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氣溫多變,土雞養殖“四項措施”應注意,越早知道越好

摘要:初春氣溫多變,土雞養殖“四項措施”應注意,越早知道越好。

初春氣溫多變,土雞養殖“四項措施”應注意,越早知道越好

從立春到春分期間統稱早春,一般在每年的2月上旬到3月下旬左右,前後不會差幾天。這個時期雖然已經進入春天,但寒冷的冬季並未完全褪去。此時,氣候多變,溫度忽高忽低,也是各種滋生病菌最佳是時期,偶爾還會發生寒流侵襲。大家都知道,農村散養土雞,基本上都是白天野外散放,夜間趕回雞棚休息,每天都要經歷兩個不同環境,此時,如果不加以注意,雞會感染一些病菌。那麼早春養雞應該注意哪些事項?現將多年飼養土雞總結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各位朋友們!供大家參考。

一、雞棚保暖

雞對溫度非常敏感,溫度過低極易發生感冒。早春晝夜溫差相對較大,尤其是農村山區,早晚還在結冰,中午溫度有時能達到20℃。因此應採取適當措施改善棚內溫度,農村散養雞場比較常見幾種如,關閉門窗、增加飼養密度、夜間蓋草簾、生爐子取暖等。

初春氣溫多變,土雞養殖“四項措施”應注意,越早知道越好

二、場地雞雞棚消毒

雖說消毒是貫穿整個養殖過程,但隨著春季來臨,萬物復甦,各類細菌也因此進入活動旺季。此時溫度偏低,土雞抵抗能力相對較弱。如果不及時消毒殺菌,病菌就會乘虛而入,感染整個雞群,後果相當嚴重。

初春氣溫多變,土雞養殖“四項措施”應注意,越早知道越好

三、棚內通風

可以說,寒冷的天氣土雞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棚內度過的,飲水與飲食也是在大棚裡進行的。飲食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掉落與雞糞便摻雜在一起,在棚內高溫的作用下迅速變質黴爛,釋放大量的氨氣、二氧化碳以及硫化物質聚集聚在雞棚內,易誘發雞群感染腸道及呼吸道疾病。因此,及時清理棚內雜物和排洩物,適度通風及時換氣,確保棚內空氣清新尤為重要。最好在中午陽光充足時打開門窗,太陽過去之前關閉門窗,如果溫度低於5℃時,也要適當升溫。

初春氣溫多變,土雞養殖“四項措施”應注意,越早知道越好

四、合理處理好溫度與溼度的關係

在提高室內溫度的同時,溼度過大同樣為寄生蟲與細菌提供有利的繁育條件。既要保持合理溫度又不能溼度過大,看似複雜的兩個問題,似乎很難同時做到。我們不妨試試用這個方法,白天雞戶外活動時,打開門窗,夜間利用換氣設備抽溼。

初春氣溫多變,土雞養殖“四項措施”應注意,越早知道越好

五、增強體質

經歷寒冬沒有青飼料補給,缺乏所需營養成分,造成體質較弱,免疫力下降,增強體質可有效抵禦疫病感染。做好免疫接種也不能忽略調節土雞自身免疫抵抗能力。增強體質最好方法就是提高飼料營養成分,在日常飼料適量增加豆粕、菜籽餅、乾草配比,補充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含量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初春氣溫多變,土雞養殖“四項措施”應注意,越早知道越好

結語:農村環境因所處位置不同存在氣候差異,應從當地情況出發,多留意雞群變化,採取相應的措施,改善土雞生活環境,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從而實現養殖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