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賞花品香不負春


節氣香事 | 春分,賞花品香不負春

題圖製作:蔡嵩麟

今日春分。宋代吳自牧所著《夢粱錄·二月望》中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春分即是仲春卯月之中氣,這一天太陽位於黃經0°的春分點,直射點在赤道上,從理論上說,全球晝夜等長。所以,古時又稱春分為“日中”、“日夜分”。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

節氣香事 | 春分,賞花品香不負春

《夢梁錄》吳自牧著

古代帝王在春分日祭天、秋分日祭地。民間則在春分前後賞花、社戲。《中華全國風俗志》寫道:“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也就是農曆的二月十五為花朝節,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今年花朝節雖已過,但春分前後仍為花季。晉人周處所撰《風土記》中說:“浙間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遊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文中的春序正中即春分日,因為春分這天正是春令90天的正中分。

古人賞花講究“觀花色、聞花香、賞花姿、品花韻”。又有談賞、曲賞、琴賞、茗賞、酒賞、香賞之不同,即借賞花為名的雅集形式之別。

節氣香事 | 春分,賞花品香不負春

《十國春秋》卷一百十五

據《十國春秋》卷一百十五載,南唐名士韓熙載好蒔花,有香花五宜之說:“對花焚香,風味相和也。木樨宜龍腦、酴醾宜沉水、蘭宜四絕、含笑宜麝,薝蔔宜檀。”簡單說,香花五宜就是賞五種花時宜品的五種香:賞桂花時焚龍腦香,可以借龍腦的清涼之氣,使桂花濃郁的香氣顯得更加清幽典雅。

酴醾為薔薇科植物,花小似玫瑰,其香濃郁奔放,賞酴醾所宜沉水香就是沉香,其香清淑內斂,如蓮花、梅英、鵝梨、蜜脾之類,此兩者相配,華美貴氣,清芬宜人。

蘭花花色淡雅,香氣清洌、醇正,被稱為王者香,其所宜之香稱為四絕,但香譜中未見有此香名,故疑為四棄香,倒是與蘭花的風骨品格也很相像。

節氣香事 | 春分,賞花品香不負春

《香乘》卷廿四

四棄香為四種棄物和合而成的文人用香,《香乘》卷廿四墨娥小錄香譜載:“荔枝殼、松子殼、梨皮、甘蔗渣,各等分為細末,加降真屑或檀香末同碾尤佳,梨汁和丸。”如小雞頭米大,捻作餅子或搓如粗燈草大,陰乾後焚燒。

蘭花象徵了儒家所追求德行高雅,堅持操守,淡泊自足,獨立不遷的人格理想;四棄香則體現了傳統文人化腐朽為神奇的儉德之美,兩者相宜清微澹遠,迥殊常品。

含笑為江南花木,別名含笑梅、白蘭花,花綻放時顯得含蓄而矜持。麝香為雄麝香鹿香腺囊所分泌的麝香酮結晶物,味辛而溫,甚是濃烈,被稱作“催情香”。兩者相宜即若屠隆《香箋·論香》所言:“焚以燻心熱意,謂古助情可也。”

薝蔔為梵語Campaka的音譯,意譯為鬱金,但多數觀點認為薝蔔是梔子花。宋代曾端伯所撰“名花十友”中,封薝蔔為禪友。檀香大家都比較熟悉,辛香凜冽,奶香濃郁,是佛事中重要的常用香料。薝蔔與檀香之宜,“當斯會心境界,儼居太清宮,與上真遊,不復知有人世矣。”

今日春已過半,賞花也好,品香也罷,莫負這春光大好,身心投入盡享自然之美吧。


節氣香事 | 春分,賞花品香不負春

今日見報版面

本文是作者為上海《新聞晨報》與《周到》APP物候日誌專欄撰稿原創文章,見報日同時在謙言益語頭條號、博客、百家號、微信公眾號德樂堂中推送全文未刪節版,未經許可請勿轉載盜用。

節氣香事 | 春分,賞花品香不負春

清 莽鵠立《執扇仕女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