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百以內加減法不會,作文根本不會下筆,該如何調教?

胡林平a


學生進入初中以後,學習內容增多,各學科也陡然增加了難度,如果學生基礎還不好,那學習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那麼初一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語文和數學。

語文是百科之母,它最重要的是三件事,讀、寫、背。那麼如果遇到學生寫作根本下不了筆怎麼辦?以下就是我的建議。

第一、堅持寫日記。開始第一週,字數不要求,哪怕寫一句話,

第二、教學生日記寫什麼內容。首先讓學生從現在的教室開始寫,目的是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這對學生寫作文很重要。教室的前後左右,就可以訓練一週,教學生看到什麼寫什麼。教室寫完就觀察學校,學校有很多角落可以寫,操場,食堂等等。然後再回到教室開始寫同學寫老師,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一天寫一個,也可以一週寫一個孩子,比如星期一寫肖像,星期二寫穿著,星期三寫語言,星期四寫動作,星期五就把前幾天寫的組合在一起,不就是一篇長文章了嗎?這樣訓練下來,一定很有收穫。注意,對這類學生一定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耐心,慢慢來,靜待花開。

第三、多讀書。通過讀,促進學生的寫作,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學寫作方法,學好詞好句。

第四、多積累。讀文章的時候,就把別人文章的好詞好句勾出來,摘抄下來並背誦。一些美文還可以整篇背下來。另外語文書上的古典詩詞也都背下來,一學期下來,積累的量也非常可觀了,這對學生的寫作是有很大幫助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出口成章。

通過以上方法,相信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提高。

至於學生一百以內加減法不會,唯一的方法就是訓練。這個也必須過關,因為數學有很多計算,都是以百以內為基礎,初二還有物理,初三還有化學,都涉及到計算。

訓練方法:每天一百道十以內口算題,過關以後,再增加到兩位數和一位數相加減,過關之再增加兩位數和兩位數相加減,難度增加了題量可以減少一點。這樣循序漸進,一定會有收穫的。

初一的老師遇到基礎不好的學生,的確要付出很多心血,學生自己也辛苦。

所以,願所有讀小學的孩子都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越學越輕鬆!


長髮飄飄嫵媚


我本人是教師,初中語文各年級教了個遍,屬優秀的,後來教小學高年級課,四十年的教齡了,什麼樣的學生都見識過了。現在回答題問,這樣的學生,不是老師能教了的,你讓初中的老師給學生補小學的課,有那精力?我本人由初中因事轉入小學,三年才漸漸調整教法。你讓我去教低年級我都害怕。還有方法,送給教育磚家,叫獸,他們有辦法!


一個1說真話的人


這應該是一個個列吧。

初一學生應該有14歲左右吧,百以內加減法應該在小學四年級前完成;因為,五年開始就有相遇路程應用題等的學習了。這個孩子被耽誤了學業。可以先讓他計算日常生活的費用來培養。

作文根本下不了筆,可以先讓他寫日記來培養。



水晶之戀G


孩子進入學校後,家長也完全進入了焦慮時期。孩子在學習上的風吹草動,自己都要了如指掌。

可是,很多家長髮現,有一項重要的學習科目,不管自己怎麼輔導孩子都是一塌糊塗——那就是作文!

一提起來很多家長都忍不住吐槽,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寫作文。還有家長給孩子還專門報了寫作的培訓班,可是,在培訓班課堂上能寫出來的作文,回到家、上了考場又不會寫了。看著孩子的0分試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師問道,希望孩子能夠馬上出口成章。

需知,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寫好的,寫作文離不開沉澱和積累。

什麼是好“作文”

家長說孩子寫不出好作文,那麼不妨來想一想什麼是作文。

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思考,或者經歷,轉換成語言文字來表達,以記錄一個主題意義的記述方法。

1

我們知道,在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項考核方式就是“作文”。通過一個主題,考生將對這個主題的理解、思考用文字敘述出來。可見,一篇好的文章,離不開深度思考。寫出來的文章觀點鮮明、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2

其次,有了深度思考還不夠,還需要有清晰的結構。正如任何事物都需要有堅實的骨架做基礎,才能在這骨架之上添燈掛彩。一篇好的文章,其結構一定是鮮明的。讀完文章有一種暢快的通透感。

3

另外,作文的立意也很重要。如同文章的靈魂。作文的目的就是要傳達一種精神和一種意義。一篇好的文章,其表達的觀點與主題一致,貫穿全文。讀完一篇好的文章,很容易領略一種新的觀點,明白作者的用意。

好的作文,主題鮮明、結構清晰、內容充實、有理有據。明白理解了什麼是作文,才能寫出好的作文。

如何寫作文

明白了什麼是“作文”,在下筆前,我們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那麼如何寫作文?

