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暇赴死》改檔,不如先看下007插畫小說《愛我的間諜》

由於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第25部007電影《無暇赴死》(No Time To Die)最樂觀的上映預期也要在今年11月了。對於全球詹姆斯·邦德愛好者們而言,影院集體觀影的儀式感付之闕如固然遺憾,悶在家裡看小說的興味卻悠然常在——由“對開出版社”(Folio Society)推出的插畫版007小說《愛我的間諜》(The Spy Who Loved Me),於今年三月間面世,這是由Folio推出的該系列插畫版小說的第九本。在過去的5年間,《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來自俄羅斯的愛情》(From Russia With Love)、《諾博士》(Dr.No)等8部小說的插畫版已經先後問世。

《无暇赴死》改档,不如先看下007插画小说《爱我的间谍》

Folio Society推出的插畫版007小說系列

“對開出版社”是一家位於倫敦的私人出版商,由查爾斯·埃德在1947年創立。同“007小說之父”伊恩·弗萊明職業履歷中的特工身份相仿,查爾斯·埃德曾在二戰期間服役於英軍裝甲部隊,隨後轉投陸軍情報界。Folio Society在1971年正式註冊,素以推出精裝插圖版經典小說和非小說類書籍得名,秉持所謂“偉大的書籍應該以一種與其內容相稱的形式呈現。”旗下出版物都具有專門設計的裝訂,委託藝術家創作精美的插畫,大多數版本都帶有套裝的書盒。英國當代最著名的推理小說女作家P.D.詹姆斯,對這家精品書出版商很是青眼有加,“Folio的書令人如此愉悅而值得被珍視,欣喜地捧讀一遍又一遍……以傳至後代。”

《无暇赴死》改档,不如先看下007插画小说《爱我的间谍》

插畫版007小說《愛我的間諜》

此次為插畫版007小說《愛我的間諜》擔綱插畫的,依舊是知名的插畫師費伊·道爾頓(Fay Dalton)。這位身在倫敦的女插畫家,不僅在專業領域有著極佳的水準,更曾摘得2010年度“Pickled Ink” 插畫獎。費伊善於將傳統的繪畫方法與這個數碼時代相結合,她的作品不僅細節翔實且具有復古氣息,不由得讓人回想起1950年代Mills&Boon出版的小說,後者現在還是英國首屈一指的言情小說出版商,卻儼然拋卻了當年插圖的格調。費伊不僅為Folio Society畫插畫,也為倫敦高級內衣品牌AGENT PROVOCATEUR畫招貼畫,她的作品也出現在維珍航空的機身塗鴉上,以及華納兄弟等製片公司的電影海報上。

《无暇赴死》改档,不如先看下007插画小说《爱我的间谍》

《無暇赴死》海報

費伊·道爾頓和Folio Society插畫版007系列小說的合作起自2015年。當年11月,踩著第24部邦德電影《幽靈黨》(Spectre)全球公映的步點,Folio Society推出了首本插畫版007小說《皇家賭場》——眾所周知,這也是伊恩·弗萊明開啟該系列小說的首部作品,是以意義非常。之於《幽靈黨》主演丹尼爾·克雷格而言,他接手詹姆斯·邦德這一角色後,出演的首部同名007電影便是《皇家賭場》,如此自然也帶有向這位傑出演員致意的味道。

插畫版《皇家賭場》的前言由布克獎得主,愛爾蘭作家約翰·班維爾撰寫。開篇第一句“如是我聞”,“通過這部小說,世人見證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標誌性的代表人物,(詹姆斯·邦德)的誕生和他所邁出的腳步。”費伊為這版奢華的小說創作了與內容相應的7幅原創插圖,以及書盒滑套上的封面畫。插圖作品大體都圍繞賭場那煙霧繚繞和霓裳鬢影特色風貌展開:冶豔的邦德女郎、“搖勻,不要攪拌”的Vesper Martini,以及初代邦德最愛的座駕,1930年代賓利敞篷跑車也都出現在這些插畫中。

