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99A坦克有多厲害?

一枚小杰克


99A主戰坦克是我國坦克發展的集大成之作,是我軍最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代表裝備之一。99A是在我第三代99式主戰坦克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研發而來,最早被軍迷稱為“99大改”,直至朱日和沙場閱兵官方證實披露為99A型主戰坦克。

衡量一款坦克作戰性能如何,首要考慮機動、火力和防護三大要素,作為第三代主戰坦克這三大要素尤為突出;隨著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信息化水平也逐漸成為衡量一款坦克綜合作戰性能的第四大要素;不吹不擂,用事實說話,下文從衡量坦克四大要素方面進行分析解讀。

火力系統

99A主戰坦克沿用125mm50倍口徑滑膛炮,主要發射國產三期貧鈾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使用一種複合彈芯,顯著提升穿甲能力和彈丸初速。根據《兵器知識》2013年期刊中採訪坦克電氣自動化專家臧克茂院士時透露,該型穿甲彈在2000米的距離上穿甲能力突破四位數,外界普遍認知這一數據為1050mm(個人對這一數據持有懷疑態度,跟網絡炒作有很大關係)。

99系列坦克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其使用的激光壓瞄系統,99A也不例外沿用了這一黑科技。其有主動、被動兩種工作模式,主要用於壓制敵方坦克光學觀瞄設備,甚至可以進行致盲作戰,屬於一種典型的實用化激光武器,激光輸出能量約為1000兆瓦左右,具備360度全向工作能力,能夠感知戰場地方動態。

此外,99A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增加了一個新裝置,那就是炮口自動校正裝置。許多關注坦克的軍迷都記得,德國豹-2坦克炮口託酒杯原地旋轉的經典動作,後來這一表演成為衡量坦克火控穩定性的硬槓槓,我國99A也曾進行過類似的動作演示,這主要得益於這個新裝置。

防護性能

99A在研製過程中同步進行了一款新型高強度複合裝甲研製工作,後來將這一新型複合裝甲裝備在99A上。從外部形狀來看,99A正面、側面以及炮塔裝甲明顯加強,前視線裝甲厚度超過一米,這是絕無僅有的;在炮塔尾部加裝了格柵裝甲,增強了坦克尾部防護能力。

有關99A坦克防護水平,空談技術毫無意義,用我軍實際驗證事實說話。我軍曾使用紅箭反坦克導彈對99A坦克防護進行實彈射擊測試,其結果炮塔裝甲基本能抵禦反坦克導彈的打擊。央視曾採訪中部戰區某部時披露:“99A的抗破甲和防穿甲能力都達到了1000mm”,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上述實彈測試結果。

防穿甲和抗破甲能力達到1000mm,這意味著99A基本上可以抵禦現役的大部分穿甲彈和部分反坦克導彈的打擊,這與豹-2折戟敘利亞戰場形成鮮明對比。另外,99A據悉還強化了底盤防護,從而提高應對來自地面的攻擊,比如反坦克地雷或者路邊炸彈等。

機動性能

99A最大的變化在於動力系統,換裝了新型1500馬力柴油機和液力機械綜合傳動裝置。使得99A具備了公路最大75公里的時速和60公里的越野時速,這一水平已經超越歐美國家的70公里指標,因此99A在外形上也得到體現,發動機的位置有明顯增高。

液力機械綜合傳動裝置具有革命性的歷史意義,此前這項技術僅掌握在德美英法日等少數國家,該裝置集液力傳動、液壓傳動、機械傳動和自控系統等為一體,具備手動擋和自動擋兩種模式,實現了任意半徑連續轉彎和原地轉向的能力。這項能力在我國外貿VT-4主戰坦克公開展示中得到充分證明。

信息化建設水平

99A作為我國第一款信息化坦克,首次應用了我軍第一代陸軍裝備信息採集、傳輸、處理、顯示與綜合系統,成為設計團隊最引以為豪的設計。實現了戰場態勢共享、協同攻防、狀態監測、系統重構等功能,具備單車與上級、單車與單車之間的信息通聯和共享。

