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跌?

海寶海寶


雖然中國房價表面上還沒有出現大跌,但實際上大規模調整已經開始了。自一季度房地產成交量回暖之後,各地政府“因城施策”紛紛出臺相關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正在逐步轉冷。同時,中央政府也再三強調:“房子是用來住人的,不是用來投機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今年下半年房地產就已經開始了調整,可能一手房受到價格限制,大家還感覺不出來,但是二手房市場降溫趨勢逐步明顯,未來一二線城市房價會穩中有降,而三四線城市會出現較明顯的分化。因為,前期三四線城市在短期內上漲過快,所以,不排除有較大幅度調整的可能。中國20年前的炒房紅利期已經結束了。

可能有人會問,你憑什麼說中國房價今年下半年就要步入調整週期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過去房價大漲,主要是國內經濟形勢大好,房價大漲與經濟繁榮是不可分開的。而如今全球經濟出現衰退預期,美聯儲也開始降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在增加,目前房價又處於歷史高位,在這樣的背景下,購房者對未來收入增長預期開始下降,而炒房者也因經濟下行,對進入樓市炒房處觀望狀態。

再者,新一輪房地產調控已經展開,不僅是很多二三線城市銀行上調房貸利率,有的城市也重新推出了限購政策。更關鍵的是,下半年銀行房貸開始全面收緊,今年第三、四季度房貸審核將會越來越嚴格。同時,今年7月底,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除強調“房住不炒”外,還承諾下半年不會依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增長。

再次,中國居民加槓桿也已經到了盡頭,現在要進入降槓桿週期。資料顯示,在中國居民家庭資產中,有77%的資產是房產,只有23%才是金融資產。中國城市家庭有50%以上正在還貸。顯然,中國居民加槓桿已經到了極致。而隨著房價的大漲,未來不是願不願意加槓桿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能力加的問題。

此外,中國房地產的總市值達到450萬億人民幣,這相當於美國和歐洲,再加上日本等國家房地產總市值。如果房價繼續大漲,那豈不是市值要買下全世界了?這說明國內房地產泡沫破沫已經很大,需要去投資化、去槓槓化,否則後患無窮。

最後,本輪房價上漲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漲到今年已經四年了,期間除了少數地區房價出現下跌,但多數地區房價不是高位盤橫,就是已經輪漲一遍。2015年之前,是以炒房者為主,而在這之後,是大量投資性需求民眾集中入市,他們也想分得房價上漲的一杯羹。各城市該買房的都買了,當地居民已經明顯處於飽和狀態。在經歷了這一輪房價大漲後,中國房地產本身就有調整的需求。

中國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跌?實際上,從今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了,不僅是各地政府,還有中央政府都對遏制投機炒房非常重視,並且承諾不再依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全國居民加槓桿也用到了極致,國內房地產泡沫也被吹得很大。未來一二線城市房價會穩中有降,逐步回落,與當地剛需收入接軌。而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大起大落的可能性會很大,投資者應該謹慎觀望,切勿輕易出手。


不執著財經


近日房價大降,我看見我同事父親過世後,兒子非常孝敬老人,花兩百多元給他父親買了一棟高級別墅,保安丶美女丶豪發家具,飛機.豪車.設立銀行.金元寶堆積如山,娶了三妻四妾,更有若干美女,讓老人享盡天樂,這全靠中國房價降了啊!不降哪有這幸福啊?


Zhang92686697


房價什麼時候降下來?這幾乎是一個人人都關心的問題。不管你是有房的還是無房的,是剛需還是不打算買房的。有房的考慮的是房子的價值是否縮水,無房的等著房價降下來買房子,現在不打算買房的不等於降價了也不買房子。房子關係到千家萬戶,關注房價漲跌也是理所當然。

但具體到什麼時候能降下來,我們只能通過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結合我國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作一個大致的判斷。

一,未來我國城市的發展規劃

1,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設,對於二線城市中的省會城市大都志在必得。中心城市的建立,必然會影響和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同時,國家確立的19個城市群的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對於房地產市場也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大經濟圈的規劃建設。從粵港澳大灣區到長三角大經濟區再到京津冀一體化,人口會更加集中,無論是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城市建設速度都在加快,也為房地產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二,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市戶藉制度的改革,會出現大量人口的流動和轉移。一是城鎮化建設,我國計劃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到2030年左右,城鎮化率由現在的58%增加到70%以上,到時會有大量的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二是城市人口落戶制度的放寬和全面放開,二線城市以下的人口,特別是三四線城市人口會向一二線城市集中。突出的問題就是對住房的需求,所以說大城市的住房問題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很快緩解,房價很難說是下跌。

