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的普及只是時間問題,對此你怎麼看?

嫵丹


作為一名IT程序員,我個人認為小程序的普及不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會在中國各個行業廣泛使用;1.現在當下的小程序包括:阿里小程序(由支付寶小程序而來)、微信小程序、頭條、百度;你現在使用的手機中怎麼不會使用這些超級app;2. 小程序的生態已經形成;3. 小程序傻瓜式的開發平臺,例如有贊 微盟等;

另一個類似小程序方式 叫快應用,其實有華為,小米等中國廠商聯合出品的;也就是說在你的Android手機使用中 不需要安裝app,快速使用;

這些都是一種小程序的趨勢,無非就是小程序的用戶體驗比較好!我很看好...


鮮尚社區領導者


個人覺得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應該從問題切入。為什麼會有小程序?移動互聯網早中期,在小程序未誕生之前,互聯網各大巨頭掀起了流量入口之戰。用戶手機上常用的APP也就那幾個,誰家APP霸屏了,這流量就穩了。當微信、支付寶、QQ、新浪微博、美團、淘寶等APP逐漸鎖定了用戶手機之後,手機之爭再次掀起,有了手機就可以預裝APP,流量入口之爭可謂一波未平又起一波。

當用戶手機鎖定品牌,用戶常用APP也逐漸聚焦之後。這些作為流量入口的常用APP,又繼續開始寡頭之爭。初期的戰爭,是在APP中聚合各種應用,讓用戶使用一個APP就可以把所有事情做完。這個時候,微信敲敲祭出了微信小程序。在微信的生態圈裡,用開放平臺的模式(公眾號時期已經摸索清楚),革其他APP的命,形成自己閉環的生態圈,進一步把流量控制在自己手中。然而,騰訊不是唯一具備實力的,阿里、百度相繼參戰,更有字節跳動系的流量新貴橫空殺出,頓時形成了小程序的江湖。

如果你開發過小程序(不只是微信小程序),你就會覺得它的輕快。開發快、測試快、部署快。這樣敏捷的感受,讓更多的傳統企業和個人能夠在服務商的支持下快速試錯、快速引流,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嘗試。

所以,小程序的普及,是必然的。當然,APP還是會存在的,因為有其他特殊的應用場景。所以,當我們在做產品規劃的時候,我們會根據用戶群體、產品特性、實施節奏等等因素來對產品進行綜合定位,確保想法落地。

以上屬個人經驗和分享。

歡迎關注,讓我們共同學習,一起做點有意思的事情。


Mitaple


是的,小程序將會越來越普及,並將會在這兩年持續爆發。

1.小程序“無需安裝,用完即走”的特性十分適合用戶使用習慣,個人認為本來服務號應該是承擔鏈接線下流量入口的,但服務號太過剋制,低頻,層級深,無法將線下,如餐館,本身所需功能完全釋放出來,對商家來說,就只是一個承載粉絲的雞肋,對騰訊來說,就是無法盤活線下流量的吃不到的金雞蛋,因此小程序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2.根據2018年小程序行業報告顯示,目前小程序的生態圈如下圖

多個超級app都已入局,各種資本,運營,服務方已形成壁壘,當然目前是微信一枝獨秀,其他平臺趕超,“一超多強”局面,預估今年全平臺小程序使用人數達到9億+,數量500萬+,從業人數450萬+

3.今年將是小程序電商,各種針對電商的小程序工具測試,開發,各大品牌商今年將會重點佈局小程序,隨著入口進一步打開,小程序商業化雛形將會越來越清晰


不努力不行君


若說在安卓與iOS系統之前只有APP的話,那麼小程序就是中國式哲學的創新。APP需要下載到客戶端,佔用大量的內存空間。而實際的情況是,個人常期使用的APP是有限的,甚至於有很多的APP使用過後就會被拋棄。

下載使用APP有一個很大的侷限性,那就是需要經歷賬號註冊、身份認證等內容,而對於那些使用頻率不高的APP來說,這就顯得有些“不厚道”了,遠沒有使用小程序方便,用後即拋,無需安裝,用完即走。

正是得益於“用後即拋”的理念,讓小程序的概念的一夜之間流行開來,微信對小程序的預想超過了當初的預期。它的成功,讓互聯網巨頭們紛紛跟風,無論是BAT,還頭條、美團、京東都對此感興趣。