1

說的容易做起來難,真正下筆的時候孩子就不知道從何寫起了。此時要告訴孩子,當面對一個主題,首先想到什麼,然後根據想到的內容,進行延伸。

比如,主題是“寫一件有意義的事”。一件有意義的事,可以寫和朋友一起踢足球,描寫踢球時團隊一起努力的場景,還可以引申到自己喜歡的球星故事。也可以寫幫助家人做家務,描寫做家務時的過程,以及感概,引申到媽媽為自己的付出。

作文的主題只是一個範圍,只要再次範圍內,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2

知道寫什麼內容後,還要明確文章的結構。一般來說小學作文基本是總分總的結構。在真正下筆前,不如在腦海中,或者草稿紙上將自己寫作結構列一下。

比如,要寫總分總結構的作文。總就是開頭是文章的主題,將自己要寫的主題明確寫出。分就是,將主題中要表達的內容詳細的寫出來,描述清楚。然後最後總結,總結上述的內容、觀點,讓主題更加明確。

3

在寫作中,最怕的就是跑題。所以在過程中我們的立意一定要準確,並且在寫作時時刻要緊扣主題。

怎樣提高寫作能力

作文其實就是文化的輸出,要想走有很好的輸出,就離不開高質量的輸入。孩子寫作文寫不出,其實也是因為儲存的不高。

1

想要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那就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閱讀能力。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很多家長認為閱讀就要讀“正經”的文章。很多孩子喜歡讀小說,家長就認為小說沒用,必須要孩子讀課本,或者經典名著。

其實並不是,很多經典的小說不僅語言優美,結構通透,其表達的主旨也很有教育意義。這樣的小說孩子也是可以讀的。因為在讀書中孩子就像親身經歷一般,這對積累經驗和寫作技能有很好的幫助。

真正的閱讀一定是離開課本,僅僅憑藉課本的幾篇文章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微乎其微。閱讀可以讓孩子體驗百味人生,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這對寫作素材和技巧有很好的作用。需要注意,閱讀是一個長期的積澱,量變才能產生質變。

2

除了閱讀,帶孩子旅行也是能夠提高寫作能力的,雖然這看起來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旅行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

旅行並不是導致的地方就拍幾張照片,旅行是體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氣候,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每到一個地方必然會發生不一樣的故事,這些故事和情緒,以及當地的感受和風土人情,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

在旅行前,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查閱相關資料,提出疑問和期待,到了目的地就可以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學習當地的歷史文化。不過可不要讓孩子察覺你的目的,要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讓孩子學習。

3

增加孩子的經歷。不難發現,寫出好文章的作者經理都特別豐富,有了豐富的經歷,思維和思考方式都會有所改變。

生活中,讓孩子多參與家庭生活,比如做家務,為家庭做計劃,瞭解收入和之處。平時也可以帶孩子參與社會活動,鍛鍊孩子的社交,還能夠從中讓思維得到鍛鍊。

思維方式越多,人的頭腦就越靈活。在寫作文中,就會有更多的素材和感悟。

提高寫作能力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看一本書就可以提高的,家長需要有耐心,在面對孩子不要過於焦慮。給孩子多一點信任,與孩子一起成長,勝過任何教育方式。


育兒手帳


這樣的學生在班上佔比十分之一,屬於極少數,個人覺得這樣做比較合理,既不影響九成孩子學習進度,也可以幫助到學習有困難的一成學生。

第一,面對這樣的孩子要有耐心,有愛,不能嫌棄,誰都不想當差生。

第二,老師要分層教學,降低對這一成孩子的學習要求,重新為他們量身定製學習計劃;鼓勵他們學習,適當給他們補補功課。大教育家孔子就說過有教無類。

第三,挖掘這類孩子的興趣領域,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動力。現在國家對技術人才重視,一部分孩子初中畢業可以上職業高中,職業高中對學生文化課要求低一些,這類文化課不好的孩子往往動手能力強,他們能吃苦,就是吃不了學習的苦。我有一個大侄子就是這樣,上了職高,對機電很感興趣,現在高三了,還準備參加高考。讀職校可以兩手準備:直接畢業工作或者讀中職。

第四,在學習中實行幫扶機制,孩子們相互競爭,這類孩子學習跟不上往往原因很多,弄清楚原因,有的孩子會上來很快的。

總之,十個指頭不可能一樣長,老師需要耐心、愛心和恆心,對症下藥,他的未來也會很精彩!

