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用的殲7和梟龍近身格鬥的話,誰會贏?

筆尖上知中國


單從戰機性能上來說,當然是梟龍贏。

梟龍的主要使用者是巴基斯坦空軍,因此對於這個問題,巴基斯坦也是最有發言權者之一。根據巴方空軍飛行員的說法,我國賣給巴基斯坦的殲7P的格鬥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有信心在空戰幹掉任何敵人”,除非遇到F-16——這是巴基斯坦空軍擁有FC-1“梟龍”之前的說法。

在梟龍服役後,巴空軍的說法就變為了“梟龍性能相當出色,比F-16還要好”。當然,作為巴基斯坦空軍3代機國產化的象徵,巴方是把梟龍當做“自己的戰機”的,所以有所讚譽也很正常——中距空戰能力超過早期的F-16A/B是很正常的。

巴基斯坦殲7P

而在航展中,梟龍在巴基斯坦飛行員駕駛下,表現的也相當的出色——單就現場觀感看,不比八一的殲10A差。

如果是從具體性能上看,殲7本是和殲8類似的高空高速戰機,殲7E、殲7G等大大加強了中低空機動性能,但是,梟龍這種3代機,在設計時就強調的是中低空、亞跨音速機動作戰,兩者還是有差距的。無論是在盤旋性能、機頭瞬間轉向能力、大迎角性能、飛控性能等方面,梟龍無疑都佔據著比較大的優勢。

印度米格21

在年初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也成功擊落了印度的米格-21Bison戰機,並疑似擊落了一架蘇30MKI戰機,得到了實戰的驗證。

具體到人的話,在2015年的中巴空軍對抗演習中,兩架梟龍對戰4架殲8II戰機,依然取得了勝利——這裡面有我方殲8II戰機飛行員不熟悉先進戰機現代空戰的因素(你沒看錯,落後戰機的飛行員熟悉的是落後的戰法;類似例子參考陸軍59坦克駕駛員在換裝99A坦克半年後,由於訓練不到位,繼續使用59坦克的戰法的例子),到也說明梟龍戰機優秀的綜合作戰能力。而一般來說,殲8II的格鬥能力,是不比殲7差的,具體參考我軍的金頭盔比賽。

所以,你懂的。


晨曦談兵


說到殲-7戰鬥機,目前中國空軍裝備性能最好的有兩款,一款是殲-7G戰鬥機,一款是殲-7E戰鬥機的現代化改進型號。兩者性能基本相當。這兩款戰鬥機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前緣機動襟翼和雙三角翼的設計,其低空低速性能與傳統的殲-7相比有了根本的提高。另外兩款戰機也可以使用簡易頭盔瞄準具配合PL-8B近距空空導彈,其近距空中格鬥能力以現在的標準看,在二代機裡都是相當不錯的。

而梟龍戰鬥機的氣動佈局經過幾次優化,可以說是吸取了多款三代機的優點於一點,其邊條類似於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機翼類似F-16戰鬥機,垂直尾翼的電子設備類似法國陣風戰鬥機......雖然最早批次的戰機沒有采用全權電傳操縱系統,但是由於之前有過研製殲-10戰機的成功經驗。梟龍的機動能力並不弱。雖然在發動機上的性能差一點。但是整體水平基本達到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

第三代戰鬥機相比於第二代戰鬥機最大的特點就是低空低速性能優異。通過梟龍在中國珠海航展上多次公開展示,大家就可以看到,其機動機動性能相當出色,基本接近F-16的水平。配合同樣的頭盔瞄準具和近距空空導彈,面對殲-7G和殲-7E依然有著壓倒性的勝利。

更為致命的,現代的三代機都具備超視距作戰的能力,都可以利用自身的雷達和先進中距空空導彈,遠距離先發制人。沒有人希望與這些二代機拖到近距空中格鬥的階段。同時通過今天,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機2:0大勝印度空軍米格-21最強改型。巴鐵已經用事實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航空新視野


梟龍的贏面大。

殲7的原型米格21設計於50年代中期,屬於戰後二代戰鬥機水準,可用迎角在15度左右,爬升率150米/秒,定常盤旋角速度12度/秒左右。

梟龍由於是全新設計,採用了90年代的空氣動力研究成果。應用了大邊條設計,肋下進氣,這兩種設計都是提高大迎角飛行能力的重要手段。另外,隨著中國工業水平的提高,在梟龍的機翼上還採用了前縫襟翼,對於提高定常盤旋能力頗有幫助。F16就採用了前縫襟翼,其定常盤旋角速度達到20度/秒,在第三代戰鬥機中獨佔鰲頭。

根據中航工業披露的數字,該機正常起飛重量9.1噸,空重據稱6.3噸左右,機內燃油按2.5噸計算,飛行員和兩枚導彈、機炮、彈藥及滑油總重按0.4噸計算,空戰重量按半油計算,其空戰重量估計為7.95噸左右,RD-93發動機加力推力約8.3噸。其空戰推比1.04,翼面積據稱26.8平方米,則空戰翼載荷約296kg/平米。殲7II空重5.2噸,機內油按2噸計算,仿照梟龍的計算方法可得殲7II空戰重量6.6噸,渦噴7發動機加力推力6.1噸,空戰推比0.92,翼載荷286公斤/平米(殲7II機翼面積23平米)。