理論上說,小程序並不是取代App,而是讓其應用場景更豐富,打通線上線下,舉個例子,未來風口之一的社區電商就離不開小程序的幫忙,比如農產品的團購,完全可以在小程序裡面的商城裡面付款結賬。

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小程序一定會火起來的!普及在即。


科技乾貨鋪


真正會普及的是web app,小程序姑且算是微信為載體的超級web app。

無論是pwa,還是assembly的發展,結合Chrome、Firefox等主流瀏覽器的API提供,理論上App所有的功能,web app都可以擁有。

蘋果的Safari,無論是Mac還是iOS設備的,都是相當積極的推進web app的。

谷歌自不必說,最好的瀏覽器Chrome不是胡扯的(你當PHP嗎)。

Mozilla的Firefox除了用戶量比Chrome少,那也是行業標杆,推進少不了。

而所謂國產瀏覽器,更是Chromium的標準迷弟,谷歌到哪,他們跟到哪。

至於IE,可以放進歷史的長河裡面封存了。

你說Edge?人家已經轉Chromium內核了。

綜上所述,小程序固然不錯,但是長遠看,他是先驅(國內),並不偉大,紅利不會超過兩年,目前紅利期已過,別相信那些宣傳了。

如果迷信小程序,那真的是“鼠目寸光”了。


程序員有點田


不太看好小程序,小程序的特點是用後即拋,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小程序一般都是一個低頻簡單的應用,但是好多小程序非要整成app,包含很多功能,其實小程序是app的補充,利用微信等平臺提供的功能做一個簡便補充的應用場所,否則幹嘛不做一個app,輕量級有輕量級的優勢,重量級有重量級的優勢,而且小程序所依賴的三方平臺必然是看不上你的業務又幫你建立關係自然給你這個方便,如果你真的是獨角獸你還願意用小程序,恐怕回頭被人吃的渣都剩不下。而且小程序依賴平臺和網絡,是有一定侷限性的,更符合便利貼的特性,忙時拿來用,閒時丟一邊,才是這種應用的常態,雖然有便宜方便的優點,也有平臺依賴簡單的特點。只能符合一部分應用,替代app還是不要想了


一葉書藏


目前來看,小程序滲透率還是太低,最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用戶使用頻次太低。另外一個就是用戶留存上有些難,雖然有會員等部分功能,但並不能做到有效喚醒用戶,而且大多數行業,還沒做出落地的方案。餐飲目前有少數幾家公司做到了蜂鳥配送,但還是需要代理商幫助運營的,不然就是個擺設。總體來看,針對企業的小程序相對好接受,但大多都直接對接開發公司,代理商很難獲取這種資源。而且小程序目前只能夠滿足某些部分的使用場景,即便是拼多多這種在小程序上爆發出來的電商平臺,也依舊在往app上引流,所以目前來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至於何時能爆發,個人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要看騰訊的意志。

啟冬網絡科技


目前互聯網的已經從PC網站時代轉變為移動APP時代,而小程序不用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特性,揭示著小程序時代的到來。現在正是小程序的大好時代,小程序必將是未來互聯網兵家必爭之地。並且現在互聯網巨頭都在花心思弄小程序,我們熟知的移動端小程序就有百度、騰訊、阿里和字節跳動,加上前不久決定弄一個pc端小程序的360,現在一共有5家互聯網巨頭都在發展小程序。由此可見,小程序的普及必然會成為趨勢。

(歡迎大家關注中介網,中介網為你提供互聯網熱點資訊)


中介網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小程序普及算是蠻成功的了。

《2019年上半年小程序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當下微信小程序日活已經達到2.5億,服務商家8200家,覆蓋的行業也超過200個。支付寶的小程序日活緊隨其後,達到2.3億。較晚入局的百度小程序,也有驚人的1.8億月活。

更不用說還有今日頭條、360等公司的小程序相繼加入這個大戰場,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小程序領域會迎來一輪新的大爆發。


微盛網絡


小程序的存在首先是依附於超級App的!(快應用依託於各大手機應用商店)

國內大家看到的現在擁有小程序能力的,都是巨頭公司,像bat這樣級別,基本是用戶過億的超級大廠。

小程序的優勢除了無需下載,還有一個容易形成私域流量!

小程序的普及,技術起源於百度輕應用,興起於騰訊微信小程序,推廣於支付寶、抖音、QQ、頭條等。

現在很多軟件裡都內含小程序了,我們在使用的過程很多時候都不知道其實用的是小程序。小程序只是一個工具,慢慢大家就習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