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酒的時候,低度酒和高度酒,到底哪一個對身體最好?

花溪米酒


你好提問者,我就是一個做燒酒的人。高度酒和低度酒,我想在白酒當中更多人會選擇高度酒。因為低度酒首先口感不好。然後因為它的度數低,一進嘴之後感覺沒有什麼。所以就會不知不覺多喝一些。這樣就會在以為沒喝多少的情況下,會醉得不省人事。還有一點就是低度白酒口感實在太差了,最低不要低於40度。否則黯然無味,真正的高粱高度數白酒是很少有人能喝的,例如市面上的某個品牌的二鍋頭標明56度,我測量過,實際只有40度。所以很多人喝著別人說著50多度的酒,實際只有40多度而已。

還有我認為喝酒這件事情是量力而為,喝的是氣氛,是一個境界,而不是一味的求醉,我更討厭那些勸酒的人。每個人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喝的舉起杯之後,喝的口大一些,不能喝的喝口小一些。我們是為了心情而喝酒,而不是為了喝酒才在一起聚會。好希望,白酒文化得到淨化。

總而言之,對於純糧酒來講。55度左右是最為適宜的。醬香型53度最好。雖然我是一個賣酒的,但是我勸各位白酒雖好切莫貪杯。








良心哥的糧芯酒


我是北方人啊,經常朋友小聚喝酒,喜歡喝點白的,如果你不是為了應酬型喝酒,朋友之間推杯換盞的,你就喝高度白酒唄,低度白酒喝的時候順溜,喝多以後啊,天旋地轉,一兩天都不一定能緩過來,低度酒本身都是加漿調兌,酸脂平衡的,在身體裡不易吸收消化,用我的話說就是酒精在身體裡揮發的慢,而高度酒,喝的時候有些烈,入喉像一團火,都能感覺的酒在身體裡的流動感,越好的高度酒,醒酒特別快,有的幾個小時,有的第二天和沒喝一樣,當然,這也分個人體質不同。

如果非喝不可,推薦喝高度酒,如果能不喝,是最好的,自己小酌的時候,控制好量,大喝傷身,小喝怡情。






醉了不上頭


當然以量和酒的好壞為準,喝太多不管高度低度都是有傷害的。當然喝好酒一般情況對身體有一定好處,天天喝低廉白酒對身體損壞比較大。其實,

白酒能刺激胃液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幫助消化,喝點白酒精神舒暢,意氣勃發,似乎飯量增大了。

從中醫角度來說,適量的飲用一點白酒有通風、驅寒、舒筋、活血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使血液更流暢,性格更開朗,驅除生活中的壓鬱感,是身心更快樂。

再講“大飲傷身”:

白酒度數較高,過量飲用,喝會造成酒精中毒,損害肝臟和腦細胞,50°以上的白酒,一般人每日飲用量最好不要超過2兩,低度白酒比如30~38°左右的白酒,每日最好不要超過3兩,但可根據各人的酒量適當增加或減少,保持微醺即止。

平時喜歡洋河,對洋河酒也是情有獨鍾,每次只喝一兩,多了不喝,習慣了就好,控制好量了。



醉月樓臺


我喜歡高度一點的。因為這個度數酒給我的感覺最好,也是口感上最讓人舒心的,這個度數有天之藍,夢之藍這類白酒,不過挺喜歡他們的封壇酒,洋河封藏酒就是53度,比如夢之藍封藏酒,洋河1949封藏酒以及洋河漢酒都是53度的!在端午放假期間,帶上兩壇洋河的封藏酒送禮或是孝敬父母長輩都是備有面子,可能封藏酒現在不好買,畢竟是限量版的。不要緊普通的夢之藍也有53度!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不能統一而論的吧,當然正常來講的話還是度數高的加的水少,價格要高一點。

我國白酒有12種香型,每種香型白酒的度數都有某個固定值,一般稱為白酒的經典度數。53度的一般都是醬香型白酒,而且基本產自貴州;52度的大多是濃香型白酒,基本是出自四川。而蘇酒則大多是42度,試圖營造“綿柔濃香”的概念。經研究,經典度數的酒,乙醇與水結合較為緊密,達到了水酒交融的較佳狀態,造就了醇厚的酒體和柔綿的口感,比如53度飛天茅臺、52度的五糧液和瀘州老窖、42度的洋河藍色經典、67度的老白乾等。


半罐可樂


說實話,喝低度酒好還是喝高度酒好,一直都是一個白酒領域爭論不休的話題。

有的說高度酒好,高度酒的酒精和水,緊緊結合在一起。當被喝進體內後,就同時會隨著我們的汗液揮發,或者是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有的說低度酒好,口感好,不刺激,也可以減少酒精的攝入量。

雙方各執一詞,不過我認為不管是高度酒還是低度酒,適量飲酒最好,這是最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



一雨一彩虹00


白開水對身體好


號已限煤已停霾依然在


我喜歡高度酒。


ahhstc


喝酒,有人愛喝低度酒,當然我身邊更多的人更愛喝五十度以上的高度酒。事實上,不論是低度酒還是高度酒那都是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優勢,所以只要適量飲酒,自己喝著舒服就好。


低度酒口感雖然不如高度酒醇厚,不過綿柔度、舒適度也是不輸高度酒的,而且低度酒的酒精含量低,不容易喝醉。

高度酒喝起來更加的暢快淋漓、香醇爽口,受歡迎程度自然也就更高,不過高度酒度數高,飲用時要注意適量。


真誠148377802


酒精是一級致癌物。無論喝低度還是高度,對身體都有害。不存在量多量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