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號先鋒∣劉嶺:以初心使命書寫區域軌道交通協同發展新篇章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風馳電掣的高鐵,不僅跑出百姓出行的新速度,也迸發出區域協同新動力。軌道交通作為區域交通綜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的“骨幹”和“血脈”,如何解決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城市群區域支撐構建安全、高效、經濟、綠色、便捷的多制式軌道交通體系,是劉嶺和他的團隊近年來一直為之不懈努力的目標。

人物檔案

劉嶺,男,197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大學博士,國家“萬人計劃”專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副總經理,長期從事軌道交通安全控制系統及智能交通技術研究,負責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研發課題等十餘項,主持完成高鐵列控關鍵技術研究及車載設備研製並得到廣泛應用,曾獲得中國專利獎銀獎、鐵道科技獎特等獎及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茅以升鐵道工程師獎、鐵路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獎等多個獎項。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依託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高鐵列控及信息技術深厚積澱,劉嶺帶領區域軌道交通創新團隊,堅守發展軌道交通民族產業的初心使命,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在智能交通領域開展多制式軌道交通協同運輸創新研究,打造區域軌道交通綜合運輸成套系統裝備,加快實現《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的“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勇立科技創新發展的潮頭!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創新就要迎難而上

佔領智能運輸發展新高地

隨著中國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快速發展,多種制式軌道交通呈現網絡化發展趨勢,傳統的單一制式軌道管理模式遇到瓶頸,區域內多制式協同運輸與服務成為發展新方向。“創新就要敢為人先,憑我們的經驗和實力,要拿出捨我其誰的勇氣,優先申報這個課題,搶佔這塊新高地。”就這樣,沒有絲毫猶豫,在中國通號的強力支持下,劉嶺帶領團隊全力申報這個“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中唯一的綜合型系統型課題——“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國家級科研項目申報向來競爭激烈,再加上區域軌道交通研究跨度大,涉及業務接口眾多,劉嶺和團隊面臨的創新壓力巨大,在短時間內拿出一套理論健全、可實踐性高、創新性強的申報方案成為團隊共同的奮鬥目標。“孤木不成林,僅憑我們一方的力量拿不出好的方案。”在項目申報初期的討論會上,確定了引入科研資源進行強強合作的策略。項目組成立後,為深入分析需求,劉嶺帶領團隊成員多次前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個主要城市群與業主溝通,經常上午在北京,下午在成都,晚上直奔上海……短期內足跡覆蓋十餘個城市,開展專題需求分析和技術討論二十多次。為增強項目團隊整體研究實力,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一流高校,組織重慶軌道集團、成渝客專公司等典型軌道交通運營單位,以及成都交研院、航天測控、通號城交公司等知名研究機構及裝備企業,組建涵蓋運輸、信號、通信、信息等多個專業的“產學研用”聯合創新團隊,為項目申報打下堅實基礎。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建立了專業化隊伍後,劉嶺立即帶領團隊成員投入緊張的項目攻關中,全體成員忘我投入、迎難而上,每天工作至深夜,在技術交流室度過了無數個週末。從2016年10月預申報開始,到2017年1月正式申報啟動,再到2017年3月申報方案正式提交,半年的時間項目團隊除了春節幾乎沒有休過週末,團隊成員說“晚上11點回家就算是‘早’下班”。特別是正式申報的53天裡,每天技術討論並更新方案,形成申報文件版本超過五十個。伴隨著一次次的技術碰撞,逐步把問題分解、把指標細化、把理論技術對應,由點到面、由面到體,逐步將申報方案的思路和內容具體化、系統化,創新性地將先進信息技術和多制式協同運輸深度融合,提出“業務一體化+實時智能聯動”總體技術路線,使申報方案技術先進、特色突出、可實施性強。為了充分展示項目方案技術及應用優勢,劉嶺帶領團隊成員一遍又一遍的演練至拂曉,目的就是力爭成功,做到百分百付出、於心無悔!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全情投入、全力付出,申報團隊最終以科學合理的研究路線、出色的方案彙報和精彩的現場答辯,得到評審專家一致認可,以較大優勢領先競爭對手,在公開答辯中贏得了這一國家級科研項目,搶佔了在區域軌道交通智能運輸領域研究發展的先機。

