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壶镇的美化乡殿启源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几经岁月沧桑,民国十一年(1922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曾经的大路街村庄稀疏、街道冷落,一条来自杜堰的水渠依傍大路向西延伸,美化乡殿就在这水渠边,人们去殿进香祭拜,须跨过一座小桥才能进入殿内。
记载中的美化乡殿历史悠久,且有很多的传说,传扬着屡显神灵。
大多数的传说都与冥界有关,直接原因是壶镇的赤岩山自古建有和美化乡殿有联系的“美化亭”和“美化堂”,因赤岩山是“阴曹地府”,那里的十殿阎王掌管着人类的善恶报应、生死轮回,而美化乡殿又是壶镇民间辖区廿一至廿九都各地本保殿的总本保,凡人们需求平安,或去世后免遭下地狱,就得先求美化乡殿乡主的保护。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民众一直来对善恶报应有深刻的理解,懂得要想摆脱轮回之苦,就必须多做善事,以行善积德来感动神灵。因而,美化乡殿和赤岩山的美化堂就成了人们的崇拜去处。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大年初一,母亲总是拿上纸香和蜡烛,带上我,先去本村的本保殿祭拜土地公和土地婆,然后再去大路街美化乡殿拜祭。
祭罢本保和美化乡殿,母亲还会带上我去赤岩山去祭拜各殿神、各殿佛。记得那时的赤岩山上只有“外婆殿”、“阎王殿”,“三将军殿”及“千手观音”等殿宙,至于“美化堂”,没有印象了,但至今“美化亭”碑石却还在。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多年的大年初一就这样过来。其实那时我什么都不懂,只是每每见到了母亲那庄严肃穆的神色和见佛就拜的诚惶诚恐,心里就会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感。
直到我长大,对这种祭拜还是似懂非懂,就不跟母亲去了,但老母亲还是独自前往,坚持到年迈。
母亲朴实的心灵,早已在我脑海中打下烙印,但美化乡殿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却还是小时侯母亲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七十年前,壶镇曾有“美化乡临溪村”之村名(就是现在的新民、新范、新和村)。
直到现在,如果这几个村里有老人逝世,主持祭奠的“司人”读祭词时还有“某某人出生美化乡临溪村,生于何年、卒于何年”之说,印证了美化乡的早期存在。
母亲讲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话说,早年间临溪村中有一条横街,背靠的就是壶镇老街下街的盐市。横街里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公姓吕,名有望(化名),因在吕族中辈份较高,人们都称吕有望为“望公”。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望公六旬有余,膝下三男两女,可渭子孙满堂。平日里望公以蔑匠为生,其手艺精堪,做的蔑具绝妙精轮,因此生意一直红火,而望公向来不拒艰辛,且度日勤俭,在当地一条街,望公可算是丰衣足食之人家。


望公生性乐善好施、并且为人谦和,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大好人,那家有为难之事找上门来,望公总是心生怜悯,一边以好言撫之,一边慷慨解囊。
更有甚者,若遇俢桥、铺路、建寺庙等善举,望公总是带头响应,倾其所有,毫不吝惜。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据说,抗战时期,壶镇天妃宫建有“难民工厂”,是壶镇的邑绅为外地逃难人设立的避难所。望公在此期间经常去天妃宫摆设粥铺,帮逃难人维持度日;


民国末年,安徽省淮河洪水泛滥,大批的安徽人外出逃荒。这时的临溪村、就在望公住的这条横街,每日总会涌进一拨又一拨的安徽人在要饭,别的人家避之不及,而望公总是来者不拒,以小米小钞或旧衣旧帽一应打发。
日久矣,望公的威望大噪,其名声传遍了当地邻近的四县八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就在望公六十六岁那年的一个深夜,时近三更,望公在床上刚翻了个身,就觉得胸口一堵,接着,整个身子好像不断地往下沉。这时,忽听到外面有人敲门,望公挣扎着下床把门打开,但见门外站着一对青衣童子,手执幢幡令旗,对望公说:“阎王有请,有请”。望公心中正在疑惑,一缕阴魂却飘悠悠地跟着俩童子去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家人们仍不见望公起床,急忙上前探之,但见望公双目紧闭,神色自如地仰躺在床上。尽管众人大声呼唤,却不见回应。
这一惊非同小可,家人们顿时乱作一团。有人急忙去请“问松药店”的老中医过来,观察、切脉后,老中医说:脉搏细微,但还有生命迹象,切不可操之过急,以静待之。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一家人略为心宽,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的出现。


翌日凌晨,鸡叫头遍,正当家人们放松入睡之时,忽见望公一滑碌坐起,头一句话就是问家人:本村的王讼师如何了?
有知情人说:王讼师昨日黄昏已“过代”了,现正在筹钱,等着下柩呢。
望公长叹一声:此乃天意啊。
家人们大惑不解,急问何意?望公接过家人递过来的一碗稀糑,喝了,接着说:我见到阎王了,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待天亮我们就送钱过去,买口棺材,把王讼师安葬了吧。
接着,望公向大家诉叙了这两天昏迷沉睡的经过。
后人通过整理,其故事如下,我母亲也正是这样向我传说的。
且说那晚望公被二位青衣童子接走,当时天色灰灰,童子引路,灯笼忽闪。望公战战克克跟在两童子后面,跨过了贤母桥,又经过了南顿和溪圩(现在的好溪村),就直奔赤岩山。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山脚下,望公却见一座铁索桥连接对岸的“外婆殿”,有人在那边灌“孟婆汤”,旁边站着几个牛头马面小鬼,稍有不慎者,就会被小鬼用龙牙大棒打下桥去,只见桥下寒风滚滚、血浪滔天,无数条蟒蛇张开血盘大口到处乱窜,看的望公心惊肉跳。两童子急忙对望公说:别怕,这是奈河桥,你只管跟定我们走就是。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过了奈河桥,上山在曲径小道上几经盘转,望公一行通过了“幽冥背阴山”、“枉死城”、“十八层地狱”、“六道轮回府”,所到之处,尽是阴风飒飒、黑雾漫漫,悲声振耳、哭号连天。


