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帮,如果能跨越了真赝,就会是行家高手。

古艺术品收藏方向如果错了,停止就是进步。

人,总是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人,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有时明知错了却欲罢不能,一错再错。古艺术品收藏要懂得把握正确的方向,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世界上的诱惑很多但请记住: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切莫因为一时的贪念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发现错了请及时悬崖勒马不要一错再错。

事实上,国宝帮并不认为自己是国宝帮,他们绝不认为自己收藏的是赝品,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辨识真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走入了歧途?处于国宝帮阶段的爱好者有着怎样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毫无疑问在正式实施收藏之前,大家都是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无所谓国宝帮不国宝帮。因为喜爱而了解而萌生求知欲,由于欲望而寻求知和识的途径和渠道。既然大家初衷与兴趣没有差别,那为什么有人得道而有人确误入歧途了呢?那必然是求真的路径和渠道有了偏差。倘若所有专家都是真本事的专家都能正确的指导,倘若有真实的专业行家都能口心真传,倘若有爱好者都能理智的多累积市场实战经验。摆脱国宝帮并不是天方夜谭。然而,要同时享有上述条件和机会,却不那么尽人意。国宝帮之所以称之国宝帮,原因在于藏的都是赝品,且都是高端赝品。由此推断,倘若国宝帮能跨越真赝之门,倘若意识到自己所藏为赝品,对其灵魂触动是振聋发聩、惊心动魄的。若能悬崖勒马回归正途务实努力,必能成为收藏界实力不可小觑的黑马。

国宝帮,如果能跨越了真赝,就会是行家高手。

古艺术品学问主要是眼学,产生国宝帮几率最小的是“师徒型”(前题是你的师傅要有德有义有真眼力)。之所以说古艺术品专业最适合师傅带徒弟,是因为它的许多门道儿都需要口传心授,同时还要配合大量的造型比对和实物观摩及市场实战,获得相关的真知。一件古艺术品摆在面前,专业行家能在瞬间作出准确判断。而外行,即使把最核心的技术作最详尽的讲解,多半还是不得要领。学徒的目的正是通过长时间耳濡目染,达到对其要点的领悟。现实中师徒条件是有差异的,因而在传授和接纳信息的数量、质量上也有差异。所以徒弟离开师傅之后是否会吃药(购买赝品),则取决于所学知识运用与把握能力。偶然的失误也会有,但概率会大大的减少。学者收藏,有天然的优势。这不仅取决于理论功底和艺术审美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还在于交往的层次很容易接触真正的专业行家。由此带来的耳濡目染和切磋交流,对认识和提高古艺术品的品位,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宝帮,如果能跨越了真赝,就会是行家高手。

国宝帮如果能跨跃了真赝,就有可能是有眼力的行家高手。

理由有三:

第一,国宝帮收藏的品种会按年代,按门类自成系列。

第二,国宝帮的理论积淀较深。完全被实物欺骗误入歧途的爱好者是有的,但绝不仅局限于实物本身。

第三,国宝帮具有超强的凭借造型和纹饰等断代的能力。


国宝帮,如果能跨越了真赝,就会是行家高手。

古艺术品是物,物以“知”为贵,“识”者为俊杰。

【知与识】有眼力的人不一定都优秀,但优秀的人基本都是有眼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