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來可能會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分開發展,靠近副中心投資價值高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下發了《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這個跨省級的協同發展規劃出臺可能意味著“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進入了更加深入的發展階段”。

京津冀協同發展屬於重大國家戰略,它的發展目標是要“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所以首都的建設是整個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和中心

北京未來可能會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分開發展,靠近副中心投資價值高

在2017年9月公佈的北京新版城市總體規劃中,“京津冀空間格局”中已經顯示出“北京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相對獨立的建設區域”,北京城市副中心脫離北京而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重點建設區域,這是前所未有的一種調整。

在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批覆中,也明確提出:

北京城市的規劃發展建設,要深刻把握好“都”與“城”、“舍”與“得”、疏解與提升、“一核”與“兩翼”的關係。

市場普遍把以上說法理解成為“都城分離戰略”,也就是說大北京未來的建設可能要分成兩個板塊:一個是北京首都功能板塊,另外一個就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非首都功能板塊,兩個區域建設錯位開,互不干擾。

從地理區域認知上,我們認為:整個通州區+北三縣就是非首都功能的建設區,一共2000多平方公里;而除了通州區之外的北京剩餘地區,則全部承擔首都功能建設。

也就是說,以前我們普遍以為是“首都功能區可能會從北京分離出去”,但這種認知目前看是不對的,應該是“通州區將從首都分離出去”的理解更為貼切。

也就是說,未來大北京的基本發展格局是:

首都功能區:東西城核心區+中心城區+近郊區+遠郊區。其中中心城區(含東西城核心區)是重點建設首都功能的區域,近郊區和遠郊區則是配合和輔助中心城區打造成為“新首都”。

而北京中心城區要想“強化首都功能”,就必須要有新的城市空間和土地資源,不然無法強化首都功能,因此疏解城區的產業和人口就成為了“強化城區首都功能”必然的選項。

北京未來可能會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分開發展,靠近副中心投資價值高

但是疏解城區的產業和人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難。

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疏解去哪裡?第二,疏解過去的產業和人口是否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也就是說:既要能夠疏解的過去,同時也要能夠留下來,而且要能發展的很好,實現新的城市發展增長點,成為城市建設的新典範。

這種背景下,“通州城市副中心”應運而生,它的出現既給首都建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契機和空間,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這是一舉兩得:北京首都建設需要疏解,騰挪出新的城市空間,而副中心需要承載更多的功能和人口,實現強勁發展,兩者一拍而合

在這裡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一點:首都的建設是北京發展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不管是副中心的出現,還是北三縣的協同,都是因為首都建設的需要

所以我們對於北京中心城區的未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這裡將會建設成為北京新的首都功能區,將會成為中國歷史以來最好的首都區。

它的房價水平毫無疑問,具有無限的可能性,或許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政策調整,北京中心城區的房價就會“逆勢而上”。

但是我們認為,目前這個階段,北京中心城區的房價可能或被“嚴控”,房地產的大規模開發或房價的大幅漲跌,可能是影響首都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這一點上看,北京市政府可能不會對樓市鬆綁,以防止出現“干擾”的聲音。

另外一個利好的區域,就是通州區,毫無疑問它將成為北京新的城市中心之一,它的定位應該是“城市的行政中心、經濟中心和產業中心”,承載著北京城市新的發展空間。

僅僅一個通州區的906平方公里,顯然無法承載這一個光輝的歷史使命,所以這個時候,“北三縣”這個地方出現了,它的面積高達1200平方公里

,大部分是平原,可利用建設面積非常充足。

北京未來可能會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分開發展,靠近副中心投資價值高

因此,我們初步認為:通州區+北三縣,合計起來大概在2100平米公里的範圍才是未來“新北京”的大概格局,這個面積相當於一個“雄安新區”。

所以在官方的說法中,也把通州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稱之為首都的“雙翼”,兩個規模都在2000平方公里的“新區”將共同輔助北京建設新首都。

只不過是通州區+北三縣這個區域是跨省的,爭議顯然要更大,但是協同發展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

所以本次國家發改委的《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通篇都在講一個問題:如何實施“跨省”協同發展,提高區域發展,為首都建設提供最大的支持

北京未來可能會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分開發展,靠近副中心投資價值高

第一,以155公里範圍的城市副中心作為整個片區的中心來引領區域發展,是整個片區未來的經濟中心、產業中心及行政中心,越靠近城市副中心的片區,輻射就越大,人群的外溢居住需求就越強烈。

第二,靠近城市副中心的潞城、大廠潮白新城、西集等特色小鎮在內的範圍,打造成為整個片區的“中央公園區”,減少建設用地,控制房地產開發,減少人群邊界聚集,未來居住供應將呈現高度稀缺的特質。

第三,距離城市副中心有一定距離的燕郊、三河、香河、亦莊新城等四大組團,未來要加大住宅供應量,成為北京轉移人口的主要承載地。這四大組團未來的住宅供應量將會呈現井噴狀態。

第四,剩餘的片區將會打造成為“特色小鎮”,具有一定特色功能的人群和產業聚集地,房地產開發量將會得到一定的控制。

因此,如果從房地產開發供應量的角度上看,未來供應量的規模逐漸遞減順序:城市副中心》四大組團》特色小鎮》中央公園區。

而如果從投資角度看,距離城市副中心越近的板塊,我們認為投資價值越高:原因很簡單,未來的購房人群主要來自於城市副中心,而不是其他板塊的產業集群。

也就是說,城市副中心才是未來整個片區的真正產業中心,也是未來購房群體的主要來源地,這就意味著誰距離城市副中心越近,誰就能輻射到更多的購房群體。

北京未來可能會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分開發展,靠近副中心投資價值高

因此,投資角度上看:

1、燕郊南城和中心區、潮白新城等兩大片區是第一集團,是未來城市副中心購房客戶的首選方向。

2、夏墊、大廠縣城、香河北部新城是第二集團,是未來城市副中心外溢客群的次選方向。

3、最後才是三河縣城和香河縣城,由於距離相對較遠,潛在土地供應龐大,我們認為應該謹慎考慮。

此外,國家發改委還在“軌道交通”和“公共服務”兩個關鍵層面上,提出了“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

第一,要建立“多層次的城市軌道網絡”,就是除了城際鐵路之外,還要建立城市地鐵+有軌電車,形成“城際鐵路+城市地鐵+有軌電車”的三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這充分說明區域的軌道交通建設已經全面升級。

第二,戶籍制度的“單列管理”

,會逐步提高逐步提高北三縣醫保、養老、工資、城鄉低保等社會保障標準,戶籍待遇逐漸向北京看齊。

總體上看,我們認為目前的協同發展規劃提出了非常多的“創新”體制,在如何推動“跨省”區域協同發展層面上做了非常好的嘗試,未來該模式一旦成熟,可能會在其他城市推行。

而北三縣地區正是藉助“新首都建設”的春風,正式搭上了大北京建設的“便車”,成為北京“都城分離”戰略下“雙城驅動”格局的重要部分。

儘管北三縣距離“正式的北京待遇”還很遠,但是它已經逐漸成為北京首都建設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

該規劃的推出,可能也意味著首都核心區的大動作即將拉開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