綜上,較之殲7II,梟龍的大迎角飛行能力佔優,定常盤旋能力也佔優勢,空戰推比也佔優(反應在爬升率上應該也有優勢),這樣一來,梟龍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機動能力上都佔優勢,因此,梟龍和殲7II在格鬥對抗中會佔據優勢。


asiavikin


J7與梟龍近距格鬥,還是有機會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製造改進的J7MG在機翼設計上與原版的米格21相差較大。其相較於原版米格21,具備優秀的低空低速性能,曾經是八一飛行表演隊用機。J7MG綜合性能遠遠超越了國外各種米格21改型,這也是J7依然有國家不斷購入的主要原因,而米格21卻無人問津。


我國生產J7性能優於國外原版和後期各種改型,J7MG才是終極改版

J7採用了雙三角翼設計,增加了前緣襟翼。不但機翼面積增大了,而且可控翼面也增加了,大大改善了J7的中低速飛行性能,瞬時盤旋性能比米格21獲得了30%左右的改善,被巴基斯坦空軍稱為“小F16”。儘管是二代機,但是緬甸、孟加拉、斯里蘭卡和眾多非洲國依然不斷下單購入,足見其優秀的一面。

以至於貴飛主要靠出口J7延續發展,還以J7為基礎改型出“山鷹教練機”。山鷹教練機的氣動佈局基本上沿用了J7的雙三角翼佈局,只是改機頭進氣為兩側進氣,其綜合性能達到了梟龍的70%。


三英戰呂布,J7可以一戰

當然,J7畢竟是二代機,採用機械操縱系統,其機動性無法與採用電傳操縱系統的梟龍相提並論,信息獲取能力也不如梟龍,但是採用恰當的戰術可以在多機配合的情況下有機會戰勝梟龍。



我國引進SU27時,J7採用側後方進入攻擊SU27時,可以獲得很高的勝率,蘇27一旦被多架7纏上,基本上無法擺脫。當然,梟龍戰機態勢感知能力更強,J7很難找到探測死角迫近梟龍,但是如果梟龍遠程導彈打完了,被迫與J7近距格鬥,多架J7配合,梟龍戰機就危險了,就是2:1甚至3:1的交換比,J7也划得來。


鶇飛天


殲7和梟龍哪個厲害?你看看巴基斯坦怎麼叫都知道了。中國叫FC1梟龍戰鬥機,巴基斯坦叫JF17雷電,原來的名字叫超七,超級殲7,Super Fighter 7,殲7強於原牌,你說誰厲害?



大志遠思想空間


中國自己用的殲七真心沒有巴基斯坦的好。

梟龍就是為了替換殲七而研製生產的。如果不如殲七,怎麼會去替換殲七,豈不是倆傻子在過家家玩?

梟龍的空戰推重比高於殲七,翼載也低於殲七。在中低空,渦扇發動機性能優於渦噴發動機。梟龍的電傳操縱比殲七的液壓助力機械操縱更高效。

梟龍要說有什麼瑕疵,就是發動機比較粗大。RD-33發動機的直徑1.04米,長4.2米,F404是0.89米,3.9米。造成梟龍後機身比較粗,增加了氣動阻力和結構重量。

梟龍的優勢是超視距攻擊,20公里以外,梟龍完勝殲七。

梟龍的雷達是中國產的KLJ-7,殲七出口型雷達是意大利的Grifo-7。國產雷達在第二批次梟龍選用時戰勝了意大利雷達。

殲七的翼載比梟龍低,盤旋性能應該好於梟龍。梟龍的推重比0.95高於殲七的0.87,還是電傳,機動性優於殲七。近距離格鬥,梟龍不會比殲七差,否則巴基斯坦不會用梟龍替換殲七的。


一葉楓流


近戰格鬥殲七更勝一籌中遠程作戰。梟龍有優勢,機載雷達和火控系比殲七先進得多。


用戶譚乃武


殲7就是米格21了,要戰勝梟龍是困難的啦!

看看它們兩架飛機的主翼就知道了,如果說再把兩機的性能說明,火控雷達,探測雷達拿出來瞭解一下21是不可能戰勝梟龍的。


晏翔麟


中國還用殲7是為了保持部隊編制,全換三代機飛機產量,經濟因素不不划算,也沒必要,真打仗不可能讓它上的。


峰鋒蜂烽鋒


這樣說吧,我們來對比一下梟龍和殲七系列機動性最強的殲七E型的近距離空戰幾個關鍵直觀指標。梟龍空戰推重比1.01,穩盤18度,瞬盤28度,海平面爬升率230米/秒。殲七E空戰推重比0.97,穩盤14度,瞬盤22度,爬升率295。從指數看除了爬升率外,梟龍比殲七E強出一個檔次。殲七E的機動性水平和幻影2000-5差不多。但是真正空戰的時候,如果殲七E可以充分利用爬升率優勢,也並不是完全沒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