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壺鎮的美化鄉殿啟源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幾經歲月滄桑,民國十一年(1922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曾經的大路街村莊稀疏、街道冷落,一條來自杜堰的水渠依傍大路向西延伸,美化鄉殿就在這水渠邊,人們去殿進香祭拜,須跨過一座小橋才能進入殿內。
記載中的美化鄉殿歷史悠久,且有很多的傳說,傳揚著屢顯神靈。
大多數的傳說都與冥界有關,直接原因是壺鎮的赤巖山自古建有和美化鄉殿有聯繫的“美化亭”和“美化堂”,因赤巖山是“陰曹地府”,那裡的十殿閻王掌管著人類的善惡報應、生死輪迴,而美化鄉殿又是壺鎮民間轄區廿一至廿九都各地本保殿的總本保,凡人們需求平安,或去世後免遭下地獄,就得先求美化鄉殿鄉主的保護。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民眾一直來對善惡報應有深刻的理解,懂得要想擺脫輪迴之苦,就必須多做善事,以行善積德來感動神靈。因而,美化鄉殿和赤巖山的美化堂就成了人們的崇拜去處。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大年初一,母親總是拿上紙香和蠟燭,帶上我,先去本村的本保殿祭拜土地公和土地婆,然後再去大路街美化鄉殿拜祭。
祭罷本保和美化鄉殿,母親還會帶上我去赤巖山去祭拜各殿神、各殿佛。記得那時的赤巖山上只有“外婆殿”、“閻王殿”,“三將軍殿”及“千手觀音”等殿宙,至於“美化堂”,沒有印象了,但至今“美化亭”碑石卻還在。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多年的大年初一就這樣過來。其實那時我什麼都不懂,只是每每見到了母親那莊嚴肅穆的神色和見佛就拜的誠惶誠恐,心裡就會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敬畏感。
直到我長大,對這種祭拜還是似懂非懂,就不跟母親去了,但老母親還是獨自前往,堅持到年邁。
母親樸實的心靈,早已在我腦海中打下烙印,但美化鄉殿留給我深刻的印象,卻還是小時侯母親給我講的一個故事。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七十年前,壺鎮曾有“美化鄉臨溪村”之村名(就是現在的新民、新範、新和村)。
直到現在,如果這幾個村裡有老人逝世,主持祭奠的“司人”讀祭詞時還有“某某人出生美化鄉臨溪村,生於何年、卒於何年”之說,印證了美化鄉的早期存在。
母親講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話說,早年間臨溪村中有一條橫街,背靠的就是壺鎮老街下街的鹽市。橫街裡住著一戶人家,主人公姓呂,名有望(化名),因在呂族中輩份較高,人們都稱呂有望為“望公”。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望公六旬有餘,膝下三男兩女,可渭子孫滿堂。平日裡望公以蔑匠為生,其手藝精堪,做的蔑具絕妙精輪,因此生意一直紅火,而望公向來不拒艱辛,且度日勤儉,在當地一條街,望公可算是豐衣足食之人家。


望公生性樂善好施、並且為人謙和,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大好人,那家有為難之事找上門來,望公總是心生憐憫,一邊以好言撫之,一邊慷慨解囊。
更有甚者,若遇俢橋、鋪路、建寺廟等善舉,望公總是帶頭響應,傾其所有,毫不吝惜。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據說,抗戰時期,壺鎮天妃宮建有“難民工廠”,是壺鎮的邑紳為外地逃難人設立的避難所。望公在此期間經常去天妃宮擺設粥鋪,幫逃難人維持度日;