創新一定踏踏實實

落實思路想法依靠團隊力量

行百里者半九十,申報成功只是剛剛開始。劉嶺深知拿下國家課題既是榮耀也是責任。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是什麼,核心的技術指標如何實現,科研成果如何更好落地……這些問題時刻縈繞在他腦海中。

“目標清晰了,思路明確了,方法對路了,才是成功的前提。”這句話幾乎成為了那段時間他的口頭禪。在他的帶領下,項目團隊充分發揮北大、清華和西南交大等高校理論優勢,依託重慶軌道交通業主單位運營經驗,藉助公司院士工作站、運輸專項博士後團隊等技術優勢,加強過程管理,分解任務、明確要點、閉環追溯,採用“掛圖式實施”、“三級預警模式”等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在項目研究關鍵攻堅階段,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系統設計與裝備研發人員擰成一股繩,通過封閉研究加快了理論向裝備轉化效率,快速攻克技術難題。在公司領導的重點關注和大力支持下,組建運輸專項博士後團隊,顯著提升了協同運輸基礎理論研究實力,率先試點“風險抵押機制”,極大地激發了團隊成員工作積極性和協同創新能力,確保項目穩步有序推進。

在攻克技術難關的同時,劉嶺也將自己的團隊打造成了一支能打硬仗、作風頑強、勇於創新的隊伍,他經常說:“我們的技術人員都比較年輕,要多支持年輕人、激勵年輕人不斷前進,未來的鐵路事業發展才會大有希望。”每每遇到一些前瞻性的問題或者技術難題,劉嶺的辦公室變就成了“頭腦風暴”的課堂,他帶著團隊成員一起進行思考,交流研究思路並提出研究方法和方向,大家聚在一起,暢談自己的想法,前沿技術的研討常常持續到深夜……項目實施期間,團隊累計發表論文百餘篇,申請發明專利四十餘個,項目目前已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中期成果驗收,進入現場應用示範階段。

創新注重成果檢驗

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通過多年的研究,劉嶺帶領團隊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形成了覆蓋“城市軌道交通-市域/城際鐵路-高速/普速鐵路”多重軌道網絡,“時間—空間—資源—信息”四個領域,以及“運輸組織—安全保障—智能服務”三個維度的協同運輸理論體系,通過深入剖析區域軌道交通協同機理,建立了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應用系統方案;突破了多制式軌道交通協同佈局規劃、協同運輸方案精細化編制、全局RAMSI分析評估與增強等多個關鍵技術;完成了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成套系統裝備樣機研發,支撐區域總體運能提升15%、旅客跨方式旅行時間下降10%的目標。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項目成果投入應用為最終目標。劉嶺帶領團隊承接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體系應用研究》重點科研專項的具體研究任務,強化和重慶鐵路集團、重慶軌道集團等單位合作,圍繞重慶、成都、廣州、西安、溫州等地需求,構建“1+N”應用實踐方案,探索在各地運用實踐;響應國家千年大計,依託《雄安新區軌道交通系統創新技術合作協議》,開展協同運輸創新實踐研究;著手多項團體標準編制,積極跟蹤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一體化相關研究。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加強推廣區域協同運輸理念與成果。如何推動區域範圍內多種軌道交通協同發展也是世界各城市群、都市圈面臨的問題,項目團隊強化國際學術交流,再一次向業界提出軌道交通協同運輸的發展理念,積極參加IEEE智能交通國際會議、世界智能大會並發表“城市群軌道交通一體化及智能化發展”、“

基於虛擬耦合列車群的軌道交通動態列車編組與調度方法”等主題演講,向世界同行分享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智能服務解決方案,讓世界聽到中國領先的聲音。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隨著項目逐步應用,更多研究成果將不斷湧現,邊際效應也將進一步擴展。面對累累碩果,劉嶺謙虛的說:“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區域協同剛剛開始,未來的空間很大,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值得我們去努力。”