設計不足之處

99A雖然總體性能還不錯,但由於設計理念和陸軍作戰理念限制,其弱點同樣明顯。首先,99A設計初衷主要針對大集群作戰需求,對於新興的城市戰等作戰環境考量不多;其次,99A大幅度增強防護水平,直接導致其自重顯著增加,極大限制了99A的全域機動能力,從正面不加掛反應裝甲厚度就已經基本接近99坦克全重狀態就能充分說明,這也是99A並未大批量列裝部隊的原因;此外,設計團隊也承認,99A最大的弱點在於可靠性不夠,這主要和我國製造工藝有關,這條路依舊仍重道遠。

綜合上述,99A綜合作戰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技戰術指標實現超越,是我國坦克領域的代表作品之一。與現役的04A步戰車、紅旗-17自行防空高炮等一大批新型武器裝備一道構成我軍重裝部隊的裝備體系。


鷹鴿分析


繼2018環太平洋軍演之後,東方-2018軍演也已經拉開帷幕。據說這是繼1981年“西方-81”演習以來最大的軍演。主要的參演國家是俄羅斯、中國和蒙古。我國對此次的出國軍演也十分的看重,一共派遣3200名士兵出國演習,900多臺各型武器裝備,30架固定翼飛機與直升機,和86式步兵戰車和99式主戰坦克。

看到這,可能會有人很好奇為啥我們要派出99式坦克,而不是派出實力更猛的99A在軍演上大顯身手呢?有人說是中國無意讓東道主俄羅斯難堪,畢竟99A的實力太強了,如果真的讓99A參戰可能會使俄羅斯難堪,而且這麼厲害的武器怎麼能輕易拋頭露面呢?那麼我們的這款99A到底有多強呢?

99A是我國陸軍最先進的主戰坦克,配備1門125毫米滑膛炮,裝備有先進的上反穩像火控系統,具備獵-殲作戰能力,防護能力方面配備有複合裝甲和反應裝甲,具備較強防護能力。發動機是1部1500馬力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綜合傳動系統。它還裝備有先進信息系統,可以與編隊其他車輛進行戰術數據交換,從而具備整體作戰能力。

那麼99A與96A相比較,存在哪些明顯優勢呢?從火力方面看:最直觀的差別是,96A的主炮是48倍口徑的,99A的主炮是50倍口徑的。96A仍舊是96式的那門125炮,共備有40發炮彈以及5發炮射導彈,採用彈藥分離式機械裝填系統,最大射速為每分鐘8發。99A坦克使用的是新式125毫米炮,看似只比96A的長一點,實際上炮彈的射擊精度及炮彈初速都不相同。

總體來說,96A用的還是我國裝備的第一代125毫米滑膛炮,而99A用的至少是第二代,據說使用特種合金彈時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1000毫米裝甲。從軟實力上看:96A坦克是在二代坦克基礎上升級而來的,受限於基礎很難達到三代坦克水平。而99A坦克是一款標準的先進三代主戰坦克,其各項性能相比二代坦克優勢巨大,構成了我國裝甲部隊的精銳力量。99A坦克搭載了大量最先進的裝甲戰車技術裝備,最致命的就是被戲稱為“瞎狗眼系統”的激光致盲裝置。另外,99A的信息化作戰水平也要明顯高於96A坦克,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迷彩虎軍事


事實上,筆者此前對於99和99A信心並不是很足,最主要的擔心其實不是火力不夠強大,也不是防禦能力不夠,或者機動性不好。筆者此前最擔心的就是99式坦克的可靠性。由於我國軍事裝備此前一直沿用蘇聯的體系和研發模式,所以筆者對99式坦克的質量控制能力十分不看好,作為陸地上最為嚴密精細的主戰裝備,坦克對於可靠性的要求很高,火力機動防護以外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平均故障間隔里程。

從火力上看,99A有著125mm的大口徑火炮,穿甲能力基本上絲毫不遜色與M1A2和豹2A7;從機動性能上看99A安裝了1500馬力的發動機,優秀的人機工程設計使得99A可以像加速自動擋汽車一樣輕便;從防護上看,99A上使用的堅固厚實的附甲加上車體本身的裝甲,妥妥的可以防住1000mm穿深的穿甲彈攻擊。僅從這幾個方面看,99A坦克基本上絲毫不必美國的M1A2差,並且老美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甚至認為99A比他們的坦克要好。

