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得1986年世界盃的馬拉多納,為什麼在1987年和1989年美洲盃上表現的慘不忍睹?

C王者無敵M


馬拉多納真正被公認為世界球王,主要基於歐洲和南美兩大主流足球淵源地。

馬拉多納的球王加冕根本不需要貝肯鮑爾式的全滿貫以及貝利的齊天式的進球數據來加成,他的王冠上鐫刻了這個世界上你想不到的神奇(對陣英格蘭和比利時的神奇進球,對陣巴西時的半跪式的神奇助攻。)和辦不到的堪比登天之難度的意甲奪魁(在那不勒斯的軌跡絕對是前無古人,已經過去三十年了,還未有來者,但願以後能有願意逆襲的巨星重走馬拉多納的輝煌之旅,也能封王成功,這樣的奢望目前來看最有可能在英超出現,英超目前的整體高質量非常接近那時的意甲了,只差一位巨星來願意逆襲挑戰了)。

美洲盃無冠,只能說明馬拉多納的精力被殘酷至極的意甲競爭及聯盟杯掏得所剩無幾了【1984年到1991年這7個賽季,是那不勒斯擁有馬拉多納的7年,他們一躍成為令意大利矚目的力量,從默默無聞到能和北方豪強分庭抗禮。1986年意甲第三(隨後的世界盃封王),1987年聯賽奪冠(隨後的重要賽事便是美洲盃),1988年和米蘭爭的你死我活,最後位列聯賽亞軍;1989年歐洲聯盟杯冠軍、聯賽亞軍(隨後又是美洲盃);1990年氣走AC米蘭,獲得聯賽冠軍(隨後的世界盃亞軍)】。

上帝之手絕不能否定馬拉多納,尤其是國內的80後球迷想當然認定的不籍此便無冠的近乎荒謬絕倫的強盜式定論。比分是2:1,不是1:0。去掉上帝之手的進球,誰能給出英格蘭一定會淘汰阿根廷的理由。這場球在世界足球史上的至高無上的神劇性地位,就算莎翁再生也會嘆息不已而無法構思的,因為上帝和魔鬼同時附體參與了這場神鬼兩極交相霹靂的劃時代的永流傳的驚世演出。






仲尼依


馬拉多納是在國內被過分高估和“神化”的球員,美洲盃拿不到,世界級記錄基本沒有。參加的1987和1989年美洲盃表現糟糕,跌下神壇,1986年世界盃奪冠,個人表現是出色,但隊友表現也很出色,運氣也很足。

馬拉多納在87、89年參加了兩屆美洲盃

1987年在阿根廷舉行的美洲盃:

小組賽馬拉多納打進3球,包括一粒點球,阿根廷1:1戰平秘魯

阿根廷3:0戰勝厄瓜多爾

淘汰賽馬拉多納無進球,分別以0:1輸給烏拉圭、1:2輸給哥倫比亞,只獲得第四名。

1989年在巴西舉行的美洲盃:

小組賽馬拉多納1球未進

阿根廷1:0戰勝智利

阿根廷0:0戰平厄瓜多爾

阿根廷1:0戰勝烏拉圭

阿根廷0:0戰平玻利維亞

第二輪循環賽馬拉多納1球未進

阿根廷0:2輸給巴西

阿根廷0:2輸給烏拉圭

阿根廷0:0戰平巴拉圭

最終阿根廷積1分,巴西3戰全勝積6分拿到冠軍。

後來阿根廷的10號從馬拉多納變成西蒙尼之後在1991、1993年連拿兩屆冠軍。

為什麼說1986年世界盃馬拉多納運氣很好?

一是四分之一決賽手球騙過裁判,如果手球被發現不算,不一定能贏英格蘭。

二是阿根廷淘汰賽沒有遇到很強的球隊,就決賽西德強些。

86年阿根廷是在第二檔次球隊,阿根廷八分之一對手烏拉圭是在第二檔次球隊,四分之一決賽對手英格蘭是在第二檔次球隊,半決賽對手比利時是在第四檔次球隊。



為什麼說隊友表現也很出色?

86年世界盃的巴爾達諾也貢獻4球1助,表現完全不輸馬拉多納多少,卻被冠名馬拉多納“一己之力”奪冠。

決賽三個進球全部是隊友進的,沒有隊友進球,86年馬拉多納就是14年的梅西。

86年世界盃除了馬拉多納獲得最佳球員,還有四個隊友入選最佳陣容。這不是直接說明幾個隊友都表現很出色嗎?



