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水之歡”

烈日炎炎,何以解憂?唯水與魚爾!魚水之樂,其樂無窮。何以見得?別的不說,單說水滿魚兒出,抓魚這一項就能生出無窮的樂趣。

抓魚,單我做過的就有釣魚、竹箔攔魚、掏水捉魚、電魚、炸魚、打魚六種,方式不同樂趣也大不相同。

釣魚之樂

當太陽曬得大地生煙,烘得人們在屋裡呆不住,熱得知了也不耐煩吵成一片時,到河邊茅草叢中、橋墩下、樹蔭裡釣一下午的魚,無疑是這個季節能夠想到的最愜意的事。

無需到成品店購買魚竿,自己動手做一杆,是釣魚不可或缺的樂趣之一。到竹林裡挑一棵兩指寬、筆直的竹子砍成半丈長,綁上尼龍繩和釣鉤、泡沫(浮槎),就是一杆好釣竿。再找個黑泥地或者水溝、爛泥地等,一鋤頭下去就能挖出幾條鼓脹脹、紅紫紫的蚯蚓。

材料準備妥當,來到河邊找個適合的地方——最好是能夠靠背的大樹或橋墩、橋洞。把蚯蚓往釣鉤上一穿,再往河裡一甩,接下來只需靠著背、翹著二郎腿,在一邊悠哉悠哉就行。也不要擔心魚上鉤了不知道,如果有魚上鉤,泡沫會被拉沉入水裡。河裡的魚多是小鯽魚、“廣西兵”(我們那的俗稱,一種脊、腮部長著鋒利的刺的魚,扎手得很),偶爾有鯉魚、草魚。塘裡的魚則比河裡多了塘鯴、斑魚、扁簾、白倉、羅非、黃鱔等。其中以鯉魚、塘鯴、斑魚、白倉和黃鱔為貴,每每釣到都像撿到寶一樣歡喜。如果有同伴,就高調喊出聲,惹來一陣歆羨眼紅或讚美,使虛榮心得到些許滿足。這種樂趣,不亞於攻克一道數學難題帶來的成就感。

除了這點,閒適自得是釣魚最大的樂趣。釣魚時最好戴上一頂草帽,除了可以遮擋烈日外,犯困了往臉上一蓋,白天瞬間就變黑夜。以天為帳,以地為床,伴著河面吹來的清爽水汽,不用擔心安危,一覺睡醒就是飯點,你能找到比這更愜意的嗎?

釣魚之樂遠不止這些,中國人做什麼都講究境界,樂也是分境界的。孔子說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就是這個意思。釣魚之樂,可用王國維對詞的境界定義,即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有我”之境如唐人胡令能寫的《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無我”之境如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可謂是天人合一。

攔魚之樂

小時候一到夏天就盼望著下一場大雨,就像盼望著一場與心愛的人約會一般殷切。不說炎熱裡的及時雨帶來的舒爽,一旦下大雨,河塘必定滿溢,魚兒會隨著水流到處流竄或者逃逸,那時田溝、水窪裡,只要伸腳去撥拉一下,不準就能掃出一條魚來。

當然,這還不是大雨衝來最樂之事。這最樂之事,還得數攔魚。攔魚要用到一種叫竹箔的工具,這是用竹篾編織的、比席子縫隙要寬很多的捕魚器,我外公就是編織能手。

大雨過後,滿溢的河水嘩啦啦穿田過罅,浩浩蕩蕩西流入海。不管是藏在地底下,還是水庫池塘裡的魚,不約而同騷動起來。帶著“越獄”的狂歡和追逐自由的興奮,隨著滾滾洪流奔騰飛躍。這時把竹箔架在河床上,水流過自動就過濾掉,魚隨水衝下來,隨著慣性一甩就擱淺在竹箔上。守在旁邊的人拿著魚簍,彎個腰就能撿到肥大的魚。那感覺就跟撿錢一樣,滿滿的都是“錢來得太容易”的收穫喜悅。

掏水捕魚之樂

掏水捕魚這描述可能讓人難以聯想,如果換成“涸澤而漁”這個詞,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不錯的,就是涸澤而漁。這詞是貶義,批評或諷刺人只顧眼前利益,不管以後死活,換成流行詞就是不考慮“可持續發展”。不過這事我小時候還真沒少做,但每一次池塘裡的魚都不曾讓我失望,都是“盆滿缽滿”的。