民國末年,安徽省淮河洪水氾濫,大批的安徽人外出逃荒。這時的臨溪村、就在望公住的這條橫街,每日總會湧進一撥又一撥的安徽人在要飯,別的人家避之不及,而望公總是來者不拒,以小米小鈔或舊衣舊帽一應打發。
日久矣,望公的威望大噪,其名聲傳遍了當地鄰近的四縣八鄉。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之禍。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就在望公六十六歲那年的一個深夜,時近三更,望公在床上剛翻了個身,就覺得胸口一堵,接著,整個身子好像不斷地往下沉。這時,忽聽到外面有人敲門,望公掙扎著下床把門打開,但見門外站著一對青衣童子,手執幢幡令旗,對望公說:“閻王有請,有請”。望公心中正在疑惑,一縷陰魂卻飄悠悠地跟著倆童子去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家人們仍不見望公起床,急忙上前探之,但見望公雙目緊閉,神色自如地仰躺在床上。儘管眾人大聲呼喚,卻不見回應。
這一驚非同小可,家人們頓時亂作一團。有人急忙去請“問松藥店”的老中醫過來,觀察、切脈後,老中醫說:脈搏細微,但還有生命跡象,切不可操之過急,以靜待之。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一家人略為心寬,靜靜地等待著奇蹟的出現。


翌日凌晨,雞叫頭遍,正當家人們放鬆入睡之時,忽見望公一滑碌坐起,頭一句話就是問家人:本村的王訟師如何了?
有知情人說:王訟師昨日黃昏已“過代”了,現正在籌錢,等著下柩呢。
望公長嘆一聲:此乃天意啊。
家人們大惑不解,急問何意?望公接過家人遞過來的一碗稀糑,喝了,接著說:我見到閻王了,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待天亮我們就送錢過去,買口棺材,把王訟師安葬了吧。
接著,望公向大家訴敘了這兩天昏迷沉睡的經過。
後人通過整理,其故事如下,我母親也正是這樣向我傳說的。
且說那晚望公被二位青衣童子接走,當時天色灰灰,童子引路,燈籠忽閃。望公戰戰剋剋跟在兩童子後面,跨過了賢母橋,又經過了南頓和溪圩(現在的好溪村),就直奔赤巖山。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山腳下,望公卻見一座鐵索橋連接對岸的“外婆殿”,有人在那邊灌“孟婆湯”,旁邊站著幾個牛頭馬面小鬼,稍有不慎者,就會被小鬼用龍牙大棒打下橋去,只見橋下寒風滾滾、血浪滔天,無數條蟒蛇張開血盤大口到處亂竄,看的望公心驚肉跳。兩童子急忙對望公說:別怕,這是奈河橋,你只管跟定我們走就是。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過了奈河橋,上山在曲徑小道上幾經盤轉,望公一行通過了“幽冥背陰山”、“枉死城”、“十八層地獄”、“六道輪迴府”,所到之處,盡是陰風颯颯、黑霧漫漫,悲聲振耳、哭號連天。


行至數里,望公忽見眼前明亮起來,只見不遠處出現一座碧瓦樓臺,壯觀無比。但見:飄飄萬迭彩霞堆,隱隱千條紅霧現。耿耿簷飛怪獸頭,輝輝瓦迭鴛鴦片。門鑽幾路赤金燈,檻設一橫白玉段。樓臺高聳接青霄,廊廡平排連寶院。獸鼎香雲襲衣衫,絳紗燈火明宮殿。接亡送鬼轉金牌,引魄招魂垂素練。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望公正在詫異,兩童子說:“幽冥地府閻羅殿”到了。就和望公一起走進大殿,見殿內十殿閻王都在羅縵帳下各自忙碌,就直接把望公帶到五殿的閻羅王這邊來了。


