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類似酒渣沉澱物的葡萄酒還能喝嗎?

許多朋友在喝葡萄酒時,會發現有些葡萄酒酒瓶中有類似酒渣的沉澱物,這時不禁懷疑這酒是否乾淨,質量是否有問題?還能不能喝?等一系列疑問!在此aoyo傲魚為大家科普一下!

一、葡萄酒中的沉澱是何物?

葡萄酒中的沉澱物一般可分為兩大類:膠質體和酒石酸(Tartaric Acid)。膠質體一般會在葡萄酒陳放幾年後產生,組成的物質通常為天然色素、多糖物質和蛋白質;而酒石酸則來自葡萄本身,是水果當中的天然成分,在低溫狀態下會形成結晶。除此之外,葡萄酒中的沉澱物質還可能有酒泥(Lees)、果皮、果梗或者過濾不充分的小顆粒。

有類似酒渣沉澱物的葡萄酒還能喝嗎?

酒石酸是什麼呢?它是葡萄中存在的有機酸,是葡萄酒酸度的重要來源,也是葡萄酒風味的來源之一。在低於-5°C的溫度下,酒石酸很容易形成結晶。所有種類的葡萄酒都有可能產生這樣的沉澱,如果沉澱量較多,通常還會整片整片地聚在一起。

在陳年一定年限的紅葡萄酒裡,一般會出現薄片狀的暗色沉澱物,有些甚至份量不少。這些沉澱物主要由單寧以及因年代久遠而凝集的色素構成。不過這類沉澱也不是老酒獨有的,一些飽滿濃郁型的紅葡萄酒,比如炎熱年份的波爾多(Bordeaux),一些新世界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等也可能會出現這類沉澱。

二、葡萄酒中有沉澱物意味著變質了嗎?

陳年的葡萄酒中有沉澱,是正常現象,也是陳年老酒的象徵。這種在陳年過程中由單寧與色素結合產生的沉澱物,我們不必擔心有何不妥。大家最常見的剩餘沉澱物是酒石,這是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在較低的溫度下結晶的結果。這類結晶在溫度較低時會緩慢析出,但不會隨著溫度的回升而溶解,因此很容易保留下來。而新酒一般很少有沉澱物,但是也有個別例外。在釀造過程中產生的果皮果梗殘渣、果皮攜帶物、死去的酵母菌或者是果肉沉澱,往往會在裝瓶之前被酒莊過濾掉。

有類似酒渣沉澱物的葡萄酒還能喝嗎?

但無論是上述哪種沉澱,都不會損害人的健康和酒的風味及品質,頂多會影響一點口感體驗以及不那麼美觀吧。只有當沉澱物呈絮狀漂浮在酒中、酒液渾濁的時候你才需要擔心,這時候往往是酒真的變質了。

三、如何去除沉澱物?

這些沉澱物雖然可以飲用,但是在有些場合裡,為了給大家更好的品酒體驗,還是有必要去除掉這些沉澱物啊,這時候,我們較好不要直接把酒倒入杯中,而是先將酒倒入醒酒器,讓酒得到進一步的過濾。

步驟如下

(1)開酒之前,將酒瓶豎立放置一段時間,讓沉澱物集中在瓶底,十五年以上的葡萄酒應至少保持豎立一週;

(2)開瓶時,不要搖晃或轉動酒瓶,開瓶之後,要透過光源觀察瓶底,確定沉澱物沒有汙染上方酒液;

(3)傾倒葡萄酒前,目光要與酒瓶成 90度,較好是對著光源,這樣方便觀察沉澱物;然後緩緩將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注意要將瓶中較後有沉澱的酒液留在瓶肩,不能倒入醒酒器中,確保醒酒器中無沉澱;

(4)將醒酒器中的葡萄酒緩慢倒入杯中。


有類似酒渣沉澱物的葡萄酒還能喝嗎?

而醒酒的作用有兩種,一種是通過使用醒酒裝置去除葡萄酒中的沉澱物。第二,由於這種酒儲存時間長,濁度和香氣非常穩定,不易分離。醒酒後,酒能與空氣充分接觸,刺激酒香,揮發混濁氣體,口感更柔和,香氣更濃郁。所以大家不妨試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