自從99A多次參加各種軍演後,通過各方透露的信息來看,99A目前的可靠性已經完全達到軍方的要求。此前筆者擔心的99A可靠性不佳的問題,目前看已經完全解決了。由於我國坦克師承毛熊,但是半路上又轉承西方,所以我們的99A既有毛熊的設計思路,又有西方的使用理念,可謂兼收並取。同時隨著這些年我國技術實力的不斷增強,99A的火控系統得以大幅度的提高,獵殲一體的火控系統給99A提供了強大戰場打擊能力。總體來看,99A對於我們周邊國家的坦克具有碾壓的優勢。


楠竹一


99A是我國新一代重型主戰坦克,是中國99式三代坦克的大改型號,重達55噸左右,裝備一門125毫米主炮,一臺1500馬力的發動機,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時,最大越野速度60千米/時,具備手動擋和自動擋操縱系統,可實現自動換擋,並能夠通過方向盤以任意半徑連續轉向或原地轉向。
99式和99A主戰坦克對比圖

除此之外,99A前裝甲相當於1000毫米厚均質鋼裝甲,是目前世界最頂級水平,同時配備我軍第一代陸軍裝備信息採集,傳輸,處理,顯示與綜合系統,可實現戰場態勢共享,協同攻防,狀態監測,系統重構等功能。


99A重型主戰坦克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將99A列為中國最致命的5種新裝備之首,德國《焦點》雜誌評選的世界最強十大坦克排名中,中國99A位列德國“豹2”和美製M1A2之後,名列第三,超過俄羅斯的T-90和英國的“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
閱兵式上的99A

用99A總設計師毛明的話來說,99A是“中國第一臺信息化坦克”。99A應用了我國自主研製的信息化設備,並且實現軟件,元器件全部自主可控。這是我國坦克裝甲車輛研製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宣示我國已經掌握自主研製生產先進三代大改型主戰坦克的能力。
99A上的觀瞄設備清晰可見

總得來說,99A裝甲防護能力突出,主炮威力大,信息化程度較高,動力強勁,整體實力強於T-90,跟豹2,M1A2等知名坦克相比也毫不遜色。

99A開炮瞬間


兵者詭道也


99式坦克戰鬥全重58噸

發動機1500馬力 最高時速70公里/小時

採用125毫米口徑的滑膛炮 在2000米距離上使用鎢合金穿甲彈可以擊穿960毫米均質鋼板

採用了手自一體變速箱 實現0半徑轉向

正面防護力相當於均質鋼板1000毫米

具備炮射導彈 獵殲式火控 新一代熱成像設備具備動對動首發85%命中率。

屬於世界先進的主戰坦克


李曉偉


99A型主戰坦克是中國最新研發的第三代重型主戰坦克,有陸戰之王和亞洲第一坦克的稱號。我詳細講講99A和它前身99的歷史和性能

99/99A的歷史

20世紀80年代,世界各軍事強國都研製了第三代主戰坦克,如美國的M1、蘇聯的T72/T80、德國的豹2、英國的挑戰者等,而中國軍隊的主力坦克卻還是老舊的第一代59式,59式坦克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暴露出大量問題。

1977年2月,已經擺脫文革影響的陸軍首次向軍委提出了研發新型坦克的建議,1978年春召開的“784”會議決定了新型坦克性能看齊德國豹2,主要作戰目標為蘇軍T-72。1979年3月617廠和201所成功裝配了2輛代號1224的新坦克樣車,該車安裝有120毫米滑膛炮和從德國進口的引擎和液力變速箱。隨後又製造了代號1226和1226F2的新車,採用了636廠的1000馬力柴油發動機和焊接式炮塔。這兩種樣車的研發成功為中國三代坦克以後的發展道路積累了寶貴經驗。

早期99

1981年80式主戰坦克被指定為中國第二代坦克後,1224和1226便實際成為了三代坦克的預研車。不過隨即軍工部門產生了嚴重分歧,科研人員和軍方高層分為主張藉助已經吃透的T-72技術接著走蘇式路線和主張向歐美先進坦克看齊的兩大類,研製工作被迫中斷。



