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這個窮孩子碰到這樣對他的親戚,為何偏偏在母親面前保持沉默

《紅樓夢》裡,賈府有個窮孩子叫賈芸。因父親早逝,他守著寡母生活。為了生計,他試圖到榮國府找個差事。誰知,就像現在畢業了就失業的大學生一樣,這個窮孩子找差事也同樣不順利。

賈府這個窮孩子碰到這樣對他的親戚,為何偏偏在母親面前保持沉默

在求了賈璉好幾次之後,賈芸最後不得不想辦法用送禮物的方式來買通賈璉和鳳姐。然而,要想買通鳳姐,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禮物太寒磣了,拿不出手,鳳姐也看不上;太過高檔貴重的禮物,賈芸又真的買不起,畢竟他連一份像樣的差事都沒有。所以,怎麼靠送禮來打通找工作的門路,對於賈芸來說,確實是個問題。

在碰壁之後,賈芸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才計上心來:他有個舅舅開著香料鋪,找母舅賒點香料,等找著差事再還,應該也不難吧!於是到舅舅家,賈芸對舅舅說:

“有件事求舅舅幫襯幫襯。我有一件事,用些冰片麝香使用,好歹舅舅每樣賒四兩給我,八月裡按數送了銀子來。”

賈芸開口已用“求”字而非“請”字,大約因為心裡知道這個舅舅對他一貫的態度。又說“好歹”,也是懇求的口吻,還怕舅舅不答應,就說明白具體還錢的時間,而且講明瞭是“按數”送來,儼然一副公事公辦的感覺,也可見這個孩子的懂事和體貼。

誰知賈芸的舅舅卜世仁開口就是冷笑,說因鋪子裡的夥計賒了貨沒還,所以鋪子裡立了合同不許賒欠,又說賈芸要的東西已經沒貨了,就是拿錢買也買不到。最後又說賈芸弄這些東西不是做正事用,而是胡作非為,不好好賺錢養家。

看到這裡,也許讀者只是以為這個當舅舅的,無非是有些刻薄嚴厲。然而賈芸聽了這番話,只是笑著說:

“舅舅說的倒乾淨.我父親沒的時候,我年紀又小,不知事.後來聽見我母親說,都還虧舅舅們在我們家出主意,料理的喪事.難道舅舅就不知道的,還是有一畝地兩間房子,如今在我手裡花了不成?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粥來,叫我怎麼樣呢?還虧是我呢,要是別個,死皮賴臉三日兩頭兒來纏著舅舅,要三升米二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沒有法呢。”

賈府這個窮孩子碰到這樣對他的親戚,為何偏偏在母親面前保持沉默

從賈芸這段話來看,才知道原來賈芸父親走了後,賈芸的母舅們幫著料理喪事,順便把他父親留下的一畝地和兩間房子給料理走了。賈芸也說,這幸虧是我老實,要是別人,被你吞了家產之後天天來找你要錢要東西的,你又能怎麼辦呢?

對於賈芸這番話,這個當舅舅的沒有否認,可見賈芸說的是真話。但這個舅舅也仍舊不放手,就說賈芸自己沒有主見不會找門路,還說出了賈芸的心頭病:賈芹接手了管和尚道士的工作。要知道,這個工作本來賈璉是打算派給賈芸的,卻又偏偏叫賈芹給搶了先,反而讓賈芸落了空。

賈芸此時不願意再聽下去,準備起身告辭,這個當舅舅的大概不好意思,打算留他吃飯。沒想到舅母更不好惹,說道:

“你又糊塗了.說著沒有米,這裡買了半斤面來下給你吃,這會子還裝胖呢.留下外甥捱餓不成?”

這舅舅就說再去買半斤,這舅母仍舊不鬆口,就叫上家裡的女孩,說:

“銀姐,往對門王奶奶家去問,有錢借二三十個,明兒就送過來。”

開著香料鋪的卜氏夫婦,當真就窮得這樣,連一頓飯都請不起外甥?

賈芸只好說“不用費事”,就走得無影無蹤了。十八歲的孩子含羞忍辱,就這樣果斷地離開了親戚家。

回到家裡,賈芸看見他母親自己坐在炕上拈線,又問他怎麼出門一天才回家。這個懂事的孩子擔心母親生氣,就沒把在舅舅家經歷的那些事說出來。

賈芸這個做兒子的,非常孝順,也非常體貼母親。如果他叨登出舅舅卜世仁和舅母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他母親難免會生氣,更會傷了母親和舅舅之間表面的和氣。

賈府這個窮孩子碰到這樣對他的親戚,為何偏偏在母親面前保持沉默

親戚之間,不說互相幫忙,最起碼維持著表面的和平,也是為了讓長輩放心。如果為了自己,而霸佔親戚的家產,留著人家孤兒寡母過苦日子,還奚落人家窮孩子沒本事沒能力,這樣的人,又算得上是親戚嗎?

賈芸的舅舅名叫卜世仁,諧音是“不是人”?曹公給《紅樓夢》中的人物取名,都用了諧音,透漏出人物的命運或者個性特點。書中很多人名都是如此,對賈芸的這位母舅,曹公卻說出了最難聽的話,給了他一個最不好聽的名字,這和他本性離不開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