有銳氣、有朝氣、有闖勁!面向未來,劉嶺和他的團隊將始終堅持綜合交通創新理念,發揚求實創新拼搏奉獻的企業精神,踐行初心與使命,助力中國通號發展軌道交通民族產業,滿足人民大眾對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需求,助力中國城市群的快速發展。

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系統”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項目,面向城市群國鐵幹線、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獨立建設成網而導致總體運能提升卡脖子、旅客出行服務被割裂的發展現狀,基於系統論和協同論,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到軌道交通領域,基於大數據中心實現集運輸協同指揮、安全綜合保障、智能信息服務於一體的多制式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應急指揮成套系統裝備,提升區域複合路網總體運輸供給、增強全局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跨方式旅行服務質量。

團隊骨幹成員介紹

1 劉軍1980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信號院系統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2006年畢業即加入中國通號,從事過調度指揮系統(TDCS)、調度集中系統(CTC)、運營調度系統、城際綜調系統、全自動礦用運輸系統等系統的研發設計工作,曾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當前擔任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系統項目應用方案負責人,雄安系統創新項目課題負責人,負責區域軌道交通運輸組織與管控一體化理論技術和應用方案研究。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立足信號、服務運輸,管控結合、多元協同,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智能軌道交通。

2 張波1977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信號院系統所高級工程師。2000年畢業即加入中國通號,在列控車載ATP、市域鐵路信號系統、企業信息化等方面負責過工程設計、裝備研發、系統研究和標準制定工作,曾獲中國專利獎銀獎、鐵道科技獎一等獎及二等獎,多次獲企業先進工作者榮譽,發表論文20餘篇、獲發明專利授權6項和受理7項。目前擔任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系統項目系統設計負責人,負責區域軌道交通運輸與服務系統總體設計工作。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信號是基石、運輸是方向、信息是手段,科研人員需要耐住寂寞、砥礪前行!

3 劉結平1981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通信信息院設計二所副所長,正高級工程師。2000年畢業即加入中國通號,一直從事鐵路通信信息領域的工程設計、標準制定及相關科研等工作,先後擔任京滬高鐵、神華鐵路綜調系統、雅萬高鐵等多個重大項目技術負責人,曾獲鐵道科技一、二等獎,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項目課題三《區域軌道交通安全綜合保障關鍵技術及裝備執行》負責人,負責軌道交通一體化協同安全綜合保障系統設計與集成技術的研究。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科技創新沒有終點,接下來繼續堅定目標,砥礪前行,通過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完成基於統一平臺的區域軌道交通安全綜合保障子系統裝備落地及應用示範,從安全保障角度為區域協同運輸提供高安全、高可用基礎條件。

4 韋偉1989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信號院系統所博士後。加入中國通號後,從事過新型軌道交通列車協同運行控制、深度強化學習與列車自主調度關鍵技術、有軌電車信號優先方案設計與仿真模擬系統等研發工作,曾獲研究設計院科技標兵、勞動能手等榮譽,發表論文3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0餘項。目前任國科項目仿真系統研發與指標測試驗證負責人,負責多制式多業務區域軌道交通仿真測試平臺研發與指標驗證工作。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軌道交通是貼近普通民眾生活的服務行業,只有本著以人為本、便捷出行的理念,深入瞭解旅客需求,精準把握運輸服務的動態供需關係,才能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系統的綜合效能。

5 王瑩1991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信號院系統所博士後。主要從事區域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組織關鍵技術、適應客運需求的動態調度組織技術等研究工作,近2年發表論文7篇,其中sci論文2篇,申請發明專利6項。在項目中作為軌道交通運力資源配置與運輸組織決策關鍵技術骨幹,負責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核心理論及技術研究。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精細化、智慧化是軌道交通發展的重要特徵,如何發揮我國軌道交通大規模、多層次的網絡化運輸優勢是理論技術關鍵研究方向,也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關鍵所在。

