣。

不過也不能因此就認為西方世界就進化的高級,懂得“家和萬事興”的大道理了。這也許是因為它們早就打在前面了,一戰、二戰、那打的可是比哪個圈圈都慘烈。大場面、高密度的戰爭或許使得西方世界懂得了,大家這樣打來打去其實什麼都得不到,不如大家一起“北約”,一起“歐盟”來的實惠、實在。而其他圈圈都是隔幾十年打一架,打完架很快就忘記了身上傷疤的苦痛,而只記得彼此的仇怨,於是一有機會,就非得再重新打上一架不可。


有趣的是,斯大林是格魯吉亞人,而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對此你又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關注】蛙眼看天下,專注國際領域的風雲變幻,帶你深刻挖掘世界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希望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天天風雲榜


2008年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時格魯吉亞只是北約獨立夥伴行動計劃國 並非北約會員國 北約沒有參戰的理由 談何出賣

格魯吉亞是在2004年10月29日成為格魯吉亞的獨立夥伴行動計劃國。

根據北約網站

NATO.INT

的介紹,獨立夥伴行動計劃國為:為有意加入北約的國家提供如何進行國內改革一般加入北約的合作機制。

簡單說,獨立夥伴行動計劃,就是讓有意加入北約的國家如何改革國內國防安全等問題,以便和北約進行對接的指導規範。

獨立夥伴行動計劃,主要包括:國防安全軍事、公共信息、科學和環境、民事應急計劃、行政安全保護和資源問題等。

獨立夥伴行動計劃,就是對接北約。對接完成就可以加入了。這就是獨立夥伴行動計劃的存在意義。

北約第五條集體防衛措施僅限於北約成員國

”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因此,締約國同意如此種武裝攻擊發生,每一締約國按照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所承認之單獨或集體自衛權利之行使,應單獨並會同其他締約國採取視為必要之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協助被攻擊之一國或數國以恢復並維持北大西洋區域之安全。此等武裝攻擊及因此而採取之一切措施,均應立即呈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安全理事會採取恢復並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時,此項措施應即終止。“

締約國,即北約成員國。

在格魯吉亞沒有成為北約成員國之前,格魯吉亞只能單獨在軍事上對抗俄羅斯,北約最多隻能給予政治上的支持,而不能進行參戰。

目前格魯吉亞已經脫離獨立夥伴計劃 正在加入北約

2019年3月25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表示:希望格魯吉亞繼續做好準備,儘早加入北約。

斯托爾滕貝格對格魯吉亞承諾將國防開支提高到2%GDP表示歡迎,並要求格魯吉亞繼續在國防、司法等領域繼續推進改革,以對接北約的要求。

格魯吉亞表示在2021年前實現加入北約。

格魯吉亞加入北約,還在於格魯吉亞是以現有土地,還是包括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兩地這個關鍵點。

若作為北約成員國的格魯吉亞不包括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格魯吉亞難以收回這兩個土地,等於變相承認其獨立;若是包括,無疑是加大地區安全局勢,北約將被迫參與格魯尼亞對這兩個地區的戰爭。

最好的辦法就是含糊其辭,不需要點明。在烏克蘭也成為北約成員國時,格魯吉亞既可以收回這兩個地方。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