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呂思勉為什麼在《白話本國史》裡誇讚秦檜,貶低岳飛等愛國將領?

哪有什麼不行的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呂思勉這個所謂的國學專家,歷史學者,水份是非常大的。

因為他壓根沒有受過正經的教育。

呂是1884年出生,除了四書五經以外,他唯一的正經教育就是上過江陰小學。

在22歲的時候,呂是小學教員,在常州私立溪山兩級小學堂教書,講授國文、歷史。

1909年,25歲在常州府中中學堂擔任中學老師,教歷史、地理。

隨後他基本是在各種小學、中學任教,普通教員而已。

到了1925年,41歲寫了一部《白話本國史》。

這部歷史應該是呂差不多20年教學內容的總結。

然而,這部歷史書認為向金國屈膝投降是正確的,認為秦檜是國家棟梁,認為岳飛不是民族英雄。

當時恰逢918事件,日軍大舉侵華,抗日誌士都以岳飛自居,抵抗外辱。

國民政府認為呂思勉理論荒唐,明顯是為了黑而黑,超出歷史討論的範圍。

政府要求呂思勉將這部分內容刪除,通史還可以繼續出版。沒有刪除已經出版的通史,被查禁12年之久。

有意思的是,比如周作人等後來認為漢奸的文人,對於呂思勉都力挺,認為秦檜的作為沒有什麼大錯。後來這群人,果然就成為漢奸。

其實這段歷史,大家翻翻任何一本正經學者寫的宋史,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岳飛問題且不談,秦檜賣國以及為了在鬥爭中獲勝而力主屈膝投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如果說秦檜賣國是為了爭取時間,積蓄力量,將來能夠臥薪嚐膽北伐。對不起,至少秦檜當政的時候,沒有任何振興國力,準備北伐的成績。

所以,秦檜賣國是毫無疑問的事實,這個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必要,稍有智商的人都應該知道。

然而,呂思勉既然教了20年曆史,為什麼明知道在外寇入侵的大環境下,國家民眾力挺岳飛,仍然刻意唱反調?

只有一種解釋,就是譁眾取寵,創造賣點,希望書能夠賣的更好。

呂思勉是文人,他的收入主要依靠版稅,書賣的越多賺得越多。

這就同魯迅寫文章刻意罵人尖酸刻薄一樣,越尖酸越有人買來看,魯迅的收入也就越高。

說通俗點,也就是這麼個道理。

這個《白話本國史》,薩沙看過全文。可以說文筆粗陋,對於歷史歷史掌握有限,尤其深度不足(主要是閱讀量不足),歷史常識錯誤非常多。

可以看到,呂思勉並沒有正經學習過歷史,他的學歷也僅僅是小學。

充其量,他只是看了幾本老舊的歷史書籍,加上20年的教學經驗,將自己講課的東西寫出來而已。

但他教課的對象不過是中學生,這同寫一本權威嚴肅歷史是有非常大的距離的。

後人認為,呂其實只讀過二十四史,其中《史記》、《漢書》、《三國志》讀過四遍,《後漢書》、《新唐書》、《遼史》、《金史》、《元史》讀過三遍,“其餘都只兩遍而已”(《自述學習歷史之經過》)。

可以說,他的這點閱讀量,即便是古代的知識分子,只要對歷史稍微有研究的也超過這個水平。

雖然算不上才疏學淺,但呂的學問絕對不高。

而喜歡語出驚人的寫書者,多半就是這類人。

如果真正是學術權威,是不可能說一些偏頗的觀點。

其實,呂思勉如果不是生活在民國亂世,而是在今天。以一個小學文化水平的中學老師,想要出一部中國通史基本就是無稽之談,也絕對不會有人會去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