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戰“疫”靜待春暖花開——貴州“文軍”助力抗疫側記

□ 王 傑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神州大地,舉國上下掀起了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貴州“文軍”積極行動,發揮各自所長,開闢文藝抗疫戰線,以文藝作品為利器開展創作,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助力,用文藝作品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書寫可歌可泣的戰“疫”事蹟,謳歌抗擊疫情中閃耀的人性光輝。


用文藝作品為“戰疫”擂鼓助陣

文學藝術素有緊貼人民、關注民生的優良傳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貴州文藝界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自覺肩負起新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貴州省文聯在非常時期,盡非常之責,向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發出倡議,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心手相牽共克難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文藝力量。

貴州是少數民族大省,目前,仍有部分少數民族群眾存在漢語言障礙,為了服務民族地區和民族群眾,貴州省民宗委積極推進“少數民族語言版的防疫知識宣講”,貴州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辦公室聯合貴州民族出版社編譯、製作了苗語、布依語、侗語、彝語4個版本的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須知,並通過微視頻、H5等新媒體形式發佈傳播。 貴州省作協開展“眾志成城共戰疫情”系列徵文活動,聯繫多個發佈展示平臺,對應徵的優秀文學作品進行推介選送,目前,共徵集到除貴州外,全國各省市的370餘件作品,貴州省作協相關負責人表示:“系列徵文活動仍在進行,戰‘疫’不全勝,我們也絕不退”。

貴州人民出版社聯絡貴州詩歌界的詩人們面向全國詩人發起徵稿,歷時一個多月,共收到上千名詩人投稿三千多首詩作。活動得到了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高洪波,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久辛、車延高等名家的力挺,貴州省文聯主席、作協主席歐陽黔森也加入創作活動並投稿。經過挑選、編輯,彙集百餘篇詩作的詩集《盼你春天歸來》將於近日出版。該詩集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八方詩援,同‘州’共濟”選用了全國各地詩人的作品;第二部分“貴州詩界‘盼你春天歸來’”主要選用了貴州籍詩人的作品;第三部分“鄂州一線‘定有鳳凰涅槃’”選用了湖北地區詩人的作品。

由貴州省文聯、貴州廣播電視臺、貴州文化演藝集團、多彩貴州網聯合出品,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監製的抗疫戰疫主題公益歌曲《生命之重》集結了貴州20餘名知名音樂人。在這首歌裡,能聽到新綠成蔭、雨露微風、飛禽走獸,都是地球家園一份子的呼籲;我們能看到,逆行的背影、堅定的步伐,打贏疫情阻擊戰,敬生命之重的決心。

貴州省民族樂團通過雲端配合的方式創作的合奏曲目《我的祖國》,向工作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致敬,為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加油。該作品由貴州省民族樂團副團長龍國洪指揮,近30名文藝工作者在家中通過視頻配合錄製的方式編輯而成。

貴州省曲藝界也應時而動,在中國曲藝網評選的“全國抗擊疫情曲藝新創作品”中,貴州方言詩作品《公判》入選。貴州省黔劇院院長朱宏自編“抗擊疫情”黔劇唱段,貴州普定花燈說唱《打贏疫情阻擊戰》……一件件打上“貴州印記”的文藝作品,喚醒的不僅是對傳統藝術的認知感,更傳遞著抗疫必勝的信念。

銅仁市組織文藝界創作推出疫情防控的歌曲《我們春天回家》《我最牽掛的人》、京劇《銅仁人,面對疫情一條心》、快板《眾志成城抗疫情》以及繪畫、書法等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86件。其中,歌曲《我們春天回家》點播量達500餘萬次。 “眾志成城,戰疫必勝”“眾志成城戰疫情,天連五嶺萬人心”……貴州的書法家包俊宜、陳加林、楊昌剛等人以筆為援,書寫一幅幅提振士氣的書法作品。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安順是蠟染之鄉,疫情當前,安順蠟染傳承人楊婷婷選擇用蠟染這一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創作抗疫主題作品。2月8日,楊婷婷在安順市西秀區婦女手工業行業協會微信群發佈倡議,馬上獲得了大家的積極響應。短短几天內,協會就收到了50多幅作品,有民族民間手工藝品、國畫、速寫、卡通畫,還有小學生繪製的手抄報。