1984年7月,在統一了設計理念後,重新召開了由軍方和201所共同參加的第三代坦克技術指標論證會議,會議決定採用類似T-72坦克的整體設計方案。1986年夏,該項目由總參謀部與國防科工委聯合上報中央軍委;同年,中央軍委批覆“第三代坦克是裝甲兵2000年的主要裝備”,被列為重點研究項目。1989年,總參謀部與北方工業公司簽訂了合同書,進入90年代,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原型車在多種地形進行了多次試驗,1998年底,該坦克完成定型任務,在參加了1999年中國國慶閱兵後命名為ZTZ-99式主戰坦克。2009年國慶閱兵亮相的被認為是99式改進型,而最新的99A則是在2015年開始裝備部隊。目前中國陸軍中已經有超過500輛99和300輛99A服役。


99改

99A

99A的性能參數

99A是在99二期改進型基礎上重新研發的最新型號。重新設計炮塔、底盤懸掛設備,加裝了液壓傳動系統,換裝大功率1500馬力柴油發動機並更新火控系統和通訊設備,換裝新型激光反制武器以及全新的數字化戰場信息處理系統。而炮塔正面的複合裝甲以及爆炸反應裝甲相加後獲得的物理厚度達到1200毫米厚均質鋼裝甲的水平,車體抗破甲彈700毫米,扛穿甲彈500毫米。99A放棄了仿俄火炮,使用新型高膛壓ZPT-98 52倍徑125毫米滑膛炮,使用三期穿甲彈2000米距離可以擊穿850毫米裝甲,使用特種合金穿甲彈穿深則超過960毫米,各方面性能得到進一步得到提高。


各項參數如下:

乘員:3人

全重:58噸

動力:1500馬力150HB-2型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

最大公路時速:最大時速80公里/小時 最大越野時速:最大時速60公里/小時

作戰行程:600公里

火炮:1門52倍徑ZPT-98 125毫米滑膛炮,備彈42發

輔助武器:1挺86式7.62毫米同軸機槍 1挺02式14.5毫米高射機槍 94式煙霧榴彈發射器

99A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全信息化主戰坦克,也是能與美國M1A2SEP、德國豹2A6、俄羅斯T90、英國挑戰者2等著名坦克媲美的世界一流主戰坦克,是中國軍隊地面作戰力量的中堅。


某不知名的菌事迷


99式主戰坦克是我國重型主戰坦克,其綜合作戰能力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與西方先進坦克相比基本相差無幾。99式坦克應用了我國現階段很多先進的坦克技術成果,比如底盤設計、125毫米高膛壓滑膛炮技術、炮射導彈技術、綜合火控技術以及激光壓制技術。總的來說,99式坦克是我國現階段坦克領域先進技術的集大成之作。

(99式主戰坦克)

坦克性能的高低主要由三個指標決定,即機動性、火力和防護性能。首先,99式坦克戰鬥全重約52噸,車長約為7.2米,寬度3.5米,車高約為2.3米。總體外形比較低,這有利於降低被擊中的概率。與歐美主流主戰坦克相比,99式坦克的重量要輕一些,尺寸也要小一些。99式坦克的動力系統是在MB870系列柴油發動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國產150HB系列發動機,其最大輸出功率為1200馬力,並且採用了扭轉彈簧懸掛系統,從而使得99式坦克最大行駛速度可達60公里,最大越野速度也能達到46公里。另外,其0-32公里加速時間僅為6秒,最大里程可達450公里。隨著我國新型發動機的研製成功,99式改型的最大公路速度已經達到了70公里/小時,有了動力如此充沛的系統後,其整體機動性能已經可以同歐美主流坦克相媲美。

(150HB發動機)