為師不易,加油!



含笑在此


看了一下,題主是在農村職教,教的還是小升初的初一班級,剛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學生的思維應該是還沒從小學階段轉變過來,這是需要一點時間給他們進行重新認識一下自己的身份。

你說你現在帶的初一班級的學生大概有十分之一人不會基本的百以內的加減法,由於常用字還有一些不認識導致作文無從下筆和英語26個字母都不認識的這些情況。我想這些個情況應該跟他們的小學老師也有關係吧。小學老師沒教好,沒有緊抓學生的基本功,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基本功不紮實。

當然,學生也有責任,學習不自覺,小孩子比較貪玩,學生的家長也逃不了責任。孩子放學回來之後可能也沒有管的很嚴,可能孩子家長方面可以理解一下,畢竟需要工作。

那麼針對這些問題老師應該如何去幫助學生加強鍛鍊呢?

對於第一種情況百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的學生可以稍微講解一下具體的計算方法,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以設置一個小小的獎懲措施用來激勵一下不努力的學生。

針對第二種情況常用字的認識度比較低的學生,作為老師的可以讓你的學生多看多寫多背,可以象徵性地佈置一些額外的家庭作業。比如讓學生閱讀一篇作文,然後把自己不認識的字記錄下來,然後讓學生利用字典查明這些字的意思並且多寫幾遍加深印象。

對於最後那些連26個英文字母都不認識的學生,那就利用死方法吧,就一個字——抄。多抄幾遍自然而然就會好一點,也可以作為額外的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


曉寶


初一的學生百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真不可想像,這種現象還佔班上的十分之一,如果是班上唯一的一個,那就是這孩子的智力有問題,如果是幾個,這就不好說,也許是孩子學習差,老師就讓他放任自留。百以內的加減法只要是家長有小學文化就能教得了。作文可以聽“嗶哩嗶哩”小程序,特級教師講的“精品學習課堂”有講怎樣寫作文的。希望能幫到你。


龔秀蘭2


初一剛好在小學與初二學年的過渡區,既要讓學生完成過渡,又不能耽誤您的正常教學,因此,您可以將學生組成一幫一的互助小組,來讓同學之間互相督促,共同進步。

1.英語可以每天進行聽力練習,抽查課文的背誦情況,或者組成朗讀小組,每天輪換,提高同學們的重視程度。

2.數學可以每天抽2-3分鐘鍛鍊一下口算能力,每組互相檢查每天以一定的題量來進行抽查,提高學生對百以內數字的敏感度和計算的準確率。

3.語文可以讓學生每天準備一首古詩/名言/選段,不重複的,上課之前抽查分享,讓學生從被動到主動的學習。


勇哥看劇


您好,首先非常感謝您為農村孩子們越學業的付出,可能他們的條件並不好,但您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想方設法的為孩子們好,發自內心的感謝您!以下是我個人的幾點建議

第一、跟這些孩子好好的心平氣和的聊一聊,找出他們心裡的障礙在哪裡,沒有天生的低智商,只是可能在某些事情上面,他們身邊的一些人給到他們多好的暗示,導致他們心裡產生障礙,我記得我高中有段時間特別厭學,甚至不想去學校,就是因為我卡在一個化學題上面,老師無意間傳達除了我太笨了的觀點,導致我對自己沒信心,最終的結果就是什麼都學不進去,覺得自己就是笨蛋一個,所以心裡一旦存在障礙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第二、去發現孩子們身上的優點和優勢,從他們的優點出發,找到課程中的內容和他們的興趣點所契合的地方,有了興趣點和他們本身的優勢的地方作為支撐,在他們做到了的情況下,哪怕只是進步了一點點,都要大力的去表揚鼓勵他們,當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和老師的溫暖的時候,會更容易接受學習這件事情

第三、幫助他們改善人際關係,不管是跟同學還是跟他們的家長之間,有了更好的人際關係,也會讓他們更加自信去處理好別的事情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玫瑰]


木子老師M


初一學生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作文不會動手,這個問題從兩點進行分析。一、這位學生要去醫院查一下智力問題,看是否有缺陷。二、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作文不會動筆,這名學生是怎麼升學進初中的?難道現在的中學生只會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這就是教育部門的失職,家長教育子女的失敗。為此:建議家長有條件的情況下請家教或父母進行專程輔導。如果是孤兒學校老師應義務輔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