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七臺八景”之歷經滄桑明皇臺

柘城“七臺八景”之歷經滄桑明皇臺

■主講人

李樹峰,柘城縣崗王鎮李中口村人,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商丘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商丘市戲劇家協會和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歷任柘城縣文化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劇目創作組組長等職務,現為柘城縣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曾創作出版電視連戲劇劇本《文天祥》《歷史的回聲》,歷史文獻《柘城文史博覽》,歷史著作《柘城通史》等書籍,曲藝作品曾榮獲全國群星創作獎、全省群星獎,第二、三、四、五屆河南曲藝牡丹獎等。

【閱讀提示】

明皇臺位於柘城縣城東南12.5公里的洪恩鄉明臺寺村。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演兵,後人築臺建寺留念。因唐玄宗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有唐明皇之稱,此寺院得名明皇臺寺,簡稱明皇臺。若以臺高基闊、寺院雄偉、皇恩隆厚、香火旺盛來論,明臺寺名列柘城“七臺”之首,為馳名柘城、鹿邑、亳州一帶的大寺院。本期,李樹峰老師將為大家講述明皇臺的歷史故事。

精彩的歷史演義

明皇臺名字的由來非常明確,在《柘城縣地名志》《柘城縣誌》中都有類似的記載:“明皇臺,城東南三十里,上有寺,相傳唐玄宗駐軍處。”既然名為“臺”,此處的地勢必然是要高於周邊的。根據測量,明皇臺高於四周地表1米,南北長80米、東西寬60米。臺上寺院佔地約66667平方米,原有廟宇數十間,僧人數十名。寺院內蒼松翠柏林立,建築輝煌雄偉。

明皇臺的名字雖然源自唐明皇,但根據傳說,明皇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與魏的更迭時期。1700多年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繼任魏王后仍野心勃勃,一心要登龍位,坐天下。迫不得已,東漢末帝漢獻帝劉協在窩窩囊囊做了30年的傀儡皇帝后,不得不把帝位“禪讓”給曹丕。他向曹丕下禪位詔說:“過去堯禪位給舜,舜禪位給禹,我早就想學習他們了。天下應該歸有德能的人,你當皇帝才是眾望所歸啊!”

相傳,為了能夠風風光光地舉行受禪大典,曹丕專門請了一位深諳風水之術的風水先生為他物色一處風水寶地,建造一座受禪臺。風水先生見柘地處於9條大道交會處的“九龍口”,地勢高聳,龍氣籠罩便有了在此建臺的心思。他又考慮到柘地為曹操生前食邑,東近曹家譙郡故里,曹家在這裡經營多年,勢力根深蒂固,安全有保障,於是他就在這裡指寶築臺,大興土木。

當年的受禪臺上下分3層,共95級臺階,象徵著皇帝九五之尊,氣勢雄偉,壯觀典雅。禪讓儀式舉行後,這裡便成為一處遠近聞名的名勝景觀。相傳,這裡還曾經落過鳳凰,走過麒麟。

到了唐朝,好大喜功的唐明皇李隆基效法起前人泰山封禪的故事,於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十一月啟駕,率領百官四夷和數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泰山封禪。但唐明皇的這次封禪並不順利,天氣多生變故,先是遇到狂風大作,御林軍的帳篷被風吹破,官兵人心惶惶;接著在唐明皇齋戒沐浴準備封禪之時又遇到冷風突襲寒冷徹骨,經唐明皇虔誠禱告,天才放晴。

傳說,唐明皇因為封禪不順利在還朝途中悶悶不樂。宰相張說向唐明皇有滋有味地講了朱襄氏在柘城制“五絃之瑟”,作“來陰”之曲,遏陰風,植五穀,嘗百草,定群生,以及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柘城建臺受禪稱帝的故事,一時勾得唐明皇遊興大發,非要到柘城一飽眼福。

唐明皇率領人馬浩蕩西行,來到受禪臺時已是隆冬時節。他傳旨文武百官和數萬大軍在受禪臺周圍安營紮寨,住了下來。這期間他又突發奇想,在高臺下開挖了5條地下運兵通道,一條向西南通到今陳青集鎮磚橋集村,一條南至今鹿邑縣楊湖口鄉薛樓村,一條東南通到今洪恩鄉洪恩集,一條東北通向今起臺鎮起臺集,一條西北通向今陳青集鎮陳社廟村,總長度超50公里。

雖然是傳說故事,但明皇臺下有地道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據明臺寺村的一些老人回憶,他們小時候就曾經在明臺寺大殿西山根發現過一個洞口,可誰也沒有敢進去。前些年,一位村民在寺的遺址前澆菜打壓水井。當打到2米深時,先是井杆錐頭遇到很堅硬的地層,費了好大勁打通後又聽到“咕咚”一聲,井杆就一下子掉了下去。20世紀70年代,生產隊深翻土地、開挖路溝時,還曾在寺後挖出過1座水牢、4個地洞和成排的人體骨架。