根據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大體可以判斷,在未來十年房價雖然不會大幅上漲,更不可能大幅下跌,只能在現在的基礎上保持長期平穩。那麼也就會有許多偏遠的小城市,逐步遠離大城市的發展,人口數量越來越少,經濟發展越來越慢,房子也就越來越不值錢。

以上回答純屬個人見解,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平淡如水5343


房市早就開始分化了:1,黃金地段的、學區房及高檔別墅因是稀缺資源,供需緊張,一房難求,想買的人多,價就高,所以很難降下來!;2,相反,有大量市郊房,價格則不高,卻不願買,等發展了,房價又漲了。如武漢市離光谷廣場(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都在此,屬市中心地段)的左嶺、葛店(開車也就二三十分鐘的時間)房價在每平方5000∽10000萬不等(大多數人嫌沒有市中心方便,不願買),而光谷廣場附近房價則達每平方三萬,很多人又嫌太高;3,大多數人即想要市中心房,又想要郊區房的價格,很難有這樣的好事。低的時候又觀望怕跌不敢買。4,其實,2016年光谷廣場附近的房價每平方也就一萬多點,許多人觀望,想等跌了再買。2008年光谷廣場附近房價更低每平方四千左右,當時左嶺、葛店房價每平方才一千左右。社會在發展,很多東西在漲!特別是當時有能力買房的人,在一次次觀望中,錯過了買房時機,有些事錯過了就錯過了,世上沒後悔藥;5,暴跌有可能,有案例可參考,就是美國一個汽車之城破產了,別墅一美元一樓,卻沒人要,因為這時大家考慮的是逃離這個地方,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來源,吃飯也成了問題……



吳楚文化


房價房價下跌會從空置率高的小縣城,三四線和新一二線郊區和小鎮開始,2019基本開始了,不過這些地方一般不是熱門地區,沒有人去在意,也沒有人去統計,還有一般城市只告訴你平均房價,所以你不知道了。

第一,房價下跌你不會知道,一般也沒有人告訴你,這個是是房地產裡面的秘密,不從事房地產的大多數人也不會去統計,誰閒著沒事幹,去統計他幹嘛,要炒房和開盤時候,房地產開發商和炒房客宣傳這裡要大漲了。賣不掉要法跌了,他又不是有病,宣傳這裡大跌了哦,快來買啊,我都要虧的褲子穿不起,虧的破產了,你看看那家開發商破產前大量宣傳自己要破產了,哈哈哈。大家快來啊,自己大虧本賣給你,公司要死了哈哈哈,這可能嗎?

第二,現在房子數量和總值太高,跌的話短時間看不出來的,同一個城市就算新區,郊區和小鎮已經鶴崗化了,10萬一套。市區房子很多都是買來住的,人家不賣,難不成你去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你房子下跌賣給我1塊錢/平方。現在就算郊區小鎮只值10/平方的,給他宣傳和別買一套10萬/平方,平均一下5萬/平方,沒有跌啊,你看得出來他跌嗎?現在空置率20%,也就是空置的就算跌到了一文不值,和買來住不賣的數據虛高一下平均一下,就沒有跌,這個遊戲很好玩的,你來不來,你要跌和漲我都可以給你做出來。


劉華銀mark


這麼多年了,我這小地方,91年我買房時300一平方,房開叫我買二套說房價會漲,我還笑房開房沒人要騙我多買。誰知,接下去就讓我傻眼了,房價一路上漲就沒跌過,中間停頓了幾次,直到現在好地段2萬5一平方,差點的1萬出頭一平方。現在我不再相信房價會跌,行情不好時會往下調個1、2千,然後又騰往上竄5千。要買房的人,在行情停頓微微下調時就馬上要出手了,不然有你後悔的。


2890667


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這是決定房價的三個最重要的因素。

1、短期看金融

金融在短期就可以馬上產生效果,比如房貸利率上浮40%,這導致購房成本大幅上升,需求馬上被抑制,房價自然就被抑制了,無法上漲。同樣的,如果房貸利率下浮40%,購房成本大大降低,需求大增,房價自然也是大漲的。

比如限制房地產開放企業的融資需求,那麼房企只能打折銷售回籠資金,這樣也會讓房價下降,而如果放開房企的融資渠道,房企有了資金,自然是可以等待房價更高的時候出售。

金融政策正是因為對房屋需求有重大的影響,而且見效快,所以也成為最常用的調控樓市的工具。

2015年開啟的樓市牛市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政策放開了,買房的利率大幅下降,需求就增加了,導致房價上漲,在2015年到2017年購房的讀者,當時的利率應該是比較低的,打折的情況也非常常見。但是到了2018年的時候,房貸利率上浮就很厲害了,全國首套房房貸平均利率上浮10%,個別城市上浮30%甚至40%!所以房價上漲的勢頭被遏制住了。