馬拉多納在國內被吹上天,十一個人的運動吹成“一己之力”,既是不科學,也侮辱別人的智商,因為馬拉多納不是神,他也是個人。

“馬吹”和“遠古吹”常常吹馬拉多納任何時候都能帶領球隊奪冠,真是吹得太誇張了。

如果他在這個時代,稱王很難,現在球迷的要求苛刻,要榮譽大滿貫並且足壇第一,才能稱球王。哪個冠軍沒有都能黑別人,必須大滿貫。馬拉多納能稱所謂球王,既有一定實力,也有很大的運氣。

現在的足壇歷史球星評選,無論媒體評選還是球迷投票,在國內被吹成神仙,只要奪冠都被吹“一己之力”的馬拉多納很少能排第一,而經常排第一的梅西,因為沒有世界盃冠軍,常常被一些馬迷挖苦。



或許是價值觀的差異,國內球迷更看重一個球員的團體榮譽,特別是世界盃榮譽。國外球迷更看重球員的個人榮譽,個人榮譽滿身的球員更容易得到青睞。還有說明這個問題的一個證據就是,現在國外足壇人士誇讚梅西曆史最佳的人數不勝數,而馬拉多納寥寥無幾。


綠茵榮耀王者



這兩屆美洲盃馬拉多納和阿根廷的成績的確有點慘不忍睹。1987年美洲盃,作為東道主又擁有如日中天的馬拉多納,而且又在過去一年剛剛贏得世界盃的冠軍的阿根廷僅以四戰一勝一平兩負的戰績排在了第四名。1987年美洲盃之前,阿根廷一共舉辦過7屆美洲盃,除了洪晃之年的1916年美洲盃沒能奪冠之外,之後的六屆全部加冕。作為球隊核心的馬拉多納表現也讓人大失所望,在與巴爾德拉馬和弗朗西斯科利的對決中都落敗,賽後,馬拉多納和阿根廷也成為了國內外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對於這樣的結局,我覺得應該是老馬和他的阿根廷隊在對陣烏拉圭隊的比賽發揮失常所導致的。我們很難說阿根廷和老馬不重視這屆美洲盃或者說老馬和阿根廷的狀態不好,因為對陣烏拉圭之前,老馬在兩場小組賽中打進了3粒進球,阿根廷也取得了一勝一平的成績,無論馬拉多納和阿根廷的表現都很正常,但是與烏拉圭的四強戰,面對對手的頑強防守,馬拉多納和阿根廷都毫無辦法,最終0:1落敗了,所以1987年的失利主要還是對陣烏拉圭的比賽發揮不好所導致的。

至於1989年的美洲盃,這時候的馬拉多納依然正處巔峰,他剛剛在過去的一個賽季幫助那不勒斯歷史性地贏得歐洲聯盟杯的冠軍,但是在這一屆美洲盃的賽事中,馬拉多納的表現非常糟糕,6場比賽一球未進,核心球員表現乏力也導致了阿根廷再一次無緣冠軍,有意思的是馬拉多納之後,阿根廷在1991年和1993年連續兩次贏得美洲盃的冠軍,可能這也是一種宿命!


足球story


超級球員封神之路是需要一些神蹟,運氣。

但我不得不說你對球王兩個字賦予了太多的美好想象,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封神並不代表真的成神, 你想要場場比賽都贏,那你需要的是上帝而不是球王。

馬拉多納是球王,真球王,不假。

但球王並不代表他能永遠贏球,他肯定有表現不好的時候,美洲盃就是例子。

球王也並不代表“一己之力”就贏球,一己之力是扯淡的,任何時候,逆天的個人表演首先都必須建立在團隊同仇敵愾的氛圍之上,出於個人英雄主義的情結,我們對於英雄“一己之力”戰勝團隊的新聞樂此不彼津津樂道印象更深刻,但是,正因為稀少所以才津津樂道,在足球世界,配合好的團隊,戰勝個人英雄主義則是大概率事件。

先有團隊後有個人,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球王,只證明了一件事:他在他的時代是獨一檔。


每曰東臺



草莽君說體育


這有什麼稀奇的,這反而更能說明當時阿根廷的實力在南美都不算最強的,跟別提世界上了,拿到世界盃冠亞軍就已經能說明老馬的強大了,這就是球王的作用,帶領實力一般的球隊拿到世界盃.

另外,偽球迷總是發帖說什麼只有國內球員捧老馬,我建議你們好好看看油管等國外網站,看看國外球迷是怎麼評論老馬的,看看那些真正的巨星怎麼評價老馬的,你們這些偽球迷比那些巨星還巨星?

說老馬被高估的人,老馬如果都被高估了,那這個世界就沒有球王了,你去看看哪個被低估的人能做到老馬這些

14歲參加阿甲,17歲最佳射手,14歲前率小洋蔥頭隊橫掃,角球進球,中圈進球,任意球幾乎零度角進球,遠距離頭球進球,遠距離頭球助攻,遠距離倒鉤助攻數次


Malakana


一點不奇怪,世界盃手球運氣,不然決賽都進不了,運氣不是次次有的。


用戶11074547791


他把力氣用在了世界盃和當時的小世界盃意甲上了!這兩個賽事是當時含金量最高的賽事!


智利球王


美洲盃雞肋比賽,五星巴西美洲盃奪冠次數擺第三遠遠落後烏拉圭阿根廷


深圳大金中央空調熊


老馬沒有被高估這一說法!在足球界他是神一樣的存在。有幸欣賞過幾場比賽,確實歷害!雖然場下各種出格行為讓他倍受爭議,但不影響他在球迷心中的地位!

美州杯成績不好,並不能把責任推給老馬。一己之力?那不是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