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格力新冠病毒淨化器,董明珠又要蹭熱點?

周蓬安:格力新冠病毒淨化器,董明珠又要蹭熱點?

據格力官方商城頁面,格力殺滅新冠病毒空氣淨化器開啟預售。3月17日,董明珠在直播中表示,在原有的空氣淨化器可以殺病毒(其他病毒,非新冠)的基礎上,格力用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研製出了能殺新冠病毒的空氣淨化器,可以幫助醫院、辦公室、學校等場所進行科學防護。(3月18日《微博熱議話題》)


周蓬安:格力新冠病毒淨化器,董明珠又要蹭熱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筆者一直非常欣賞董明珠,不僅僅因為她與筆者所在的城市有著深厚的淵源。也不僅僅她快言快語,不怕得罪人,更在於她作為一名非“體制內”的人,竟然能長期執掌一家國有大公司(後來是國有控股公司),而且這家公司還是一個完全競爭、毫無壟斷資源的企業。該企業在她執掌期間飛速發展,給所在城市帶來了巨量稅收不說,還給包括國資委在內的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做空調的能把企業做得這麼大,而且品牌效應也是十分明顯,格力基本上可以坐實“中國空調第一品牌”稱號,董明珠確實厲害。中國需要更多這樣實實在在做實業的企業家,而不是那些不斷拋出概念的騙子。

可以這麼說,格力公司是中國國企“成功的典範”,格力模式絕對應該進入央企、國企的營銷書裡。同時,董明珠也可當之無愧被稱為“中國商界奇蹟”。

說董明珠是“中國商界奇蹟”,不僅僅“唯利潤論”,她的很多創新思維確實值得其他企業家學習。比如6年前,格力電器終止與祖籍蕪湖的著名影星成龍合作,格力1年可省1000萬代言費,改由董明珠自己代言,實行硬推銷。我曾評論,有些產品請明星“天價”代言的“性價比”其實不高,董明珠親自代言,表現出企業負責人的自信,這樣的做法是非常睿智的。

董明珠與銀隆合作失敗,卻帶來更多車企用上了格力的空調。

半年前,董明珠高調宣佈“格力電飯煲比日本的好”,其賣點用董明珠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三高人群不敢吃飯,吃飯血糖就要升高。所以我們做出了三高人群的飯煲……到我的微店買三高人群的飯煲,保證你敞開吃,血糖不升高。”

接著董明珠又親自解釋其原理:糙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發芽後更是含有豐富的γ-氨基丁酸(GABA),適宜三高人群食用。但糙米發芽全過程長達17-41小時,非常複雜繁瑣耗時,而格力飯煲可以一鍵煮好糙米發芽飯,只需4小時。

製作空調與製作電飯煲,還真的有很多共同之處。因此,格力能將空調做得這麼好,一心要將電飯煲做好並不令人驚訝,因此我相信董明珠的這個廣告沒有騙人。

當然,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中國人還有“隔行如隔山”一說,董明珠投資手機,雖然可能有利於格力未來的“智能+”,但在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的情況下,格力在手機上的高投入,無疑是失敗的。

雖然非常佩服董明珠,但並非贊成她所有的做法。比如她與雷軍的所謂“打賭”,其發出的要約,雷軍其實並未真的接受。但董小姐動不動就拿出來說事,顯得不夠厚道。

再比如一年前高調宣佈“芯片,我是一定要做的”,就顯得不夠理智,純粹是“蹭熱點”。因為空調製造與芯片製造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行業,而且芯片投資非常大,即使格力賬上有1000億現金,對於芯片研發也僅僅是“毛毛雨”,而且根本就沒有任何人敢向你做出保證,你投入1000億,能確保研發出與世界同步的芯片來。我曾經評論,奉勸董小姐還是一心做好格力,別把資金浪費在自己陌生的領域上。

應該說,生產新冠病毒淨化器,與生產空調也不算“跨界”,而且這技術並不深奧,我相信格力能將這個產品做好。媒體報道,據中國科學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給出的數據是,此款空氣淨化器經過武漢專業醫院實地測試,1小時殺滅9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但這種產品真的有市場嗎?新冠病毒極有可能很快離開中國,離開全球,像SARS一樣神秘地離開人類,我希望這種產品對社會沒有什麼作用。此外,普通空氣淨化器便宜的每臺也就幾百塊錢,而你的新冠病毒淨化器一臺卻要1.2萬元,什麼高科技產品?你以“幫助醫院、辦公室、學校等場所進行科學防護”為賣點也相當不靠譜。

如果辦公室、學校也有了新冠病毒,那還得了?

因此筆者認為,格力製造新冠病毒淨化器,董明珠可能像此前跨界“賣口罩”一樣,又來“蹭熱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