在設計之初,99式坦克就十分看中坦克的火力強度,為此它裝備了1門125毫米滑膛炮,並安裝了激光瞄準系統,同時該型坦克還可以發射炮射導彈,具備反直升機的能力。車體中部裝備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頂部配備了1挺14.5毫米高平兩用機槍。整體而言,99式坦克的火力相當強大,在使用新型特種合金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的距離上擊穿970毫米的裝甲。在同等條件下,比美國現役主戰坦克的穿甲能力略高一些,略低於德國主戰坦克的穿甲能力,因此99式坦克在穿甲能力上要強於美製坦克,同德制坦克處在同一水平線。99式坦克可攜帶4枚射程為5.2公里的炮射導彈,而相比之下美國的炮射導彈射程要低一些。所以99式佔有一定優勢。99式坦克還裝備有先進的綜合火控系統和自動裝彈機,具備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及夜間作戰能力。除此之外,其火控系統讓它擁有很好的靜對靜到動對動狀態的火力控制能力及反應能力,與西方主流坦克相比具備了一定的優勢。

(99式坦克開火瞬間)

在防護能力上,99坦克同樣採用了西方式的焊接炮塔,並安裝了約束陶瓷複合裝甲作為炮塔的基礎裝甲,在炮塔的正面和尾倉護欄上佈置了反應裝甲,從而使炮塔具備了很強的防護能力。99式整體採用陶瓷複合裝甲,在不斷的改進過程中,裝甲的防護和重量也一直在增加,總體防護能力現已全面超過俄製坦克,與美製坦克相當。此外,99式坦克還安裝了激光壓制系統,具備強大的干擾能力,可以對敵方激光測距儀實施行干擾,也可以干擾來襲的敵方反坦克導彈。99式坦克吸取了俄製坦克滅火能力不佳的經驗,裝備了更為先進的滅火系統,對火源的反應時間縮短,這對乘員的安全以及關鍵部位的滅火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99式坦克裝備的主動激光對抗系統)

(反應裝甲防護原理)

綜合來看,99式坦克與西方主流坦克相比,其綜合性能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不過由於西方在發動機技術、傳動技術以及火控系統方面有著多年的技術積累,這導致99式同世界領先水平相比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不過99式坦克一直處於改進之中,在廣大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一些關鍵領域已經有了巨大突破,相信下一代主戰坦克誕生時,我國坦克必將能跨入世界主戰坦克領先水平行列。

(99式坦克)


戰情解碼


很厲害確切的說是非常多厲害;


首先99A採用的是最先進的1500馬力渦輪液壓柴油發動機+液力機械變速器(後期型號改裝了VT4的全自動變速器)+液壓液力雙流轉向系統+帶液力剎車系統的超豪華“動力包”,這個配置放眼天下,也就德國的“豹||”與法國的“勒克萊爾”可以比肩,就連美國的M1A2都缺少“液力剎車系統”算不上全裝全配的水平。

同時99A的防護性也相當出眾,正面裝甲物理厚度超過了1000毫米,而炮塔正面的複合裝甲模塊更是超過了600毫米,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目前全世界幾乎所有坦克炮“臺架測試”的穿深數據。


並且99A採用的帶自動裝彈機的50倍徑(一說48倍徑與52倍徑,但根據過往我國坦克主炮設計來看50倍徑可信度更高一些)125毫米滑膛炮,在採用三期彈的臺架穿深可達“四位數”,與國際主流水平,比如德國L55+DM53/DM63的組合一點不遑多讓。

圖注:“著名”
的四位數穿深。

所以99A在坦克的機動性、防護性、火力,三大重要性能指標上與國際主流頂尖坦克一點都不差,甚至部分性能還處於領先地位。

但99A也有自己的缺點,首先一個就是“可靠性”不好,99A在參加過“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後,其總師毛明在接受採訪時就說到“99A的主要問題就是“可靠性較差、不皮實”,而根本原因就是採用了眾多的“先進技術”。



其次就是價格,也正是因為“99A採用了大量先進”的技術,造成99A造價很高、生產很慢,這也算是一種“幸福的苦惱”吧!

不過同時毛明總師也說道:他目前正在研製新型號的坦克,有望解決99A可靠性的問題。

而“天真”估計這個“新型號”可能就是我們期盼已久的“第四代坦克”,不過……這一切還有待證實!


