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發行快馬加鞭!資本市場追捧“長三角”概念

種種跡象顯示,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正悄然加速。財政部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2020年發行地方債券12230億元,同比大增逾56%。

日前,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佈了《中證分區域地方政府債指數系列編制方案》,覆蓋多個區域和省份,反映相應區域、相應期限地方政府債的市場表現,其中,與長三角地區相關的指數達12條。

地方債發行快馬加鞭!資本市場追捧“長三角”概念


長三角地區相關指數達12條

“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江浙滬以全國2%的土地面積、10%的人口,貢獻了全國約五分之一的GDP,江浙滬的經濟增長是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甄投資產投資副總監李玄軼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具體來看,江浙滬GDP合計約20萬億元,佔全國的比重約為20.22%,其中有6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16個城市GDP超過5000億元。”

“同時,江浙滬的財政收入也至關重要。2018年至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國對外出口下降,經濟增長放緩,國家實施了減稅降費,總規模達2萬億元,財政赤字率創2004年以來新高。僅在2018年,江浙滬三地共計上繳中央財政3.09萬億元,佔中央財政總收入的16.9%,如果只計算中央財政的地方收入部分,該佔比高達31.6%。”李玄軼進一步指出,“此外,江浙滬地區的消費、進出口,以及教育、科研和尖端製造,大多處於全國領先水平,資本市場對江浙滬地區的經濟景氣情況一直保持重點關注。”

談及地方債,李玄軼稱,“去年四季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提前下發了組織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通知,作為財政政策的重要調節手段之一,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擴容,再次擴充流動性,刺激地方經濟建設和投資。2020年,預計地方政府債新增規模可達3.5萬億元,預計將帶動約5萬億元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與市場高關注度相對應的是,在此次發佈的中證分區域地方政府債指數系列中,與長三角地區相關的指數達12條,分別是:1-5年長三角地債、1-5年江蘇債、1-5年浙江債、1-5年安徽債、1-3年長三角地債、1-3年江蘇債、1-3年浙江債、1-3年安徽債、長三角地債、江蘇債、浙江債和安徽債。

據悉,該系列指數的樣本空間由滿足兩大條件的債券構成:一是債券種類為在滬深交易所或銀行間市場上市的地方政府債(不包括定向發行的品種,債券幣種為人民幣);二是付息方式為固定利率付息或一次還本付息。

值得關注的是,指數樣本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每季度調整一次。定期調整的相關規定是,中證分區域地方政府債指數系列樣本每季度調整一次,定期調整生效日為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首個交易日,定期調整數據提取日為生效日前一個交易日。同時,還有臨時調整,如當樣本券發生暫停上市、摘牌等事件,視情況自事件生效之日起剔除出指數。


“新基建”、科創成焦點

“地方債發行向長三角一體化傾斜是趨勢。”巨豐投顧投顧總監郭一鳴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同時,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地區有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郭一鳴進一步表示,“就股市而言,隨著新經濟的發展,科技產業是首先應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隨著科創板的設立,相關創新研發會有更好的資金來源,區域內重點科技企業會受益。其次,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港口、鐵路、公路、空港等一體化是基礎,包括交運物流等行業會有較大的機遇。此外,除新技術研發應用外,我們認為,率先開展智能汽車測試、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應用等方面有望略超預期,相關概念機會也可重點跟蹤。”

“重點關注新基建領域。”李玄軼認為,按照傳統經驗,我國基礎設施投資每增加1萬億元,能拉動GDP增長約0.5個百分點,但近幾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推行貨幣財政雙寬鬆的政策,疊加通貨膨脹的影響,單純增加投資邊際效用越來越低,能夠拉動的經濟增長有限。同時,傳統的土地財政由於房價的制約,向上空間也有限,而道路、橋樑、軌交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漸趨於飽和。

“既然如此,更需要把錢用在產出更為高效的領域,更能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型產業中,這也是年初以來大家重點關注新基建的原因。”李玄軼稱,“結合貨幣政策,從去年開始,央行除降準降息外,還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以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等手段直接或間接地促使市場利率下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少企業經營負擔。從中債長三角指數近一年來的收益也可看出,利率下降趨勢明顯,降息效果正在體現。”

李玄軼進一步解釋稱,所謂“新基建”主要指七大領域,包括5G建設、特高壓、高鐵和成績軌交、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當下,全球受到疫情的衝擊,恢復經濟增長任務艱鉅,短期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就業,且長期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非‘新基建’莫屬”。


長三角主題基金可關注

除此次發佈的長三角地區相關的指數外,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佈的長三角相關指數還有7個,分別是中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主題指數、中證長三角龍頭企業指數、上證長三角龍頭企業指數、中證摩根長三角策略指數、上證長三角領先指數、中證交銀理財長三角指數和中證長三角領先指數。

從存量基金看,“添富中證長三角ETF”跟蹤的是中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主題指數。該基金髮行時曾備受關注,基金首募規模達64.29億元,成為同期發行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產品之一。根據天天基金網的數據,近半年來,滬深300指數累計下跌4.67%,而該指數同期跌幅為3.29%,小幅跑贏滬深300。

此外,以“長三角”命名的公募基金還有“中海魅力長三角混合”。該基金成立於2016年3月,截至去年底,規模為0.89億元。根據2019年四季度報告,該基金的投資策略包括資產配置、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權證投資策略。

股票投資策略方面,該基金對於註冊地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或直接受益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債券投資策略則包括久期配置、期限結構配置、債券類別配置/個券選擇。

“國內改革開放穩步推進,市場對中國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信心不斷增強,在此背景下,本基金在報告期主要配置了TMT、新能源、醫藥和消費行業中與長三角關聯較大的公司。”中海魅力長三角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於航在去年四季報中表示。


記者:何思

地方債發行快馬加鞭!資本市場追捧“長三角”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