望公到此,頭也不敢臺,只聽閻羅王聲如洪鐘,說:我幽府毎隔百年就有一次“壽堂會”,旨在陽界每千村之中一人選,被選中者可添福添壽。今召你來,是因為你被美化鄉殿的鄉主推薦,成為這一屆縉東各鄉都“壽堂會”的候選人。若査壽源,判官府已核定你的壽源今日該斷,然你和你祖上幾輩大慈大悲、憐恤生靈、為人之善感天動地,因而得到了美化鄉主的神護。經閻王府十大閻王統一,決定為你延壽三十年,能保你今後身無恙、日無憂。此乃是三生因果,報應分明,望你切記。
望公聽罷,汗流夾背,只管磕頭,卻不敢吱聲。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又聽閻羅王說:望公不必緊張,本王還有一事與你商量。在你橫街的隔幢處有個王訟師,平日裡勾結官府,為虎作倀、為非作歹,利用一枝濫筆不知冤枉了多少好人,以致民冤載道。據之判官府載定,此人該當命短、立當促死。何奈此人一生揮霍無度,平日裡尋花訪柳,吃、喝、嫖、賭,死期臨日卻還是身無分文。殊不知陰界收留一個亡者要有很多的開支,如過路費、安置費、轉輪費等,這些費用王訟師一概都難以支付,無錢難過鬼門關啊!而今判官一直沒下招魂令,王訟師也只能苟延殘喘、倍受煎熬。今日就是等你前來,想借你府上銀兩用一用,讓王訟師早日解脫今生之苦海。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望公聽著,心中正在納悶,只見那閻羅王一擺手說:望公無需擔心,可知你祖上代代行善,累積陰德,在我冥府多處存有你家的庫銀呢。今有判官借契文書在此,借你銀兩,有借有還,幾經輪轉,王訟師可淪為豬羊牛馬,任你割宰,任你使喚。
閻羅王說罷,一拂長袖,徑自後帳去。
望公卻還葡伏在地,不敢起來。只聽有童子說:我王去了,望公請起。你回去不要走回頭路,沿著大道走就是,我們不送你了。說完就不見蹤影。
望公在迴轉的路上,邊走邊想剛才閻羅王的那一番話,心中對美化鄉殿的鄉主充滿感激。當路過赤巖山“美化堂”時,他想進去拜見鄉主,但一打聽,有門守女童告訴他:鄉主有事,不在,只留一紙籤詩在此。望公打開籤詩,詩曰:古道真,舊誼厚,平談交情永;布衣暖,菜根香,閒聊滋味長。望公不解其意,手握籤詩走進美化亭,在亭中倚欄上坐下來靜思。
又看那美化亭四周藍水環繞,碧波漣漪,荷花露豔,幾尾紅鯉正在追逐戲耍。


望公正看得入神,忽見一支拐老人前來,說:我乃赤巖山土地神也,今日見遇望公,也算是一種緣分。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望公跪地,請求解讀籤意,土地神接過籤詩,說,此籤無根無源,無私無慾,無牽無掛。正德厚生、臻於至善,一生只求平安可矣。
詩解:混沌天地,自有清山綠水,
茫茫世界,難得平安瑞氣。


望公心想,此生能有個平安就好,何須他求。
正在想處,忽見池中有一紅鯉躍起,直撲他懷,望公急挪身,不料腳下一滑,跌入池中。望公大呼一聲,驚醒,原來竟是南柯一夢。
望公醒後,見一群人圍坐床前,就訴說了夢中見異,並又一次交待了家人,要妥善安置王訟師的後事。另又備足了香燭紙銀和“三牲”祭品,當然,那個時候的生活條件,不可能讓望公牽豬宰羊,他只能用糯米麵粉,蒸熟後粘了三個豬、牛、羊,每個足足有三斤多重,待天一亮,就往美化鄉殿拜謝。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次日剛曉,望公就率家人來到美化鄉殿,見殿內眾神排列威儀,望公如遇舊故。又見那美化鄉主神釆奕奕、頭頂有光,望公立刻下跪,一邊磕頭一邊說:“美化鄉主啊,我乃鄉下一介布衣,有何德何能受鄉主的如此寵愛啊!”說罷,淚如雨下,哭拜在地長時不起。
故事到這裡應該結束了。但我告訴你,“望公”這個人是有的,他做的一切善事也是真的。而且,望公確實是一位長壽之人,他活到了九十六歲那年才壽終正寢。至於望公那一段“陰去陽回,死而復生”的傳說,至今卻還是一個謎。

掃碼關注吧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神話美化鄉主 | 民國十一年,美化鄉殿最終在大路街落塵定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