武備趣科普


如果跟M1A2 SEP V3比的話,各有長短。

目前99A用的3期彈在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為垂直均質鋼靶板700mm(無限厚度靶板),與德國的DM-63穿甲彈相似,差不多算是鎢芯彈的巔峰。

而M1A2 SEP V3用的M829A3在2000米上對無限厚度垂直靶板的穿深有750mm。

火力上M1要佔點小優勢,因為M829A3是貧鈾彈。未來99A用的四期彈有可能能夠追平M829A3。(目前公開的信息是99A的四期彈也是貧鈾彈)

並且99A在火炮雙向穩定器上性能相比M1A2是有一定劣勢的。2015年北京天安門閱兵時曾把攝像頭掛在99的炮管上,攝像頭攝製的影像有輕微抖動。這很可能是因為99A的火炮穩定器仍然只是停留在對火炮自身的穩定上。而M1A2雖然沒有太具體的資料,但是M1A2的孿生兄弟豹2(M1和豹2是同一輛原型車發展而來的)的垂直穩定器是分為火炮穩定器與車身穩定器的。德國陸軍展示豹2的宣傳視頻中曾有這麼一段:豹2的校炮器上放著一杯啤酒,而豹2駛過泥濘的山路把啤酒一滴不灑的送到節目主持人面前。

火控上99A並不輸於M1,但是就炮控上,顯然是不及M1的。至於火炮本身的精度,目前99A的125mm火炮精度優於蘇俄的2A46 125mm坦克炮,但是遜與120mm RH44/55系坦克炮。

而在防護上,99A的炮塔防護佔優勢而車身防護劣勢。99A的正面炮塔防護等效在820-1100mm之間,高於M1A2。

99A有著和96相似的缺點,雖然是首上迎彈,但是首下面積也還挺大。

而首下迎彈的M1,首上面積更小,傾角極大。99A在車身防護上不及M1A2。

至於車際信息化,99A因為設計年代較晚,這方面確實取得了對M1A2的優勢。


貞觀防務


建軍90週年閱兵式上的99A主戰坦克方隊

99A主戰坦克,是我國目前裝備的主要主戰坦克,也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之一。

在機動性方面,99A坦克換裝了新型發動機150HBV型12缸發動機,其最大功率可達1500馬力,同時採用先進的計算機控制高壓共軌電噴技術,效率更高、更環保。和M1A2、“豹”2、“勒克萊爾”等西方第三代主戰坦克處於同等水平。

除了發動機之外,99A坦克研製成功的CH-1000型液力機械綜合自動傳動裝置,使我國坦克裝甲車輛實現了由手動換擋向自動換擋、由操縱桿有級轉向方向盤無級轉向、由低速機械制動向高速聯合制動的跨越,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據悉,99A坦克最高時速可達75千米,最高越野時速達60千米,0~32千米/小時加速時間僅為7秒,液力制動器的使用可以讓高速行駛的99A坦克在3秒左右完全制動停車。

在防護性方面,99A坦克無附加裝甲的裸車炮塔正面抗穿甲彈能力約為700毫米,車體正面約為500毫米,抗破甲彈能力則分別約為1000毫米和700毫米,其額外附加的披掛式爆炸反應裝甲,可明顯提升對亞洲各國新型穿甲彈及破甲彈的抵禦能力。

除了厚厚的裝甲外,99A坦克最突出的還是99系列坦克獨有的激光主動對抗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套激光預警系統以及炮手艙蓋後方的一具致盲激光發射器,能有效對保護自身的生存能力。同時,99A的炮塔上裝備了一種配備有毫米波雷達的全新主動防護系統,其可用以探測來襲導彈或火箭彈等武器,並在距離坦克10米左右的距離,發射榴霰彈將之摧毀。這也大大增強了99A坦克的主動防禦能力。

在火力性上,99A坦克的火炮採用125毫米主炮。但性能有極大提升,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炮射導彈等多種炮彈,彈種更多,威力更強大,密集度也更高。另外,99A坦克而在火控系統方面,採用了上反式瞄準鏡,其具有可靠性高、精度好等優點。同時,在觀測瞄準方面,99A主戰坦克已經換裝我國新研發的第二代凝視焦平面紅外熱像儀,其探測單元直接接收整個視場的熱輻射信號,並形成凝視圖像,不需要光學掃描動作,其靈敏度和解析度,比第一代產品有了大幅提高,而且體積尺寸卻更緊湊,故造價反而降低,平均失效間隔延長為4000小時。

所以,總體而言,99A坦克的性能已經處於世界一流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