6 李擎1989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信號院系統所博士後。主要從事過軌道設備健康管理、安全風險評估、智能運維等區域軌道交通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工作。曾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其中SCI論文3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在項目中作為安全綜合保障關鍵技術骨幹,負責區域軌道交通安全綜合保障關鍵技術研究。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區域軌道交通系統的多線路耦合與技術系統集成化高、覆蓋範圍廣泛、客運量大等特點,使得局部風險的傳播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對系統造成更加突出的影響。因此基於主動與預防性安全管理,構建精細化與精準化的安全綜合保障技術體系與手段,對於提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與高可用性的運輸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7 韓冰1981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通信信息院設計二所高級工程師。2006年畢業即加入中國通號,在通信、信息等方面負責過軟件開發、系統研究、工程設計和標準制定工作,曾獲發明專利授權1項、多次獲企業崗位能手等榮譽。目前擔任課題四區域軌道交通智能信息服務關鍵技術及裝備接口人,並作為團隊骨幹參與課題四的研究工作,負責需求分析以及跨制式虛擬票務和信用登乘等關鍵技術研究。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信息服務是信息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對軌道交通信息系統進行設計和研發過程中,要以旅客為中心,站在旅客的角度進行分析,才能實現主動的、定製化的綜合信息服務,讓人們的出行更加的方便和舒適。

8 李達明1986年出生,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通信信息院工程師。2011年畢業即加入中國通號,從事過CTCS3半實物仿真系統、敏捷運維繫統、平面無線調車系統、室內定位應急指揮系統等鐵路信息化產品研發工作。曾獲得中國通號十二五科技創新專項獎,發表多篇論文及專利。目前負責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系統課題4區域軌道交通智能信息服務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工作。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交通強國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決策,各種交通方式向一體化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共享交通,打造基於移動智能終端技術的服務系統,實現出行即服務的信息化模式已經成為趨勢,作為通號人,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區域軌道交通智能服務,是責任也是使命。

9 張曄偉1987年出生,中共黨員,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通信信息院信息研發所工程師。2013年畢業即加入中國通號,先後在CTCS-3列控系統及車載子系統自主化、智能樓宇、智慧沈北、海外鐵路信息系統項目中承擔重要模塊開發工作。目前負責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系統項目中路網態勢圖系統研發和實現,通過對區域路網宏觀態勢數據進行數據深度融合和綜合分析,利用各種智能算法進行路網態勢推演和智能決策輔助,進一步提高路網運營的集成化程度,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科研報國的使命擔當。

10 韓程1976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信號院副總工,兼通號粵港澳(廣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總工,自1998年畢業即加入中國通號,負責的調機自動化和調機自動駕駛、城市軌道交通ATC自動控制系統(CBTC)實現公司在相應領域產品零的突破。當前擔任區域軌道交通協同運輸與服務系統項目應用示範負責人,負責組織和推進項目研究成果落地。同時,作為公司下一代面向多制式公共交通智能一體化管控系統的設計總體,正致力於包含智能機電系統裝備和智能車輛的全產業鏈研發和在粵港澳大灣區工程推廣應用。多次榮獲工作標兵、先進工作者稱號。

通号先锋∣刘岭:以初心使命书写区域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個人寄語:

公共交通一體化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手段和技術發展方向,應將出行者和交通資源緊密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系統,通過高度智慧化的旅客出行服務和供需動態平衡算法實現出行需求與運輸資源的動態平衡,達到運輸效能提高和服務質量提升的雙贏。

新聞直通車

孟樂平同志當選中國通號工會主席

喜訊!中國通號定點扶貧縣正式脫貧摘帽!

這個節日屬於你!這些通號巾幗獲得表彰!

中國通號迅速落實中央企業支持配合北京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精神!

中國通號黨委常委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捐款

供稿:研究設計院集團 魏丹冰

審核:田鳳義

主編:彭治安

看完點在看☟☟☟ 是個好習慣!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