從2015年起,Folio Society版007小說每年都會出上一到三本,距《愛我的間諜》最近的一部作品是去年10月間推出的《生死關頭》(Live and Let Die)。從這些小說中的插畫中看,007的忠粉們不難感受到和電影畫面間的“默契”,可就像是絕大多數邦德系列小說與所對應的電影劇本幾乎沒有共同之處一樣,費伊偶爾也會在插畫創作中放飛下自我——在2017年推出的《諾博士》中,為了凸顯007畢生對抗的邪惡組織,“幽靈黨”那知名的黨徽logo, 畫家把那隻八爪魚畫出了北歐神話裡北海巨妖(Kraken,有記載說它有150米長)的尊容,而這顯然既不是同名電影的畫風,也不類小說作家那暗黑寫實的筆觸。

《无暇赴死》改档,不如先看下007插画小说《爱我的间谍》

在原著出版序列中,《愛我的間諜》是伊恩·弗萊明創作的第10部邦德小說,該書於1962年首次出版。在伊恩的官方網站上你還能看到它在1965年、2008年以及最新(2012年)出版時的書封設計。“冷戰”時代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也是弗萊明的忠粉,他曾在接受《生活》雜誌訪問時對這一諜戰小說讚不絕口,後來精明的美國書商在美國版《愛我的間諜》防塵套上熱情地引用了總統的讚美,這為而後在北美出現的“邦德熱”起到了極大的推波助瀾,也為1962年上映的首部007電影造足了聲勢。投桃報李,弗萊明曾將首版《愛我的間諜》簽名後贈予總統的弟弟,時任美國總檢察長羅伯特·肯尼迪,“我很高興藉此機會感謝各地的肯尼迪家族成員,正是他們的讚揚讓我的小說在美國的銷售有了電場效應(electric effect)。”

《无暇赴死》改档,不如先看下007插画小说《爱我的间谍》

1962年首版《愛我的間諜》

《无暇赴死》改档,不如先看下007插画小说《爱我的间谍》

電影《007之海底城》海報(The Spy Who Loved Me,1977)

從文本角度看,一直以來弗萊明都在小說敘事上採用偏向詹姆斯·邦德、近似完美的第三人稱視角,除了在首部《皇家賭場》部分片段中,這一視角稍稍偏向了女主角Vesper Lynd。《愛我的間諜》則是全部系列中,唯一一部由女主角Vivienne Michel第一人稱視角寫成的小說。弗萊明曾宣稱這部書的手稿正是由一位叫“薇薇安娜”的女人寄給他的,而他很驚訝地發現她與邦德有過一段風流韻事。弗萊明也因此成為這部超級元小說(Uber-metafiction,關於小說的小說,關注小說的虛構身份和創作過程的小說)的敘事者。《愛我的間諜》同名電影於1977年公映,007的飾演者為2017年過世的羅傑·摩爾。除了片頭他和邦女郎在阿爾卑斯山滑雪小屋中有場露水情緣,電影情節和小說故事間便再無牽涉。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當年對《愛我的間諜》給出的書評是,“伊恩·弗萊明太會抓人了。小說的敘事張力仿若具有邦德那輛雷鳥(福特旗下的著名轎車品牌)般流暢的力道。”也許這句話此次啟發了費伊·道爾頓,書套封面上那輛雷鳥轎車赫然在目,背景為小說情節裡兩人春風一度汽車旅館已陷於熊熊烈火中……聯想到過往平裝版小說原始售價一般都不到10英鎊,單價為36.95英鎊的插畫版《愛我的間諜》自然不便宜——這倒和製作費用部部高企的007電影相映成趣。儘管此次有歐米茄腕錶、TOM FORD衣飾,喜力啤酒、堡林爵香檳、諾基亞手機和阿斯頓·馬丁超跑等鼎力贊助,《無暇赴死》的製作費用依舊高達2.5億美元,這其中據說有十分之一先就劃為主演丹尼爾·克雷格的片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