壯麗恢宏的古剎

在傳說中,唐明皇還朝長安後,當地官員為紀念唐明皇的皇恩隆遇,特把曹丕的受禪臺易名為“明皇臺”,並在臺上建起了一座雄偉壯麗的“明皇臺寺”。

明皇檯曆經千年滄桑,到1951年、1954年經歷兩次大規模拆毀後已變得面目全非。但明臺寺村裡的一些老人對曾經的“明皇臺寺”還是有著深刻記憶的。據老人們回憶,古寺坐北朝南,山門高大,古樸莊重。寺院內主體建築包括一座前大殿和兩幢3層高的中樓、後樓,每節院裡都建有結構對稱的東西廊房。寺院的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佛爺殿、玉皇大帝殿、人祖殿、三泰山殿、王母殿、聖母殿、龍王殿、送子觀音殿、火神廟、瘟神廟等磚木結構。整個建築群,結構嚴謹,佈局合理,設計精巧,古色古香,莊嚴肅穆,具有典型的中國佛寺特色。進得寺來,古柏蓊鬱,古松參天,處處雕樑畫棟,金碧輝煌,處處法香遠溢,鐘磬悠揚,一派佛門淨土特有的清幽氣象。

在老人們的記憶中,寺院大門是懸山式頂,綠色琉璃瓦;前大殿為單簷歇山頂,綠色琉璃瓦,正脊兩端置琉璃吻獸,上為琉璃浮雕龍、鳳和麒麟,脊中飾獅子寶瓶,垂脊置仙人走獸。大殿的6根殿柱,每根都有成人合抱那麼粗,柱子上各有蟠龍飛繞,個個怒目利爪,風生雲起,飄然欲飛。5間大殿前出後包,重梁起架,前後進深10米,東西寬約15米。大殿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藥釋佛、阿彌陀佛3尊佛像,東西兩旁供奉著十八羅漢。3尊佛像面容和藹、慈祥,十八羅漢或詼諧,或滑稽,或憤怒,或沉穩,或狂放,形態各具,妙趣橫生。大殿的梁枋上繪著七彩生動的奔龍、遊鳳、麒麟。大殿內外處處都是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

第二進大院裡,矗立著一幢23米多高的3層懸山式中樓主殿。登樓憑欄遠眺,可以望見縣城東南的文明寶塔。樓頂上有19條屋脊縱橫斜插,形式獨特,精巧別緻,美觀和諧,古樸大方。樓內一層大殿內供奉著3米多高的檀木雕千手觀音菩薩,二層供奉著南無觀音菩薩,三層為寺院的藏經室。東西廊房供奉著十大元君和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三清天尊神像。觀音菩薩的慈祥,十大元君的安詳,三清天尊的睿智,無一不在雕塑家們的藝術創作中表現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

第三進大院中,建有一幢3層18間硬山式樓房建築。樓內供奉著鐵鑄關公像、木雕佛像和泥塑瘟神像,12間東西廊房裡供奉著地藏王、八仙、送子娘娘、龍王等。送子娘娘殿內,中為送子娘娘,左為眼光娘娘,右為疹子娘娘,左側塑有麒麟送子,右側塑有天馬送女。送子娘娘保佑善男信女們早得貴子,母子平安;眼光娘娘祝佑子女聰明伶俐,志存高遠;疹子娘娘庇佑生麻疹的兒童順利康復,健康平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寺院裡還建有一座10米多高的3層圓形實心磚塔,名叫“靈隱塔”。繞著塔身外的螺旋形磚階登上塔頂,美麗的田野風光可以盡收眼底。寺中的大殿前,鑄造有一隻2米多高、兩人合抱那麼粗、1000多公斤重的大鐵鐘。每當僧人徐徐杵擊,渾厚悠遠、明亮悅耳的鐘聲便會在四野久久迴響。這時,便常常會有兩條大青龍,飛上寺院北樓大殿屋頂,龍身越過中樓和前大殿,龍頭一齊伸向山門前的一口水井中飽飲龍泉之水。傳說,這是當年的魏文帝和唐明皇兩位真龍天子,還在這裡爭龍位、搶天下哩。因此,這口水井也就叫作“雙龍井”。

歷久彌新的影響

千百年來,雄偉壯麗的明臺寺吸引著一代代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來這裡觀光遊覽,求佛祈福。據大劉莊《劉氏族譜》記載:明代萬曆年間,一代名臣沈鯉沈閣老曾率領4路總兵來寺降香,看中這裡是塊風水寶地,就在寺東的大劉莊打了82眼水井,蓋了72座小高樓,買了128頭大花牛,並認村裡劉家名士劉忠的妻子為義女,在這裡有滋有味地過起了鄉村的閒居生活。當年,大劉莊還有萬曆皇帝親筆御賜的一座青石牌坊。

明朝末年,李闖王率領起義大軍攻克柘城縣城後,也看中了這裡的龍脈地氣,親率大軍來這裡演練兵馬,鑄造大炮,並將一門大炮藏在了李樓寨的一口水井中。據說,李自成這麼做是因為聽信了一位風水先生的話:“演兵明皇臺,炮藏李樓寨,明朝皇帝要倒臺!”

明皇臺興起之後,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六到三月初六都會有持續一個月的香火大會和物交大會。據說,每年的廟會都能吸引河南、安徽、山東、河北等地的香客商賈前來進香朝拜、求佛祈福、交流物資。現在,每年農曆二月到三月的“明臺廟會”,依舊是當地群眾揮之不去的鄉土文化情結,吸引著遠遠近近的男女們從四面八方湧集而至,熱熱鬧鬧地過一把“廟會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