楊婷婷自己也沒閒著,在“婷婷蠟染”工作室成員的協助下,楊婷婷最初用5天時間完成了7幅作品。大型蠟染畫作品《戰必勝》長1.5米、寬1米,描繪了一位醫護人員的背影,一隻高舉的手緊握成拳,兩邊裝飾著苗族傳統吉祥紋樣。《“罩”顧好自己》呈現了兩隻展翅高飛的吉祥鳥銜著一隻口罩,意在提醒大家佩戴口罩、注意防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系列作品主體圖案為四隻手緊握在一顆心中,周圍裝飾著寓意吉祥的魚紋、蓮花紋和石榴紋,表現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剪紙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剪紙藝術家們紛紛行動起來,用一幅幅作品為抗疫加油鼓勁。王少豐是一名剪紙藝術家,剪紙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剪紙在王少豐看來不止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情懷。疫情期間,王少豐創作了《築起新的鋼鐵長城》《四面八方馳援武漢》,畢節剪紙傳承人嶽紅霞創作了《逆行者》《請願書》,來自貴陽的剪紙傳承人許瑞芬創作了《庚子補天人》《大疫過後是春天》,六枝特區剪紙傳承人陳文洪創作了《苗鄉戰“疫”》《祈》。剪紙藝術家們用一幅幅抗疫作品展現了舉國上下抗疫的生動場面,抒寫了藝術家“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抗疫決心。

“作為文藝工作者,我身在後方心懷前線。”省政協委員、“黔南歌王”耿文福發揮自己特長與優勢,編寫數十首抗疫山歌傳唱鄉里。 “追隨那天使的腳步,我們是抗‘疫’的隊伍。中華大地全民皆兵,去殲滅兇險的病毒……”嚮往作曲、賀明勇作詞、覃超麗演唱的抗疫公益歌曲《奔向勝利的征途》表現了廣大醫務工作者逆行抗疫、不畏艱難的英雄氣概,表達了戰疫必將取得最終勝利的信心。

已定居北京的遵義仡佬族音樂人羅鋼被隔離在北京,不能回貴州遵義老家陪家人過年。但是羅鋼沒有閒下來,利用發達網絡,組織團隊創作了8首歌曲。羅鋼說,目前為抗疫創作的歌曲相當一部分是抒情歌曲,他希望創作一首律動感強、催人振奮的歌曲。“《誰在擔當》是一首進行曲。美中不足的是,錄音棚沒有開門,只能自己在家錄音。隔音不好,效果一般。”羅鋼感謝作曲、編曲老師的大力支持,“我想對那些抗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說,感謝你們的付出,希望疫情早日過去,我們會有嶄新的生活。”

文旅企業復工生產再出發

當前,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戰“疫”形勢出現了轉機,勝利的曙光在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為了搶抓復工生產,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貴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

文化旅遊業作為貴州重要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持續“井噴式”增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貴州省文化旅遊行業受到重創,部分文旅企業經營困難。為重振文化旅遊發展信心,支持文旅企業儘快走出困境、恢復發展。貴州省政府印發《支持文化旅遊業恢復並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支持文化旅遊業恢復並高質量發展。

楊婷婷的“婷婷蠟染”工作室依託苗族蠟染和苗繡,為當地搭建起學習傳統技藝和帶動部分貧窮家庭婦女創收致富的平臺。疫情防控讓工作室的復工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可以復工生產以後,為了鼓勵姐妹們積極復工復產、防疫創作兩不誤,楊婷婷又相繼創作了《巧手繡錦》《靜待花開》《指尖技藝》《抗疫春耕兩不誤》等作品。“等疫情結束後,我要將部分作品開發成抱枕、手提包、桌旗、T恤等文創產品,持續傳播健康理念,讓大家記住這次戰‘疫’中的英雄。”楊婷婷表示。

為了支持抗疫,儘自己的一份力,楊婷婷還將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捐贈2千多套蠟染紀念服裝。 丹寨石橋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橋皮紙製作技藝”的傳承地,也是有名的“古法造紙之鄉”,近年來,在當地文化部門的扶持下,眾多貧困群眾依託古法造紙技藝,擺脫貧困,獲得穩定收入,走上致富道路。然而,疫情突襲使得工廠無法按時復工。可以復工後,工匠們加班加點趕製春節前接到的30萬張價值36萬美元的美國手工皮紙訂單,確保實現新年訂單開門紅。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畢節市黔西縣鐵石苗族彝族鄉鐵盔山村的苗族婦女楊麗積極響應號召,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集。通過電話、微信等新媒體線上進行銷售,將疫情期間在家制作的七套苗族新裝以2500元每套的單價銷售一空。


以藝戰“疫”靜待春暖花開——貴州“文軍”助力抗疫側記

貴州民族報·文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