2、中期看土地

土地供給影響的是房屋的供給多寡,房屋要建設起來最開始的源頭就是土地的多寡,土地供應多,房屋修建的就多,房屋供給多了,房價是很難上漲的,同樣的,房屋供給少了,房價才會堅挺。

2015年房地產庫存高企的核心原因是之前多年的限購導致需求被抑制了,所以導致供需不平衡,導致“供過於求”,那麼房價就橫盤甚至下跌,但是在2015年一系列的去庫存政策下,需求被釋放了,很快就消耗了庫存,這個時候新建房屋數量供給跟不上,導致房價一再上漲。

3、長期看人口

人口影響是需求,房地產市場最終是要看市場的需求,需求決定了供給,需求就是市場,一個城市的人口是淨流入的,能夠吸引全國的人進來,能夠吸引周邊城市的人口進來就業置業,那麼這個城市的房價是堅挺的,是看漲的。

反過來,一個城市的產業薄弱,人口持續流出,需求一再減弱,那麼就會變成一個供過於求的城市,那麼房價自然是無法支撐的。

總結:以上三個因素是影響房價最重要的因素,中國有300個地級市,有兩千多個縣,情況複雜,無法一刀切的做一個判斷,需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運用上面三個條件去進行分析。


壹號股權


房價已經開始掉了,不掉也不可能不現實的,空閒下來的房子太多了,這也是房價泡沫太大造成的原因,現在這些賣房子的都是敲鑼打鼓的洗腦,還在上下浮動著,但是真正買房子的人,房子已經掉了好多,就跟那個有些人說通過關係自己家又是市裡的人,然後又通過關係買了3000多塊錢一平方的經濟房,是一般人都買不到,但是反過來想一下,有關係的找人的,人家傻嗎?3000多塊錢一平方,把房子賣給你,真正瞭解房子的人應該知道這一塊吧!已經出現了有快兩年了吧這種現象,指的是小城市,同一個城市裡面,而且房價還在,七八千左右呢,像城市的邊上,剛開發地方還是,四五千呢,為什麼能買到3000多一平方的呀?人家傻呀,同樣的小區裡面,過一段時間哇塞,就沒有3000多一平方的同樣的小區裡面,那就叫作生意場上要的人氣,好多房子開盤的時候,人山人海的,最後多少年沒把這裡的房子給賣掉,那又是怎麼回事呢?就和現在的汽車一樣,汽車買到手裡事多,其實呢,現在汽車買不買都無所謂了,都能買得起,哈哈哈


用戶1480056272379


鵬哥觀點,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房價什麼時候降下來。我們能夠通過政策調控和預判經濟走勢來判斷房價的漲跌,這是最直接的方法,除此之外,可以通過判斷房地產市場銷售情況來確定,房地產是否已經飽和。不過期待房價大規模下降,不符合現實。

中國房價會下跌嗎?

房價是否下跌,需要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的角度來分析,而且不同城市的房價都在分化,不能一概而論。

1、宏觀上通過週期來判斷房價走勢

房價的漲跌是在週期中波動,專家級的房產投資者是密切關注宏觀局勢的,因為這涉及到房產漲跌的週期。

大週期中嵌套小週期,小週期有包含漲跌的趨勢,判斷好小週期,可以在一兩年的時間內收穫不錯的漲幅。

目前很多專家預測房產處於一個新的週期起點,也是就上一個回調週期的末點,從底部重新開始上升,從10年的週期角度來看,目前的房價會處在一個新的上漲週期之初。

2、中觀層面不同城市漲跌不同

城市與城市之間在分化,一線城市的資源優勢越來越強勢,然後是省會城市和經濟強勁的二線城市,其次是經濟平穩增長的三四線城市,最次是經濟稍差的縣級市等等。

不同城市的房價漲幅不同。近幾年,一線城市的房價不斷攀升,15年到18年三四線的城市在棚改貨幣化的大潮中猛漲一波,最近二線城市和強三線城市也在漲價。

近一年的時間,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有一多半城市的房價在增長,所以期盼房價下跌是不現實的想法。

對於房產投資者來說,選擇城市很重要。我的經驗是:選對核心城市、選對核心片區、選對核心位置的優質物業,不用擔心未來的漲幅,收穫是一定的。

3、微觀層面的細微特徵影響房價

城市的不同片區在分化,片區內不同的小區在分化,小區內不同的戶型、朝向、樓層等等都在分化。

比如在大城市,現在越來越流行大平層豪宅,豪宅的漲幅也遠超普通住宅。這是因為,優質的房產的特質是無可替代的,在未來的競爭中也更具有優勢;而普通住宅的可替代性很高,其漲幅也就不如豪宅了。

要能夠抓住分化上漲的機會,就可以迎來超額收益。但是如果買錯片區,那麼房價就會橫盤或者陰跌。

房價什麼時候可能會跌?

