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會進行新陳代謝,當所有舊細胞都被新細胞代替時你還是你嗎?

天的那邊Z


時間

根據我的記憶,雖然人體細胞是處在不斷的更新之中。但是,骨骼和腦細胞是,一旦生成,不會變化的,否則,也不會有幾十年的記憶了。


aging74755260


人都會進行新陳代謝,當所有舊細胞都被新細胞代替時你還是你嗎?

這個問題與一個古老的悖論---忒修斯悖論類似。

特修斯之船是一艘木船,從駛出船廠的那一天起,每隔一段時間它就要更換一些舊的木板木料,當有一天,船的每一塊木料都被更換過之後,這艘船還是不是特修斯之船?或者,把那些被換木料再組成一艘船,儘管它可能不再適合航行,但是是否這艘船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呢?

亞里士多德認為可以用描述物體的四因說解決這個問題。構成材料是質料因,物質的設計和形式是形式因,形式因決定了物體是什麼。基於形式因,忒修斯之船還是原來的船,因為雖然材料變了,但船的設計——形式因——沒有變。

忒修斯之船的目的在神話中是裝載和運輸,在現實中的目的是證明和紀念忒修斯,雖然材料變了,但目的沒有變。

這裡邊涉及三層邏輯問題:

1、名與實的關係。由於人類思維的限制,命名與實物不一定能夠直接關聯,尤其是集合體的情況下。也是因為這種關係,才有了名家詭辯的白馬非馬。在這裡就是忒休斯之船這個名是一個集合概念,是多個木板或其他材料組合到一起滿足傳輸和裝載目的的,不能割裂開來看待。

2、從靜止與運動的觀點來看,命名發生在一個具體的時間點,而在命名之後會隨著時間進行改變,尤其是生命體,會成長會改變各種屬性等。單純用孤立靜止的眼光來看,它幾乎從命名結束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它自己了。然而,從運動發展的觀點來看,承載主要功用的主體一直都在。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我把忒休斯之船平分成兩個,再分別添加木板組成兩個新船,哪一個是忒休斯之船呢?有人可能會說兩個都是,也會有人說兩個都不是。只是個名字而已,哪個是忒休斯之船重要嗎?

3、從一般與特殊的關係來看,忒休斯之船不管如何修補,都脫離不了船這個一般概念。人也一樣,不管怎麼新陳代謝,都還是人。在這個大概念之下,組成人體的細胞,器官甚至思想都可能會發生變化,但是從時空連續性上來講,你還是你。

命名無疑刻舟,刻舟如何求劍?


無限奇異果


由於新陳代謝的關係,人體很多細胞都會被更新,但也不全是這樣,比如各種腺細胞是永遠不會死的,而腦細胞會在五歲左右更新一次就再也不會更新。

人之所以還是那個人,就是因為腦細胞不會被更新。

實際上五歲(第一次更新前)的人就是一個動物,我們常說的某些動物智力能達到四五歲小孩的水平,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只有腦細胞第二次更新才是真正的人,並一直保持到死。

所以題主說的問題都成立,看在什麼時間點去如何理解了。


觀上靈雲


是自己的,人體的細胞是會進行分裂的,有絲分裂是真核細胞(比如人的細胞)的基本形式,分裂成的2個細胞是完全一樣的,這是因為DNA是半保留複製的,再說了人體的細胞是不會被新細胞完全替換的,因為人體有一些高度分化的細胞,比如神經細胞,和心肌細胞,破壞後或喪失後就沒有了


大學生沫兒


這個問題問得挺好!

一個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

從絕對動態來看,這一刻的你永遠是獨一無二的,所處的時空,組成等等,都變化了,因此,你不是你了。

但是,作為個體的你,被認知,被讚譽或者鞭笞,是藉助什麼識別你是你,而不是別人呢?

你的身份證,你的相對固定的軀殼,他在一定時空,有其獨特性。

是不是很玄幻?


瀚海顧


是你不是你看記憶,只有記憶沒了你才不是你。


黃河208409052


人體細胞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隨著舊細胞的死去,新細胞則誕生。由於不同細胞代謝的時間和間隔的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說,在生理上,我們每七年就是另外一個人。七年過去,你就是你,但你也不是你了

。圍繞這個邏輯,會形形色色的答案。因為是全新的人,所以對於過去無需掛懷,所以現在的你,也可以在全新的想法和狀態下重新做出選擇。

全身細胞真的是七年一換麼?我們不同年齡段喜好不同,跟細胞的新陳代謝有關麼?

細胞的死去活來

人體一共有40~60萬億個細胞,我們需要通過細胞的新陳代謝活動提供能量,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細胞衰亡,也不斷有新的細胞出現。從細胞結構和功能方面來說,新細胞與衰亡的細胞是一樣的,因此並不會對人體有大的影響。只是當新陳代謝變緩,或是細胞發生變異,人體才會衰老或生病。因此,細胞的正常代謝,不會讓你變成一個不同的人。

金句中還提到細胞的代謝時間,“細胞每三個月替換一次”這個時間估算的如此精確,是正確的麼?細胞代謝的確有一個週期,但不是所有細胞都按照同一個週期來更新。

比如,皮膚上皮細胞的更新週期為28天,味蕾上的味覺細胞10天到2周更新一次,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更新是6天,腸粘膜細胞更新週期只需3天......

這只是部分細胞的新陳代謝週期,而且多為估算值,沒那麼精確。因為人體的細胞種類太多,每種種類的細胞數量也很大,情況複雜,比如,同一器官不同位置的細胞壽命不同,各人健康狀況不同,細胞更新速度也會不同,這也是為什麼年輕人手術後恢復較快,中老年人術後恢復慢的原因。因此,“細胞每三個月替換一次”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

人體細胞不僅不是三個月替換一次,還有些更換週期很長的細胞,比如心肌細胞,瑞典科學家2009年證明心肌細胞以每年1%的比率更新,年齡越大更新越少,從整個生命週期看,心臟要比人的實際壽命年輕4歲。

這意味著原先認為無法治好的心臟病或可通過促進心肌細胞更新的方式來治癒。有的大腦細胞是從不更新的,比如中樞神經細胞,自人出生之日就已設定好,無法增加也無法更新,年紀大後中樞神經細胞還會減少。中樞神經細胞的不變,也正是我們的記憶能長久不變的原因。

細胞種類、數量、更新時間如此多樣,全身細胞七年一換的理論,是沒有證據可以支持的。讓人產生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感受的,另有其他原因。


青年醫生林恩


7年變一次,脫胎換骨。

我覺得除了身體需要新陳代謝,思想更需要新陳代謝。


我是之之呀


這是基因工程,細胞根據你的DNA複製,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吃掉變異細胞,所以你還是你不可逆


煮茶聽雨眠


不同細胞壽命不一樣,如神經細胞可能伴隨終生不可再生,你還是你嗎是個哲學問題,首先要明確你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