行至数里,望公忽见眼前明亮起来,只见不远处出现一座碧瓦楼台,壮观无比。但见:飘飘万迭彩霞堆,隐隐千条红雾现。耿耿檐飞怪兽头,辉辉瓦迭鸳鸯片。门钻几路赤金灯,槛设一横白玉段。楼台高耸接青霄,廊庑平排连宝院。兽鼎香云袭衣衫,绛纱灯火明宫殿。接亡送鬼转金牌,引魄招魂垂素练。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望公正在诧异,两童子说:“幽冥地府阎罗殿”到了。就和望公一起走进大殿,见殿内十殿阎王都在罗缦帳下各自忙碌,就直接把望公带到五殿的阎罗王这边来了。


望公到此,头也不敢台,只听阎罗王声如洪钟,说:我幽府毎隔百年就有一次“寿堂会”,旨在阳界每千村之中一人选,被选中者可添福添寿。今召你来,是因为你被美化乡殿的乡主推荐,成为这一届缙东各乡都“寿堂会”的候选人。若査寿源,判官府已核定你的寿源今日该断,然你和你祖上几辈大慈大悲、怜恤生灵、为人之善感天动地,因而得到了美化乡主的神护。经阎王府十大阎王统一,决定为你延寿三十年,能保你今后身无恙、日无忧。此乃是三生因果,报应分明,望你切记。
望公听罢,汗流夹背,只管磕头,却不敢吱声。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又听阎罗王说:望公不必紧张,本王还有一事与你商量。在你横街的隔幢处有个王讼师,平日里勾结官府,为虎作伥、为非作歹,利用一枝滥笔不知冤枉了多少好人,以致民冤载道。据之判官府载定,此人该当命短、立当促死。何奈此人一生挥霍无度,平日里寻花访柳,吃、喝、嫖、赌,死期临日却还是身无分文。殊不知阴界收留一个亡者要有很多的开支,如过路费、安置费、转轮费等,这些费用王讼师一概都难以支付,无钱难过鬼门关啊!而今判官一直没下招魂令,王讼师也只能苟延残喘、倍受煎熬。今日就是等你前来,想借你府上银两用一用,让王讼师早日解脱今生之苦海。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望公听着,心中正在纳闷,只见那阎罗王一摆手说:望公无需担心,可知你祖上代代行善,累积阴德,在我冥府多处存有你家的库银呢。今有判官借契文书在此,借你银两,有借有还,几经轮转,王讼师可沦为猪羊牛马,任你割宰,任你使唤。
阎罗王说罢,一拂长袖,径自后帐去。
望公却还葡伏在地,不敢起来。只听有童子说:我王去了,望公请起。你回去不要走回头路,沿着大道走就是,我们不送你了。说完就不见踪影。
望公在回转的路上,边走边想刚才阎罗王的那一番话,心中对美化乡殿的乡主充满感激。当路过赤岩山“美化堂”时,他想进去拜见乡主,但一打听,有门守女童告诉他:乡主有事,不在,只留一纸签诗在此。望公打开签诗,诗曰:古道真,旧谊厚,平谈交情永;布衣暖,菜根香,闲聊滋味长。望公不解其意,手握签诗走进美化亭,在亭中倚栏上坐下来静思。
又看那美化亭四周蓝水环绕,碧波涟漪,荷花露艳,几尾红鲤正在追逐戏耍。


望公正看得入神,忽见一支拐老人前来,说:我乃赤岩山土地神也,今日见遇望公,也算是一种缘分。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望公跪地,请求解读签意,土地神接过签诗,说,此签无根无源,无私无欲,无牵无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一生只求平安可矣。
诗解:混沌天地,自有清山绿水,
茫茫世界,难得平安瑞气。


望公心想,此生能有个平安就好,何须他求。
正在想处,忽见池中有一红鲤跃起,直扑他怀,望公急挪身,不料脚下一滑,跌入池中。望公大呼一声,惊醒,原来竟是南柯一梦。
望公醒后,见一群人围坐床前,就诉说了梦中见异,并又一次交待了家人,要妥善安置王讼师的后事。另又备足了香烛纸银和“三牲”祭品,当然,那个时候的生活条件,不可能让望公牵猪宰羊,他只能用糯米面粉,蒸熟后粘了三个猪、牛、羊,每个足足有三斤多重,待天一亮,就往美化乡殿拜谢。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次日刚晓,望公就率家人来到美化乡殿,见殿内众神排列威仪,望公如遇旧故。又见那美化乡主神釆奕奕、头顶有光,望公立刻下跪,一边磕头一边说:“美化乡主啊,我乃乡下一介布衣,有何德何能受乡主的如此宠爱啊!”说罢,泪如雨下,哭拜在地长时不起。
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我告诉你,“望公”这个人是有的,他做的一切善事也是真的。而且,望公确实是一位长寿之人,他活到了九十六岁那年才寿终正寝。至于望公那一段“阴去阳回,死而复生”的传说,至今却还是一个谜。

扫码关注吧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神话美化乡主 | 民国十一年,美化乡殿最终在大路街落尘定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