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戰“疫”思政微課堂 守護學生精神家園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津區教育系統在積極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堅持“五育並舉”, 將“疫情危機”轉化為 “教育契機”, 全面拓展教育內容,全程突出勵志教育,不斷延伸立德樹人陣地,精心組織全區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思政微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江津:戰“疫”思政微課堂 守護學生精神家園

老師正上“雲端”政治課。通訊員 王詠梅 攝

“抗疫”變成 “教材” 學生思想“活起來”

打開手機,與同學們相約在屏幕前,“我熱愛我的祖國和人民”“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也願意在戰‘疫’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日前,在江津區聚奎中學高一學生的一堂“雲端”政治課上,聽了思政教研組組長江光勇老師講述的疫情一線感人事蹟後,同學們紛紛分享自己的感悟。

江光勇老師以《家國未來,吾輩擔當》為題,通過列舉大量生動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國家、小家、個人”“使命、擔當和奉獻”等。通過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張定宇醫生等“逆行者”在抗擊疫情中體現出的責任、擔當,讓學生感悟中國千千萬萬平凡而偉大的“脊樑”。 通過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引導學生體會中國速度,通過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抗擊疫情讓學生感受中國精神。學生們在討論區紛紛發表感受和體會,由衷點贊中國脊樑、中國速度、中國精神。

江津:戰“疫”思政微課堂 守護學生精神家園

江津區蔡家小學二年級二班吳潔通過手機觀看班主任周容老師在線錄製的繪本視頻。通訊員 王詠梅 攝

“疫情當前,江津區教育系統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的教育引領作用,把抗擊疫情過程中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蹟變成鮮活教材,將戰“疫”前線故事同教育教學有機結合,極大地增強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只有點燃學生思想,幫助學生在拔節孕穗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才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

繪本視頻“宅急送” 思政微課“暖心窩”

“媽媽你看,這是我們周老師在講故事呢?”這幾天,江津區蔡家小學二年級二班吳潔通過手機觀看班主任周容老師在線錄製的繪本視頻。視頻裡,周容老師的聲音配合著繪本畫面,聲情並茂地講述自我防護的知識,並號召孩子們把這種防護意識遷移到生活中,督促身邊的人做好防範。

據悉,為了幫助孩子們正確認識疫情、應對疫情,江津區蔡家小學各班均成立由班主任牽頭,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的思政隊伍。凝聚智慧和力量,以“如何正確認識疫情?”“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應對疫情過程中獲得了哪些經驗?”等問題為線索,自主開發了“認識病毒”“防控病毒”“感悟生命”三個層面的思政體驗課程,通過真實的思政體驗活動,幫助孩子瞭解疫情,學習安全防護基本方法,同時讓孩子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從而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目前,該校33個教學班通過故事講解、繪本視頻播放等多種在線教育形式引導孩子們積極參加思政體驗活動,並由各班班主任收集學生和家長意見,制定了“疫情來襲,我們這樣做”班級公約,積極引導孩子們在家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原創作品“曬一曬” 成長路上有“座標”

“眾志成城、戰勝疫情,東方紅學校與你同在……”近日,由江津區東方紅學校教師原創的一個個精彩動聽的戰“疫”小故事在全校各年級各班級群裡廣泛熱播。

該校組織思政課教師充分運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熱點事件和典型人物,彙編成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戰“疫”小故事,在各年級各班級群廣泛播放,引導學生們將聽到故事後的感受和體會寫下來,並在班級群裡分享。

江津:戰“疫”思政微課堂 守護學生精神家園

重慶工商學校張福全原創作品《射“疫”》。 通訊員 王詠梅 攝

“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彭銀華、杜富佳等醫護人員不畏危險救死扶傷的事例,讓我明白了他們就是這場戰‘疫’中最可愛的人”。

“這場疫情,讓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明星”。平凡之處是他們都是我們身邊平凡崗位上的人,偉大之處是他們為了抗擊疫情,逆向而行,不畏艱險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長大後我也要做像他們一樣的人……”

一篇篇情動而辭發、辭發而言真的得意之作不斷地在班級群裡“冒”出來,吸引了廣大師生和家長在群裡“圍觀”,點贊數量持續攀升。

江津中學、重慶工商學校、四牌坊小學等學校以“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為主題,鼓勵學生在家創作一首詩詞、書寫一幅作品、繪就一張圖畫、進行一段演講、討論一段做法等,將防疫抗疫中湧現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蹟融入思政課教學……

疫情當前,在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思想戰場上,江津區中小學廣大思政課教師堅定地站在一線、幹在一線,以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情懷與擔當,精心培育和呵護著學生們的精神家園。( 程雅琦 王詠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