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新‖叔公五度奔向海南岛

一束心香祭叔公

阴霾渐消,莺飞草长,思念像春草一样,一点点弥散开来,用记忆点燃一束心香,遥祭离开人世已经整整十四年的叔公。

叔公是祖父的亲弟弟。祖父福薄,在父亲年幼的时候就已病殁,自然不可能给我留下任何印象。叔公则不同,他只比父亲年长一岁,与父亲名为叔侄,实则与兄弟无异,再加上性情仁厚,对晚辈尤多爱佑,成为了我人生中最温馨的一抹记忆。

记忆的起点在老屋的阁楼,阁楼的窗口,黑魆魆的夜,沙沙的脚步声,若有若无的女人的呜咽,被窝里的我吓得蜷成一团。母亲说,那是叔婆的魂魄不舍得离去,还在哭,还在游走。白天刚刚办过丧事,年轻的叔公的年轻的前妻,我的第一个叔婆因病去世。

廖立新‖叔公五度奔向海南岛

同样是深沉的夜,昏暗的灯光从夜空里挖出了温暖的一角,几个人影凑在一起热烈地谈着天。一个陌生的身影拿出了一颗灰蒙蒙、毛茸茸的球球,接过父亲递来的柴刀,费力把它劈开,一股汁水汩汩滔滔流出来。父亲赶紧用搪瓷把缸接了,分给大家品尝,据说,有一股潲水的味道。那个陌生的身影是叔公,那颗球球是椰子。后来才知道,叔公五度被选派到海南岛选育水稻良种,并在1978年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那年我才8岁。我的第二个叔婆,就是在火车上被叔公的英俊儒雅的风采所吸引,而从湖南追到江西来的。

后来,我上学了,从中学到大学,现在想起来都很神奇,每当我山穷水尽难以为继的时候,叔公总会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十块,或者二十块;一个人,或者和他的司机。八十年代的十块二十块,几乎是一个月的伙食费!叔公,一个高小毕业只有简师学历的人,凭着自己的好学上进,凭着他为全县农业生产作出的突出贡献,一调农技站,二调良种场,成长为了正经八百的国家农艺师和正科级党员领导干部。那时候的叔公,不但是我生活上的救急菩萨,也是我成才路上的引路人。他借着出差的机会,经常到学校来看望我,给我经济上的资助,教给我许多人生的道理。

然而,在1992年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叔公却不幸患上了鼻咽癌。虽然经过痛苦的化疗、放疗保住了一条命,但是身体状况从此每况愈下。在挨过14年漫长的病痛生涯后,于2006年8月凄然辞世。那时候,我已离开江西老家,漂泊在外,未能见上叔公最后一面。

每每想起叔公的音容笑貌,我除了感激、怀念,就是深深的愧疚:他之于我,关怀倍至;我之于他,音书杳然。岂不令人心痛哉。

【编后语】清明节,是怀念亲人、凭吊先辈的“感恩节”。当前,中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2020年清明暂停现场祭扫活动,中山日报发起“清明思亲”征文活动。主题为“清明思亲”;追思对象为已远逝的亲人;征文以散文为主,篇幅800字以内。征文日期:即日起至4月4日。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一投一稿)。文末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等。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审:岳才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