鵬哥認為有下面幾種可能:

1、開發商主動降價

(1)銷售情況差主動降價

最直接的情況就是開發商自己主動降價,限於當前市場行情較差,銷售情況不達預期,那麼開發商是非常有可能進行調價的。只要出現調價,對已經購買房產的業主就會非常不公平,買了就虧了,所以可能出現很多業主鬧售樓處的情況。

所以開發商會非常謹慎,降價是一個傷害客戶很重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開發商是不會去主動降價的。

(2)節假日促銷降價

另外有一種情況是開發商為了做促銷,專門搞的特價房,這種一般不會引起業主的反感,因為在開售中期或者售賣尾部,大部分房產已經被消化,那麼拿出一些銷售較差的房源可以做降價促銷。

開發商在做促銷的時候,一般會選擇節假日或者過年期間,所以很多樓盤的促銷會在節假日期間。

2、政府限價令

這也是最直接的政策調控,很多地方的房產出現了暴漲情況,引起非常負面的社會影響,那麼政府有可能直接出臺限價令,讓開發商把新售商品房去政府備案,如果不滿足政府的備案價要求不給辦理證件。

通過這種方式,開發商也心知肚明,把價格預期調整下來,最終實現降價的效果。這種行政化手段雖然簡單粗暴,但是有效果,而且降價幅度明顯,會出現“一夜下跌”的情況。

3、央行貨幣調控

(1)提高房貸利率

央行通過貨幣調控政策可以讓房價出現“一夜下跌”的效果,比如直接提高房貸基準利率,這樣購房人的房貸利率上升,購房成本增加,直接打擊了剛需購房者和投資客戶。

在這種情況下,購房者意願降低,對於房貸相對比較敏感的群體就會選擇觀望,那麼開發商銷售的少了,就會出現房價下跌的情況。

(2)央行緊縮性貨幣政策

從全國和全世界的經驗來看,如果國家進行縮表,也就是採取緊縮型貨幣政策,對於房地產是重大的打擊,極有可能引發房價暴跌,但是這種對於經濟的傷害威力大,不會輕易去做的。

所以城市的情況不同,房價漲跌不能一概而論。

更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跌,只有在經濟普遍下行的狀況下,房價或許會有回調,比如2008年和2013年的時候,很多地方的房價走入冰點。

至於未來,我們只能邊走邊看,預測房價什麼時候下跌的,基本不準。

綜上所述

中國的房價不能一概而論,漲跌既有基本面的影響,又受到政策調控的影響,房價下跌不可預測,而且城市不同房價走勢也不一致。未來的主基調是分化,這種分化所帶來的是不同城市、不同片區、不同小區和戶型的差異。差異就會導致有漲有跌,我們在大行情下可以判斷房價基本的走勢,如果經濟不景氣,那麼未來就有可能發生房價下跌。


鵬哥說房產


房價漲跌是規律和趨勢,因此我國的房價並不會持續上漲或者持續下跌。週期性的變化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我國的樓市政策更加容易保護房價的穩定性,這也是目前樓市調控所真正需要的。政策使然決定了房價的相對性,也就是說商品房價格的上漲在我國持續了至少二十年之久也是正常,並且後續我國房價還具備繼續上行的機會。那麼繼續上漲之後我國的房價究竟會在什麼時候出現下跌呢?對於房價的下跌預期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也有著不同的預測。如果真的按照現有的穩定政策未來房價下降的概率非常小,並且在房地產行業不斷求變的發展趨勢之下房價實質性的下降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說房價未來是否下降還得靠房價本身之外的因素來實現下跌。

那麼房價本身之外的因素是什麼呢?就是房價增速放緩,居民收入增加,這樣一來房價雖然上漲趨勢還在但是對於購房者而言就是房價下降了。所以通過收入讓房價實現軟著陸也未嘗不可。讓收入增速高於房價增速這就需要房價的增速有實質性的下降,但是近幾年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無法實現的,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各城市的發展還未停止,城鎮化的建設還在繼續,這絕不僅僅是短時間內可以實現的。因此降房價增速目前來看也還有困難。

總的來看現在討論什麼時候降房價還為時尚早,畢竟房地產發展還在持續,洗牌也正在經歷。房地產的發展雖然遇到了一個調整時期,但後續還會有新的發展出口。並且在不少房企逐漸轉型之後,留給部分房企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大。如果按照現有的趨勢發展,未來房企供給會有所下降,而這也是帶動房價上漲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