“涸澤而漁”有三樂,玩水樂、遊戲之樂、收穫之樂。作案的目標通常是一個池塘,因此這多數時候是一個團伙的事,一個人是搞不定的。

首先找到一個適合的池塘,通了出水口往水裡一跳,噗通噗通幾聲,一陣清涼舒爽從心底升起,瞬間愜意得找不著南北。炎炎夏日,一到中午就自動開啟“鐵板燒”模式,從火燒般的灼熱突然進入到涼沁心扉的水裡,感受著那冰火兩重天的極端差異帶來的舒爽,不矜持的都忍不住呻吟出聲。

在水裡遊玩打鬧一會,身上的暑氣去得差不多了,就齊同協力將水往外掏,這是力氣活。三個人一起,一般十丈方圓的池塘得花一個多小時才能見底。塘底是芝麻糊狀的淤泥,魚在中間的小水窪裡擠成一群,拿著簸箕舀就行。一簸箕下去,噼裡啪啦的泥漿飛濺,端上來都是打挺的魚。這是第一輪,大樂趣在第二輪。

把面上的魚都清理後,就是用手在淤泥裡摸。像塘鯴、斑魚、黃鱔、螃蟹等等,都是藏在淤泥或洞裡。要把它們一一找出來,就像找寶藏一樣。這個過程,沾上一身泥巴是避免不了的,而且用不了幾分鐘,就都變成了泥人。玩心起了,隨手撈起一團泥巴就往別人屁股上砸,啪的一聲屁股開了花。你來我往,最後連頭上都覆蓋了厚厚的一層,乾硬後往路邊一站,可以假扮兵馬俑了。要是能摸到一條水蛇,別說往對方脖子上扔,就是故意驚叫一聲,然後往小夥伴面前一扔,猝不及防之下絕對能嚇得他翻倒在泥潭裡。看著他在泥潭裡撲騰掙扎要跑,卻站都站不起來的狼狽樣,笑聲能把行雲震停,天空刺穿。

電、炸魚之樂

小時候舅舅家有電魚機,那是一個20L左右的酒箱裝著的電容器設備,外加兩條竹竿——一杆是帶網袋的箍,類似於籃球的籃;一杆是尖端嵌著銅針的放射器,握柄處有開關,一按電流通過銅針放出,通過水與網袋那個箍聯通,就能電暈魚。這邊電暈,那邊直接用網袋撈起。整個裝置,除了電池電線是買的外,其它的都是就地取材自己製造。這種自給自足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可以說是電魚最大的樂趣。

電魚時要穿上一種塑膠連體衣,類似於現在那種有肩帶的連體牛仔褲。往水裡一趟,弄出動靜來,一邊趕水嚇魚,一邊盯著水面。手裡兩杆左右隔著不超過五十公分,看著水波盪漾處一按開關,滋滋幾聲立馬就有魚翻著白肚子浮上水面。這一樂趣,較之能夠自己製造電魚機而言,則屬於錦上添花。

炸魚則沒那麼多技巧,找些硝石火藥什麼的往煙花筒裡一塞,再裝一條防水的火索(水引),就是一個土魚炮。點了往水面冒泡處一扔,嘭的一聲水浪炸起一丈高,嘩啦啦一陣後,水面就漂浮著幾條翻白肚的魚。炸魚說來樂趣不如前面幾個,唯獨響聲大浪花高較為刺激感官,是別樣的樂子。

打魚之樂

這個“打魚”不是用網捕魚,是真的打魚——用棍子打魚。不知道你們有沒這麼做過,我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就是這個。因為打魚是最簡單幹脆的,一根棍子在手,魚兒就甭想走。不管是河裡的,還是我們家族池塘裡放養的,看著水面盪漾處狠狠一棍子下去,嘭的一聲水浪炸起水波滾蕩,風平浪靜後魚兒立馬半死不活浮了上來,都不帶掙扎的。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小時候的樂事,現在是不可能,也回不去了。想想,人生其實挺多遺憾的,但再仔細想想,其實人生也沒那麼多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