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春耕時節“春收”忙

春耕春播時節,當許多農民忙著耕地、播種時,民勤縣日光溫室種植戶已提前享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3月5日,記者在蔡旗鎮高廟村日光溫室示範園看到,成片的蔬菜大棚在陽光下泛著銀色漣漪,棚內茄子油黑髮亮,辣椒青翠欲滴,村民們正忙著採收、搬運、過秤、裝車,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趙棉花經營的日光溫室辣椒自去年12月中旬上市以來,已採摘銷售3600多公斤,價格一直攀升。“雖然受疫情的影響,但銷售量還是不錯,短短兩個多月,已收入1.7萬多元,如果全賣完的話,一棚辣椒能賣到3.6萬元左右。” 趙棉花說。

和趙棉花一樣,雙茨科鎮頭壩村日光溫室種植戶李大榮同樣沉浸在豐收的喜悅裡。由於茬口安排科學,李大榮的溫室內碩果累累,成熟的西紅柿像紅燈籠點綴在綠葉間,煞是喜人。“我種植的西紅柿色澤好、口感甜、硬度大,以每公斤8元的價格被西安、寧夏等地的客商提前搶購。” 李大榮邊採摘西紅柿邊說。

近年來,民勤縣把日光溫室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發展,作為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實現產業振興的有力舉措,按照結構層次更加合理,定位目標更加明確的原則,分層次、分梯度推進,經過多年的佈局和精心培育,規模和效益實現雙提升、雙豐收。

根據不同區域特色、作物品種結構和市場消費需求,因地制宜、因地種植、因園施策,精準定植、精準投入、精準管理,利用“時間差”“季節差”“空間差”和“品種結構差”,重點推廣以茄果類和瓜類為主的一年兩茬、一年一大茬栽培模式,擴大以西葫蘆、小乳瓜、西甜瓜為主的一年三至四茬高產高效種植茬口模式,差異化生產,錯峰上市,變春耕為“春收”,實現收益最大化。目前,民勤縣建成日光溫室3.6萬畝,棚均年純收入2.68萬元以上。

本報全媒體記者馬愛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