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經濟狀況並不好,為什麼還在四處征戰呢?不怕被戰爭拖垮嗎?

海軍史研究會員


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俄羅斯要想重振雄風,除了和美國以及北約死纏爛打以外,沒有任何出路;而默默無聞埋頭搞經濟也絕非俄羅斯的傳統。

俄羅斯的GDP在世界經濟體中的排名可能很難躋身於世界前十,而逐年下降的國防預算開支充其量也只有美國的不到二十分之一。

那麼,俄羅斯是靠什麼與美國人以及北約在世界各地抗衡呢?——龐大的核武庫,以及最近幾年逐漸完善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和“二次攻擊”能力。

據美國智庫的數據,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武器數量分別都是6500多件,俄羅斯甚至比美國核武器的數量還要多出60幾件。

俄羅斯的運載工具在蘇聯時期就足以和美國人一比高下,不過多半是陸基的洲際導彈,最遠的可以打到一萬五千多公里。

俄羅斯國土面積遼闊,因此也非常適應部署移動導彈發射車,比如用火車裝載的遠程洲際導彈;這些都是俄羅斯的殺手鐧。

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有老當益壯的圖-160遠程轟炸機以及其它“空基”的核武器投送平臺,這也是美國人非常忌憚的戰略威懾力量。

普京在任這二十年,俄羅斯在“海基”核武器投送能力上也取得了進展,比如近幾年潛射彈道導彈“布拉瓦”的成功率也有所提高。

正是這些“二次核打擊”能力才使得俄羅斯人在與美國和北約的較量中有了底氣,特別是對付歐洲,俄羅斯顯得遊刃有餘——看看《中導條約》的命運就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